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高中地理“让学引思”的精彩课堂

2022-11-22重庆市第八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探究教师

重庆市第八中学 刘 凯

新课标强调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师应统筹教学内容,重新优化教学设置,转变教学思路,将教学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上。“让学引思”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高自学能力,学会主动思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从心理学方面分析,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思考的意愿。不过,从诱发思考的心理机制上来分析,思考行为不会凭空产生,往往需要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就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师在设置启发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所提问题不能脱离地理教学大纲,不能漫无边际,一定要结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地理教学内容;二是所提问题必须难度适宜,不能让学生未经思考即得到答案,那样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任何意义;三是所提问题必须贴近生活,从中归纳出的理论知识必须能用于指导人类生活实践,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理课的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一下:民航飞机在哪个大气层飞行?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天气的阴晴冷暖变化对飞机飞行是否有影响?“天问一号”飞往火星要经过几个大气层?为了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只看地理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或从网上搜索资料,丰富其地理知识储备。在课堂教学总结时,教师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并让其向其他学生分享探究经验,以此带动全班学生探究能力的共同提升。

二、创新教学方法,凸显学生地位

许多地理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习惯照本宣科,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地理知识。这样不但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师生间也缺少必要的互动,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让学引思”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由教师根据班上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将其科学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展开主动探究。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提前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以制度建设督促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行。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成绩纳入期末统一测评,且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计分,而不是针对个人。在此机制激励下,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都会尽其所能地发光发热,为小组成绩的提高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比如,在研究“能否淡化海水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问题展开研究。在一个小组内,小组长可以安排甲生调研环渤海地区的人口数量,安排乙生调研海水淡化的技术路径及现实困难,安排丙生调研该地区的水系,安排丁生调研该地区的发展前景,等等。在每人将自己的任务完成后,小组成员进行汇总,得出结论,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各组表现,给出客观的评价。然后,教师从众多结论中挑出较为客观的结论,与全班学生分享。当然,教师也可兼顾众组之长,将各组表现出的优秀智慧集中归纳到一起,加以总结。通过合作学习,每个人的自学能力均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也会从其他学生身上吸取到一些学习经验,学习体验会十分好。

(二)开展多媒体教学

由于地理知识的特殊性,学生只是坐在教室内学习地理教材难免会束缚住其视野与思维。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教学逐渐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结合地理知识的特点,地理教师可以经常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世界各国的地理风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的视野将变得愈加宽广,思路也会越来越宽,在面对具体的地理问题时,往往能提出真知灼见。

比如,在研究“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一些其他国家的大城市是如何防范和避免城市内涝的。当然,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都不一样,学生在借鉴其他国家、其他城市的经验时,也会综合参照中国国情,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许多环保理念,也能学会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写篇论文,提高学生统筹材料的能力。

三、引入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

高中地理包含的知识涉及多个方面,高中生由于地理理论基础一般,因此较难把握各部分地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容易影响其对地理知识的认识,进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将教师讲的重点知识记录下来,但往往只是简单的堆砌和罗列,知识间的内部规律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了落实“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统筹知识的能力,地理教师可以教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构筑起地理知识框架,将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化,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气象灾害”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台风灾害、寒潮灾害等不同角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学生通过构筑思维导图对知识有了清晰的掌握后,还可以针对具体灾害形势开展进一步探究,看是否能化不利为有利,将灾害变成人类的福祉。像书上介绍的某年华南地区由于极度干旱,台风的到来为当地有效补充了水资源,及时缓解了旱情。教师应启发学生学会利用自然资源,也就是说,只要掌握足够的知识,拥有足够的手段,灾害有时也能被人类所利用,从而化祸为福。像天空中的雷电,释放的电能非常大,可至今人类还不能将其收集。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学科学、用科学的志向,不断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

地理知识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书上讲的许多理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听到、见到。在学生生活的现实环境中,阳光、空气、水源、土质、动植物分布等,这些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要素都在地理课程中有所体现,教材都对其进行过或详或略的介绍。理论知识脱离不了社会实践,学生在地理课上学到的地理知识最终要应用于社会实践。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时时不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正是本着“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而设置的。“让学引思”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多思考。教师为学生搭建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学生可顺着这条“桥梁”踏上实践之路,验证地理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比如,在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对农村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各家各户,了解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外从事何种工作,其子女在何处就读,其收入是否能满足家庭开销,其子女教育存在哪些困难等。对城市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各行各业,看每个行业中有哪些农民工参与,这些人收入如何,是否有社会保障,对自己的人生未来有何规划等。调研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篇论文,既能提高学生的材料统筹能力,也能验证学生的见解水平。学生通过实践,不但能发现许多社会问题,也会意识到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会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培养担当意识,等于上了一节德育课。在学习“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城乡差别展开调研,分析当下城乡居民在物质生活水平、所享社会福利、人均教育水平、医疗保障情况等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以及未来通过何种手段能有效化解这些差距。学生通过调研,会对当下中国社会现实有一个更深程度的认识,避免了整日坐在教室中成为死啃书本的书呆子。

五、结语

总而言之,当下地理教材编写得十分贴近生活实际,十分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相应地,“让学引思”新型教育理念正是基于配合教材编写思路而提倡的,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极具好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实际,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好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究问题,布置好能使学生得到锻炼的实践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探究教师
设问引导探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美育教师
圆我教师梦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