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思与行

2022-11-22林绪武

关键词:中共党史学术研究师资队伍

林绪武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2021年12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函》,在法学门类增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大幕正式开启。尽管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刚刚诞生,但是,作为二级学科的中共党史专业相对成熟,作为二级学科的党的建设专业虽设立时间不长但学科建设也取得了进展。因此,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和发展并非零起点,而是在高起点上追求高质量的发展。

一、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一环。目前,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师资队伍主要分布于高校和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的师资队伍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设有中国共产党历史本科专业的高校,二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后者构成了高校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师资队伍的主体部分。此外,教育部在相关高校设立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高校历史学院(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以及政府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部分专业(1)有些高校把中共党史二级学科保留在政府学院或公共管理学院。,有少量从事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党校(行政学院)而言,中央和地方的党校(行政学院)以及三大干部学院拥有一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师资队伍。另外,中央及地方党史和文献研究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地方社会科学院以及军队系统也有从事党史党建研究的专业队伍。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迟迟未能设立,导致该学科的师资队伍分散在其他一级学科之下。这很难有效凝聚师资队伍开展集体研究或团队攻关,制约了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从而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产生影响。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经历了由低潮到复苏的转变,这主要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分别于2008年、2017年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两个二级学科,为从事党史党建研究的师资队伍提供了关联的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蓬勃发展也为这支师资队伍提供了二级单位的依靠和归属。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对“四史”的学习,有力促进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师资队伍的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部分师资。当前,高校专门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的师资,要么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为主,或是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或是以政治学理论为主,兼及中共党史党建的研究;要么是以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为主,兼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这反映了相关二级学科之间联系紧密、学科边界较难完全厘清的实际。从积极方面来说,这有利于进行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形成新的学术生长点;从消极方面来看,没有一支相对独立的党史党建学科的师资队伍,导致缺乏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和成果产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学科培养的研究生数量有限,“全国80多个党史硕士点和19个党史博士点招收研究生,每年招生规模为600~700人”(2)王炳林:《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论要》,《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这个数字主要是近年的,此前的招生、毕业人数都少于这个数,而留在高校或党校从事教学科研的就更少,由此造成现有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师资队伍科班出身的不多,其学科背景多来自于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专业。这固然可认为其具有跨学科的优势,但其不足之处亦须正视。缺少中共党史或党的建设学科规范的学术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资队伍整体的质量和水平。此外,当前还存在师资队伍的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简言之,就是师资队伍的发展不均衡。

因此,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日渐紧迫,可尝试从三个方面着力改进和加强。

(一)落实顶层设计。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近况和不足,是由多年来对这一学科重视不够、投入不多、发展不力所造成的。历史的欠账很多,扭转这一局面需要相关部门从落实顶层设计入手。一方面增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决定需要尽快落地。一级学科定下之后,要及早启动学位点的布局,师资队伍有明确的学科归属,才会有更加清晰的教学与科研方向。学位点的布局要考虑现有师资队伍的发展基础、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也要考虑师资队伍分布不均的现实,还要考虑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科背景、学缘结构等因素。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设立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坚持自行申报与组织遴选相结合的原则,在一些学科基础比较好、师资队伍比较强、人才培养有优势的高校、党校成立若干家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开展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尽管党校不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但党史党建一直是党校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师资队伍规模大、实力强,因而,党校可以设立党史党建学院,进行党校和高校联合培养,为党史党建学科的人才培养实行特别政策。设立实体化的党史党建学院二级机构,有利于把相对分散的师资队伍更好地凝聚起来,集中有限的师资发挥集体攻关的优势,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科归属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短时间内得以快速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量设立紧密相关,其学科发展经验值得党史党建学科借鉴。同时,要立即筹建党史党建学科评议组,牵头统筹和谋划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科发展,结合党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时间节点,从短期(五年)、中期(至2035年)、长期(至2050年)来制定师资队伍和学科发展的规划。

