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目标与方法

2022-11-22赵继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目标

赵继伟

(湖北经济学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湖北 武汉 430205)

课程思政建设重在发挥思政课程之外的其他各类课程的德育功能,实现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效应。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称《纲要》)两个规范性文件的印发,各地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思政课程与其他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效应成效显著。由于课程思政是新生事物,建设时间尚短,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与各高校现有的实践探索,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相关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明晰。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当下最为紧迫的是,以《纲要》为依据,构建科学的建设原则,确立明确的建设目标,进而探寻有效的建设方法。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从《纲要》文本来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彰显了方向性原则;“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1]体现了系统性原则;“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1]显示了求实性原则。

1.方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正确方向。所谓方向性原则,就是要确保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课、通识课等其他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发力,不消减、削弱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课堂教学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而提出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同向,二是同行。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前者为后者创造条件,经由后者实现各课程之间的协同育人效应。有学者指出,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归纳起来主要分三个层面:即要解决政治方向的一致性问题,育人方向的一致性问题,文化认同的统一性问题”[2]。要实现这一点,主要是做到“三个确保”。

解决政治方向的一致性问题,就是确保课程思政政治方向正确,讲政治,顾大局,与思政课程政治同向,不抵牾,不拆台,将正确的国家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大学生国家认同、政治认同。解决育人方向的一致性问题,就是确保课程思政育人方向正确,贯彻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指向,与思政课程一道将自信传递给学生,着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解决文化认同的统一性问题,主要是确保课程思政传导、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课程在价值观教育上保持同向,在大学生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上保持一致性。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3]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归根结底要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个关键词。判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否同向,关键是要看课程思政是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为高校和谐稳定注入正能量,是否为学生树立“四个认识”提供精神力量。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机性。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按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4]的思想,把课程思政建设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注意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与动态性。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性,就是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整体协调局部,局部服从整体,实现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最优。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性,就是注意处理好课程思政建设中客观存在的各种关系,把握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性,就是从课程思政功能发挥的角度,分析其功能实现的现实性与可能性。课程思政建设的动态性,就是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将课程思政建设看作一个过程,注意各个阶段侧重点的转移和流变。

贯彻系统性原则,一是要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思考,全面构划建设方案,将各课程的积极性和潜力发挥出来,使之服务于整体方案,以实现整体综合最优。二是要处理好课程思政内部诸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使之协调运作、密切配合。三是着力研究课程思政建设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使各目标有机链接、无缝对接、有序实现,不超越阶段,不做无用功。四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将阶段性要求和总体性目标相结合,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具体情况,适时完善建设方案,及时修正建设目标。

3.求实性原则。求实性原则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所谓求实性原则,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本地区、本学校、本部门、本课程以及授课教师的具体情况,确定建设方案,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因人制宜,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灵活、机动、有效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因地制宜,就是联系当地独特教育资源确定建设方案;因校制宜,就是联系校本资源确定建设方案;因课制宜,就是联系具体课程的背景资源确定建设方案;因人制宜,就是联系不同任课教师个人特质、不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建设方案。

贯彻求实性原则,要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种课程教育资源,以实现符合本校实际的建设方案。就目前来说,有三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一是以现有课程为基础,不增添新的课程,将思政课程纳入课程思政之中;二是以现有课程为基础,不增添新的课程,但不将思政课程纳入课程思政;三是在现有课程基础上,另外开设课程思政公共选修课。具体采取哪种模式,一定要坚持贯彻求实性原则,从各种现有方案或模式中找到最适合于自身状况的,最适合的往往是最佳的。有的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由于没有考虑或考虑自身条件不够,盲目模仿别的高校的做法,不但没有达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然效果,反而使思政课程和专业课、通识课授课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1]这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原则性目标指向。要建设好课程思政,必须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念,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做到按步骤进行、分阶段实施,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层次性。

