基于新型建构主义教与学理论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2022-11-22张秋燕
张秋燕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4)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变革是回应信息技术条件下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需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加持可以推动高校思政课育人手段的现代化与创新演变,但也使得思政课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导致隐含意识形态风险、课程流于形式的风险。所以有必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条件下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在新理念指导下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来应对实践中出现的系列教学问题。
1 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
1.1 理论依据——新型建构主义教与学的理论
西方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对学习过程中的建构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对教师给予的信息进行整合或者重构变成个人的意义或自己的理解。西方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实际上是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信息加工主体和意义建构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西方建构主义走向了极端,过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自律等问题,否定教师的作用,甚至排斥教师的“教”。
基于对西方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何克抗教授倡导建立在主客观统一的认识论和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型建构主义。[1]这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主客观统一的全新学习理论,也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全新教学理论。
一方面,新型建构主义理论是对西方建构主义的继承,肯定并继承了西方建构主义对“学习”含义的理解,即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外部信息进行的意义建构。在学习方法上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习者需要通过主动探究建立起意义的关联,主要用到的方法有主动搜集资料、探究、协商、辩论等。在学习支持策略上主张采用“支架式”“抛锚式”学习策略或随机进入式学习。但不管哪种策略都是基于情景创设、协作学习,最后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另一方面,新型建构主义对西方建构主义进行了反思:西方建构主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与此相对应的是强调“自主——探究”式教学观念,学生学习的过程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的。克服这个弊端,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新的教学观念,即“有意义传递——指导下探究相结合”的教学观念。有意义的传递是指教师需要在教授内容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或者经验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的建构或者说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传递包括教师指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探究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学习工具如何利用、信息资源如何选取等,从而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而非放任自流。另外,西方建构主义宣称自己的认识论基础是主观主义的,否认了认识的客观性、可传授性,进而否定了教师的作用。学习过程是内部心理过程与外部刺激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摈弃主观主义,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认识论哲学基础。
1.2 新型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理念的革新
1.2.1 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同向同行的“双主”理念
“双主”中的主体指“学生主体”。学生是认知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主客观的统一,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认真思考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与自己原来已知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新学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某种关联。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学生建构的过程是自觉根据自身经验主动探究、协作学习来完成的,整个学习认知过程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及合作精神与能力。
“双主”中的主导指“教师主导”。从思政课教与学的关系上来看,教师在与学生的这种双边关系中起到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更有思想、更讲政治、更懂理论,因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进度的掌控、教学方式的确定都应当由教师来把握。教师在帮助学生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起到主导、引导的作用。
1.2.2 课堂教学灌输与启发相统一的理念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并提出“八个相统一”教学要求。其中,“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是“八个相统一”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灌输性、注重启发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灌输”何以可能?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正面系统的理论传授,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对思维领域、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基本规律的凝练和概括,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和方法论,揭示了事物的性质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事物的意义。我们所主张的“灌输”是价值立场的影响,不是方法上的硬灌漫灌的填鸭式教学,更不是“控制论”或“洗脑论”。列宁也主张“灌输论”[2],他认为工人阶级和群众自身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必须从外部灌输进去。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列宁讲的灌输而使其狭隘化,将会导致错误的认识与实践。比如,在思政课教学中坚持“价值中立”,淡化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甚至在思政课上宣传所谓“普世价值”,就严重背离了教学初衷。
要实现价值立场的“灌输”,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思政课教学方法上的启发性。《论语》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的是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思考的最佳时机给予点拨和指导,帮助其开启思路。由此可见,“启发”是教师教学中使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主导性作用。教师“启发”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创设情境为启发做铺垫,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自主判断。通过总结点评的方式,在恰到好处的时刻,通过教师的一句话点醒,使学生达到顿悟的效果。“启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帮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的“酵母”,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深刻领悟,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1.2.3 内容为王与信息手段有机融合的理念
思政课中“内容为王”是指思政课本身所要传授的“价值观”。思政课必须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一现实内容出发,讲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从这些内容中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这门课就是“有内容的”[3]。思政课教学中“内容为王”还指的是思政课教师应在增强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上下功夫。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的彻底性来源于对自然、社会、人自身本质的揭示和把握。彻底的理论不仅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和价值引导作用,既能解释历史与现实,又能指导实践。