(二)坚持内涵式发展。党史党建学科的师资队伍规模不大,是制约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师资队伍规模的扩大绝不能搞大水漫灌,要坚持内涵式发展(3)《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联合举办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建设研讨会》,2022年1月6日,http://marx.bnu.edu.cn/xwdt/242923.html,2022年3月5日。。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立后,要引导师资队伍合理流动、调配,适度集中师资队伍,发挥教学和科研优势。同时,通过开展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师资队伍学科背景科班不多的问题。但强调科班背景并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在培养以本学科背景为主的师资人才的同时,积极吸收和引进部分关联学科的优质师资队伍。中共党史党建是新的交叉学科,来自中国史、政治学、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的师资一定也会对学科建设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还要注意吸取其他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教训,坚决反对为扩大师资规模而搞“拉郎配”,也坚决不能为了师资队伍快速发展而拔苗助长。未来可依托师资实力强的党史党建学院,对本学科的全国师资进行有计划的教学及科研培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补齐部分院校师资队伍的短板,实现共同发展。

鉴于师资队伍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初期的学科发展步伐要与师资队伍发展状况相适应。因此,当前二级学科设置不宜过多,以三至四个较为合适,毕竟每个二级学科发展至少需要三至五名教师支撑,有二至三名教授、博导领衔,这样,有一部分院校的师资大致能满足相关二级学科设置的需求。待师资队伍规模扩大之后再对二级学科设置作相应调整和完善。或者按照一级学科设置的一般经验,直接设置六个左右的二级学科,再依据现有的师资队伍优先发展其中的三至四个,待今后师资队伍规模扩大后再发展其他几个。第一轮二级学科设置不求考虑周全、尽善尽美,经过几年学科建设和发展之后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思,结合师资队伍发展情况再对二级学科设置作必要调整即可(4)林绪武:《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立及二级学科设置的思考》,《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三)扩大学术表达空间。学术表达空间是否广阔,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科研人员对学科专业的选择和坚守。从学术刊物来看,当前党史党建学科重要学术刊物(C刊)主要有《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党史教学与研究》、《党建》等,其他如《百年潮》、《北京党史》、《上海党史与党建》、《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党建研究》等大致有40种,其主办单位多为党史和文献研究部门或党校,由高校主办的极少。这与高校所拥有的专业师资队伍完全不相称。专业的学术刊物既是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5)《党史期刊是推动党史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访任贵祥教授》,《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1年第3期。,也是该学科师资队伍学术表达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很有必要尝试和争取创办一些党史党建学科专业型、学术型、高端型刊物,在扩大学科学术表达空间的同时,也为高校师资队伍创造更多的学术表达机会,激励该学科师资的学术研究和创新,提升学术研究质量。当前新创办学术刊物十分不易,需要有关部门为高校创办党史党建学术刊物提供特殊的政策支持和适度的便捷通道。同时,也要为现有的一般学术刊物提供支持,帮助其提高学术声誉、创办学术名刊,为学术界营造浓厚的党史党建研究的学术氛围。

从成果出版看,中共党史领域有些书稿出版难度大、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资队伍的科研积极性、学术稳定性及良好的学术表达。因此,有关部门要统筹和规范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学术著作出版。需要坚持历史自信和学术自信,也充分信任这支师资队伍政治上是可靠的、学术上是可信的,从而制定明确的细则,规范哪些党史党建学术成果的出版不需要走选题报备等程序,而需要报备的话亦明确规范相应的程序和周期,做到有规可依、有例可循。为该学科师资队伍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的学术创新以及学术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二、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人才培养

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置后,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这是设置学科的中心工作,也是解决现有师资队伍学科背景科班不多问题的必由途径,更是面向未来满足学科建设发展要求和社会对党史党建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为此,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需要统筹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努力增加人才培养的数量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一般来说,各个学科的人才培养是金字塔型比较合理,即本科生要多于硕士生、硕士生要多于博士生。当然,现实中也有例外,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但这种例外带来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招收的硕、博研究生欠缺明显的本科专业基础。近年来部分院校逐渐开始招收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本科生,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此前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两个二级学科基本也是这种情况。为此,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置后,首先要重视本科生培养问题。当前,全国高校每年招收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本科生130人左右(6)耿化敏:《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大学与学科》,2021年第3期。,少于每年中共党史、党的建设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而没有中共党史专业的本科基础,严重影响党史党建学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的质量。跨专业的硕、博生源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欠缺,一直是该学科人才培养较为突出的问题。

