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洋记》中的南海记忆与国家意识

2022-11-22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石塘铁岭郑和

时 平

(上海海事大学 海洋文化研究所,上海 200136)

《西洋记》是一部以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为题材创作的海洋小说。鲁迅先生把它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并称为明代三大神魔小说。这部大量描述域外风情的作品,记录了海外许多地理风貌,也描述了南海鲜明的地理特征,表现了晚明时期民间社会对南海的一定认知。

一、 《西洋记》及其历史价值

《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原刊《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百回本,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刊本[1]。书中题有“万历丁酉菊秋之吉罗懋登”落款,说明是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刊刻。

《西洋记》作者罗懋登,字登之,自称二南里人。据道光丙午年(1846)豫章堂罗氏重修的《罗氏宗谱》四卷残本记载,罗懋登为江西省抚州南城县南源村人,“明正德丁丑正月十四午时”[2](1517年2月4日)出生。罗懋登曾创作《观世音修行香山记》(简称《香山记》),注释过丘濬《投笔记》,替王实甫《西厢记》、施惠《拜月亭》、高明《琵琶记》作过音释。向达先生说罗懋登“是一位爱好文学之士”[3]1293,赵景深先生评论他是“喜欢小说戏曲的文人”[3]1298。从他创作的作品和《西洋记》中表现的内容,不难看出他是一位熟谙民间社会、知识广博的文人。

小说把郑和七次下西洋事迹合并成一次出使经历,大致按照郑和下西洋到访的39国行程,创作大明帝国船队远征西洋、抚夷取宝等故事。虽为文学作品,但作者取材当朝真实历史,阅读过郑和船队随员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等记录。季羡林先生曾评价《西洋记》:“既有现实的成分,也有浪漫的成分。他以《瀛涯胜览》等为根据,写了很多历史事实。记录的碑文,甚至能够订正史实。这一点用不着多说了。至于浪漫的方面那更明显。人物的创造,情节的编制,无一不流露出作者的匠心。真人与神人杂陈,史实与幻想并列。有的有所师承,有的凭空臆造。”[3]3学界认同“《西洋记》也非完全荒诞之书,有好些部分都是有根据的”[3]1298。因此除了文学价值外,不少叙事具有史料价值,能反映当时真实的历史情况,尤其是民间社会思潮和传统认知。

二、 《西洋记》中描述的南海地理特征

南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南北约2 000公里,东西约1 00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通过海峡或水道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海域面积广阔,达350万平方公里,有众多的岛屿、沙洲、暗礁和暗沙。海底地貌由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山、海槽、海谷和珊瑚礁组成。从地理分布看,以海南岛为中心,向东南西分布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群岛和岛屿多属珊瑚沙岛和火山岛。中央海盆位于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大陆坡之间,北部较浅,南部较深。沙洲、暗礁和暗沙在涨潮和台风期间会被淹没,退潮时也会露出水面。同时,南海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季风环流发达。每年4—9月盛行西南风,10月至次年的3月盛行东北风。夏季多热带气旋,冬季有寒潮,随之带来强风巨浪,对海上活动有很大影响。西南季风期间盛行东北向漂流,东北季风期间则为西南向漂流。夏季,季风环流南起爪哇海和南海南部,经越南外海,北至台湾省南部皆为东北向漂流,强流区在越南沿岸。南海中南部,除受东北向漂流的影响外,也存在区域性的环流。冬季,在东北季风的作用下,广东沿岸流转为西南向,南海西部海区几乎全为西南向的漂流,主流靠近越南和马来半岛,越南沿岸漂流更为显著。在南海北部,还有一支南海暖流,终年由西南流向东北。即使冬季东北季风强盛之时,表层以下的东北流仍很强。南海这些地貌、季风、潮汐、漂流现象,成为影响郑和船队航行的主要地理因素。

《西洋记》中也书写了南海地理方面的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中国人的南海意识。小说第一回就出现“南海”的称呼,还采用文学的手法描述软水洋和吸铁岭等代表性的南海地理特征。罗懋登笔下记录的南海形象,除了南海方位和一些地理知识,还融入了宗教、交通及藩国等内容,增添了文学的色彩。

