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有『韧性』
2022-11-22李唐
文 李唐
极端天气事件中,财产损失或难避免,但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需尽力做到。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仅2021年,我国便发生了江苏南通龙卷风,河南特大暴雨,内蒙古通辽暴雪等极端天气事件。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大中型城市更是风险高发地,且气候变化加剧了风险。面对“任性”的自然,如何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有“韧性”,已成为一道必答题。
如何做好这道必答题?一个共识是,极端天气事件中,财产损失或难避免,但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需尽力做到。宁可防而不来、不可来而无防,已成为不少地区所持原则。2020年、2021年汛期,尽管北京市天气预报屡被市民吐槽“暴雨不‘暴’”,但当地防汛部门闻“汛”而动,全力作答防汛“考卷”的积极作为,还是赢得了大范围点赞。
但在“优等生”城市之外,还有不少“后进生”。比如基础差、底子薄的“后进生”,特别一些由县城发展而成的大中型城市,在城市道路、管道设施等基建方面欠账较多。还有观念落伍、管理粗放的“后进生”。因为应急管理意识不够、水准较低,一些城市面对极端天气事件时,往往会发生判断不准、准备不足、响应不力等情况,显得极为脆弱。
如何让“后进生”赶上来,让城市都能“韧性”起来?简单说,一是补短板。不断筑牢各种硬件基础,提前周密科学布局公共设施、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硬资源”,早做比晚做好,高标准比低要求好。以防汛为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曾说:“中国城市的排水与除涝标准偏低仍然是城市洪涝防治最突出的短板。”而在近几年,我国大力倡导建设“海绵城市”,即让城市在应对雨水洪涝时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比如,天津就已尝试将一些废旧场地改建为低养护成本的城市公园,既能帮助调蓄雨洪、净化生态,又为环境科普教育、美化城市提供了条件。日常和基础的防范工作也并不限于公共基础设施,油粮果蔬等民生供应链坚韧起来,城市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才会更有底气和信心。
另外则是强机制。在加强安全教育提升民众防灾减灾意识,让城市危机动员更高效的同时,也要提升城市管理者的应急管理能力,建立起科学严谨、智慧实用的城市应急响应机制,构建“软支撑”。比如,完善重大灾情多部门滚动会商机制,细化落实极端天气防范应对措施,量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启动标准。除了“防”,还要“快”,机制搭建起了应对风险的基本路径,但问题真正降临时,管理者还应展现决断能力和政治担当,“当停即停”,不得麻痹、侥幸。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曾强调:“遇到突发状况不能层层等命令,要有第一时间的意识,迅速及时决策,科学果断处置。”
说到底,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秉承“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劳民伤财”的态度,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原则,科学布局“硬资源”、构建“软支撑”,发挥治理智慧,把功夫下在平时,便能让我们生活的城市真正“坚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