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濡以沫 乌金闪耀
——“第六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会议纪实

2022-11-22中腐协秘书处

腐植酸 2022年1期
关键词:腐植酸大会土壤

2021年12月16日—18日,“第六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在海南海口明光胜意大酒店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双碳新生活,腐肥固根本”为主题,虽受新冠疫情影响,仍吸引了腐植酸业界新老朋友80多位代表参会。会上,13位资深专家紧紧围绕国家“双碳”目标,与大家分享了腐植酸低碳肥料行业的可为之道、应有之道。现从会议筹备、议程安排、报告交流、媒体报道、论文集制作等方面与大家分享大会始末。

一、筹备会议服务至上

2021年10月12日,协会正式印发了《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的通知》(中腐协〔2021〕16号文件),按照会议管理办法,在曾宪成名誉会长的带领下,大会会务组和学术组各自开启了会前2个月紧张有序的大会筹备工作。彼时,国内疫情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国外疫情正在泛滥,新冠病毒输入导致国内时不时出现一些中高风险区。会议推广阶段,会务组常常听到行业同仁们发出会议能否召开的疑问。作为筹备会议的工作人员,说实在的心里也没底,尤其知道作为首都及冬奥会筹办地的北京,疫情管控非常严格。但无论如何,开与不开,线下开还是得线上开,只要结果未定,大会交流内容就得有备无患,筹备工作就得一丝不苟,届时会务质量还得更胜一筹,才能不负与会代表的期望。

围绕本届大会的主题和主要议题,学术组成员与行业专家、学者、一线企业研发人员紧密沟通,力争将2021年度最受大家关注、最想与人分享的行业大事、要事、喜事借助大会平台呈现出来,以汇聚更加磅礴的力量,迎接新一年的挑战与机遇。大会报到日一切准备就绪,只为“乌金闪耀”。

二、疫情当下义无反顾

离原定召开大会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北京疫情防控也越来越严格了,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几个文件通知最终让召开线下会议成为泡影。正当会务组根据曾会长的指示调整为线上会议并为此做准备时,协办单位、协会副会长单位北京澳佳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底主动为线下举办会议提供帮助。协会经过对各种因素的分析,果断决定将原定于2021年12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本届大会改在海口召开,12月1日协会正式对外印发了《关于“第六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变更会议时间、地点的紧急通知》(中腐协〔2021〕22号文件)。期间因为疫情,一些感人事迹令人难以忘怀。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牛育华老师,12月16日早收到院党委书记信息要求,已到西安机场的她不得已原路返回;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武丽萍老师,机票订了退,退了订,最终因在广州转机涉及中高风险区核酸检测和隔离问题等被迫放弃到会;最值得感动的是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敉老师,作为“替补”,大会报到前一天临时受托、仗义相助,16日买机票时昆明还是低风险区,17日到机场时被告知昆明已成为中高风险区,需要提供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证明,只能也是从机场原路返回;还有何小松、何裕建、侯宪文等几位专家,因推不掉的工作,会议都召开1多半了还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到会场与大家相聚、近距离相互交流。对所有最终能到会的和未能到会的专家以及与会代表们,协会学术组和会务组人员除了深深的感动感谢外,也感受到了有那么一群腐植酸人一直在坚守、在拼搏、在奉献……。

虽然是13场报告,但一天半的时间刚好,专家报告个个准备精良、讲得绘声绘色,与会代表全程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会前会间会后热烈的交流,成为今后互帮互助的“好伙伴”。大家“相互奔赴、不负对方”。

三、13场报告掷地有声

一些专家报告的具体内容请关注协会自媒体“中国腐植酸第一直播间”和本刊相关期次,下面仅提取每位专家报告中的重要论述与大家分享。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副会长、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副主任李荣报告《提升耕地质量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土壤有机质是全球碳平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碳库,在维持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巨大;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46%,耕地土壤有机质在2%以下的面积占44.71%;增施腐植酸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白由路报告《矿质营养理论的现代意义》:以超分子结构理论为基础、以超分子结构中的真分子起作用为假定、以植物代谢组学为手段,确定腐植酸有效组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黄占斌报告《生物和煤基腐植酸及其复合对障碍土壤改良研究》:加强腐植酸土壤调理剂研发,建立安全应用技术规程;加强不同类型腐植酸对土壤重金属及其环境综合效应研究;加强煤基和生化腐植酸复合对土壤改良效应产品研发。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法人代表曾宪成报告《腐植酸低碳肥料与碳达峰》: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通过腐植酸低碳肥料促进化肥碳达峰是关键;腐植酸低碳肥料进入碳交易市场前景可期;建立腐植酸低碳肥料碳减排计算方法,构建腐植酸低碳肥料规范标准和方法学,为肥料进入碳交易市场做好基础性工作迫在眉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田原宇报告《秸秆腐殖化的研究与实践》:结合生物质含氧官能团丰富的特性,基于C-O键和C-C键的反应活化能与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关系,原创性提出快速热解控氧的理念;利用农作物秸秆自混合下行床快速热解制腐植酸新工艺,最大化保留含氧官能团,制取高活性生物质腐植酸。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乃明报告《腐植酸在受污染耕地治理与安全利用中的应用》:可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腐植酸系列产品主要有腐植酸叶面阻控剂、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腐植酸有机肥等三类;降低玉米籽粒中铅、镉元素含量效果比较显著的措施分别是施用腐植酸有机肥、正常量有机肥+腐植酸叶面阻控剂和双倍量有机肥+腐植酸叶面阻控剂;镉砷高背景区施入腐植酸土壤调理剂,稻米镉、砷分别降低了50.73%和46.88%,稻米镉、砷含量100%合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初茉报告《煤基腐植酸和煤基固废制备重金属钝化环境材料研究对Cd2+/ Pb2+的络合稳定性》:煤基腐植酸对Pb2+和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优良;沸石-腐植酸复合吸附钝化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强酸环境下具备良好的吸附稳定性;煤基固废原料制备重金属钝化剂,并与腐植酸复合,有望发挥更有效、稳定的重金属钝化作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何小松报告《固体废物制备腐植酸肥关键技术研发及增肥净土应用》:发明了生物刺激耦合生物强化提升腐植酸活性官能团技术,显著提升了腐植酸保水增肥官能团含量;开发出生化腐植酸与煤炭腐殖质耦合强化农药降解和腐殖质-富镁硅酸盐矿物复合钝化剂等增肥净土多功能腐植酸肥产品。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助理、研究发展部主任綦久竑报告《碳中和战略与碳交易市场》:减少化肥使用是农业实现低碳化很关键的环节;温室气体N2O的升温潜势是CO2的300倍,在大气中平均留存114年后才会分解,还能破坏臭氧层;减少氨肥和氮肥用量,抑制N2O的产生并保持土壤肥力,腐植酸肥料减排潜力很大。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孙晓然报告《基于腐植酸化学生物法的疏浚土土壤化研究与实践》:沿海、沿江涉水经济的迅速开发建设,港口、航道和河口的疏浚工程产生大量的疏浚土(泥);腐植酸与微生物技术联合,“化腐朽为神奇”,使疏浚土成为绿化土、种植土,增加土壤供给,实现土壤再造。