1.短期目标。课程思政建设的短期目标,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性层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实现的基础。课程思政主要是挖掘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的统一,形成“立德树人”合力。在这一过程中,关键在于提高广大教师的育人意识。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5]对于教师来说,教书与育人一向是统一的,没有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师,只要教书就一定会育人。问题在于教什么书、育什么人。教什么书,主要在于所教之书的内容;育什么人,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施加什么样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3]这段话为广大教师为教师坚持立德树人神圣职责指明了方向,也为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短期目标明确了抓手。

要实现课程思政的短期目标,一是要营造合力育人的校园环境,使“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广大教师认识到所担负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使命。二是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广大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以教育部颁布的教师“红七条”为底线、红线,以刚性的制度约束规范教师课堂教学,切实使广大教师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言传和身教的统一。三是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经过上述三个步骤,教师树立了“立德树人”意识,能够不触碰底线,在课堂教学时主动释放正能量,不消解、弱化思政课程教师传导的教育内容,在教材选用、内容取舍、个人形象、方式方法上精心安排,做到以传授的知识启迪人,以真实的情感打动人,以正确的言行引导人,以融洽的教学情境感染人,以恰当的案例说服人,就为有序开展课程思政奠定了建设的基础,就实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短期目标。

2.中期目标。课程思政建设的中期目标,是指以“综合、实践、创造”的大工程观为指导,筹划课程教学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适当区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的中期目标,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中介。

其一,建设好思政课程,使其真正成为灵魂课程、核心课程。课程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其中思政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其他课程分别是智育、美育、体育的主渠道,利用课程教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的还是要靠思政课程。所以,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改进中加强”的要求,下大力气建设好思政课程,提升其亲和力和针对性,巩固其“第一课程”地位,使其在课程教学育人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其二,充分挖掘现有其他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以现有其他课程为基础,不增开一门课,也不增设一项活动,“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各方面”[6],使其他各类课程潜移默化地支撑、确证思政课程,“折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该环节是建设课程思政的重点和关键,也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和成败。

其三,有条件的高校可结合校本资源开发课程思政特色课程。课程思政特色课程是指在思政课程和现有其他课程之外,另行开设的聚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课程。这一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思政课程,也不同于现有的其他课程。从课程教学的承担者来看,既包括思政课程教师,也包括其他课程老师,而思政课程和现有其他课程教师各有所属;从课程教学的方式来看,既包括显性方式,也包括隐性方式,而课程思政和现有其他课程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分别是显性和隐性方式。

3.长期目标。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期目标,是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最高指向,是指必须把课程思政放在党的战略、国家的战略的高度予以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期目标,是一种理想的目标指向,是课程思政最终努力的方向,是一种终极性目标。它致力于通过将包含思政课程在内的所有现有课程打造成一个有机整体,建成“大思政”课程体系,各门课程在这一体系中各就其位,协调运作,久久为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课程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该讲话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看作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并且指出了各类课程在“立德树人”这个高校立身之本中的地位。这是对高校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的顶层设计,是指导各类课程育人作用发挥的战略构想,为我们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期目标提供了方法论遵循。

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期目标,其一,要认识到,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实现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重要的战略任务,而课堂教学是这一战略任务的主渠道。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依据,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以战略的视野和眼光来进行一体化建设。

其二,要认识到,长期目标是一种终极目标,必须从应然的意义上去理解课程思政之“课程”所指涉的范围。即着力构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一体”即思政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在课程思政中处于核心课程的的位置,属于课程思政的显性课程;“两翼”即各类专业课和通识课,是思政课程的重要支撑与有力确证,一般属于课程思政的隐性课程。上海市近年来的探索,为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可贵的参照,但距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目标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其三,要认识到,长期目标尽管将思政课程纳入课程思政的“课程”之中,但不能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思政课程的升级版或替代品,因为课程思政无论构建得如何完美,都不能否定思政课程在其中的核心地位、第一课程地位,思政课程永远都是灵魂课程,在课程教学的一体化建设中依旧处于主导地位、根本地位,永远不容、不能被削弱,其他课程永远不能取代思政课程。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确定统一性和差异性要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这蕴含着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方法论。当前,要有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在校本实践中总结、在内容重组中提升、在对比分析中凝炼、在理论沉思中生长。

