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研究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调研数据为例
2022-11-22尚丹
尚 丹
(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发展之路,从古代类人猿学会直立行走,到学会制造工具,每一次大的跨越都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结果[1-2]。人类总是不满足于现状,力图去改变世界以满足于自身的需求。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现在的信息社会,人类依靠聪明才智开发出巨大的技术力量不断创造着新的世界。当前,电脑和智能手机高度普及,5 G和大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掀起一场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深刻变革。信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产生的数量以及信息传播的速度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信息社会颠覆了人们对众多领域的传统认知,同样也对人们获取、学习、掌握、运用知识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也要求高等教育模式适应新的社会特点。大学生正直人生的求知旺盛期,大学生群体对知识获取和实现人生目标有着强烈渴望和迫切追求。微信、微博等一系列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获取信息来源的渠道异常多元。信息泛滥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特征,网民可通过多种形式针对某一热点问题发表个人观点表达情感倾向[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极易引起网络信息泛滥。大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受到网络不实信息的干扰和影响,甚至产生个人心理障碍或者危害他人与社会[4]。因此,加强大学生群体信息素养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成才和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 信息素养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
信息获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以某一手段或者方法围绕某一目标获得某些信息的过程。信息获取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而信息获取能力的个体差异正是影响其发展的核心能力,这其实就是每个个体的信息素养问题。信息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综合性概念[5]。早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工程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 在相关报告中提出,即利用信息工具及原始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6]。当前人类发展进入信息来源广泛、信息量异常巨大的信息社会,信息素养被理解为个体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它包括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和传递信息的基本技能,也涉及创新意识和对不良信息的批判精神。因此,信息素养的内容可以认为涉及信息意识(敏感度)、信息知识(选择和判断能力)、信息能力(收集、处理、利用和创新)和信息道德(过滤粗糙信息和抵制不良信息的情感意愿)等4 个方面。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信息素养教育委员会出版《信息素养问题的报告》,指出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学校应该承担的任务[6]。当前,高校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内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网络成了大学生了解疫情最主要的媒介,相关讨论和研究更加活跃。后疫情时代, “双线混融教学” 成为时代新宠[7]。钱丹丹等[8]在分析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利弊的基础上,以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构建了 “双线混融” 教学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教育的优势互补。张艳茹等[9]采用滚雪球问卷调查法,探究了青少年健康行为与其健康信息素养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在信息素养培养研究对象方面也不仅限于学生群体,还广泛涉及教师。于杨等[10]立足如何最大限度挖掘高校教师内在潜力,分析了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并结合存在问题探讨了提升路径与策略。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一个人信息素养的提升则是其良好发展的保障。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高级阶段,高等教育应紧扣社会发展特点。后疫情时代深入探究各学科 “互联网+” 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流程重组和转型重塑,是促进和推动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2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相关数据获得方法
本课题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调研问卷等形式,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研,再以调查整理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适宜途径。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6份,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分别319、285、273、109名;434名男生,552名女生;620名理科生,366名文科生。
2.2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群体需要完成学业以提升自身能力,有着较为迫切的知识需求。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显著。地方二本院校与省部一本重点院校在生源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在民族地区尤为明显。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3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生生源多来自农村牧区,主要在国家二本分数线招生,部分专业在一本分数线招生。本次调研在 “大学生群体通过何种主要途径获取专业知识与信息” 的问题中,有59.74%的大学生选择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讲授,9.43%的人选择独立查阅自学为主,30.83%的人选择二者并重。可以看出,作为地方院校,大学生群体在获取专业知识与信息方面,主要还是以被动获取为主,课堂教学仍是最主要的专业知识与信息传播途径。在 “课下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方式” 选择中,占比最高的来自网络,达79.41%;其次是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占比13.89%;第三是请教老师和同学,占比6.70%。在 “使用网络信息的原因” 选项中,80.32%的同学选择专业课教师安排的课后教学任务,仅19.68%的学生选择自主学习,拓展专业领域的认知。可见,在信息社会,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基本上离不开网络,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而大学生群体较于其他人群使用网络的频率和了解的程度相对更高。但从本次调研数据来看,民族地区二本院校学生在使用网络查询相关知识和信息的主要原因还是与课堂教学关联较大,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属于教学过程,是第一课堂的延续。这与学校近年来积极推广课堂教学改革,变 “末考” 为主体的考核方式为 “末考+平时” 的综合考核方式,加大学生平时作业量有关。同时,调研数据也显示,低年级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缺乏渴望,高年级大学生往往也只以阅览专业期刊为主。而在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相关信息获取来源” 的选项中,选择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学生比例更少,占比仅8.01%,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的是来源网络,达到91.99%。