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2022-11-22张国兴
张国兴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松岭门动物卫生监督所 122609)
蛋鸡产蛋有一定的周期,要在保证蛋鸡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提高产蛋量及蛋品质,以此来保障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产蛋周期约为500d,一只蛋鸡产蛋量约为300 枚。需要拟定科学的饲养管理计划,安排专业的养殖人员对蛋鸡进行系统、规范化的饲养管理。
1 产蛋前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产蛋前要做好蛋鸡选择工作,优选身体素质高的蛋鸡进行集中饲养。做好饲料管理工作,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并定期展开检疫和防疫管理,保障蛋鸡健康。
1.1 蛋鸡选择
在开展蛋鸡饲养工作时,应优选本地蛋鸡,本地鸡只更容易适应当地环境,疾病发病率低。同时应观察蛋鸡身体素质,优选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好、体重达标且日龄符合要求的鸡只,对这些经过一系列筛选后挑选出来的蛋鸡进行单独饲养,这样可以降低蛋鸡产出畸形蛋、软壳蛋的概率,保障鸡蛋质量符合市场需求。
1.2 饲料管理
通过蛋鸡日龄大小可以推算出初次产蛋时间,而产蛋前管理工作的侧重点是保证饲料营养充足。一般要科学管控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确保饲料卫生指标达标,严禁使用变质饲料来饲喂蛋鸡。鸡蛋质量通常取决于鸡只身体内钙的含量,因此,可以考虑适当在饲料中添加贝壳粉等显著提升饲料含钙量。
1.3 饲养方式
常见的补钙方式是让鸡只晒太阳,通过光照来促进钙的吸收。要求饲养人员不能一味的将鸡只圈养在鸡舍中,适当进行散养,让鸡只多运动、多晒太阳,从而提高鸡只身体免疫能力。科学提高产蛋数量和蛋质量,为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1.4 检疫管理
在对蛋鸡进行集中饲养时要分析当地常见的疾病种类、发病原因、途径,做好疾病检疫及防控工作。常见做法是根据鸡只日龄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结合常见疾病为鸡只注射疫苗。大部分疫苗以灭活性疫苗为主,这种疫苗的不良反应比较小,不会影响鸡只产蛋。
另外,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每日按时清理粪便,避免排泄物中滋生细菌。同时要管控鸡舍饲养密度、温湿度,定期进行消毒工作。消毒时应将鸡只转移到其他鸡舍。消毒后及时通风,以此来全面降低鸡只发生疾病的概率。一旦发现鸡只感染疾病,应及时进行隔离,在临床判断疾病种类后开展治疗工作。如果治疗无效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影响养殖场内其他蛋鸡健康成长。
2 产蛋期间的饲养管理任务
产蛋期间的管理工作需要分成两个环节,一是对初产期蛋鸡进行管理,另一个是对产蛋高峰期的蛋鸡展开管理。
2.1 初产期管理
当蛋鸡到达初次产蛋的时间时,通常要提前对蛋鸡进行转群,方便对蛋鸡进行统一的管理。因为不同阶段蛋鸡的营养需求不同,需要分类饲养。转群最容易发生应激反应。所以,初产期管理工作的侧重点就是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率。首先,更换环境如果涉及温湿度调节,应缓慢逐次完成调节工作,不能直接调整到初产蛋鸡需要的温度,避免发生热应激或冷应激情况。其次,在饲料调整环节也要在原有饲料的基础上逐次、少量添加新饲料。要对饲料充分搅拌,并实时关注蛋鸡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和排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避免造成蛋鸡不产蛋或产蛋质量下降的情况。
2.2 产蛋高峰期
同一批蛋鸡进入产蛋高峰期的时间比较接近,养殖场应着重规范饲养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其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引导他们按照管理方案有序展开基础的饲养管理工作。同时,应培养专业饲养人员,提高其专业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对不同品种蛋鸡产蛋时的不同要求拟定科学的饲养计划,保障饲养效果满足养殖场的发展需求。
通常产蛋高峰期除了要及时将鸡蛋收集起来,做好水槽、食槽清洗工作外。还要关注蛋鸡粪便颜色、形状是否正常。另外,不仅要在白天观察蛋鸡状态,还应在夜晚了解蛋鸡有无打喷嚏的情况。然后及时为蛋鸡补充蛋白质,避免营养跟不上产蛋后的身体需求,造成产蛋率下降,质量不达标。
3 产蛋后的饲养管理工作
饲养管理人员应为蛋鸡建立档案,记录饲养管理过程,重点做好环境温湿度管理,并确定蛋鸡淘汰制度。此外,可以考虑在管理工作中融入现代化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3.1 管理体重
在蛋鸡每次产蛋后应管理蛋鸡体重,一般状态好的情况下每只蛋鸡1d 能产1 枚鸡蛋。但大多数蛋鸡都达不到1d 产1 枚的标准,这就需要为蛋鸡建立档案,了解蛋鸡产蛋前的体重,记录蛋鸡体重变化情况,考虑是否可以增加每日饲料投放量。通常饲料投放量要根据季节进行合理调节,如冬季为了抵御寒冷,可以适当增加饲料量。另外,如果蛋鸡体重过重也会出现肥胖问题,影响产蛋率,所以有时还需要减少饲料量。饲料大多以粗粮和精细粮混合的方式,可以改善鸡只消化系统。
3.2 气候环境管理
蛋鸡产蛋后要对鸡舍温、湿情况做好管控工作。通常这项管理工作应分季节进行,夏季勤通风,冬季及时在鸡舍内设置空调或采暖设备,保障环境温度适宜,避免由于环境问题引发产蛋率下降的情况。
3.3 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可以使用智能设备来监控鸡舍环境温度和鸡只状态。如在鸡舍内安装监控,利用该装置进行远程管控,实时关注鸡舍内的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要求饲养人员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同时也不能过分依赖智能设备,还要采取人工现场管理和智能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饲养管理难题。
3.4 淘汰蛋鸡
饲养管理工作中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淘汰鸡的处理工作,根据蛋鸡淘汰原因不同有不同的处理方案。如果蛋鸡是因为日龄较大,产蛋周期结束,已丧失产蛋能力,则淘汰蛋鸡的方式是作为肉鸡低价销售到市场,避免继续饲喂这些鸡只而浪费饲料。如果蛋鸡是因为疾病而需要被淘汰,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常见做法是集中焚烧病鸡尸体。此外,不论是哪种淘汰鸡,在淘汰后应及时对鸡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可以喷洒消毒剂,或者对鸡舍进行熏蒸,这是保证环境卫生的前提,能避免下一批产蛋鸡进入鸡舍后出现交叉感染问题。
4 结语
蛋鸡在不同阶段对营养需求不同,如产蛋前应补充钙,产蛋期间要补充蛋白质。同时要结合当地常见疾病制定疾病防疫计划,重点做好环境消毒工作和基础卫生管理工作,并为蛋鸡注射灭活性疫苗,日常关注蛋鸡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尤其是要关注夜间蛋鸡是否有打喷嚏的问题,检查蛋鸡排泄物的颜色、气味和形状。全面降低蛋鸡被疾病感染的概率,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