正如黑格尔所说:“内容非他,即形式之回转到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回转到形式。”[4]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没有离开形式的内容,也没有离开内容的形式。思政课的实效性除了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内容的呈现上能说服人、打动人,还要在载体或形式上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的科技感、互动性,激发学生对理论探究的兴趣和动力。信息技术手段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实际上就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围绕内容来使用手段。比如,开发“职教云”思政学习平台,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让学生在校园中用镜头寻找、发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物;开展“四史”知识抢答,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精准化”对接学生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开展思政学习,就深受学生欢迎。通过“舆情研判教学系统”,利用建设大学生思想动态研究中心的有利条件,每天抓取网络舆情热点信息并开展研判,将舆情研究报告转化为教学素材,引导教师“精准化”针对学生关注热点开展思政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探索“5G+思政课”,建设5G智慧教室,通过5G通讯将校外专家引入思政课堂开展现场教学,将校内外优质思政教育资源“精准化”引入思政课堂,推开了思政教室的“墙”。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思政课堂学生专注度观测系统”“思政教育情感反馈系统”,“精准化”掌握学生学习状态。
2 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一核双主三阶四环”混合教学模式的建构
2.1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目标的确定
2.1.1 高校思政课教学核心任务——立德树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核心任务就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讲政治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遵循,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不能淡化和弱化。讲政治说到底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使思政课在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基础上完成“树人”的核心目标。
“德为才之帅。”德性是人之本,是成长的根基。“立德”规定了“树人”的根本方向,“树人”又是“立德”的最终成果,两者统一于思政课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不管当前信息技术如何革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不会改变。
2.1.2 思政课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能力+价值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我们需要把这一教育目标具体化为具有操作性的思政课教学目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且依次递进,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知识目标主要是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教育等,指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及指导意义。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价值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维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目标系统,知识目标是基础,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形成能力,生成价值。一定要明确的是,知识目标是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基础,但思政课的最高目标或者核心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实现促使大学生“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的价值目标。[5]
新时代正处在与信息时代的历史交汇期,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要与新时代和信息时代同频共振。创新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因此人才培养需要把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对创新的价值认同”等作为重要目标。我国自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来,基本实现了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教学和学习应用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条件。思政课教学需要把握好时代契机,利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运用计算思维进行问题求解以及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价值目标则更需要培养学生对创新的价值认同,从而形成明确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创新热情和坚定的创新意志。
2.2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逻辑步骤的设计
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开展思政课教学,可以拓宽教学宽度,提高教学深度,教学逻辑步骤的设计是从课前准备开始,经历课中教学的实施展开,最后以课后实践强化巩固环节收尾,这个过程被称为“教学过程三阶段”。
2.2.1 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相应学习任务,为下个阶段的自主学习以及高阶目标的实现准备条件。西方建构主义者从苏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借用建筑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形象化比喻,以便学习者一步步自主向上攀登。维果斯基认为:“如果儿童在最近发展区接受新的学习,其发展会更有成果。在这个区内,如能得到成人帮助,儿童比较容易吸收单靠自己无法吸收的东西。”[6]所以,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知的实际发展水平,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问卷、测试等多种形式把握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了解学生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生活中的思维痛点,从而明确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提前在慕课平台上学习相关知识点,并通过学习数据收集和处理结果,判断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及呈现的问题难点,为下个阶段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通过教师的“教”激发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
2.2.2 课中教学实施阶段
学生探究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彰显,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升华,形成师生合作共生的融洽学习关系。课中实施一般情况下包含“四个环节”,即创设情景/设置问题、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组织教学和效果反馈/自我反馈(如图1所示)。
图1 课中教学实施阶段
第一环“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经过前期的准备,教师已大致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学生在慕课资源自学中出现的困难点或者疑问点。教师通过创设特定情景,设置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触动探究动机。比如,基于前期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回答爱国的原因时只是从朴素情感这一角度进行理解,因此在学习“我们为什么要爱国?”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借助“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国外媒体多次发表辱华言论被开除引发持续关注”这一热点事件,设置问题,让学生表态是否赞同开除,并分析原因。在设置问题时考虑到学生与被开除者的共性特点,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和爱国原因建立某种关联,从而激发其学习探究的热情。这一环节需要借助视频、微博等信息技术手段,让情景再现得更为真实、具象化,让学生可以感同身受,帮助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第二环“自主探究/协作交流”。这一环节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关键环节,也是认知过程主体地位的体现。自主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方面教师恰如其分地设置了问题或者创设了某种情景,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究、搜集、加工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组间成员讨论共享资源,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和解决问题,内化知识和方法,完成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是不作为的,而是观察学生的探究过程,给予方法指导或者信息资源提供,为学生自主探究出规律性的结论提供帮助。自主探究的过程包括小组成员间的协作学习、协商对话,既有成员间的协商对话(学习小组内部不同学习者之间的相互讨论与辩论),还包括自我协商(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不仅可以较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这个环节同样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资源和手段,一方面给学生足够的信息资源帮助其探究爱国根源,另一方面在学生互动时借助信息技术平台使得资源共享和交流更为便利。