客观而言,现阶段党史党建学科不太可能大规模招收和培养本科生,但确实要增加一些学科基础好、师资队伍强、人才培养优的“双一流”高校招收和培养本科生,适度扩大本科生的规模,探索党史党建学科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否要按照二级学科设置来确立招收本科生的专业则有待讨论,即便今后仍然只招收中共党史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或课程体系也可以适当调整,增加相关的二级学科课程,为党史党建专业学生打牢理论基础并构建知识体系,为他们在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更是为这一学科未来的师资队伍提供良好的专业背景。

据统计,2019年全国中共党史博士点有18个,中共党史硕士点有83个,王炳林教授曾实地调研发现,一些博士点和硕士点已经很多年不招中共党史专业的研究生,一些学位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很多与中共党史研究没有关系(7)王炳林:《中共党史学科是否应该成为一级学科?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9年第3期。。几年过去,学位点的数量虽有变动,但2021年实际招收中共党史博士生的学位点仅有11个,尚不及博士点总数的三分之二,且近几年笔者所参与评审的中共党史专业的硕博学位论文,确实有一部分与党史研究关系不大,这说明王炳林教授当年调研发现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即便如此,相较于设立只有五年尚处于探索和规范阶段的党的建设学科来说,中共党史学科建设时间较长,发展比较成熟,人才培养的基础比较好,这些都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好的基础,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增强了对该学科实施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信心。

(二)课程体系建设。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以实现本科生专业基础牢固、硕士生专业知识厚实、博士生专业能力精干为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就本科生课程来说,首先要设通史类课程,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无产阶级政党历史与理论、西方政党史、中国共产党通史等。这些课程主要是培养本科生宽广的中外历史、中外政党历史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从而为深入学习中共党史党建提供宏大的知识背景。其次要设专业基础课,如中共党史党建基本问题、中共党史党建学术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中国共产党理论探索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执政党原理与建设、党史文献与方法、党务理论与实践等。这些课程主要是培养本科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等,为进一步学习中共党史党建提供精准的专业素养。这两类课程可视为党史党建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本科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影响。再次要设专业拓展课,像政治学原理、社会学原理、国际关系概论、党内法规概论、国外社会科学概论等,这有助于拓展本科生的学术视野和思路,为多学科或跨学科认识和研究中共党史党建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最后要设专业选修课,像五四运动史、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国共产党文化史、中国共产党社会史、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建设史、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的纪律建设、党的制度建设、统一战线学、民主党派史等,为本科生选择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及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提供多样化的参考。总体来说,本科生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大党史”、“大党建”的理念,注重解决本科人才培养的通和专、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党史与党建相结合,使他们今后的就业或深造,都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良好的专业基本素养。

中共党史党建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以启发研究方向、提供研究方法为主,适当考虑到本学位点研究传统、特色基础(8)程美东:《论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与党史教育》,《党史研究与教学》,2021年第5期。。因此,硕、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重点是要围绕中共党史党建二级学科开设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一方面开设中共党史党建前沿问题、中共党史专题、中共党史重要人物专题、中共党史重大事件专题、中共党史重大会议专题、中共党报党刊专题、党的建设专题、机关党建专题、国企党建专题、高校党建专题等研究启发类的课程;另一方面开设党史党建研究方法论、党史党建重要文献导读、国外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方法类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文献阅读能力,着重提升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本、硕、博的课程设置既要避免重复,又要体现由浅入深、由宽到厚、由博到精循序渐进的培养方式。