(一)《西洋记》中表达了南海属于明朝疆域的国家意识

《西洋记》第一回就出现“南海”一词,在之后的第二回、第十四回、第二十回中都提及南海,有些章回如第十五回等虽没有使用南海称呼,但却描述了下西洋中南海的相关内容。这些书写南海的内容,看上去只有简单的名称,笼统地表述了南海范畴。

罗懋登笔下的南海,明确包含了现代意义上的南海范围,还点明了其属于明朝皇帝管理的天下。在第十四回中,作者通过金碧峰与永乐皇帝对话,清晰表明南海的区位。金碧峰告诉皇帝郑和使团:

上船处就是下新河洋子江口,转过来就是金山。过了金山,就出孟河;过了孟河,前面就是红江口;过了红江口,前面就是白龙江;过了白龙江,前面却都是海。舟船望南行,右手下是万岁的锦绣乾坤浙江、福建一带;左手下是日本扶桑,前面就是大琉球(今冲绳)、小琉球(今台湾)。过了日本、琉球,舟船望西走,右手下是两广、云贵地方;左手下是交趾(今越南北部)。过了交趾,前面就是个软水洋。过了软水洋(今西沙、中沙海域),前面就是个吸铁岭(今南沙海域)。[3]183

这显然是用地图指给皇帝说的。郑和登船的地方在南京通长江的下新河,明代陈沂《金陵古今图考》中《境内诸水图》[4]有上新河、中新河、下新河。郑和船队在下新河启航,顺长江而下,转过一道湾到镇江金山,通过孟河(今镇江境)、红江口(今江阴境)和白龙江(今常熟白茆河),出长江口驶入东海。并以行船为坐标,从长江口南行,过台湾海峡后向西行,行船右侧是两广和云贵,左方是越南北部地区交趾国。在地图上交趾国以下是软水洋,软水洋下方就到吸铁岭。在第九回中借张天师之口说“陛下掌管的山河,就是南膳部洲。”[3]115南膳部洲就是中国。第十五回中金碧峰又说:“软水洋以南,还是南膳部洲;软水洋以西去,却是西牛贺洲了。”[3]185西牛贺洲“叫做西洋国”[3]185。《西洋记》把交趾(今越南中北部)以南南海地区描述为两个地理特征不同的水域,北部为八百里软水洋,南部是五百里吸铁岭,以西是西洋国。它包含了《郑和航海图》南海海域标明的交趾洋、石塘、万生石塘屿、石星石塘一带。从航海图上标绘符号位置,交趾洋标明是水域,大致指海南岛西部至越南中北部海域;石塘、万生石塘屿标注岛屿形象,距离较近,应是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一带;石星石塘用长形散状暗沙符号标绘,反映的是南沙群岛一带海域特征。所谓八百里软水洋是指交趾洋、石塘和万生石塘屿,五百里吸铁岭指石星石塘。可见,《西洋记》虽为小说,但却把南海(包括南沙一带)都视为明朝的天下,体现了晚明时期中国人已经形成了南海属于明朝疆域的国家意识。

作为文学作品,罗懋登在书写南海与宗教关系中,创作了中国南海菩萨与东海菩萨关系、四海龙王中南海龙王敖钦的故事。这种佛教视野中东海普陀落迦山菩萨和南海菩萨相会,塑造为“南海有一位菩萨,原是灵山会上的老友”[3]9,说的是明朝佛教上两海菩萨的关系,但反映了东海与南海的紧密联系,表达出明朝天下疆域的寓意。南海龙王架构在中国四海龙王体系当中,作为中国龙神管理南海。书写的是神灵,然而叙事背景是大明帝国的南海,把这些神仙融进郑和下西洋故事情节之中,潜移默化表现了明朝天下的南海神和事。

《西洋记》中使用南海一词不算太多,仅有几个章回,在第二十回中写了一首描述南海特征的诗:

今朝入南海,海阔不可临。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云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沉。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潮波自盈缩,安得会虚心。[3]263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南海景象的感受,抒发了一种南海情怀,可以作为南海意识的文学表达。总体来看,《西洋记》对“南海”一词使用是有限的,但是还是可以发现明代形成的南海归属意识,并体现在民间社会意识当中。

