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发展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
——以甘肃省清水县为例

2022-11-22王统战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7期
关键词:清水县社员辅导员

王统战

(甘肃省天水市农村经济指导服务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0)

清水县辖18个乡(镇)260个行政村1028个自然村,全县总面积2012 km2,总人口3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4万人。人口居住分散、土地贫瘠一直是制约清水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清水县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产业建设为基础,狠抓农民合作社转型升级,规范发展,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截至2020年底,全县创建各类农民合作社1020家,实现了中药材、禽蛋奶、牛羊、蔬菜、粮油、果品、农机服务等产业的全覆盖。创建各级示范社177家,联合社3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2家,市级示范社43家,县级示范社118家。

1 创新模式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总结,清水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形成了上接市场、下联农户、带动基地的产业链联结机制。

1.1 绿色生态发展模式

清水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境内丰富的森林资源、湿润的季风气候使这里生长了品种多样的蜜源植物,为清水养蜂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清水县委、县政府整合产业扶贫资金650多万元,推出“万箱蜜蜂扶千户精准脱贫行动”项目发展中蜂产业,引导一批懂管理、会经营、掌握农业技术的“土专家”、返乡青年,培育和组建了联系紧密、生产效率高、辐射面广的农民合作社,示范引领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从而增加收入。程永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建中蜂养殖基地2个,种王繁育基地1处,养殖蜂群1000余群,发展社员42户,带动40户建档立卡户发展中蜂养殖,户均年度分红640元以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1.2 党社联建连户模式

清水县充分发挥村基层党员、党组织作用,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围绕农村集体产业经济这一主题,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党社联建”产业发展模式,吸纳本村农户到合作社务工,带动股份经济合作社和脱贫户增加收入。土门镇梁山村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近年来,梁山村结合村情实际,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党社联建”梁山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饲养育肥牛和基础母牛、种植粮饲兼用玉米、发展订单农业来强化集体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2018年合作社利用县级财政补助资金25万元和村集体自筹20万元发展种养殖产业,建设了牛舍、干草棚、青储池等配套设施,购进了育肥牛32头,购买了化青贮打包机、粉草机、清粪车、电动消毒机等设备。合作社主要以犊牛出售和淘汰母牛及玉米种植出售为收益。最初养殖育肥牛32头,年出栏牛犊15头,经过3年的发展壮大,到2021年5月共饲养育肥牛和基础母牛54头,种植粮饲兼用玉米33.6 hm2,新建饲草基地66.67 hm2,覆盖农户224户,预估年收益可达到50万元,可为农户支付工资和社员分红32.5万元,村集体积累资金7.5万元,合作社留存10万余元作为合作社后续发展资金,进一步增强了“党社联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合作社的持续发展能力。

1.3 产加销产业链发展模式

作为农业产业大县,清水立足半夏、花椒、苹果、核桃、高原夏菜等优势产业,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延伸拓展,建立健全由农户等多方参与的新型综合性经营主体利益分配机制。县委县政府基于小农户分散经营和部分农业企业只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带动能力不足的特点,成立了清水县农发公司,下设种植、养殖、农机农资、产品推广销售等多个子公司,吸纳各乡(镇)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等主体共同参与公司经营。农发公司投资855万元,采取“1+4”和“1+3”2种模式,并延伸产业链条,吸纳300多人就业,确保了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获得好的收益,还为农民闲时提供了就业渠道。县、乡两级政府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通过与多方主体发展订单农业,承接财政扶持项目、农业新品种推广,鼓励农户将六大产业补助资金入股农业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小农户获得企业收益分红,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主体为小农户提供贷款担保或资金支持,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精准对接,规避了小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

1.4 “联合社+合作社+农户”模式

清水县积极引导合作社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不同类型合作社组建联合社。联合社通过整合成员社的资金、设备、技术等优势资源,搭建电商平台和农产品营销网络,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为成员社和农户提供果园托管、代耕代种、农机服务、统防统治、农资供销、仓储物流、技术培训等全方位的服务,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帮互助、成果共享的新格局。该县金欣果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金果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神农病虫防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1家合作社共同出资,按照“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400万元。联合社辐射2个县(区)、10个乡(镇),带动社员1460余人。2020年金果果品合作社通过天猫销售苹果525 t,实现收入324.7万元。

1.5 循环农业模式

清水县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技术优势集中、示范引领强的优势,积极探索推广“产业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产业发展+撂荒地整治”等循环农业模式,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甘肃省社科院投资39.76万元建设的黑木耳基地组建合清水县隆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连片种植基地,吸纳111户(建档立卡户94户)农户入社,2020年实现经营性收入21万元,户均增收2210元;强辉合作社采取“基地繁育+分散饲养”模式,种植饲草玉米86.67 hm2、苜蓿6.67 hm2,牛360头,吸纳社员136户,为社员统一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培训、疫病处置、生产物资的交易等服务,2020年实现收入52万元。合作社通过为成员提供种养殖技术服务、指导社员(农户)发展木耳、玉米、苜蓿、牛、羊等产业,既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又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还田,打通了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实现生产基地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产加销目标,达到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和以强带弱的致富效果,让更多群众特别是因病致贫群众共享基地发展成果,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6 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清水县为了确保小农户在不流转家庭承包地的现实条件下,实现稳定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良性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积极探索面向小农户开展的耕、种、防、收农业经营托管服务新模式,不断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针对农作物品种和生产中的服务需求,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多种生产托管服务,探索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多元服务组织体系,为小农户提供有效稳定的土地托管、耕种、植保、采收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领带动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清水县东泉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注册成立,吸纳社员482户,拥有旋耕机、果园开沟施肥机及植保器械等农机具121台件,为社员和农户统一引进新品种,统一物资和农机具调配,提供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形成耕、种、防、收农机一体化的农业高产高效作业模式,实现了合作社由松散型服务逐步向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紧密型服务转变。2019年该社农机作业面积0.07万hm2,为社员带耕带种34.89 hm2,带动农户种植苹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200多hm2,统购统销收入460万元,每户分红1.2万元。2020年农机作业面积333.33 hm2,为社员带耕带种34.89 hm2,统购统销的收入500万元,分红1.6万元。

