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叠合·融合:融媒体时代新闻的创新及对播音主持人的要求

2022-11-22张文静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空间用户语言

◎张文静

(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 南宁 530022)

融媒体时代,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新闻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模式发生了变革和创新,这种变革和创新是结构式的、整体性的,在内容层上反映在语言结构的复合、在传播层上反映在传播方式的融合、在信息层上反映在空间叙事的叠合。在传媒生态变革发展的过程中,新闻失范的现象和问题是难以避免的,需要加以整合和引导,以保证新闻信息的专业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新闻类节目播音主持人对融媒体新闻的整体性、全局性、时代性的综合把握能力也亟待提升。

一、复合与重构:融媒体新闻的语言结构

语言逻辑是传统新闻的基本叙事逻辑,融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多媒体叙事等特征对新闻的语言体系进行了复合与重构,改变了新闻的语言结构和文本构成,主要表现为非线性叙事、交互性叙事和多模态叙事。

(一)非线性叙事

与传统新闻的线性叙事结构不同,传统的新闻语言结构在呈现方式上是平面的、在空间类型上是单一的、在传输形式上是静态的、在叙事结构上是线性的。但融媒体新闻的语言体系是立体的、多维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在这种结构中,新闻的开始和结束并没有明显的标记,新闻用户可以通过任意节点和入口进入新闻空间对新闻进行识读、评价和传播。例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南方都市报》上线了新闻时间轴产品“记疫”,整理了疫情发生以来的主要信息和动态,用户可以随意点击时间轴上的新闻节点,并进一步了解新闻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在非线性叙事模式下,用户既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事件的全貌、全程和全局,也能从微观上获知事件细节、理解情节。

(二)交互性叙事

传统新闻的叙事方式是单向式的,即用户被动接收新闻发布者传递的信息。但融媒体新闻的叙事是多主体的,用户不再是被动接收者,而是以生产参与者的身份对新闻语言进行再编辑和再创造。交互性的叙事方式创新了新闻语言的生产操作方式,使新闻语言更个性化、新闻内容更情景化、新闻视角更多元化。例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央视频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建造期间开通了“新闻慢直播”平台,观众通过评论的方式以及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完成了新闻的语言生产和文本建构。新闻不再以传统的“生产者”为中心,新闻受众得到了深度的新闻体验,个性化的语言表征、多元化的主体视角、故事化的内容创造生动展现了“交互性叙事”在新闻制作中的助推作用,开放共享交互功能的嵌入与重构也推动了新闻价值的实现。

(三)多模态叙事

多模态叙事指的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符号来建构意义内容的叙事方式。融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语言理念和方式,话语建构不局限于简单的文字或图像,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模态以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为具体形式,通过互动交流共同传递新闻信息。不同模态所负载的信息、元素和意义交织融合在一起,使新闻信息更加多维、立体,形成了内容补充和意义增强。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充分运用了多模态的新闻报道方式。例如,新华网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的报道《指尖上的报告》就融合了漫画、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形成兼具听觉、视觉、触觉的多模态传播矩阵,使信息内容更直观、更具象,更易被用户接收和识读。

非线性叙事、交互性叙事和多模态叙事推动了融媒体新闻由单一性的语言逻辑向超越性语言结构转变,语言内涵和结构更宏大、更多元,新闻语言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形式都发生了深层变革。

二、融合与互动:融媒体新闻的传播方式

融媒体时代,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社会传播活动,新闻的传播方式、风格、模式和规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叙事话语平民化、语言召唤悬念化、内容传播场景化成为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创新变革的方向。

(一)叙事话语平民化

传统新闻叙事话语是专业化的、严肃性的、结构式的,具有静止、封闭的特征。融媒体新闻的叙事话语以用户为中心,在生产机制上是个人化的,在传播机制上是动态的、即时的、互动的,通俗性、碎片性和时尚性为主要特点的平民化叙事话语增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提升了新闻的影响力。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就以亲切、风趣、轻松的语言风格与受众建立了亲密互动的关系,也唤起受众的认同感,激发用户主动传播的意愿。传统新闻话语通过平民化叙事的创新推动了传播语态的创新和传播效果的扩展,使媒体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兼具权威性和平实性,平衡了理性与感性、严肃与活泼、求真与求美,实现了传播效果最大化。

(二)语言召唤悬念化

语言具有召唤功能,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态特征的召唤效果是不同的。新闻传播的关键在于召唤用户和读者参与新闻阅读和传播,融媒体新闻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以惊奇化、呼告式、趣味性的语言召唤来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例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2021年7月9日发布的《全网都在心疼这个19岁男生……》,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在2021年3月3日发布的《他,腰缠十三根金条,却宁可乞讨度日》,以惊奇化的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意愿;央广网于2021年4月23日推出了#我们一起读书吧#话题新闻,促进了新闻用户的行动参与。这类新闻都通过悬念化的语言召唤增强了媒体与新闻用户的互动,提高了新闻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三)内容传播场景化