(二)《西洋记》中的软水洋

小说前后有6个章回描绘了软水洋,是按照郑和下西洋出发和返回经过南海时间顺序来书写。软水洋大体指现在西沙、中沙群岛一带海域。第十四回说:“过了交趾,前面就是个软水洋;过了软水洋,前面就是个吸铁岭。”[3]183软水洋的范围有八百里,指交趾以南到吸铁岭之间,相当于今天越南中部海域到南沙群岛距离。《明史》中说:“安南,古交阯地。”[5]8309明代安南以南是占城,“自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五虎门开船,往西南行,好风十日可到”[6]7,是郑和下西洋船队抵达的第一站,要经过海南岛、西沙群岛附近海域。

软水是对南海水势特征的一种文学表达。在小说第九回、第十四回、第二十一回中重复描述“这八百里的水,是软弱的,鹅毛儿也直沉到底”[3]115-116。表面上看在说南海水性浮力,实际上罗懋登所说软水是说水的深浅与航行问题,类似《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中记载的“弱水”现象。万明曾解释道:“凡水道由于水浅不通舟楫,古代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胜舟,称为弱水。”[6]68巩珍在《西洋番国志》中说印度洋上溜山国(今马尔代夫)由3 000余岛礁组成,“水皆缓散无力,舟至彼处而沉,故行船谨避,不敢近此经过”[7]32。所说弱水是由大量珊瑚环礁、暗沙地貌形成的浅水海域,形成水势分散、水流缓慢的态势,这种弱水现象导致行船困难。这是记录郑和下西洋中的“弱水”,由于遍布的“溜”地貌形成水势无力的特征,在《西洋记》中称为“软水”。明人黄衷在《海语》中专门记载南海存在这一水性特点:“万里长沙在万里石塘东南,即西南夷之流沙河也。弱水出其南,风沙猎猎,晴日望之如盛雪。舶误冲其际,即胶不可脱,必幸东南风劲,乃免陷溺。”[8]131黄衷从南海方位看,指出西沙群岛东南的南沙群岛南部为弱水,并解释了这种弱水现象就像西南夷流沙河,说的是南海存在许多星罗棋布的岛礁、沙洲,低潮时露出的珊瑚礁、沙洲,类似巩珍描述的“溜”,白天起风浪时,远望上去像涟漪的雪花。

这种暗礁区域形成软水海域,水“是软弱的,鹅毛儿也直沉到底,浮萍儿也自载不起一根”[3]115-116,所以郑和行船不易通过。把软水洋视为“下西洋第一个关隘”[3]277。接着罗懋登介绍软水洋一个规律性特征,可以保证船舶驶过。在第二十一回说软水洋每天有“早晚两潮,有些硬水,间或的过得此水”[3]274。在第九十六回中书写郑和船队回国再次到达软水洋,罗懋登进一步描写南海涨潮特点:“每日有两次好走:早潮一次有两个多时辰,晚潮一次有两个多时辰。舟人捉摸得定,遇潮时便走……每日间只好一时三刻是软水。却又在半夜子时候,日间任是行船,坦然无阻。”[3]1233这说明古代中国人对南海潮汐特点有所认识,涨潮指的是硬水,落潮似指软水,并把它的变化规律与航行结合起来。《西洋记》中的软水洋每日两次涨潮的特点,就是东汉时期杨孚《异物志》描述的涨海现象,隋代前的文献把南海称作涨海。所谓“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9]。东吴时期万震《南州异物志》也有“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10]。崎头是指水中岛礁,磁石应指珊瑚礁。只不过罗懋登采用文学夸张的手法,从《三国演义》拿来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演绎成碧峰长老钵盂换水的故事,借助佛法力量把软水换来硬水,保障郑和船队顺利通过软水洋。《西洋记》第二十一回中描写道:“奉佛牒文,撤去软水,借来硬水,方才过去。”[3]274罗懋登根据南海地理特点,用民间社会普遍接受的神仙法力创作出郑和船队在南海航行的故事情节,彰显了明代神魔小说海洋特色,反映了作者通过宗教神力护佑皇权背景下的郑和下西洋,表现了中国传统时代“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和价值观[11],更表达了罗懋登目睹嘉靖以来倭患猖獗,海疆危机,国势趋衰的形势,希望通过宣扬明初郑和下西洋的海上壮举,重振大明海上国威[12]。清朝著名文人俞樾评价作者:“此书寓思古伤今之意,抒忧时感事之忱。”[13]

