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提升采访技巧的路径探索

2022-11-22邵晶岩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报社记者被采访者新闻报道

◎邵晶岩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引言

在融媒体时代,各类信息的更迭速度不断加快,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要想在媒介融合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应该转变认识,调整思路,实现自身的变革。对于报社记者而言,在融媒体环境下要想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采访技巧,并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提高采访效率和采访质量。目前,报社记者在转型过程中暴露出了采访能力方面的短板,因此,有必要针对报社记者的转型进行分析,探究记者提升采访技巧的路径。

一、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采访中存在的问题

在融媒体环境下,报纸这种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对记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报社记者采访技巧的运用来看,其专业素养的发展显然未跟上融媒体的发展要求,因而在采访工作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思想理念固化,对融媒体缺乏深刻认识。报社记者在报纸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适应了固有的新闻制作模式与相关制度,并形成了相应的思想认识。这种思想认识导致报社记者在面对融媒体采访环境的变化时缺乏创造力及应变力,导致采访工作过程单调、采访内容僵化,难以为受众提供有效的信息,导致受众对采访失去兴趣,并逐渐流失。此外,部分报社记者对融媒体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茫然无措,导致采访工作一成不变,因此,影响了报纸的转型与发展。第二,采访技巧运用效果不佳,采访工作缺乏效率。融媒体环境下,媒体行业运行的节奏逐渐加快。为适应快节奏的行业需求,记者需要运用自身的专业技巧获得更加及时、丰富的新闻素材。但是,一些记者在采访工作中由于准备不足、提问不恰当等问题,导致与被采访者的交流出现障碍,降低了采访效率,影响了新闻质量。第三,采访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增强脚力、脑力、眼力、笔力是记者保持专业性的基本能力要求,但是一些报社记者在采访工作中不愿意深入基层,缺乏对新闻素材的创新整合,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不足,表达和写作能力欠佳等等,这导致其采访技巧长期得不到提升,并在融媒体的环境中逐渐处于劣势。

二、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提升采访技巧的路径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自身定位

随着各种媒介的不断融合,传媒业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报社记者在适应融媒体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转型,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提升采访能力,进而在采访中迅速获得独家新闻、创意新闻,以更好地吸引受众,提高报纸的竞争力。从报社记者采访的角度来看,其在转型中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进行调整。

第一,加强学习,加深对媒介融合的认识,把握融媒体的特征。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媒体技术的更新,也推动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记者作为媒体行业中最为关键的角色,其素质对于媒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报社记者面对报纸发展日渐式微的形势,应主动加强学习,提升对于融媒体的认知,认清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报纸具备的优势、劣势,面对的机遇、挑战。采访是记者体现自身价值重要途径,在采访中记者也应该保持对融媒体时代的思考,了解融媒体时代受众青睐、习惯的采访形式和采访内容,进而让采访过程工作更加适合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并以此推动报纸的转型。

第二,明确自身定位,回应融媒体时代对记者采访提出的新要求。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社记者掌握着信息获取的渠道,他们会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受众提供及时、优质的新闻。然而,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受众不再局限于单纯地接收信息,而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甚至扮演起了记者的角色。面对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变化,记者应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及时完成角色转变,打碎过去所谓的“无冕之王”的桂冠,真正回归到大众之中,并通过专业的采访为受众提供切实需要的新闻信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为受众传递新闻真相,并做好舆论引导。

第三,保持开放思想,主动接受并运用新型拍摄工具。记者的新闻采访工作十分注重时效性,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于新闻传播速度、新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采访设备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的采访工作需要,而不断推出的新的采访“神器”为记者的专业采访提供了条件。作为报社记者,在融媒体环境下应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运用新媒体工具,例如,智能手机、录音笔、编辑器等等,保证采访工作的迅速展开、推进。同时,记者还应不断探索,关注设备的更新,结合采访需要不断充实“采访包”,保证新闻采访的及时、准确、优质。

