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茱萸繁殖方法及高效栽培技术

2022-11-22李满香甘梦兰

耕作与栽培 2022年2期
关键词:吴茱萸农家肥主枝

李满香, 骆 辑, 甘梦兰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药品系, 贵州 贵阳 551400)

吴茱萸(Tetradiumruticarpum)为芸香科吴茱萸属落叶小乔木,别名吴萸、茶辣、吴米辣子等,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陕西和浙江等省区,是药食两用的珍贵药材[1]。在药用方面,主要以果实入药,具有散寒、降逆止呕、温中散寒、保护心脑血管、降血脂、减肥、保护心脏等多种药理活性作用;在食用方面可作为一种特色调味剂,在重庆和贵州等地俗称纯油子、米辣子[1],尤其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是当地美食“牛瘪”中不可缺少的一味香料。近年来,由于吴茱萸野生资源量较少,其果实产量低,常出现紧缺状况,导致市场价格持续增长。同时,吴茱萸人工栽培所用苗木均为实生繁殖,种内性状变异复杂,单株产量相差较大,药材折干率差异大,株间产量、药用成分差异大等,严重制约了吴茱萸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因此,加速吴茱萸种质繁殖和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总结吴茱萸种子繁殖、分蘖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等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为其良种繁育及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1 繁殖方法

在生产中,吴茱萸进行扩大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等。其中,种子繁殖慢且易发生变异,难以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生产上很少采用,而分蘖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方法简便易行、繁殖快、成活率高,生产上得到了普遍应用。

1.1 种子繁殖

将籽粒饱满的种子浸入55 ℃的温水中,边浸种边搅拌,恒温浸种15 min后,在水温为25~30 ℃清水中继续浸种4 h。将水倒出后用湿纱布包裹,放入28~32 ℃的恒温箱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可进行播种。

1.2 分蘖繁殖

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产量高、品质好、树龄在4年以上的母树,于冬季或早春萌发前,扒开母树周围泥土,在侧根处间隔5~8 cm划出伤口,伤口深度0.2~0.4 cm,然后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覆上薄土。翌年春季侧根伤口处便会长出分蘖苗,可截苗连根移栽。

1.3 扦插繁殖

1.3.1插条繁殖

选择生长良好、树龄在4年以上的母树,于植株抽芽前,剪取1~2年生健壮枝条,剪成长为30 cm左右的插穗,每段保留3~4个节,插穗下部涂上生根粉,按株距为30 cm×30 cm的距离将插条插入苗床,前期浇透水,后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3]。新芽萌动后,需搭建遮阳网,同时施1 200 kg/667 m2的农家肥,确保苗期生长良好。

1.3.2根插繁殖

选择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树龄在4年以上母株,剪取根茎粗为1 cm左右的侧根,截成15 cm左右的根条,两端伤口处沾上草木灰。按行株距25 cm×10 cm将根条斜插于苗床,注意不能倒插,以根条顶端微露畦面为佳[3]。施入少量农家肥,并覆盖细土,稍加压实,浇水并铺盖稻草,保持土壤湿润。新芽长出后,搭建遮阳网。

1.4 组织培养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雌株,剪取其叶片作为外植体,在自来水中漂洗0.5~1.0 h,除去表面污染物,用75%的酒精灭菌30 s,再用1 g/L升汞灭菌10 min,无菌水冲洗4~5次,无菌滤纸吸干水分。然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BA+0.3 mg/L NAA,继代培养基为MS+2.0 mg/L BA+0.1 mg/L KT+0.3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2.0 mg/L NAA上进行培养[4],炼苗后进行移栽。

2 栽培技术

2.1 环境要求

选择光照充足、年降雨量在1 300 mm以上,pH值在6.0~7.0之间的微酸性沙质壤土或红壤土。

2.2 整地移栽

种植前须进行土壤深翻,栽植株行距为3 m×4 m,种植穴大小以直径50 cm,深50 cm为宜。立春至惊蛰时节,将苗移入种植穴中,穴施5~8 kg腐熟有机肥作基肥,根系舒展,填土压实,浇足定根水。

2.3 田间管理

雨后或浇水后及时中耕,保持田间无杂草,多雨地区和雨季要及时清沟,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引起烂根。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作为辅助性肥料,一般施肥3次,分别是冬肥、春肥和坐果肥。修剪入冬时,每株追施10 kg农家肥、0.5 kg复合肥;在进入结果期前,每株追施4 kg农家肥+0.2 kg钙肥[2]。

同时,注意对植株进行修枝整形。移栽第一年,剪去主杆顶稍促进发枝,在距离地面80 cm处选留3~4个健壮枝条作为主枝;第二年冬季,在其主枝上40 cm处选留2~3根枝条作为副主枝;第三年在副主枝上40 cm处留1~2根枝条作为侧枝。每年早春萌发前,剪去顶心,使其成为外圆内空、通风透光,提高结果面积。修枝后对植株进行适量追肥,便于恢复树势。

2.4 病虫害防治

2.4.1病 害

吴茱萸病害主要为锈病,5—7月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危害植株叶片。防治方法:通过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率,注意排水降低湿度,发病初期喷施45%的石硫合剂悬浮剂稀释800~1 000倍液,7~10 d后喷施80%的代森锰锌悬浮剂稀释500~800倍液,病害严重时喷施20%的三唑酮乳油稀释1 000~2 000倍液[1]。

2.4.2虫 害

褐天牛和蚜虫为吴茱萸主要虫害,7—10月为虫害高峰期。防治方法:在收获后清除残枝、落叶和地边杂草,集中烧毁;进行人工捕杀;在病害发生初期可选用0.3%苦参碱植物杀虫剂500倍液连续喷药2次(间隔5~7 d),发病期喷洒5%杀螟松1 000~2 000倍液,每隔7 d喷洒一次,连喷2~3次[1]。

猜你喜欢

吴茱萸农家肥主枝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吴茱萸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如何发酵农家肥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种植良种吴茱萸 荒山喜变聚宝盆
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
冬枣开甲技术的改进措施
火星丁丁当·农家肥
种植药材如何施用农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