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技术与养护管理措施

2022-11-22张建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3期
关键词:花种栽种花卉

张建平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园林绿化站,甘肃 定西 743000)

花卉在园林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栽植花卉,提高园林绿化工作质量,落实养护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计划,使养护管理满足园林绿化工作要求,从而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1 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特征

花卉栽培和种植需要工作人员科学选择花卉种类,使花卉在正常生长的同时能够与周边景观相统一,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若是缺乏科学规划会导致花卉成长与周边景观不协调,影响园林绿化整体美感,降低观赏性。

园林绿化过程中,花卉栽培特征体现在科学性和艺术性上。在科学性上,花卉栽培人员需要了解不同花卉类型及其特征,并按照花卉生长周期和生长过程选择相应的花卉,使花卉能够在不同的季节中呈现相应观赏性。从自然层面来讲,要根据花卉观赏、开花和结果时间选择不同花卉,合理规划花卉类型,确保园林景观具有观赏性[1]。在艺术性上,园林景观设计和栽种需要遵循“和谐”原则,也就是园林各要素之间具有和谐性,在此基础上花卉栽种人员需要整体规划整个园区绿色景观布局,保证园林景观具有艺术特征,将花卉作为园林景观要素之一,提高整体园林观赏性。另外,花卉栽种时要注意与其他植物的和谐搭配,增强观赏性。

2 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形态

园林绿化过程中花卉栽培分为花坛、花丛、花台等形态。

2.1 花坛

园林绿化中的花卉形态较多,花坛是常见绿化模式。工作人员需要遵循“对称图形、轮廓整齐、颜色艳丽”原则挑选,根据花坛要求栽培观赏价值高的花卉,花卉高度一致,彼此对齐、相近,并控制好各种花卉花期。花坛花卉形状设计需要满足园林绿化要求,按照设计标准选择相应图案,保证颜色协调,控制花卉类型,避免混种,影响整体美感[2]。

2.2 花丛

花丛花卉栽培主要是为了提高园林景观整体美观性,在布置花卉时使用不同植株,采用花卉群落栽培方式提高花丛美观性。但需要注意避免选择易倒伏倒和花朵少的花卉。

2.3 花台

花台花卉是园林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高台上种植。由于花台花卉栽培位置有限,在栽培过程中采用高植株花卉,可提高景观整体美观度。

3 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技术要点

3.1 采摘种子

花卉种子在成熟时采摘才能够保证质量,去除其中杂质,晒干保存。首先,筛选具有较好抗病能力的种子,增强种子性能,提高成活率。其次,去除花卉种子中的草籽以及其他杂质,可以采用除杂机筛选优质花卉种植,并在播种前做好消毒处理,防止种子感染细菌。最后,花卉种子类型不同,一般采用浸泡法等催芽方式,例如金盏菊成熟于春末夏初,种子采摘最佳时机为花卉颜色变黄时,此时种子发育率能够持续4年,但是由于质量变化快,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将劣质种子清理干净,保证种子整体质量[3]。

3.2 存储种子

花卉种子存储方式包括自然干燥、低温干燥密封、低温潮湿存储以及湿存储等,不同花卉存储方式不同,存储种子时要仔细研究种子败坏条件,并尽量避免种子存放在败坏条件中,保证花卉种子质量。

3.2.1 自然干燥存储方式 该方式是在袋子或箱子中放入阴干或已晒干的花种,之后放于普通室内环境中存储,例如翠菊、百日草等花种。

3.2.2 低温干燥密封存储方式 该方式是在容器中放入阴干或已晒干的花种,存储温度为0~6℃,湿度在50%以下,冷藏保存。如百合花种子存储过程中,由于百合花属于有性繁殖,花期为4—7月,需要授粉得种,一般在秋季获种,采种时需完整取下果实,掰开果皮取出种子采用低温干燥保存方式,直至第二年春天栽种。选种时注意尽量避免在雨季选种,避免空气水分过多导致微生物生长,使种子发霉,并注意剔除劣质花种。