(三)教材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清晰之后,就要有针对性地抓好教材建设。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界普遍重视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很多高质量的教材深受师生欢迎,也为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党史学科曾经的一些知名教材所产生的影响相当之大,比如胡绳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9)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胡乔木曾给予高度评价。该书既是对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10)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的继承和超越,也为中共党史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遵循和参照。当下,哲学社会科学有不少学科的教材建设欠账较多,实际上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短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和出版了一批重要教材,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但也有完善和提高的空间。因此,党史党建学科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把教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尽量满足人才培养对教材的需求,确实发挥高质量的教材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曾经的一些学术著作可以继续当作教材使用,比如,胡华编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11)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彭明的《五四运动史》(12)彭明:《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998年。、张静如的《中国共产党思想史》(13)张静如:《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年。;一些新近出版的学术著作可作为教材使用,如欧阳淞的《党史学基本问题研究》(14)欧阳淞:《党史学基本问题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王炳林等的《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5)王炳林等:《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等。另一方面,要组织力量集体攻关,编写、出版一批中共党史党建新教材。一是通史类教材的编写。最紧要的是依据三个历史决议对百年中共党史的四个历史分期(16)林绪武:《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对中共党史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学术价值》,《科学社会主义》,2022年第1期。,编写、出版《中国共产党通史》,要遵循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会议的客观、科学评价,也广泛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合理认识和观点,坚持政治性,突出学术性和前沿性。沙健孙先生主编的《中国共产党通史》第1-5卷(17)沙健孙:《中国共产党通史》第1-5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2001年。,实际上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通史,因而不能体现百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全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中国共产党简史》(19)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同样如此。二是专业类教材的编写。要优先编写《中共党史党建基本问题》、《中共党史党建学术史》教材,张静如等的《中共党史学史》(20)张静如、唐曼珍:《中共党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周一平的《中共党史史学史》(21)周一平:《中共党史史学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主要是关于中共党史学术史,既然一级学科名称为中共党史党建,那么编写《中共党史党建学术史》显得相当迫切。同样,欧阳淞的《党史学基本问题研究》、王炳林等的《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需要向《中共党史党建基本问题》延伸和拓展。此外,近年学术界编写和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著作,是否作为教材有待讨论,但它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书目。因而,党史党建学科的教材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教材编写需要制定一个近期和中长期的规划,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兼顾学术性、前沿性、政治性、可读性和实用性等,还要体现党史党建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同时,参加教材编写的师资队伍要兼顾老、中、青的结合、高校和党校及党史和文献研究机构等部门的结合,尽可能考虑多由教学科研一线师资队伍参与教材编写工作,在保证教材的学术质量和科学性、权威性的同时,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三、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是检验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是衡量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因此,任何一门学科建设都需要抓好学术研究这一具有基础性和含金量的重要工作,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亦然。

一般而言,学术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研究学科自身建设的问题,包括学科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等,在分析和总结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两个二级学科过往建设的成败得失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如何发展提出前瞻性思考和建议,同时,积极借鉴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建设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着力构建中共党史党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引领这一学科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是对这一学科的具体问题进行学术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和资政参考。后者则是学术研究要更多关注的部分。从学术研究实践角度看,尝试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融合多学科的学术研究、进行整体性的学术研究也许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一)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近年来,中共党史、党的建设两个二级学科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提升,为中共党史党建的学术研究追求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高起点。同时,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些成果的学术水平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认同度有待提高,同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学术研究相比尚有相当的提升空间。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是提升学术研究水平的一种解方。

有组织的学术研究,首先需要有组织,可以是实体的组织也可以是虚体的组织,可以是学术的组织也可以是部门的组织,可以是固定的组织也可以是临时的组织,从而组成学术团队,开展学术攻关。尽管哲学社会科学组织团队和开展团队研究比较难,党史党建学科可以迎难而上,努力尝试闯出一条开展团队学术研究之路。自2017年6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首家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以来,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和贵州医科大学等院校纷纷成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系/中心),北京大学成立中共党史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成立党建研究院/中心(22)主要基于相关单位网站公布的新闻消息统计而来,统计的结果未必全面、准确,排名不分先后,也未按照成立时间先后排序。,成为牵引党史党建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开展党史党建研究的重要组织,从而为整合多方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保障,也是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之前提。具体来说,可以从两方面尝试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

首先,党史党建的文献整理工作。史学即是史料学,党史党建其实也是这样。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资料是丰富的,虽然《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以及党、政、军等重要领导人的选集、文集、年谱、日记、回忆录、传记等权威文献已经公开出版,近些年各地方的革命文献、党报党刊等报刊资料亦整理出版,但是,限于一些因素,还有诸多党史党建的资料,尤其是一些中央党政部门或省市县的档案资料有待整理出版。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就尝试从整理、出版文献资料开始。

其次,厘清党史党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二级学科的关系。党史党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两个二级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上存在交叉、重叠之处,如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史或理论创新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不厘清这些问题的话,难以区分学科边界,造成研究对象不明确或交叉,研究成果的学科归属亦难确定。一般来说,学科发展的初期存在这一现象能够理解,但这一不足不应长久存在。这只能通过有组织的学术研究来解决,既严格厘清学科边界,也明确教师的研究对象或领域,亦对硕、博学位论文选题加以学科限定,否则教师的研究成果或硕、博学位论文的选题都让人感觉学科意识不强、界线不清,最终影响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正向分布。当然,厘清学科边界和融合多学科的研究并不矛盾。

