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发情异常疾病诊断与预防治疗
2022-11-22叶晶晶
叶晶晶
(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平山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545612)
在生猪养殖中,母猪不孕不育现象较为常见,该病症会直接影响母猪繁殖能力,对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现代研究发现,母猪发情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饲养方法、饲养环境、细菌感染存在相关性,因此,为了能更好地指导生猪饲养实践,需了解母猪发情异常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预防手段,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1 母猪发情异常疾病的诊断
1.1 母猪初情期延迟
在生猪养殖期间,后备母猪的初期发情时间约为180~240日龄,受母猪品种及个体因素影响,母猪初情期会存在差异,如陆川猪作为广西地区的主要品种,其初期发情时间约为200~210 日龄,东兰黑山猪的初期发情时间为180~200 日龄,需要做进一步鉴别。同时公猪的刺激也与后备母猪性成熟存在相关性,当日龄为170d 左右的母猪与性成熟的公猪接触后,其初次发情时间可以提前30~40d。从发病原因看,后备母猪饲养期间的营养供给问题可能会导致母猪过肥或过瘦而影响性成熟期,如部分后备母猪因长期缺乏VE等营养物质会导致性腺发育异常,导致性成熟延期[1]。除此之外,单圈饲养一头母猪也不利于发情,每栏母猪数量过多也可能导致过分拥挤及频繁打斗的现象,不利于发情,因此,在生猪养殖期间,母猪初情期延迟问题不容忽视,在确定母猪处于初情期后,部分母猪未出现发情症状(表现为外阴发红,高峰期有水样白色黏液从阴户流出;行为粗暴,但接近公猪时变得安静、平稳);部分后备母猪可能出现安静发情症状,即具有正常的卵巢功能活动,但并未出现发情症状,在公猪刺激作用下无反应。在发现上述问题后,要及时辨别或通过实验室检查观察黄体酮水平,在确定黄体酮异常后即可确诊是否存在母猪初情期延迟情况。
1.2 母猪不发情
本病症母猪又被称为母猪乏情,其症状出现无规律可循,在本病症预防中需要饲养人员认真观察,其主要发病原因是温度及生产周期变化、哺乳仔猪数量、母猪断奶后的身体健康状况等。一般认为,在母猪哺乳后失重超过25%或母猪背膘厚度小于等于15mm 都不利于下一次发情,所以在饲养期间必须要注意母猪初期发情断奶后直至下一次发情配种的时间间隔;夏季母猪不发情的概率更高,这是因为高温环境对母猪内分泌系统功能有不良影响,所以要避免夏季母猪不发情,则应避开夏季高温环境。子宫炎也是造成母猪不发情的主要原因,一般通过检查尿液的雌酮水平即可确诊。
1.3 母猪的持续发情
母猪持续发情与其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存在相关性,包括雌激素代谢紊乱或垂体分泌的促黄体素分泌不足、促卵泡激素分泌过剩等都有可能引发本病。但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可能造成卵巢囊肿疾病,不容忽视。从病猪临床表现看,病猪膘好且性欲亢进,喜爬或跨爬等,严重情况下性情粗野,发出类似公牛样的吼叫声;对周围环境异常敏感,有轻微的响声则两耳竖直;外阴部充血严重,触诊后感受到面团感,卧地时可见阴门开张。在本病临床诊断中可针对病猪雌激素水平作出诊断。
2 母猪发情异常的治疗与预防方法
2.1 疾病的治疗
2.1.1 母猪初情期延迟
针对确诊母猪初情期延迟的情况,首先需要饲养户饲养调控,一般瘦肉型后备母猪体重在90kg 前应做到不限饲,以确保营养供给充足,保证身体各器官正常发育,这对加快生殖器官功能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当母猪达到6~7 月龄时,可采用限饲方法,每日喂食量控制在2.5~3.0kg,避免过度肥胖;若母猪身体瘦弱可增加营养,采用短期优饲的方法适当补充VA与VE;针对肥母猪可采用限饲的方法,刺激母猪运动,直至恢复适合发情的状态。
落实严格的管理措施,在母猪初情期到来后,可有计划地跟公猪接触来诱导发情,每天接触时间约为1h;将未发情的后备母猪每周调栏一次,确保母猪始终处于应激状态,加快发情,必要时可采用公猪进栏追逐的方法强化刺激效果。在母猪初情期到来后应保证运动,保证空气清新来促进发情。最后养殖户需做好记录,为母猪配种提供依据。
激素处理也是解决母猪初情期延迟问题的有效方法,体重大于120kg 或月龄超过8 个月的母猪,在采取上述饲养措施依然不发情的可考虑肌内注射PG(氯前列烯醇)0.4mg,次日配合PMSG(孕马血清)500 单位及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 单位肌肉注射。在用药后的4~8d 母猪即可发情;若在配种前24h 内注射促排2 号(25μg)则有助于提升产仔率。
2.1.2 母猪不发情的治疗方法