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何裕建报告《基于土壤修复改良与生物防治,解决世界难题——柑橘黄龙病》:利用腐植酸和黄腐酸的强大功能以及可拮抗黄龙病菌的组合菌等,协同为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发挥健康和谐的关键作用,可解决柑橘黄龙病的防治难题;也可拓展解决其他果蔬种植难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侯宪文报告《腐植酸对香蕉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腐植酸钾和有机肥处理均能提高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腐植酸钾的加入引起土壤中真菌丰富度的提高;有机肥施入能显著增加真菌的群落多样性。

中国矿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巩冠群报告《矿生化腐植酸(MBHA)生物选择性及生长提质效果》:利用浅表成矿的低阶褐煤及同源草本生物源腐殖物质,经高温矿化处理及生物化学处理协同生成的腐植酸,具有更多的特性官能团、生物活性、梯度兼溶、大肥相融性及抗硬水能力;在小麦育苗、软草坪培育、高端经济-观赏桂花产品树系培育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显著。

曾会长大会总结时对13位专家精彩的报告内容以独特的对联形式,进行了别开生面、画龙点睛式的点评,进一步加深了与会代表们的听会感受(对联内容见本期第87、88页)。

四、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本届大会除了得到协会自媒体中国腐植酸网和协会微信公众号同步即时报道外,还得到新华网、央视网、人民网、《农民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化工报》、中国农资传媒、《农资导报》《南方农村报》等中央和行业类媒体“大咖”一如既往的支持。会上,央视网所属的CCTV-17农业农村频道编导对大会进行了现场实时播报,会间采访了专家、与会代表,会后经过专业剪辑形成了鲜活的视频报道,让在场不在场的观众直观看到了大会的盛况和精彩瞬间,影响深远。新华网、《中国化工报》、中国农资传媒、《农资导报》分别在会后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视角对本届大会进行了专业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大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持续吸引社会各界对腐植酸、“土肥和谐”思想、环境友好产业之间密切关系的关注,为腐植酸产学研用推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

此外,为弥补因疫情原因未能到会做报告专家和听会行业人士的缺憾,协会自媒体“中国腐植酸第一直播间”,会后第一时间邀请相关专家陆续在线报告、选播会上录制的报告,力求使本届大会画上圆满的句号,让会议内容传播得更远、更持久。

五、论文集内容收录创新高

大会学术组按照惯例,自2021年1月26日印发《“第六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论文集征文通知》(中腐协〔2021〕4号文件)开始,即为本届大会努力集结着一年来腐植酸行业,特别是腐植酸基础和肥料领域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受会议时间、地点变更等影响,学术组随即调整计划,决定以电子版形式发送到大家手中。让学术组意外和欣慰的是,在大会召开时,仍有行业同仁不断向学术组投递大会论文。鉴于大家的热情襄助,学术组将论文集发送时间延到了会后。又因时间、专业、人手的限制,学术组在努力消除基本格式和原则错误的基础上于2021年12月31日形成完整稿发送代表。故本届论文集从征文、审校到编排历时了11个多月,共征集到综述类、基础研究类、技术/产品类、试验报告类、译文类文章87篇(518页),信息量逾70万字,创六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论文集收录内容之最。

借此,作为大会主办方,衷心感谢在论文集征文过程中给予协会关心、支持和帮助的业界同仁们,是你们撑起了腐植酸专业技能学习与交流的另一平台,使参会的行业代表们收获满满,会上会后都可以在腐植酸大世界汲取和探索奋进的能量。

综上,本届大会在国内外疫情反复的情况下,能在线下顺利召开圆满结束,这是对孜孜不倦、舍生取义从事腐植酸事业的人们的最大褒奖,必将激励我们继续努力,办好一届届大会。2022年,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腐植酸的“春天依然明媚”。我们腐植酸人只要坚定地“让中国腐植酸、腐植酸肥料从土壤中来到土壤中去”,“土肥和谐”的产业思想就会不断深入人心,腐植酸构筑“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就一定能担当起来,“全国土肥和谐大会”的内容就会一届比一届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腐植酸大会土壤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中腐协首次发布5个协会标准
中腐协首次发布5个协会标准
土壤的平行宇宙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图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