(三)《西洋记》中的吸铁岭

吸铁岭是罗懋登书写南海地理的又一典型特征,描述的场景集中在小说的第九回、第十四回、第九十五回、第九十六回,分别发生在郑和下西洋出发和返回的途中。书中的吸铁岭被描述为海水下的“顽石坯”,它们有吸铁功能,致使带有铁箍、铁钉的木船难行。似乎在印证中国人早期就认知的“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9]现象。虽然学术界对《南州异物志》中记载的“句稚国,去典逊八百里。有江口西南向,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多磁石”地理位置有争议[14-15],但是《西洋记》所描述崎头磁石吸铁岭位置就是指南沙群岛、纳土木群岛一带海域,应是《郑和航海图》中的万生石塘屿。在第十四回中金碧峰告诉皇帝,吸铁岭“这个岭生于南海之中”[3]183,“过了软水洋,前面就是个吸铁岭”[3]183。第九回中还记载郑和船队航行到吸铁岭的航线,“由水路而进,先从洋子大江出,到孟河口上,过了日本扶桑、琉球、交趾,前面就有吸铁岭,五百里难行”[3]115。可见,《西洋记》说的吸铁岭是指南沙诸岛一带,包括再南的海域,应指纳土木群岛,这里是郑和船队必经的地方。历史上,南海东部沿岸海域有一条东洋航路,从马六甲海峡通往吕宋岛、中国。途中要经过纳土木群岛,沿加里曼丹岛北部沿岸、巴拉望岛西岸、民都洛岛西岸、吕宋岛,然后朝西北航行可以到闽粤沿岸。清代陈伦炯《海国见闻录》中对此有记载:“苏禄、吉里问、文莱三国,皆从吕宋之南分筹”,“吕宋至吉里问三十九更,至文莱四十二更,此皆东南洋番国。”[16]980-981明永乐时期浡泥国(即文莱)前往明朝访问,都是走这条航路。史籍中所说崎头磁石地貌现象,其实在南海及印度洋海域都广泛存在,纳土木群岛就是其中一,有200多座岛屿,属于浅水区,平均深度只有30多米。《郑和航海图》中的万生石塘屿包括这些海域,是郑和船队每次往返所经的重要航路。

罗懋登在小说中还书写了吸铁岭称呼的来历,以文学手法表达了这种海洋现象。在第十四回中还是通过金碧峰之口讲给皇帝,吸铁岭“约五百余里远,周围都是些顽石坯。那顽石坯见了铁器,就吸将去了,故此名为吸铁岭”[3]183-184,“无分崖上水下,都是这个吸铁石子儿”[3]184。在第九十六回郑和率船队返航将要到达吸铁岭海域时,作者采用国师金碧峰与元帅郑和、副帅王景弘的对话,夸张地表现吸铁岭特性。金碧峰以“佛爷爷”“万代菩萨的领袖”尊位,叫来吸铁岭山神土地,土地神告诉他们:“原日这五百里地,水底下都是些吸铁石子儿,舟船其实难过。”[3]1231-1232可见,吸铁岭特性与南沙海域广布的珊瑚礁有密切关系。据现代南海海洋科学研究,南海大量分布珊瑚岛礁,南沙群岛分布最广。季风、海流、潮汐、涌浪不断侵蚀珊瑚礁形成珊瑚间洞孔间隙现象,这些暗滩、沙洲和瑚礁地貌,会产生吸水现象,甚至出现强力的吸流、漩涡。所谓磁吸效应,并非古人长期认知的珊瑚礁具有磁石功能,对船底铁箍、铁钉产生磁力。实际上传统时代,人们对这种吸水、漩涡现象已有认识。清人陈伦炯在《海国见闻录》中描述南海珊瑚礁吸水现象时,讲“有沙洲,吸四面之流,船不可到,入溜则吸搁不能返”[16]988。其中“溜”就是指珊瑚岛礁、水下暗滩。明人黄衷在《海语》中描述万里石塘“舵师脱小失势,误落石汊数百躯,皆鬼录矣……万里长沙,在万里石塘东南,即西南夷之流沙河也。弱水出其南,风沙猎猎,晴日望之,如盛雪。舶误冲其际,即胶不可脱,必幸东南风劲,乃免陷溺”[8]131。明代顾岕的《海槎余录》记述更为清晰:“千里石塘在崖州海面之七百里外,相传此石比海水持下八九尺,海舶必远避而行,一堕即不能出矣。万里长堤出其南,波流甚急,舟入回遛中,未有能脱者,番舶久惯自能避,虽风汛亦无虞。”[17]264罗懋登笔下的吸铁岭,反映的正是郑和船队经过南海南部海域的地理特征,只不过借助宗教、神仙民间信仰元素来表现,增添了有趣的故事性情节。