在处置母猪不发情时,需要从饲养、药物干预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整,具体措施包括:(1)保证饲养方案的正确。饲养期间应严格按照母猪饲养标准配制母猪饲养专用饲料,确保VA、VE、VD及钙、铁、磷等营养物质均衡,但要严格控制饲喂量,避免因过于肥胖而影响发情。为强化效果,建议母猪从后备期6 个月开始使用多维太保+母畜太保的方法,混合在饲料中饲养,这种方法有助于加快生殖系统的发育[2]。(2)诱导法。针对月龄符合发情期的母猪可采用小群饲养的方法,每栏数量控制在5~6 头,这样当栏中的一头母猪发情后会跨爬其他母猪,对其他母猪形成诱导作用,有助于发情;必要时可将一头公猪驱赶至母猪圈中,通过公猪追赶的方法刺激母猪发情。(3)强化运动。良好的环境及充足的运动对母猪发情有直接影响,饲养人员可每天适当增加母猪运动量来有效调节生理机能,目前相对成熟的方法为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运动时间为30~60nin。(4)控制采食量。当母猪膘情良好的情况下可考虑停水停食1~2d,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刺激母猪发情;若母猪膘情不理想可通过短期优饲的方法加快发情。(5)控制炎症。母猪不发情与子宫炎症等疾病存在相关性,所以对存在炎症的母猪需要及时做消炎处理。(6)药物催情。在常规措施依然无法解决母猪不发情的问题时,可采用药物催情法,如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等;或者在饲料中散拌催情药物,如选择微生态与中药联合的安全催情产品(如旺情太保等),在用药2d 后即可发现母猪发情。若药物干预依然无法取得效果,应及时淘汰。
2.1.3 母猪持续发情的处理
目前各地区针对母猪持续发情均采用药物治疗法,如考虑到本病症的病猪普遍伴有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症状,所以可肌肉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200μg,连续用药2~4 次后可改善持续发情症状。或者对卵泡积液造成的囊肿,可静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5 万~1 万单位/次或肌肉注射1 万单位/次,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2 母猪发情异常的预防措施
2.2.1 掌握正确的初配期
所有母猪的初配期会直接影响其一生的繁殖性能,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掌握正确的初配期,现阶段我国主流品种初配年龄应≥6 月龄,体重≥100kg,且大部分养殖场的母猪往往是在经过3 个发情期后再配种,而一个发情期的持续时间约为20d,所以母猪最理想的配种时间约为初情期后的2 个月左右。
2.2.2 强化母猪饲养管理
在配种前母猪的饲养管理效果直接决定了发情期母猪的卵子质量与排卵数量,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明确母猪配种的相关要求,在落实饲养管理规定后,通过短期优饲的方法为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一般母猪在断奶后配种负担下降,此时应注意母猪休息,再加之食欲旺盛,采食量大,需要饲养人员能提供充足的饲料来保证营养。短期优饲方案通常会在配种的半个月内完成,需要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充足的维生素、蛋白质等物质,并且根据病猪摄入量调整饲料供给方案。可定期补喂10%的青绿多汁饲料,饲料中禁止添加面饼及棉粕;若母猪过瘦可提前开展短期优饲。
2.2.3 完善夏季防暑工作
夏季防暑与母猪发情率之间存在相关性,所以饲养人员可采用滴水降温的方法来营造良好的猪舍环境,一般当猪舍温度超过33℃后可每隔3h 喷一次水,但采用该方法降温过程中也要做好猪舍内通风,避免因猪舍内相对湿度过高而增加疫病的发生。
2.2.4 完善疾病防控手段
部分疾病也会造成母猪发情异常,如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等,所以在母猪饲养期间需要完善消毒工作,严格按照地区规定及时接种疫苗,降低疾病发生率,为避免母猪发情异常奠定基础。
2.2.5 正确选择品种
后备母猪的选择对母猪发情异常有直接影响,一般应优先考虑8 月龄且体重超过120kg 的母猪,这样的母猪身体素质良好,具有更高的产仔数。同时也要考虑地区因素对后备母猪的影响,如广西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地表径流较多,水的物理性质好,可以为母猪生长提供必要条件,适合陆川猪的生长要求,保证母猪初期发情平稳。
3 结语
母猪发情异常疾病的诱因较多,且疾病类型表现多样,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需要相关人员从发情异常的疾病诱因入手,从日常饲养管理及用药干预等几方面入手,及时纠正疾病,并且对用药后症状无显著改善的病猪及时淘汰,保证母猪繁殖能力,最终为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