第四,增强团队意识,利用团队合作提升采访效果。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是一个记者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一个优秀团队的通力合作。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一些报社记者在采访中总能发掘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凭借准确的报道、犀利的语言俘获一大批忠实受众,而这样的一份报道并不全是记者的功劳,其背后的团队支持是保障采访质量的关键。在融媒体时代,记者的采访对于团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身为记者必须要提高团队意识,与团队共同讨论采访流程、设计采访问题,并做好部门之间的沟通,这样才能保证采访工作质量。

(二)做好充分准备,提高采访效率

作为一名专业的记者,在确定新闻主题、采访对象后,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采访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于采访效率、采访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报社记者在面对新的采访环境时,应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并采用合适的采访技巧和方法,以采制出优质的新闻报道。

第一,做好采访前的多项准备工作。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访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事前细致周全的准备,采访工作势必会陷入一片忙乱,最终影响采访进度、采访效率和采访质量。在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但是,从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来看,这些所谓的记者并没有进行充足的准备,采访更多的是为了追逐热点,“急就章”,而其获得的信息自然也是片面的,难以满足受众对于真实、优质新闻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记者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形成的深度采访就显得更有针对性。以人物采访为例,报社记者在采访开始前,首先要对人物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掌握素材,包括其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好人物背景调查和分析,这样在采访工作中才能让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迅速熟悉起来,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其说出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其次,要明确采访主题,拟定采访问题,预设采访中出现的未知情况并制定处理方案。进行人物采访时,记者要根据采访主题拟定采访提纲,并围绕提纲循序渐进提出问题,层层剖析,步步深入,从而把控采访的主动权,做到临阵不乱,让采访顺利进行。最后,与摄影团队做好沟通,准备好专业设备,支持采访需要。如VR设备作为全新的摄录器材能够从视觉效果上直观地把受众带到新闻事发现场,为受众提供“浸入式体验”;智能录音设备能够迅速将语音转文字,提高采编效率等等。这些专业设备是记者适应融媒体环境的体现,也是促进采访工作创新的工具。因此,记者在准备环节也应重视硬件设备的检查,保证其在采访中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合理设计问题,挖掘有价值的采访资料。提问是记者采访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人物采访中,记者只有通过巧妙的提问才能让被采访者“打开话匣子”,并推动采访不断深入,从而为受众提供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采访内容。基于此,记者在人物采访中可以采用如下提问技巧:(1)明确提问原则。记者应明确计划性原则,即根据采访提纲、遵循原计划按部就班推进采访工作。在计划中记者应保证问题设置的合理性,深入浅出地引导被采访者回答问题;对于脱离计划的情况应灵活应对,围绕采访主题进行提问,确保采访的大框架依然在计划之内。记者应遵守倾听原则,即认真倾听被采访者说话,不要过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可以让被采访者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可以让采访充满人情味,也有利于记者获取更加准确有效的信息。记者应坚持同情原则,即从被采访者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被采访者的处境、心情等,并换位思考,维护被采访者的尊严。(2)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法。记者可以采取封闭式提问方法,即提出答案为“是”或者“不是”的问题,引导被采访者对事件事实进行确认,以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依据;记者可以采取开放式提问方法,即对所提出的问题不设置固定答案,甚至没有参考答案,让被采访者自由发挥,以探求被采访者的真实想法,同时也引导受众在提问与回答中思考,共同深挖新闻主题;记者可以采取引导式提问方法,即设计有明确目的的问题,并启发、引导被采访者进行回答,让被采访者说出一些不愿意直接讲述的信息,或者从没有想过的思路,从而保证采访获得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3)采用灵活的采访技巧。记者可以通过对话型采访进行提问,即记者对被采访者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并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将话题不断深入,这样可以在采访互动中逐渐拉近记者与被采访者的感情,让被采访者更乐于接受记者的提问,也更乐于表达自己;记者可以通过诱导型采访进行提问,即在面对被采访者不愿意讲解相关事实、采访工作受到阻碍的时候,记者可以曲线推进,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诱导提问,这样既可以避免与被采访者的直接对话,也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采访信息;记者可以通过论辩型采访进行提问,即记者可以利用缜密的逻辑和精准的话术与被采访者进行交流,逐渐打开采访者的心理防线,以获得有价值的采访信息。