事实上,高校已经有一些实力比较强的中共党史或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学术团队,活跃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一线,只不过需要更加提高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团队的学术研究成果质量,打造学术精品力作,并加强学术梯队的后备人才培养,增强学术团队的生命力和持久性。

(二)融合多学科的学术研究。学科交叉和融合研究,是目前各学科都在努力实现或积极尝试的工作,而党史党建学科确实是“跨多个一级学科的、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相对独立的一级学科”(23)丁俊萍:《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之断想》,《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6期。,因此,开展融合多学科的研究是必然的选择。“多学科融合不是两种或多种学科知识的机械拼接,而要形成有机的整合。多学科融合也不是把其他学科的一些概念、范畴、术语作简单移植,而是要形成内在整合的逻辑关系。”(24)齐卫平:《党的建设多学科融合研究方法的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融合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既包括多学科的理论或视角,也涵盖多学科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尝试和努力。

首先,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研究。从早期西方的汉学研究逐渐发展到海外中国学的研究(25)张西平:《建立一种批评的中国学》,《国际汉学》,2020年第1期;张西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978—2019)》,《国外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再到近年海外中共学的研究(26)熊光清:《迅速发展的海外“中共学”》,《人民论坛》,2015年第30期;张明:《国际中共学与中国共产党研究的范式转换》,《治理研究》,2019年第2期。,突显西方对中国的研究逐渐聚焦到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正是受到海外中国学和海外中共学的影响,国内学者呼吁要加强中共学研究,有单位召开了“历史的选择:第一届中共学前沿论坛”,提出中国共产党“承载并融合了诸多的基因,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文化和话语体系,必须从历史的长时段进行考察,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综合的学科体系,方能得出更为深入的认识”(27)王凛然:《“历史的选择:第一届中共学前沿论坛”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1期。。当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已经确定一级学科名称为中共党史党建,那么,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研究即呼之欲出,从而取代学术界倡导的中共学。当然,此次会议提出的有关中共学研究的一些问题与见解一定程度上适用于中共党史党建学。从长时段来看,党史党建学包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而革命、建设、改革又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民族、宗教、新闻舆论等诸多学科领域,任何单一学科都无法承担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研究,必须从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军事学、民族学乃至历史政治学、政治地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对党史党建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融合研究,才能在过往的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学术研究基础上实现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其次,概念史的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创造或使用了“人民”、“群众”、“阶级”、“革命”、“诉苦”、“翻身”和“脱贫攻坚”等诸多具有中国共产党底色的概念,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和逻辑范式。这些重要概念的形成、演变和运用推动了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概念史研究在各学科方兴未艾,中共党史、党的建设二级学科亦然,这就需要在此前研究基础之上,继续推进党史党建学科的概念史研究,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一系列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重要文献形成了诸多重要概念,对这些概念作历史性、思想性、文化性和实践性的分析,有助于从思想史与新文化史的视角全面审视和理解中共党史党建的一些概念,对于深化这一学科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学者提出了中国历史性基础概念的“四化”标准,即规范化、通俗化、政治化、衍生化,认为“中国化的概念史研究刚刚开始,但正当其时”(28)孙江:《概念史研究的中国转向》,《学术月刊》,2018年第10期。。“四化”标准基本适用于中共党史党建的一些基础概念,然而,中共党史党建的一些基础概念不完全等同于一般历史性基础概念,需要在“四化”标准之上进一步探讨中共党史党建基础概念的标准问题。既然中国化的概念史研究刚起步,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概念史研究亦当趁势而上,所以,“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2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29页。。对这些重要的基础概念的解析,既需要历史学的知识和方法,也需要政治学的理论和视角,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实际上就是融合多学科的学术研究,它能够为深化中共党史党建的学术研究和新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生成发挥重要作用。