但通过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媒体获得信息的不到50.00%,有62.68%的学生选择信息查阅首要考虑因素是关键词或者信息内容,不考虑媒体类型是否是权威媒体。同时,还有67.55%的学生选择信息获取是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这些生活类网络媒介,信息的可靠度大打折扣。在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大学生表示可以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而对所见信息不假思索选择转发的有29.31%,这其中80.00%以上是来自农村牧区的低年级学生。信息社会下,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一些如新冠肺炎疫情等此类热点事件,人们关注度高,信息量明显加大,如不加以甄别,还是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在 “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 环节,选择相关课程开设明显不足的占38.54%,有45.94%的学生选择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和内容单一,有66.23%的学生选择缺乏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教育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2.3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问题
民族地区多处于边疆地区,教育发展和信息化校园建设相对滞后。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从高校领导层到普通教师,再到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一定的轻视心理。或者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虽已成为社会大众的一项基本生存能力,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民族地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尚未充分认知和予以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和生活经历等分阶段持续开展。但由于中小学的升学目标压力,信息素养教育的重任往往延迟到高等教育阶段,这也给高校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带来了不小压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是一定时间累积的结果,不可能凭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就能实现。而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且开课门数不足,未形成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信息检索和甄别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还表现信息道德意识不强、有信息伦理弱化现象等等[11]。
3 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措施和途径
3.1 提高认识水平,转变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者对理想教育的目标意识追求。信息社会的开放性、多元性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也为教育理念的重构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平台[12]。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需要信息环境和资源支撑,也需要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提供指导。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管理者应该立足于信息社会带给教育的机遇,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建立并提供必要的有效的制度支撑,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到培育计划,才能确保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
3.2 拓展育人环境,构建育人体系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差,高校更加需要把信息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之中。从大一踏入校门开始,信息素养教育就可以结合新生研讨与职业发展及其专业教育进行。而且,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仅要深入到教学各环节,还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 “三全育人” 新格局。增加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相关课程的开设门数,在原有开设的 “文献检索课” 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的素质选修课,为信息素养培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机会。同时,将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教学之中,发挥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作用,构建信息素养教育的庞大课程体系。
3.3 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数字校园
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相比发达省份有较大差距。信息社会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公平性,但信息资源配置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群体对数字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特点,尽最大努力构建和完善校园数字化信息平台,缩小或消除信息资源分配的不公,实现信息公平,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足够的训练和实践机会,使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得以真正提高。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建设图书馆的信息检索、大数据分析软件和云资源平台等信息资源储备库。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数字校园,全面、系统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3.4 创新教育形式,提升育人成效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领域,其育人标准和目标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讲授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13]。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形式,是有效提升育人成效的基础。可以结合 “读书月” 等活动,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专题讲座,师生之间直接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与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群体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可以结合讲座广泛开展相关教学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可以开展信息素养知识竞赛,以学院或者班级甚至兴趣小组的形式报名参加,不仅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对信息素养知识的学习,还有利于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的培育。总之,信息素养教育在展现形式上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引发共鸣。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自我学习能力体系构建是成才的关键,而信息素养差异正是信息社会这个独特的教育背景下大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所在。信息社会拓宽了传统教育维度,它使教育时间和空间都无限地延伸。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也正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