第三,整合采访资料,去粗取精,为新闻编辑奠定基础。记者通过运用灵活的采访技巧,能够获得许多采访素材。这些素材有些是按照采访提纲进行的,且与新闻主题密切相关;有些虽然脱离了提纲,但是却有“意外收获”,对于充实新闻主题有着一定价值;有些则是与新闻主题关联不大,甚至严重脱离主题。面对这些采访素材,记者应该做好取舍,坚持去粗取精的基本原则进行有效整合。当然,整理采访素材的思路有很多。例如,记者可以选择受众可能感兴趣的素材进行处理,可以对生动鲜活、主题突出的典型事例进行处理,也可以根据不同媒体平台新闻报道的风格进行处理等等。有效的素材整理能够提高采访素材的利用率,也能够让记者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初步编辑,在融媒体环境下为报纸的新闻编辑和新闻报道打好基础。

(三)发展综合能力,创新采访内容

在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于新闻的真实度和专业度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报社记者在适应融媒体环境的过程中,应坚持自身的专业性,并通过增强脚力、脑力、眼力、笔力来提升采访技巧,为受众提供更加及时可靠、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报道。

第一,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增强脚力。长期以来,报纸这种传统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因其新闻采访工作严谨,且能够立足新闻事实和真相进行报道,而赢得了较好的口碑。这相较于一些新媒体不求事实、只求速度新闻报道形式更有利于吸引受众。当然,在融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要想持续获得受众的关注与认可,就必须要深入基层“跑新闻”,在新闻采访中不断提升脚力,磨炼采访技巧。在采访工作中,报社记者一方面要回归现实生活,贴近基层群众,在与群众的接触与沟通中发现新闻线索、探求新闻背后真相,并将群众最关心、最重视的信息传递出去;另一方面则应该深入网络世界,了解网民的反应,把握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发展的新趋势,并多渠道获取新闻线索,开展采访工作,以及时回应网民的呼声,并用真实、客观的报道保证报纸的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

第二,洞察社会发展,提高新闻敏感度,增强眼力。在融媒体时代,互联网让“人人都可以发声”,不断更新的技术让“人人都可以采访”。这种情况下,受众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新闻信息,但同时新闻内容也是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在这种情况下,报社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必须要保持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用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分析新闻事实,并形成正确的报道方向;保持对社会事件的敏感度,通过专业化的采访技巧迅速捕捉有价值的新闻;同时保持自己的见解,发出自己的声音,保证采访内容的辨识度,让新闻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引导力。这样报社记者在采访中才能保持独立,避免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潭,为受众提供真实、优质的新闻报道。

第三,综合发展采编能力,增强脑力。融媒体时代,报纸受众的流失已经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报社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遵循特定的模式和流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新闻报道的速度,也让采编工作陷入了困局。对此,报社记者在采访中应打开思路、创新思考,创新编排采访,提升采访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例如,报社记者可以加强与当代年轻人的交流,了解他们喜欢的采访方式和编辑形式,并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抛出话题,增强新闻主题的吸引力,为采访预热,推动采访工作的开展;报社记者可以对传统的采访模板进行调整,进行多种形式和多个维度的采编,为受众提供精准、有创意的新闻内容。

第四,不断锤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笔力。善于表达和写作,用优良文风呈现新闻内容是记者优秀笔力的体现。在当前良莠不齐的新闻报道中,专业记者的笔力可谓是吸引受众提高新闻报道影响力的“法宝”。基于此,报社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应主动阅读专业书籍、参与写作小组训练、坚持日常练笔、重视采访札记书写等等,以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在反思打磨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将采访素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自身新闻采访和新闻报道的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在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采访方面。因此,报社记者要通过采访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优化采访过程,提升采访效率和采访质量。这样才能适应融媒体环境,为受众提供真实可信的新闻,实现自身的转型,同时也推动报纸这一传统媒体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报社记者被采访者新闻报道
全媒体时代报社记者职业素养探析
多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升方法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关于报社记者“四力”的提升策略
关于综合性城市党报应对新闻挑战的采访技巧探究与分析
电视节目采访中—如何让你的采访对象打开心扉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新闻采访中提问的技巧
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体现群众观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