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2-11-22康念文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态化规模化猪场

康念文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741315)

现阶段,在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养殖污染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对当前生猪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生猪养殖技术创新,推动生猪绿色化、生态化发展尤为关键。

1 生猪养殖技术要点

1.1 猪场选址

在生猪养殖前,认真做好选址工作尤为重要。养殖场户要提前进行选址规划,选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水电资源便利的位置。同时要确保远离居民生活区、水源保护重地、化工厂房及交通要道。科学选址后应合理规划养殖场所,养殖区、生活区及隔离区相互独立,避免造成污染。此外,要配置齐全的养殖设施、消毒设施、饲料饮水设备等,为养殖管理提供便利[1]。

1.2 生猪选种与培育

在生猪养殖中,品种优劣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生猪的肉质、生长速度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养殖时应重视这一问题,做好生猪性选种与培育工作,选种时优选嘴型扁圆、胸部发达的生猪,提高经济效益。生猪培育时可采用两种方法,其一是吊架子法,生猪幼龄期控制营养补充,增加青粗饲料饲喂阶段,生猪育肥期后再配合饲喂青粗饲料。其二是直线育肥法,该法能有效缩短生猪培育时间,饲料转化率较高,但其成本高,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培育方法,达到最佳的养殖效益。

1.3 日常饲养管理

生猪养殖期间,日常饲养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养殖场户要结合养殖规模、品种、日龄制定健全、完善、具有针对性的饲养管理制度,确保饲养管理方法科学、规范,确保猪群健康生长。首先,要严格控制饲料质量,从正规渠道采购饲料,自配饲料应确保配比合理,定期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中草药等,在满足猪群营养需求的同时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同时要重视饲料储存工作,避免发霉变质。其次,确保饮水健康卫生,定期检测饮用水,避免污染。最后,严格控制好饲养密度,结合猪群日龄分舍饲养,避免过度拥挤,确保圈舍光照通风良好,及时排出圈舍内有毒有害气体,营造舒适的圈舍环境,保证猪群健康生长。

1.4 消毒与环境卫生

生猪养殖时加强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至关重要。养殖场户要制定完善的卫生清洁计划及消毒方案,营造健康的养殖环境。尤其是一些规模化猪场更要重视该项工作,有效杀灭细菌病毒。首先,每天应及时清理圈舍粪便污水,对粪污进行腐熟发酵,或者可以利用粪污制作沼气用来生火做饭,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做好消毒工作,特别是在疫病高发期每天消毒1次,轮换使用消毒药剂,如过氧乙酸、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等,避免产生耐药性,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后,确保消毒的全面性和彻底性,对圈舍墙面、地面、槽具等均应消毒,养殖场进出入口位置应设置消毒池,便于对进出入车辆消毒,并设置紫外线消毒室,便于人员消毒,避免携带病原菌[2]。

1.5 疫病防控

生猪养殖的疫病防控是一项核心工作,养殖场户要结合区域及本场猪病流行状况制定完善的疫病防控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落实防疫工作。首先,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尤其是猪瘟、蓝耳病、口蹄疫等常见病,应进行强制性免疫,从正规途径采购疫苗,确保疫苗质量,严格控制好免疫接种方法和剂量,确保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其次,免疫接种后应定期落实抗体检测工作,如发现有免疫失效或漏免等现象,应及时进行补充免疫,提高免疫接种的有效性、全面性。再次,做好驱虫工作,生猪整个养殖周期内应驱虫3次,常用药物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严格控制好药量,降低寄生虫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最后,要密切留意猪群生长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降低死亡率。如爆发非瘟等重大疫情应及时上报,严格按照要求实施无害化处理,禁止将病死猪随意丢弃到河流、荒野中,避免疫情大规模传播。

2 生猪养殖技术发展趋势

2.1 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在生猪养殖中,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和传统粗放化饲养管理模式相比,集约化、规模化生猪养殖数量更多、资金投入量更大、技术要求更高、产品质量更加稳定,能为生猪养殖场户提供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规模化猪场数量约占总量60%左右,规模化猪场饲养的生猪养殖管理更加规范、安全,猪肉产品质量更高。同时,在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养猪模式不复存在,养猪专业合作社取而代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农村养猪专业合作社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3]。

2.2 生态化、环境友好化发展

新时期下,随着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生猪养殖将会朝着生态化、环境友好化方向发展,一方面能减轻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能提升猪场核心竞争力,保障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猪生态化及环境友好化发展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利用生态化理论,结合现代科技成果,构建具有生态合理性和良性循环的生猪养殖管理模式,实现种养结合,推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确保猪肉产品质量安全。

2.3 机械化、信息化发展

新时期,生猪养殖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传统人力养殖、管理模式无法很好地满足生猪养殖需求,再加上人工成本的升高,极大增加了生猪养殖成本。在此情形下,要想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生猪养殖中对自动化喂料设备、自动化清粪设备、自动化消毒设备的应用更加广泛,这是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尤为关键的一步。与此同时,在生猪养殖业信息化发展方面,传统猪场信息统计、处理效率低,易于出现差错,因而无法满足新时期生猪生产需求,要想更高效的完成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处理等各项工作,应重视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尤其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加快构建 “互联网+养殖技术模式”、智慧云养猪技术模式,为每一只猪制作 “身份证”,提升生猪精细化、信息化饲养管理水平,为生猪防疫、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提升饲料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提高养殖效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生猪养殖全环节将处处体现出机械化、信息化技术的身影,全程跟踪管理生猪养殖、贩卖、运输、屠宰、加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确保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保证猪肉制品的质量安全。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绿色、生态、环保背景下,传统生猪养殖技术弊端日益凸显,影响生态环境及养殖效益。因此,养殖场户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创新生猪养殖技术,加快推广应用绿色、生态养猪技术,掌握其技术要点,减轻养殖污染,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生猪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信息化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化规模化猪场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猪场消毒那些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