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2022-11-22兰州市城关区东岗小学甘肃兰州730000
刘 燕 (兰州市城关区东岗小学,甘肃 兰州 730000)
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下,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变革核心方向.核心素养的发展框架要与教学有机契合,这是当前课堂教学需要探索的一项重点.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知识启蒙、思维发展、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更是对学生落实智慧教育的核心阶段.教师需思考如何开展教学变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核心素养教育语境分析
核心素养教育语境诞生于素质教育发展、创新教育推进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我国以往的应试教育经验,在教学中要更好地将发现教育与接受教育有效区别,并有效落实以生为本,重视学生长远性发展以有效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升,不是简单转换教学模式,而是要立足教育过程发生质的提升.不仅要求学生在某些领域出现不同程度素质提高,更要以此引领学生不断学习和完善,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核心方向.为实现民众素质提升,需对教育工作进行深化全面改革,由此产生了核心素养教育语境.即每一门学科以核心素养教育为核心目标,提升学生学科综合学习能力,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素质的逐步提高,则为后续国民整体素质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素质人才教育工作开展落实[1].
二、核心素养指引下小学数学思维转变
核心素养理念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定义或概念,它是指向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系统性培养框架.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更好地开放数学学习的视角,引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同时着眼于学生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力引导.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推动学生健全人格塑造,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为基础,将教与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教师、教材、学生学习的多元互动价值,让数学学习真实发生.着眼于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推进高效课堂构建.所以,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之下的小学数学要积极进行思维方面的多元转变.
(一)对教师职责的思考
在核心素养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师需重新对自己进行教学定位,思考自我的教师职责,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发挥自己的教育专业技能.教师对职责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之间,因为教师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的传统应试教育,教师的职业习惯、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目标,都不同程度受到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而在现代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传播下,对教师的数学教学工作造成很大冲击,主要体现为现代教育语境下,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即教师以往的教育职责与教学内容出现了一定变化.
教师开展职责思考时,会主动地将“传统”与“现代”进行对比,分析学习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对比分析过程中,教师则可以逐渐发现传统教育的不足与弊端,认知到自我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同时教师可以在反思批判中,提炼传统教育的精髓.传统教育开展多年,尽管存在很多弊端与缺点,但传统教育毕竟具有核心思想,其中包含了一些教育精髓.教师通过将其传统教育的精髓与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有机结合,则可以找到核心素养教育的新路径,基于教师以往的教育观念与模式,找到教学突破点,开展科学有效的数学教学变革,以实现核心素养教育语境下的教师职责与义务.
(二)对学生学习思考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作为教育核心主体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核心素养教育语境下,需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思考,重新定位学生的数学学习角色位置,并构建新的学习模式,以实现核心素养的既定教育目标.
在以往教学中侧重突出教师主体,而在教学变革下,教师则需突出学生主体,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但在突出学生主体进程中,教师是否需要弱化自身主体.笔者认为由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殊性,为保证达到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不能弱化教师主体教育角色,同时需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因此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构建“双主体”教育模式,即围绕着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开展教学工作.
小学生学习时,为不断挖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教师基于学生学习差异性,开展合理引导,让每一名学生形成自我的学习体系与模式,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实力提升.若是开展统一性的教学引导,强制要求学生采取一样的学习模式与习惯,最终的数学教学效果则不尽如人意.开展个性化指导,突出学生主体性与差异性,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的高效学习方式,在自我学习实力基础上,逐渐提升数学核心素养[2].
(三)对变革形式的思考
核心素养教育语境下,小学数学教师需对教学变革形式进行思考,是大刀阔斧地引进现代教育辅助工具,或者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适应信息化教育模式.因为现代化教育理念,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工作的融合,以达到预期的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如开展微场景教学、翻转课堂、虚拟教学情境、人机交互等.
教师需客观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利与弊,即互联网教育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确保合理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在教师开展变革形式思考时,需不断提升教师的现代化学科教育综合实力,确保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有全面深度的学习掌握.教师对信息化教育思想与技术了解越深入,开展变革形式思考时,则可以更透彻、更全面地分析,以保证变革方案开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3].
三、核心素养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对策
在数学教学中,转变思维方式不仅需要教师方面引起重视,更需要立足学生当前的学习基础,实施恰当的教学引导.着眼于提升学生学习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关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使数学教学的多元目标循序达成.
(一)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发挥学生思维能动性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真实经历探究思考的过程.由教师实施正面的教育引导,激发学生自身学习思考,让他们去探究问题、分析尝试、有效思考,使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面对那些有难度的挑战,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成就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最终乐学善思.要想更好地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教师方面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里的准备不仅仅包括了对教材内容的整理,更要做好备学生方面的工作.