在充分探究和谈论协商的基础上,进入第三环“总结提高/组织教学”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在评估学生已经完成探究任务的基础上的拔高,教师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梳理和评价,讲授知识、强调方法,并出示拓展迁移的问题或情景,帮助学生提高。对应的学生活动是回顾知识、反思、互评、自评、拓展、迁移。比如,引导学生探究完成为什么要爱国的问题后,教师及时做出理论梳理和提升:从情感、利益、规则和法律四个维度深刻理解爱国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创设现实中的情景让学生能在情境中迁移知识,形成坚定的爱国的价值判断,并做出相应的爱国行为。教师在讲解清楚原因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何面对当下“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学生基本可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最后一环是“效果反馈/自我反馈”。这是课中四个环节的收尾阶段,通过效果反馈或自我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课堂测试或者评价。测试主要是衡量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而评价则是对学生整个自主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积极行为,在情感和价值上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学生则根据教师的点评形成自我反馈,肯定自己的主动探究行为和创新方法的应用,从而更有利于自我意义建构的完成。还有一种更为有效的反馈就是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难题,从而获得成就感。这同样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通过测试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即时反馈,抓取学生讨论的精彩瞬间和交流的经典内容在教学平台上展示,形成对学生的积极反馈。
针对课堂的若干核心问题,这四个环节是可反复使用的教学步骤和程序。因为思政课教学是有固定的知识体系的,知识体系分解整合成教学体系后表现在一次课上可能有若干重要问题。
2.2.3 课后实践强化巩固阶段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选择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要特别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特别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国际热点问题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等实际问题,以及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创造性转化,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等。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选题、收集资料、研讨选定方案、形成总结报告,到成果展示的全部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过程,可以由个人或小组自主完成;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监督者和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
2.3 信息技术条件下思政课教学实现条件的准备
所谓教学实现条件是指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和学生、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趋势下,信息技术成为思政课教学实现条件中重要的因素。面对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实践需要,教师需要具备对信息的敏锐识别力、价值判断力,能恰当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整合、加工、管理和评价信息,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对于学生而言,自主探究问题要求学生具有获取、处理、利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运用计算思维进行问题求解以及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是教学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因素。在课前环节主要应用的是包含微视频、慕课、微课、SPOC等基于信息技术革新而产生的共享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可方便学生提前学习,为课堂上的深入探究做好准备。另外,教师还运用包含诸如微信、微博、易班、直播等网络媒体新平台在内的大数据信息技术,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利用大数据做出分析和判断,精准预测其思想行为的动态变化,为思政课教育信息化提供便利。课中则使用包含超星、职教云、蓝墨云班课等在内的移动端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实时参与互动,根据探究需要进行资源搜集和整理,并把自己的观点与组间成员及全班同学进行共享。教师对情景的创设可以借助VR、AR等技术实现沉浸与交互的体验,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在课后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同样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价。
就教学实现条件——教学环境的营造而言,主要有软硬两方面的条件。软件主要是指综合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良好的自学氛围。软件因素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视野下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环境因素。硬件因素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教学硬件的建设,即学校的基础设施的完善。物联网技术是传统多媒体教室向智能化教室转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要考虑学校是否拥有有线与无线双网全覆盖的网络环境。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需要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为基本前提,围绕教学与管理的核心需求进行构建。在打造智能化教学环境时应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教育理念进行创新设计,比如符合“双主”教学理念的思政演练平台的打造,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协同交流创造条件。
2.4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评价的反馈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视野下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无差异、单向度、重结果的评价体系,实现“三全”考核评价:一是全员评价。除了教师评价外,借助教学平台引入小组互评、组长评价,还可以引入实习单位负责人、社团服务方等第三方评价。二是全面评价。既评教师“教”的有效性,又评学生“学”的有效性;既评知识、能力等近期显性目标,又评意志、实践等远期隐性目标;既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教学内部因素,又评环境、政策、学风等教学外部因素。三是全过程评价。评价从课前线上资源的学习开始,基于学习者中心的学习平台上就留下了学生学习的痕迹,在课中运用包含超星、职教云、蓝墨云班课等在内的移动端多维互动的教学平台,可以随时统计课堂、课程教学中的各种数据,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课后还可以运用考试系统平台进行测评,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总之,“三全”评价体系的建构必须建立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数字化的信息平台是一个大容器,学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学习痕迹和数据都会在平台上留下记录,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和整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的全面评价管理。
2.5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结构的提炼
2.5.1 “一核双主三阶四环”混合教学模式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一核双主三阶四环”混合教学模式结构图
2.5.2 教学模式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模式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连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模式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一核双主三阶四环”混合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关系。教和学是一对矛盾,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离开任何一方教或者学都不能高效实现其目的,其中学生的学是矛盾主要方面,教师在双边关系中需要紧紧围绕“学”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取代学生的中心地位,忽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以知识灌输取代自主学习。教师的活动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是“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但是学生在学习探究和协作交流中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引导和督导。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围绕核心目标展开,思政课有其独特的人才培养目的,即立德树人。思政课本身是科学,有其客观规律性可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对具体教学目标的设置,并围绕目标进行信息资源收集和整理、创设对应情境、设置问题等,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双主”理念是混合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基于此来进行教学逻辑步骤的设计。这个教学逻辑步骤分为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巩固三个阶段,其中课中实施部分是重点,根据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实施的实现条件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得益于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环节使用了共享教学资源,运用了网络媒体新平台等大数据信息技术,使用了移动端教学平台等。技术手段的使用围绕核心目标,为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创造了重要条件。过程性教学评价也依赖信息技术平台对互动信息的收集及综合处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