1.在校本实践中总结。所谓校本实践,就是结合自己所在学校本身特点的实践。之所以要开展校本实践探索,是因为各校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学生来源各不相同,历史发展大为迥异,在课程思政初步探索阶段,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因生而异,作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探索,做好各自的试点工作,然后再进一步总结,由点到面,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模式。例如,有学校在实践探索中所总结出的“集体备课厚底蕴”“多师同堂添魅力”“移动互联激活力”“学生助理便课堂”“有效互动显主体”等做法,已经在相关兄弟院校推广。

2.在内容重组中提升。当前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泛化”的趋势,例如有人提出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就颇值得商榷。笔者认为课程思政是有边界的,不应该泛化,不是说所有课程中都适合“嵌入”思政内容,而应致力于按照前述建设原则的要求,逐步实现建设目标。当前对专业课、通识课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要求还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最可行的办法是将思政类选修课打造成“金课”,既使之成为思政课程的试验区、为提升思政课教学服务,又可以对其他课程发挥育人功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这就要致力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课程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将教学内容予以重组,以小的切入点讲大问题,避免泛泛而论,避免宏大叙事,避免空洞无力;这就要课题组成员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对于历史方位、核心内涵、重大意义、关键理论等重要问题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正是因为对课程中所传授内容的精到理解和深刻把握,才使得讲授的内容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体现了理论的魅力和真理的力量,让学生折服、爱听、感动、真参与。

需要指出的是,做到在内容重组中提升,除了不能使课程思政内容“泛化”,还应该避免将其内容“窄化”,要避免将其建设成为“第二概论课”或“第二形势与政策课”,也就是说内容重组要有适当的覆盖面,要对现有的“4+1课程”内容都有所关照。

3.在对比分析中凝炼。要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视野必须宏阔、高远。要做到这一点,比较分析很关键。前述在校本实践中总结、在内容重组中提升大都基于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取舍,都属于个性化探索与研究,要取得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必须加强对比分析。加强对比分析有两个路径:一是对不同实践模式的对比分析,二是对不同理论认识的对比分析。对后者的对比分析属于理论沉思的范畴,将在下一个问题集中论述。此处着重论述对不同实践模式的对比分析。由于各种实践模式都是基于自身实际的探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适合的就是正确的、可行的。对比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求共识,这就要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不是强求一律,而是寻求几种相对可以推广的模式。可将不同性质、不同类别、不同部门高校的实践探索予以相对划分。

在对比分析中凝练,当然要发现自身的比较优势,但更要寻找差距,寻找自身的不足,从而对症下药,做强自己。就当下已有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来说,成效很显著、可圈可点非常多,但也要正视不足,在巩固好既有优势的基础上,补足短板。一是要坚持内容为王,加强对既有课程内容的研究,发挥理论魅力和真理力量;二是要建立“融课堂”,推动教、学、研、悟、网一体化;三是增强“仪式感”,使上课的学生和老师成为“荣誉共同体”;四是做好品牌传播,尤其是加大在权威媒体的传播与推介力度,以共享探索成果,为进一步对比分析奠定基础。

4.在理论沉思中生长。理论沉思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途径,要立足于既有实践和既有研究成果,以甘坐、敢坐冷板凳的精神开展学术思考与探索。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的创生,首先要基于实践的探索,将实践探索上升为理论。这就需要对现有的实践探索进行冷静观察与反思,不断予以分析、总结和提炼,使后续的实践探索有理论指导,不致一直在“黑暗中摸索”,也使后来者不走弯路。既有研究成果是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既有研究成果的研读、比较分析,吸取其合理之处,摒弃其不足之处,使“思想的闪光”进一步转化为“闪光的思想”,实现理论的升华,从而更好地指导课程思政建设。

当前,做好理论沉思主要应做到,一是深化对课程思政重要意义的研究,二是深化对课程思政边界的研究,三是深化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的研究,四是深化对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研究,五是深化对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的研究,等等。通过理论沉思,既可以为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支撑,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建设,又可以为研究工作增添新动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目标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