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效率的提升措施

2022-11-22宁金富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3期
关键词:管理效率农田水利灌溉

宁金富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杂木河水利管理处,甘肃 武威 733000)

传统的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内容一般包括相关基础设施的维护、水源的合理分配等。当前农业发展逐渐呈现出了多样化、特色化特征,一些先进的农业设施应用越来越频繁[1]。如何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对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科学分配灌溉水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村水利建设探究的重要内容。

1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难以满足灌溉要求

在农村水利工程运行中,由于管理手段单一,缺少合理的制度体系,水利灌溉管理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制约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老化渠系未及时开展维护工作,且管理措施过于粗放,使得渠系老化问题不断加深,渠系输水损失率逐渐增加,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输送水阶段水资源浪费严重[2-3]。另外,受管理方式简单等的影响,渠道难以进行集中化管理,且在灌溉输送水中一些村民会截流水资源,导致出现用水矛盾等问题。

1.2 资金筹集难度大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速度明显提高,资金投入量逐渐增大。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成本大,人工、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主要由国家资助,资金大部分集中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而自然环境条件一般的区域难以获取充足资金,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果,使得农田灌溉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4]。虽然一些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会发动群众筹款,解决部分资金,但难以弥补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不足。

1.3 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

就目前来看,在实际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较多,技术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设施规划设计等方面,在工程竣工后直接将管理权限移交到管理单位,管理单位专业管理人才不足,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效果较差。

1.4 管理与运行体制不合理

许多农村水利灌溉管理与运行体制没有及时更新,管理水平低,与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脱节。农村灌溉管理职能为防汛抗旱、工程建设等,但农村水利管理存在多部门分头管理的问题,阻碍了农村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5]。

2 提升农村水利灌溉管理效率的措施

2.1 创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

为了提升水利灌溉管理效率,应将市场化管理模式恰当引入其中。可以结合农业实际发展中在各个时期以及不同生产模式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管理模式。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灌溉知识和专业技能,从整体上提升农村水利灌溉管理水平,为科学灌溉创造有力条件。另外,还可以在不同区域组建用水协会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使得整个组织结构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效。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给予支持,使民间用水协会在组建、运营过程中获得科学的指导以及足够的资金、政策与技术支持,进而提升水利灌溉管理效率[6]。同时,紧抓用水协会领导队伍建设,选择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且综合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的人来领导用水协会。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协会的规范运营,应加强人才引进。

由于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具有分布广的特点,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提升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部分企业将重点放在建设过程上,并未认识到后期管理的重要性,使得管理效果难以满足预期要求,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主动将管理与建设结合在一起。二是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工程效益。在工程完工后要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对策,组织专业人员做好管理工作,选择适合的绩效考核手段,全面提升管理能力[7]。

2.2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充分利用投资政策,通过对政府补贴、社会资本等不同融资渠道的科学利用进行资金筹集,及时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规划建设各项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地区水利基础设施需要承载的灌溉负荷情况,全面综合分析基础设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对水利设施周边环境进行勘察,最大限度降低各类因素带来的影响。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还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针对水利灌溉工作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前做好准备,积极争取各类投资,助力农田水利工程发展,为农业经济有效提升提供支持。

2.3 应用节约型灌溉技术

以往水利灌溉中以大水漫灌为主,从源头区域利用简单的渠道向田间引水。但这一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若输送的渠道太长,或者水渠为土质渠道时,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为了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完善水利灌溉管理,应充分重视节约型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尤其是针对一些干旱区域,降雨少、蒸发快,为了减少蒸发量,应采取各种技术保证农田灌溉。地膜覆盖技术能减少水分蒸发,有助于增温保墒,尤其是灌区节水保墒膜上灌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膜上灌溉技术主要是将地膜合理铺设在畦中或者沟中,在覆盖好之后,再引用地膜来输水。在此基础上,基于作物放苗孔以及灌水孔来实现灌溉,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还能够促进水利灌溉管理效率的显著提升[8-9]。

第一,水平畦灌技术。该技术主要是以激光控制土地精细平整技术为基础而应用的一种地面灌溉技术。与以往的地面灌溉相比,该技术灌溉均匀度,且在畦面平整精度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畦块几何尺寸使耕地有效使用面积得到有效拓展。

第二,沟灌灌水技术。该技术是对以往地面灌溉方式的进一步完善。通过这一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使棵间土壤蒸发量占比降低,农作物的根系更容易实现储水。在经济收益较高的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发挥出显著的作用[10]。

2.4 改革水费计收制度

各地区可以结合政府颁布的水费计收标准,以及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贴合实际的水利灌溉收费制度,确保大多数农民利益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提升水资源利用率[11]。通过适当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人了解到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各区域水利用率的显著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5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效率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管理人员的有力支持。对此,各地区相关管理机构应充分重视起农村水利灌溉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可以结合实际需求,从基层选择一些综合素质较高,且接受能力较好的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水利灌溉队伍建设。同时,还要重视新型人才的引进,可以通过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人积极参与到农村水利灌溉管理当中。通过新型人才的引进,进一步优化工作队伍结构,促进水利灌溉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12]。另外,要完善考核机制。在实际管理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将各项管理任务细分到每一个管理人员身上,同时制定出完善的考核机制,定期对所有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针对工作态度良好,工作水平较高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而针对表现较差,工作中频频出错的人员给予适当的惩罚。针对长时间无法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员,可以做出辞退处理。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提升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队伍的素质,为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13]。

2.6 加大水利灌溉管理宣传力度

要提升人们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明确水利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稳定、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开展水利灌溉管理工作时需要全面落实先进管理理念,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保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用水原则,为农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持。进行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时,要合理调配水资源,满足农田灌溉要求[14]。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利用电视、广播等进行处宣传,全面提升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责任意识,树立起科学治水、人人有责等管理观念,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保管理保障体系。

2.7 保证农业用水需求

在农田灌溉区域中,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灌溉意识,协调管理队伍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将农田灌溉管理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灌溉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农田提供灌溉水资源,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在践行节水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农业生产需水要求。在进行灌溉管理时,结合具体情况,积极开展节水教育工作[15]。

3 结语

农业发展是否稳定关系着人民生活的稳定与否。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适当增加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提升灌溉工程的利用率,给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管理效率农田水利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基于BIM技术提升建设项目管理效率的探讨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班级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