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资港口具有军事威胁?荒谬

2022-11-22章玉贵

环球时报 2022-11-22
关键词:中资海运进出口

章玉贵

有美国媒体日前报道,中国崟业近年来持续加大对海外港口的投资,截至目前内地和香港的中资背景公司在国外近百个港口的码头拥有租赁权或特许经营权,去年全球集装箱贸易中超过1/4由总部位于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企业直接持股的码头转运。但紧接着,报道开始“联想”,声称随着中国海军活动范围扩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中企在全球各地航运枢纽获得更多股权“催生安全担忧气“这个不断扩大的网络可能会让中国海军更容易获得支持,而不必迅速建立一个复杂的基地系统”。这种“中资港口威胁论”并不陌生,但说中国投资的港口具有“军事威胁”倒是新的“发明创造”。

西方舆论对于中企投资国外港口的抹黑炒作在中资入股德国汉堡港过程中已经有过一轮,只不过当时主要是鼓噪“不能过度依赖中国”,而且德国联邦政府和汉堡港运营公司在这个事关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港口运营效益的问题上做出了理性选择。与汉堡港类似的还有之前中远海运与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的合作,当时西方媒体大肆炒作这会“威胁欧洲经济安全”。但事实证明,中资入股后很快让该港口扭转颓势,不仅带来真金白银和就业机会,而且显著提升希腊港口竞争力。

之前受到西方反华舆论各种炒作的类似案例,主要集中在“债务陷阱”“过度依赖中国”等论调上,而这次把海外中资港口描画成类似“海外军事基地网络”的存在,可以说是西方鼓噪“中资港口威胁”的升级版。就连西方一些官员和军事分析人士都说,这种担忧没有依据,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中国军撕o甚至其他各类船只要想停靠海外相关港口,在程序上首先需要得到港口所在国政府的许可,光这一点就让西方媒体上的所谓“中资港口军事威胁论”站不住脚。

事实上,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以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基于贸易和航运便利化以及节约交易成本的考虑,如果不扩大海外港口投资,才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符合商业逻辑。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以美元计的进出口总额在2013年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之后,已多年在尾全球第一,其中2021年的进出口规模达到6.05万亿美元。反映在海运进出口量上,涨势更是惊人,2020年中国海运进出口量34.6亿吨,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30%。2021年中国海运进出口总额又同比增长22.4%,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高达41.9亿吨。

目前,中国海运船队控制运力规模已从2015年的全球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中间品提供者和最大的最终产品供给者,中国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不仅需要双边或多边贸易与投资的持续便利化,更离不开密布全球的交通运输通道的有序对接和安排。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对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后劲明显不足,且发达国家原先较为领先的基础设施也需升级改造。与此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面临港口、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巨大缺口。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仅适时发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以符合国际标准甚至最高标准的投融资规则对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大多数经济体进行力所能及的投资。

这背后体现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优质产能和成熟管理模式的全球化配置、可复制的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的区域和全球化搭建以及区域和国际协调动员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更是中国契合全球范围内贸易伙伴对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需求,以具有公共产品的机制设计结合市场化运营,致力于探求全球繁荣共生新模式的创举。▲(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

猜你喜欢

中资海运进出口
2018年1至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2017全年
中资油田服务企业海外投资和市场开发策略探讨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本 期 导 读
11月全国进出口统计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