3.2.3 低温潮湿存储 该方式是在长期高湿度物体中存储花种,或种子和水分大的沙子混合存储,存储温度为1~5℃,相对湿度80%~90%,例如牡丹、柑橘、枇杷等花种[4]。

3.2.4 湿存储方式 该方式是在采摘花种后及时将其放入水中存储,该方法一般用于睡莲、王莲等水生花卉种子存储。

3.3 栽种花卉

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花卉栽种工作十分重要。栽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花卉受损,导致花卉死亡,并按照绿化建设标准栽种已培育花卉,提高花卉栽种质量。花卉栽种主要采用穴植法、沟植法,栽植后深度与移植前深度一致,否则根部会出现腐烂的问题,只需要移植后洒一点水即可,确保花卉正常生长,同时保证花卉通风良好,并在干燥时及时补充水分,加速根茎生长,否则会对花卉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干枯死亡[5]。花卉刚移植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停止生长和萎蔫现象,面对这种现象无须担心,只要新根长出即可改善。在挖苗移植时一般根部会带出一些土壤,可以降低损害,缩短移植后的花卉适应期。例如,苦水玫瑰栽种一般在秋叶落后或入春阶段,温湿度适宜,移植成功率高,方便后续养护管理。移植过程中每丛玫瑰中2~3枝连接根系与土壤共同移植,可以减少根部损害,移植后注意疏松土壤,添加适量肥料,浇透土壤,置于通风半阴凉环境中,后续无须勤浇水,半月后进行日常养护管理。

4 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养护管理措施

4.1 养护措施

4.1.1 控制温度 花卉生长温度十分重要,从发芽开始工作人员需要有效控制生长环境温度,温度过低会降低种子发芽率,影响出苗。花种出苗后由工作人员负责监控环境温度,在此期间要避免花卉生长周期不规律、缩短花卉观赏寿命等问题。同时,室外生长的花卉容易受到外部温度影响,特别是北方冬春季节早晚时间段温差大,影响花卉正常生长[6]。为了保证花卉在适合温度环境中正常生长,工作人员需要在花卉上覆盖塑料薄膜避免夜间温度过低。而在夏季,工作人员可以采用遮阳、洒水等方法给花卉降温。需要注意洒水量要适度,避免根系腐烂。

4.1.2 控制湿度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作为保障,对于花卉生长而言,湿度控制难度大,花卉类型不同生长所需水分不同。养护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花卉生长所需水分,并定期观察花卉根部土壤湿度,确保含水量符合要求。在此过程中养护人需要注意花卉灌溉时机,避免在土壤干燥后灌溉,否则会导致花卉水分不足干枯。

4.1.3 控制日照 花卉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而阳光为植物提供光照条件,帮助花卉产生叶绿素、加速生长。工作人员要保证充足光照条件,特别是喜阳花卉,可以将其与高植株花卉分离种植,避免植物遮挡阳光,获得充足光照,促进花卉健康生长[7]。而对于喜阴植物而言,要避免阳光直射,可以在高大植株周边、背阴部位种植。

4.1.4 施肥工作 花卉施肥需要适时适量,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肥料不同。在叶片变黄、弱小阶段和花蕾孕育阶段、花谢之后需要大量养分,此时适量添加肥料帮助花卉健康生长。花卉若是生长缓慢需要减少施肥量,若是生长快速则需要增加施肥量,这是因为生长快速的花卉吸收营养也比较多,每次施肥需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适当施肥可以保证花卉健康成长[8]。例如,月季花喜肥,养护时需要薄肥勤施,最好施用动物粪便或是有机肥,各阶段生长所需肥料不同,适量施肥能够保证月季开花时效果更好。

4.1.5 及时浇水 花卉种植需要及时适量适度浇水、浇透水,确保土壤湿润。浇水时注意在根部浇水,开花时直接在顶部浇水,避免花蕾腐烂,影响花卉质量。开花阶段和阴天减少浇水次数和数量,生长期间和大风、高温环境下需要增加浇水量。要根据季节科学浇水,调整浇水量。南方地区雨水多,自然降水即可满足花卉生长,但是北方地区降水少,尤其是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花卉栽培需要做好灌溉工作。地表大水漫灌方式操作简单,但容易引发土壤板结,而在地势不平和水资源匮乏等地区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同时要控制好灌溉时间。另外,花卉生长需要无机盐,一般地下水和河流水中含有无机盐,可以选择灌溉花卉。工业废水中尽管存在无机盐,但是浓度高,容易使花卉干枯,不可用于灌溉用水。