2 主要做法

2.1 抓整改促规范

以中央专项巡视反馈合作社“大水漫灌”问题整改为导向,着力对全县合作社开展整改规范提升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县农民合作社运营规范的有208家,运营较规范的有325家,运营一般的有345家,未运营的有142家,注销吊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52家,全县规范化率为52.25%。

2.2 重点扶持促发展

2018年落实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全覆盖补助资金645万余元,补助全县84个贫困村86家新建合作社;2019年整合涉农资金760万元,重点扶持20家联合社和70个未脱贫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发展,每家联合社补助10万元、合作社补助8万元;2020年整合1140万元扶持发展较好、扶贫能力强的合作社114家,每社补助资金10万元,用于购置农机具和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合作社产业规模,促进合作社规范化运营。

2.3 狠抓培训促提升

按照省、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的安排部署,结合县域合作社发展实际,分别对全县120名合作社辅导员集中进行了2期培训。同时,积极谋划、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落实省政府“万人培训计划”,围绕合作社法律法规、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农业实用技术、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等内容,分批次对合作社理事长和财务人员开展集中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全面提升了合作社辅导员指导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能力,增强了合作社负责人经营好合作社的信心,提高了合作社规范化运行和管理水平。

2.4 强化指导促创建

清水采取县、乡、村3级联动,县级辅导员包乡、乡级辅导员包社的责任包抓体系,依托县域产业发展布局指导组建注册合作社,并根据合作社发展运营质量和层次,在完全尊重领办人和社员意愿的情况下,引导各类合作社进行联合抱团发展。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无缝对接,按照“四级”示范社评定标准,深入推进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加大对“挂名社”“家庭社”“僵尸社”等合作社的整改重组和转化升级,尤其对各级示范社、享受财政补贴资金合作社加大了监测力度,对发现的问题面对面开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从2020年6月开始,发放整改通知213份,有力地促进了清水县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为下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规范提升整县试点工作打下了基础。

3 问题及对策建议

从近些年清水县农民合作社发展实际看,还存在部分基层干部、村两委、种养大户为争取项目享受优惠政策、为完成基层政府任务指标创建合作社的情况,利益联结不紧不实,合作社经济效益欠佳,产业同质化严重,合作社经营人才匮乏、金融创新支持不够,个别因资金持续投入不足、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导致核心成员弃社而去,合作社成为“休眠社”。

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是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要立足县域产业发展实际,突出抓好中央和省市有关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推动合作社向高质量发展。

3.1 创立机制,强化服务,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持续加大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择优选聘一批专、兼职辅导员,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优化队伍结构。确保每个合作社至少有1名乡、村级辅导员定点指导,着力构建覆盖市、县、乡、村的辅导员队伍体系。采取任职培训、专题培训、现场培训、调训等方式,加强对合作社辅导员的培训,帮助其提升履职能力。二是指导合作社完善章程,健全制度,严格依法办社、依章办事,按照主营产业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建立成员账户,定期公布财务状况,年终盈余按股金额和交易额相结合统筹分配,增强合作社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按照“启动发展、逐步规范、梯次推进”的原则,支持合作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推进生产体系标准化的建立,提升设施装备服务社员的能力。鼓励合作社开展统一原料采购、品牌包装、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财务代理、项目规划、技术推广和培训等服务,不断增强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

3.2 拓宽渠道,补齐短板,提升合作社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继续加大对合作社领办人、乡村种养能手、合作社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并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介(快手、抖音)对合作社政策、典型进行宣传推介。二是每年从财政整合涉农资金中安排一部分资金作为合作社产业发展资金,对发展产业成效显著的合作社进行扶持,激励和引导合作社同农户对接,发展产业,增强农民群众持续增收致富能力。三是鼓励科技人员、农业技术人才、大学生村官到社任(兼)职。制定优惠措施,支持高校毕业生、退转军人、返乡农民工到合作社就业或领办创建合作社,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四是发挥县域特色产业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合作社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建设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3 用好政策,注重典型,增强优势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对享受财政资金补助的合作社,制定监督考核办法,探索财政资金投入与合作社带动农户数量和社会效益有效挂钩补助新模式;用足用活财政扶持资金,选择产业特色明显、市场开拓前景较好、内部管理规范的合作社,在政策、资金、技术指导和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树立一批带动性强、运行规范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结合“三变”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完善“民主公开、服务社员”的运行机制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要素入股合作社,吸引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为加快产业发展、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搭建载体,确保社员(农户)从中受益。

猜你喜欢

清水县社员辅导员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小小绿茵场,放飞学子梦——甘肃省清水县第三中学校园足球侧记
入村记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希望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清水县白沙乡肉羊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