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要与课程教学紧密关联,又要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不能仅仅立足课堂,而是要有效捕捉生活中的一些丰富资源,引领学生学习和思考.比如,在学习了面积的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拿尺子来量一量一块地板砖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是多少,再数一数班级有多少块地板砖.以此为基础,让学生算一算整个教室的面积有多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实践操作、生活应用,提升学生思维深度的同时,进一步扩展学生学习的视角.将一些复杂的问题融合于生活实践和具体操作,让学生可以鲜活理解.以“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为例,教师不要让学生生硬去套口诀,这会让很多学生对余数并不理解.在这部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到室外去寻找一些素材,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去分一分.如30片树叶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够分几片,还剩余几片?有50块石子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几块还剩余几块?当学生真实经历思维探究的过程,使他们更好地区分:分出去了哪些部分,剩余哪些部分,有几种分法.接着再让学生尝试去解答一些问题,他们在头脑中就会形成较强的画面感,学会结合具体场景去思考,而不是生硬地去记忆口诀.结合情境而思考,具体哪个数字可以用,哪个数字不能用.教师要基于真实情境,让学生学会有效探究,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才能得到显著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刻.
(二)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学习互动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具备独立自主的思维意识,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合作互助,使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获得有效发展.在小组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让他们摆脱对教师指导的依赖,可以通过有效的探索来推进问题的解决.同时,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他们进行一系列模仿性学习.如可以通过情境演绎的方式,让学生将元、角、分部分的学习与超市购物有机结合在一起.还可以进行一些答题比赛,在竞争氛围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学习,寓教于乐.另外,教师还可以基于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有效地建模和推理,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比如,找出排列规律部分,需要先结合已知部分去发现规律,然后再去推测第24个是什么图案,第28个是什么图形,第33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这种问题是困扰小学生的一些基本问题.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结合具体的问题来尝试模型转化,从而引领学生从基本的计算向逻辑思维有效迈进.基于出现的数学问题来构建模型,让学生开展数学抽象,数学运算,让学生真实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并学会归纳推理、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这样,教师不仅教会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还可以引领学生从“答对”向“会答”循序迈进.提升学生解题速度的同时,学生逻辑思维的缜密性也能获得有效发展.
从多元学习活动的组织入手,教师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兼顾全体学生学习参与,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使学习过程丰富多彩.在数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加深对一些算理技巧的掌握,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多元教学活动的落实,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探究意识.教师可以贴近学生的思维特点,融合于多元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开展不同难度的数独速填活动,将数学学习与传统的数独游戏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数感,锻炼学生思维灵活性.另外一些口算比赛、纸牌游戏、解题比赛都可以在数学课堂上有效应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积极学习,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享受数学,在紧张而鲜活的游戏氛围中夯实基础发展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三)立足数学课堂,推动学生数学品格及健全人格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当前课堂学习的现状,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参与,彰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让学生具有饱满的热情,并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推动学生数学品格的培养.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摒除单纯的数学计算对学生学习发展的限制,有效融入一些数学文化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魅力.例如让学生阅读圆周率的历史,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人们对圆周率的研究里程.并结合刘徽、祖冲之等数学家取得的显著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树立远大的目标,以数学品格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为引导,更好地提升学生数学探究的积极性.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能因为学生犯了一些小错误就对学生的能力否定,而是要融合多个视角,使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让他们明白数学的思想方法同时对于多个部分的内容理解都十分重要.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模拟购物、路径规划等多种方式进行相应的生活实践,推动学生对数学知识鲜活理解,肯定学生的学习收获.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感悟数学探究的乐趣.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更要讲一讲、做一做、说一说、看一看.例如关于路程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动手来画一画图,分析一下符合哪一个模型,需要用到哪种解题方法.再比如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一些案例,看一看它们的形状有哪些特点,算一算它们的周长、面积,比一比它们的大小,试一试给它设计何种形状的外壳.在动手动脑中,推动学生思维创造、学习参与,发展学生的数学品格,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优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传统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评价落实主要着眼于成绩层面,当学生能够达到某一阶段的学习标准时,就说明学生数学学得比较好.这一评价模式带有很大的教条性,尤其是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他们不能更好地主动创新,积极思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指引学生进行广泛式学习.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之下,教师要能够从单纯的定量分析向动态连续性分析有效转化.对于学生一段时间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测评,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自身的优势,同时对于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激发他们有效创新、积极探索,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例如,通过考试成绩,教师可以很好地衡量学生的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逻辑等方面的基础能力.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为学生出示一些训练题目,让学生尝试有效的数学抽象、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等,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有效的评价.针对一些能力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为学生推荐一些衍生的练习,如数独游戏、纸牌游戏等.同时教师要指引学生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在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的同时,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提升.过一段时间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有效测评.结合学生能力水平,为他们出示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挑战和突破,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同时,多元学习活动的落实,可以使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教师针对学生日常表现、作业成绩等层面对学生落实全面综合性评价,可以是教学评价的方式,更加公正,对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也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指引,从教师、学生、变革等视域都要展开有效的教学思考.同时在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凸显以生为本,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同时,引领他们合作参与,教师给予连续综合性评价,指引学生开展多元化学习实践,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