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022-11-22高占欣崔新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大靖教育工作站甘肃武威733000
高占欣 崔新春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大靖教育工作站,甘肃 武威 733000)
初中数学在人们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学好初中数学,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对解决生活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从解读数学新课标就可以得知,初中数学教学不再只重视教材知识的传授,已逐渐向初中生综合素质培养方向发展.其中,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初中生正确审题且保证思考方向不会发生偏移的基础,它对初中生学好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存在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数学考试成绩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以至于不少初中生难以拿到理想的数学考试成绩.久而久之,容易使初中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挫败感,数学学习兴趣逐渐消失殆尽.基于此,对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亟须加强.
一、初中生数学阅读应具备的能力
(一)数学语言理解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不少初中生在阅读数学文本时,看不懂文本所表达的含义.有数学教师提出质疑,为何同样是汉语语言,学生能够读得懂语文文本,却看不懂数学文本.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生数学语言理解能力较弱,导致对数学文本的认读感知能力不高,无法从数学语言的角度去理解文本.因为语文阅读完全由汉字组成,逻辑关系不强,再加上学生大脑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词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数学阅读就不同了,在数学文本中包含大量的数学符号、数学专用名词、图形关系等众多内容,要想轻松搞定这些内容,需要初中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支撑,这就需要学生得积累一定的数学语言,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理解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阅读文本的能力.
如在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这一节的学习中,教材中对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k,b是常数,并且k≠0),很多初中生读不懂这一段文本表示什么意思.主要是因为初中生语言理解能力偏低.因此,数学教师要引导初中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思,带领学生分析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字母与字母的区别,只有理解了文本的意思,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二)数学材料概括推理能力
初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概括性都极强的学科.在数学阅读中,学生具备较强的概括推理能力,对学习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数学概括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初中生面对数学阅读材料,能通过阅读材料,对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进行条件的调整与组合,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已知条件清晰地、有条理地整理出来,为解题做好准备.因为数学问题中往往会隐藏很多解题条件,它并未直接告诉学生,需要学生根据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梳理,才能呈现出来.如果初中生不具备一定的数学概括能力,那么他们就很难发现并概括整理隐藏的解题条件,这样解题思路就比较杂乱,条理不清晰,影响了答题的正确率与答题速度.因此,初中生必须具备数学概括能力,这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才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才能够读懂题意,能在阅读材料中轻松找出隐藏的已知条件,获得与解题有关的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进一步找出解题方法,确定解题的方向,使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另外,所谓数学推理能力,就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数学概念、定理、方法等,对材料中呈现的某种现象进行思考、猜想、分析、推断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初中生能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进行合理的推理解释,然后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
(三)数学质疑探究能力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要大胆质疑,切实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质疑能力的有无直接影响着初中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以及探索精神的培养.具备了这种能力,初中生才能将遇到的数学问题与自己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分析,提出质疑,寻求解答的方式,这样不但能较快地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而且能使初中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更好的完善与提升.
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章节“命题”的学习中,教师出示了命题“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邻补角”,让学生进行探究.一部分学生读完题目就大声告诉教师,这是真命题.但是也有不少学生提出质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这个命题属于假命题,因为邻补角必须是只有一条公共边,且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当两条直线平行时,所构成的同旁内角是互补关系,但这两个同旁内角却不是邻补角.这样运用具体的例子对自己质疑的对象进行充分的验证,初中生对真假命题的理解就变得更加透彻深入.
二、目前初中数学阅读现状分析
(一)不重视数学阅读
初中数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大部分数学教师侧重于培养初中生的计算能力.从教师到学生普遍存在对数学阅读不重视的现象.
首先,从数学教师自身而言,他们没有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阅读意识较为薄弱.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解,从数学概念到数学定理,从计算到应用题型,教师的确做到了循循善诱,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知识,但是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有的数学教师甚至在课堂中从不让学生打开教材进行阅读,所以很多初中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有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对计算过程与步骤格外重视,这的确无可厚非,但是忽略了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致使学生独立面对一道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时,不会阅读,搞不清楚到底隐含哪些条件,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解答.
其次,学生对数学阅读不重视.在学生眼里,只要能正确得出问题的答案,就达到了数学计算的目的,无须过多地进行阅读.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学生对数学阅读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有时他们自以为读“懂”了,不再进行深入思考,其实阅读只停留在表面,影响了数学学习.由于初中生不重视数学阅读,阅读量明显不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阅读能力,导致自学效果不佳,致使初中生不能全面地理解教材知识,不利于初中生掌握教材知识.
(二)未能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
初中数学学科与语文不同,语文阅读材料一般语言优美,情感充实,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数学阅读材料一般由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构成,由于初中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欠缺,在阅读中抓不住重点,他们在阅读定理时,常常分不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更不会联系类似定理,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其应用.有的学生对数学公式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对公式的理解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更不会对数学公式进行变形.初中生面对数学图形,无法从中获取正确、有用的解题信息.另外,初中生由于年龄关系,自控能力较弱,平时注意力不集中,降低了阅读效果.
