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检测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效能

2022-11-22张华根

大医生 2022年22期
关键词:预测值阻塞性真菌

黄 娟,张华根,温 雅

[1.广东医科大学梅州市临床医学院;2.梅州市人民医院(梅州市医学科学院)呼吸内科,广东梅州 5140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的及可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及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为主[1]。有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率为80.0%,且多数患者为真菌感染[2]。真菌培养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诊断的“金标准”,虽然真菌培养能帮助患者确诊,但所需时间较长、可重复性较差,难以动态了解患者病情变化[3]。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主要是检测半乳甘露聚糖,这是由于曲霉菌特有的细胞壁多糖成分为β(1-5)呋喃半乳糖残基,在菌丝生长时会释放半乳甘露聚糖,其表达水平能反映患者感染程度[4]。而1,3-β-D葡聚糖(G)试验检测存在于多种真菌细胞壁的1,3-β-D葡聚糖,该成分能激活G因子,进而激发凝血联级反应,可用于念珠菌属、曲酶属等所侵袭性感染诊断。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GM、G试验及真菌培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中的辅助诊断鉴别价值及效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有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2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中男性163例,女性113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1.49±6.37)岁;体质量指数(BMI)18~29 kg/m2,平 均BMI(23.16±3.25)kg/m2;病程1~8年,平均病程(3.51±0.63)年;住院时间1~23 d,平均住院时间(13.29±2.51)d;合并症:高血压43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25例。本研究经梅州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指南》[5]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且均经临床检查确诊;②参考《呼吸内科疾病诊治》[6]中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相关标准,且患者均具有完整的真菌培养结果;③能配合完成GM与G试验。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②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③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血液透析者。

1.2 培养及检测方法

1.2.1 痰真菌培养 入组患者均常规采集痰液,并完成真菌培养,设定培养温度为25~30 ℃,每份标本均完成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与三区划线沙堡氯霉素琼脂糖真菌培养平板接种。待上述操作完毕后,根据菌落的形态、显微镜下菌体形态判定是否为真菌。涂片阳性报告找到真菌菌丝,痰培养14 d真菌阴性,则为无真菌生长。

1.2.2 GM与G试验 ①仪器与设备。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北京金山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MB-80);曲酶GM检测试剂盒;G试验检测试剂盒。反应主剂及样本处理液均在有效内,保证标本品有效。②GM试验。常规采用无热原、无菌、干燥的离心管,完成患者外周静脉血3~5 mL采集,采用1 000 r/min的速度处理10 min后,取待测血清标本。向离心管中常规加入血清300 μL、样本处理液100 μL,旋涡振荡10 s后置于水浴锅100 ℃中完成3 min加热,取出后离心10 min,速度为1 000 r/min,温度为4 ℃,取上层清液60 μL待测。准确取60 μL标准品与待测品,加入相应的离心管或混合板中,加入GM抗体60 μL,震荡10 s后孵育30 min,温度为37 ℃,转移到酶标板孔中,并向每孔中加入100 μL,空白对照孔中加入标本稀释液100 μL,37 ℃下连续封板30 min,洗板。待上述操作完毕后加入酶标抗体100 μL,30 min封板,温度37 ℃,再次洗板后加入100 μL底物,避光15 min显色,加入终止液50 μL,借助Thermon酶标仪读数。对于G试验,>0.95 μg/L为阳性。③G试验。采用光度法进行检测,并根据GKT-1Mset说明书完成相关操作。采用无热源的抗肝素抗凝真空采血管完成静脉血4 mL采集,离心1 min,速度1 000 r/min,取上层清液100 μL,加到900 μL样本处理液中,经10倍稀释后充分混合均匀,置于70 ℃恒温下10 min,取出后立即放入冰盒中,冷却5 min后取200 μL上清液于主反应液中,混匀10 s,待样本完全溶解至透明后转移到平底试管中,迅速插入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中,反应2 h后自动计算样本中G含量。对于G试验>100 pg/mL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以真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M、G试验及二者联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及效能(敏感度与特异度)。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数;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阴性预测值=真阴性/(假阴性+真阴性)×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M试验与真菌培养的一致性分析 GM试验检查确诊146例,检查准确度为84.06%,敏感度为80.36%(135/168)、特异度为89.81%(97/108)、阳性预测值为92.47%(135/146)、阴性预测值为74.62%(97/130),见表1。

表1 GM试验与真菌培养的一致性分析

2.2 G试验与真菌培养的一致性分析 G试验检查确诊156例,检查准确度为89.86%,诊断敏感度为88.10%(148/168)、特异度为92.59%(100/108)、阳性预测值为94.87%(148/156)、阴性预测值为83.33%(100/120),见表2。

表2 G试验与真菌培养的一致性分析

2.3 GM联合G试验与真菌培养的一致性分析 GM联合G试验检查确诊164例,检查准确度为95.65%,诊断敏感度为95.24%(160/168)、特异度为96.30%(104/108)、阳性预测值为97.56%(160/164)、阴性预测值为92.86%(104/112),见表3。

表3 GM联合G试验与真菌培养的一致性分析

2.4 GM联合G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断效能 计算及绘制ROC曲线,结果表明:GM联合G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中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试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和图1。

图1 GM联合G试验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ROC曲线

表4 GM联合G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真菌培养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诊断的金标准,能确定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可指导临床诊疗。但是,真菌培养时间较长,重复率亦相对较低,难以动态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近年来,GM试验联合G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7]。本研究中,GM联合G试验检查确诊164例,检查准确度为95.65%[(160+104)/276],诊断敏感度为95.24%(160/168)、特异度为96.30%(104/108),从结果看出,GM试验联合G试验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检出率,可指导临床诊疗。

GM、G抗原均为曲霉菌细胞壁的成分,当真菌侵入人体时,先被吞噬细胞吞噬,然后抗原成分会被释放到血液中[8]。因此,通过检测其抗原成分,能实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诊断[9]。GM试验检测多用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GM释放量与菌量呈正比。曲霉菌菌丝生长时,半乳甘露醇糖会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进而成为最早释放的抗原。因此,通过曲霉菌检测试剂盒能实现该抗原的检测[10]。G试验检测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真菌细胞壁中的多糖成分,能激活G因子,并发凝血联级反应[9]。用于G试验的检测试剂源于细胞溶胞物[含有丝氨酸蛋白酶原(C因子)、G因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1,3-β-D葡聚糖会释放到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因此,借助G试验能实现曲霉属、念珠菌属的诊断[11]。本研究中,计算及绘制ROC曲线,结果表明:GM联合G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中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试验(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GM联合G试验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GM、G试验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能获得较高检出率,且二者联合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较高,能指导临床诊疗。

猜你喜欢

预测值阻塞性真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千奇百怪的真菌
致命真菌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