4.2 管理措施

4.2.1 加强人才建设 园林绿化工程中花卉管理十分重要,管理人员需要科学控制花卉生长温湿度和光照要素,这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岗位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要定期培养人才,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操作水平,营造受欢迎的花卉景观。而管理人员需要通过专业教育培训掌握不同花卉类型及其特征,有效处理花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操作失误影响花卉健康生长。

4.2.2 防治病虫害 花卉病害一般是由于生理病害、寄生病害引起的,其中生理病害多是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寄生病害多是由于真菌、病毒等因素。对此,在筛选花卉时要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可以降低养护管理负担。筛选完成后确定种植区域,有效对土壤进行杀虫处理,可以使用高锰酸钾、生石灰粉等消灭土壤中的虫卵,避免出现虫危害,影响花卉健康成长。花卉生长过程中,为防止花卉病变、生虫可以采用药物防治措施,例如喷洒百菌清、波尔多液、代森锌等药物预防,或是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物消灭病变[9]。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式,也就是在花卉种植区域采用天敌法防治病虫害,通过构建生物群落,利用食物链解决害虫,但是实施难度大,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能力。

4.2.3 修剪枝叶 园林绿化中花卉整形十分重要,不仅需要保证工作质量,还要注意花卉美观度。因此,花卉生长时需要根据要求整形修剪,使其外形符合绿化需求。管理人员修剪花卉时要制定整形修剪计划,根据计划修剪,提高修剪质量和效率。一般采用单干式和多干式等整形方式,修剪重点包括摘心、除芽、剥蕾、除叶等内容。

4.2.4 植物管理 园林景观中花卉栽培包括水生植物,这种植物观赏性高,尤其是荷花、莲花等,这类植物根茎一般位于水下,而水中易生杂草,容易争夺养分,影响其正常生长。因此,管理人员要定期清理水中杂草,并适度播撒肥料,营造良好的水生植物生长环境,促使水生植物健康成长。

4.2.5 调整花卉 为了提高园林景观观赏度,管理人员要对花卉进行定期调整、调换,并在育苗栽种时注意设计,花卉绽放时移植到花坛、花丛中,在花谢后彻底移除花卉。此外,花卉种植时间为4—10月,这一时期需要更换4~5次花卉,以保证花坛整体美感。有些花卉植株分散,移植难度大,移植前需要将植株放入到花盆中,观赏时再移植花坛中,选择塑料、纸质等方便移植的花盆材料,并注意采用自然式布置法,提高花卉适应能力,减轻工作压力[10]。对于规则式布置要每年更换新花卉。

4.2.6 中耕除草,整地育苗 定期对花卉种植区域进行中耕除草,加速分解有机物,有效吸收土壤养分。耕地深度为3~5cm,采用设备和除草剂除草,但是使用除草剂时需要科学喷洒,保证安全、环保。花卉栽培时整地育苗分为深耕、浅耕,深度40~50cm和20~30cm,秋季深翻。整地之后检查地表,清理垃圾,确保土壤适应花卉生长。育苗时,花卉一般采用畦栽方式,灌溉后土壤容易板结,影响育苗,要采用滴灌、喷灌方式。

5 结语

园林景观种植过程中,花卉养护管理工作相对于其他植物难度更大,也更加复杂,不同花卉的栽植技术和养护管理方法有些许差异,工作人员要了解不同花卉生长特征,科学种植不同花卉,开展养护管理工作,提高花卉景观美观度和艺术性,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

猜你喜欢

花种栽种花卉
李鱓·花卉十二开
北方落叶果树最佳栽种时间及栽植技术要点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胡美杰:田野上播撒电商花种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花卉之二》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
睡懒觉的花种
咖喱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