三、 《西洋记》反映的史实

《西洋记》是一部反映晚明社会思潮的文学作品,意在呼唤大明帝国重振海上声威。观察明中叶以后的历史文献,从明正德年间至明末,编撰郑和事迹的书籍逐步增多,如黄省曾的《西洋朝贡典录》、茅元仪的《武备志》、顾起元的《客座赘语》、茅瑞征的《皇明象胥录》等,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越来越高。它们意图很明显,是为明中叶以来的海疆危机提供历史的借鉴和激励[18]。罗懋登在《西洋记》自序中直言自己的心境:“今日东事倥偬,何如西戎即序,不得比西戎即序,何可令王(景弘)、郑(和)二公见,当事者尚兴抚髀之思乎!”[3]19-20通过小说的形式,表达了这一社会思潮。

罗懋登是一个知识广博的文人,至少看过郑和船队随员写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等许多相关的书,其中关于南海地理的描写,都融入明初郑和下西洋船队往返南海的航程内容。书中除了采用章回创作的南海周边的金莲宝象国、宾童龙国、西洋女儿国、罗斛国等,还提到交趾、彭坑等藩国,地名、航线和水路航程也多采用郑和下西洋真实的称呼。还用文学的手法把郑和航海活动与南海地理特征结合起来,创作出吸引人的神魔故事。虽然是一部小说,但是学界普遍认为罗懋登的文学叙事是有历史依据的,南海地理特征的描写是一个典型代表。齐世荣先生在评价中国历史小说的史料价值时说:“历史学家经过精心分析,可以从小说中发掘有用的史料。但使用从小说中发现的史料时,应参照其他史料,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19]

《西洋记》书写的南海及软水洋、吸铁岭反映出两方面的历史价值。

第一,小说对南海书写之中,明确表达了明朝南海的国家归属意识。罗懋登通过佛教的世界观,表明中国就是南赡(膳)部洲,不仅包括明朝陆地,还包括南海。南海的范围包括八百里软水洋、五百里吸铁岭及以南海域,所谓“软水洋以南,还是南膳部洲”[3]185,指出是永乐皇帝掌管南海天下。小说还描写南海龙王、吸铁岭土地神和铜柱大王等神仙,专司南海的治理,他们都是中国人信奉的神灵。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展现出明代民间社会的普遍认知,即南海是明帝国的疆域。由此可见,文学中所表现的社会意识不是虚构的,而是当时社会思潮的实际体现,反映了晚明时期的历史真实面貌。

第二,小说从航海的视角,描述了南海软水洋和吸铁岭两个鲜明的地理现象。小说中的软水洋和吸铁岭,因文学创作而生,刨去夸张的成分,有两个方面反映南海地理的真实特征。首先,软水洋表现了南海潮汐变化的显著特点,中国古代称为“涨海”。“软”字不仅是航海故事创作“虚”的需要,也反映落潮时一些海域水势对航行船舶的真实影响。其次,吸铁岭是指南海广布的珊瑚礁、暗滩等地貌,它也是中国人长期以来对南海地理的重要认识。小说中认识受到科学认知的局限,对珊瑚暗礁地貌产生的磁吸原理缺乏了解,从而以为出现磁石阻碍行船的现象。从南海这种地理特点,创作出吸铁岭的故事,真实反映了南沙及以南海海域地理环境对航行造成的影响。

《西洋记》作为文学作品,有虚构的王明、张计、姜金定、咬海干等正反面角色,也有虚构的故事性情节,但大量的创作多根据郑和下西洋历史而来,以夸张手法居多,因此可以发现明代对南海的实践和认识,从中体现明代民间社会中已经形成的南海疆域归属意识,反映南海自古属中国是一个长期历史积淀的结论。

猜你喜欢

石塘铁岭郑和
书法家郑和新书艺精品鉴赏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铁岭雷锋纪念馆
铁岭关
作品赏析(1)
铁岭关
Старинный приморский город
鱼的温暖
中国“郑和”号训练舰 抵韩访问
礼仪是一种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