(三)进行整体性的学术研究。整体性研究与个案研究是相对应的。个案研究是整体性研究的基础,能够为深入研究整体结构提供支撑。同时,个案研究须“微中见著”,其最终建设目标应回归到整体史层面(30)王炳林等:《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第254页。。目前,党史党建学科的整体性研究具备可能性,亦有必要性。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两个二级学科发展至今,对具体问题的个案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经过多年的学术积淀,中共党史党建学者已经基本具备了从学理上开展整体性研究的基础。个案的“深描”必然有助于深化整体性研究,但是过度聚焦于个案研究而忽视整体的关怀,难免会有“碎片化”之虞,容易落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窠臼。其实,学术研究的“碎片化”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的共识,也成为提升学术研究的障碍。曾有论者检讨了社会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的成因,指出:“不少学者在重数量轻质量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下,往往不再花很长时间、很大力气去从事很难出成果的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而倾向于从事‘碎片化’的个案研究;众多青年学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和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大多来不及对社会史研究的相关理论做一个系统、深入的学习与探究,而只能选择一些具体、微观问题作为研究选题,勉强写出一篇谋取学位的毕业论文,既难超越前贤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无法跟时哲正在从事的相关研究进行学术对话,结果往往是自说自话,孤立零碎。”(31)王卫平、王玉贵:《社会史研究“碎片化”命题再检讨》,《光明日报》,2012年6月14日,第14版。中共党史党建领域大致亦然。还有学者就党史和国史的研究指出:“准确把握党史国史的主流与本质,单纯依靠当下盛行的微观研究和个案局部研究无法做到,必须推进党史国史整体性研究。”(32)王爱云:《推进党史国史整体性研究 把握历史主流与本质》,《河北学刊》,2019年第4期。所以,党史党建学科进行整体性的学术研究不可或缺。

一方面,突破过往的藩篱,将党史党建视作整体开展研究,这是整体性研究的第一层次。“中共党史党建”作为一级学科的名称便已体现要弥合过往对中共党史、党的建设不适当的割裂,“党的历史是党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历史,党的建设是党汲取历史经验、解决历史任务的过程,二者相互支撑、密不可分”(33)吴起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暨首届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研讨会”述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今日之党史,包含昨日之党建;今日之党建,就是明日之党史。党史与党建从来都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是党的实践在不同时间维度的具体展现,把党史党建人为割裂开来的学术研究不可再持续。

另一方面,将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各自作为整体进行整体性的研究,这是整体性研究的第二层次。首先,把中共党史作为整体性的研究对象,包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党的百年历史,有成功也有挫折,有辉煌也有苦难,有经验也有教训。但是,不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历史研究中,总有人抓住党在历史上的个别失误、错误而加以渲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者将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时期相互否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欠缺整体性的理念和思维。进行整体性的党史党建研究,要求我们把握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从整体性视角观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也曾经出现过失误、错误,但要把握中共党史的主题和主线,成就是主要的,失误、错误是次要的,我们不能以成就掩盖不足,更不能以不足否定成就,“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2页。。其次,党的建设同样要进行整体性的研究,既包括党的建设的历史,也包括党的建设的现实;既包括党的建设的理论,也包括党的建设的实践;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等各个方面。党的建设的整体性研究,要求我们把握历史和现实,关照理论和实践,统筹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反腐倡廉等各个层面。

对中共党史党建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并不是要反对个案研究,也不是说个案研究不值得做,这要视整体性研究的需要和研究者的学术能力而定。对于青年学者来说,一般的学术训练要从个案研究开始,经过逐步累积再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只是不能做井底之蛙的个案研究,需是有整体关照的个案研究,也需清楚个案加个案绝不等于整体性研究。因此,中共党史党建的整体性研究,是在个案研究基础之上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在关照整体下从事个案研究,方能更好地把握中共党史党建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设立,为新时代的党史党建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最重要的平台支撑。虽说是新的一级学科,但由于是以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学科为基础而设立的,因而,该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比较好的基础。有鉴于此,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建设,既要总结过往两个二级学科建设好的做法和经验,也要避免其中的不足和教训;同时,要借鉴中国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成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经验表明,抓好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三位一体的建设至为关键,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亦需从此入手。通过分析党史党建学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的基本现状和可能存在的不足,本文试图提出一些加强和改善之举,以期推动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讨论,为把该学科建设推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从而实现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学术研究师资队伍
张静如对中共党史研究生教育的贡献
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数字生活方式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之影响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当代艺术档案的认识与收录方法
社长/总编荐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