(三)存在功利化倾向
目前,初中生在数学阅读中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初中生对数学学习抱有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急躁心理.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不认真阅读数学题目,只是大略看一遍,就盲目尝试解题,这种功利化的急躁心理,使得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导致数学推理、判断出现错误.同时,目前部分数学教师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往往只是看看学生最后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就完事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解题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计算过程.他们在数学计算中,很少对解题过程、解题思路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很少去考虑自己能否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最终阻碍了数学思维的发展,影响到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目前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观念,重视数学阅读
首先,从教师层面而言,初中数学教师要打破传统守旧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步伐,深入学习新课标精神以及前沿的教改理论,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初中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彻底弄清数学概念、定理与公式,为高效解题奠定基础.教师在数学知识的讲解中,要规范使用数学语言,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来不断发展数学思维,在提高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其次,从学生层面而言,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初中生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阅读意识,让初中生明白只有正确领会题意,才能使解题思路更清晰,解题步骤更明了,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题答案.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要做到认真仔细,联系已有数学知识认真分析题干,理清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明确数量关系,然后进行解答.要求初中生在平时课余时间,要抽出时间进行数学阅读,丰富数学阅读量,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逐步提升数学阅读能力,进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这一节内容时,先指导学生阅读导学案上提供的有理数的文化背景,了解有理数的产生、分类等基本知识,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素材,激发学习新课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快速投入新课学习之中.这样长期坚持,就可以培养初中生的阅读意识,逐步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二)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数学材料不像阅读故事那么随意,它需要初中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并能集中精力动脑思考,读懂数学语言,明白符号的含义,还需要灵活地将文字、符号、图形进行相互转化,达到为自己所用的目的.可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非常重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大力提倡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数学阅读仅仅靠学生自己去摸索阅读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数学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数学阅读,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渗透阅读方法与技巧的指导,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让学生学会根据已有知识分析题意,学会运用数学定理、法则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初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还能使初中生在解题时思路更加清晰,提高了答题的准确率.首先,指导初中生在计算时进行数学阅读.要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就要认真读题,读计算过程、读运算顺序,才能确保运算不出错.其次,指导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反复阅读.初中数学概念逻辑性很强,又非常严密,只有反反复复地阅读概念,才能全面地揣摩概念包含的信息,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真正体会数学概念的科学和严谨.最后,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进行阅读.阅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题干,准确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理清解题思路与方法,梳理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斟酌如何进行条件转换,规范写出解题步骤,最终得出解题结果.只有这样,长期坚持才能有效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另外,初中数学教师要给初中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初中生明确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在数学阅读中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加深对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这一章节学习后,教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本章教材,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尝试将本章知识点制作一幅思维导图.学生可以以“平行四边形”为核心词,之后再以“矩形”“菱形”等作为第二层的关键词,其中“正方形”居于“矩形”和“菱形”交汇处,然后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扩展延伸,将这些关键词涉及的理论知识都整理出来,然后用不同色彩不同图案的标识,将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在一起.初中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使他们的数学阅读思路更为清晰,学生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为清楚,进而提高了数学阅读效果.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习惯能成就人的一生,初中数学的学习亦如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初中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第一,要有动手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让初中生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在数学阅读中,要随时提笔在手,运用圈点批注法勾画数学概念、定理与法则,做到重点内容心中有数.另外,动手还包括善于参与数学活动.如,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动手拼一拼、画一画、量一量,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手随心动”的阅读习惯,体验动手学数学带来的乐趣.
第二,养成置疑的习惯.有疑才有收获,置疑是解决问题的桥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调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让学生养成随时阅读身边数学题的习惯.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有关数学方面的书籍,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及时阅读,及时处理,不断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第四,养成“三到”的阅读习惯.部分初中生在阅读时往往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结果对题意不理解,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因此,数学教师要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求初中生在阅读时,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努力养成初中生眼、手、脑并用的良好习惯.真正达到以读为手段,以思为核心,读思结合,真正理解数学阅读材料的含义.
(四)搭建平台,丰富数学课外阅读
在知识时代背景下,阅读伴随着人们的一生.要全面开发初中生的数学阅读潜能,就需要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数学阅读视野,使他们积累有效的数学阅读经验,从而逐步提升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整理丰富的数学科普读物,并有意识地抽出时间让初中生去阅读,为初中生搭建良好的阅读平台,引导初中生进行阅读,提升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阅读行为.如,数学家的逸闻趣事或传记,或是丰富的数学绘本,或是数学文化史资料,或是趣味数学书籍,或是介绍数学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类书籍,组织学生进行课后阅读,让他们了解数学知识的起源与发展,了解数学家的成长故事,学习科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等.不仅可以拓宽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视野,丰富初中生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优化数学学习效果.另外,还可以举办数学读书沙龙活动,让初中生分享读书心得,借鉴读书经验,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要更新阅读观念,刷新对数学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初中生数学阅读的方法与技巧,积极搭建阅读平台,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进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