场景化新闻是基于5G技术、AR、VR技术、全息技术实现的新闻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更强的代入感、良好的互动性、强大的整合性使场景化新闻的报道内容和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视频报道、H5报道、一镜到底、全景拍摄等形式使用户可以在虚拟的场景中建构和体验理想角色,这种戏拟性的角色身份体验进一步激发了用户对传播内容的认同,并自觉在社交圈层内传播。例如,新华网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发出的报道《这个内部工作群,被“曝光”了!》,以生活化、故事化场景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生动解读,不乏趣味性和代入感。场景化新闻的优势就在于内容形式新颖、用户体验真切,并最终为新闻内容的广泛传播做出贡献。

三、叠合与再现:融媒体新闻的空间叙事

在融媒体新闻形态中,空间不仅仅是事件发生的场所,它还作为一种认识方式推动用户对事件的发展过程、内涵特征形成多层次的把握,融媒体技术促进了地理空间、历史空间、心理空间的重合与再现,使空间叙事成为融媒体新闻叙事的重要手段。

(一)地理空间

融媒体新闻中的地理空间并不简单指事件发生的场所,而是带有信息属性和文化属性的特定场域,向新闻用户描写和解释特定的报道事件。它既是“再现的工具”也是“表现的手段”,新闻生产者通过再现性和表现性的重合来推进新闻叙事。因此,在融媒体新闻中,地理空间承担着传递信息、推进叙事的任务,并发挥着隐喻和象征的功能,是作为必要的叙事手段存在的。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21年初在《新闻联播》推出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大型系列报道中,通过对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的空间呈现来深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和伟大业绩。

(二)历史空间

历史空间是时空的复合体,它既是事件发生的场域,也是场域中发生的事件。历史空间的表征超越了真实与想象,既包括空间也包括空间中的历史和文化记忆。融媒体新闻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再现了历史空间、还原了历史事件,助推用户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激发珍贵的集体记忆,强化空间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认同,使空间具有历史厚度、文化深度和人文温度。例如,《新闻联播》“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大型系列报道中的《千里挺进大别山 拉开战略进攻序幕》,以空间为线索实现了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叠合交织,将党的伟大历程和党的精神的当代传承生动呈现于历史空间的交接变换之中。

(三)心理空间

在融媒体新闻中,地理空间、历史空间和心理空间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重合交织在一起构成内在力量参与并推动新闻叙事,建构起具有特殊形态和意义的表征空间。新闻事件中人物的精神、意志、品质、德行呈现于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中,通过心理空间的塑造引起新闻读者的情感共鸣,激发情感共识。例如,人民网于2020年12月11日发布的新闻《张桂梅的十二年家访路》中,把对主人公张桂梅的语言、行为描写与险峻的大山、泥泞的土地交织在一起,给新闻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张桂梅崇高的精神得以呈现,新闻生产者和用户的心理空间得以贯通。

四、整合与引导:融媒体新闻的问题及规范

媒介融合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新媒体的繁荣和自媒体的兴起,由于缺乏规范和引导,导致出现诸多新闻失范的现象和问题,需要加以整合和引导以保证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一)非理性竞争

融媒体时代新闻市场竞争激烈,流量数据为首要标准的现实情况使媒体盲目追求关注度和点击量,导致媒体争夺新闻热点、无序跟风报道、客观立场缺失、混淆大众视听的问题时有发生。同时,为了博得关注、吸人眼球而产生的低级趣味和浮夸内容等泛娱乐化现象也严重影响了新闻的质量和美感,甚至出现了大量虚假新闻、炒作新闻、侵权新闻等问题。

(二)语言失范化

由于融媒体新闻的生产主体多元化、生产内容交互化,使新闻语言失范化问题难以避免。主要包括词汇失范、语法失范、语言态度失范等。词汇失范表现在过度使用流行语,尤其是违背汉语基本文字规律和典范的流行语,导致了词义泛化、表义不清等问题;语法失范指的是违背汉语句法、词法的内在规则和规律,无法准确表达语言内容;语言态度失范是指新闻报道中存在的语言庸俗化、暴力化现象。

(三)公共性缺失

公共性的核心是“公开和共同”,这完全符合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和传播的特质,即互动性、即时性、非私密性。虽然明显的去中心化特质赋予大众话语权,但在融媒体新闻深入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个体缺乏独立判断和理性甄别的能力,加之专业性和责任感的不足,导致所谓“热度”多是形式上的喧嚣,缺乏公共性深度的探讨,公共事件的公共性内涵并未充分显现,造成公共性缺失。

当前传媒生态还处于变革发展过程之中,这些问题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可以从以下方式加以规范和引导。一是完善法律法规,筑牢底线意识。我国立法部门已经相继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对相关乱象进行了约束和处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应该继续对平台法律责任、自媒体法律追责、法律和伦理界限划定等问题加以细化和完善,加强新闻从业人员底线意识的宣传和培训。二是优化评价体系,改进算法规则。新闻市场乱象与单一的评价导向有关,应该细化、优化新闻评价体系,加强内容质量指标的设置。同时。为了保证公共新闻信息的供给和公共性的深入,应该改进算法规则,提升公共新闻信息赋值权重。三是加快技术发展,优化新闻产能。技术手段对新闻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传播质量的管控的效果是明显的,但尚不充分。应该持续推进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可视化技术等的研发和迭代,释放新闻生产力,优化新闻供给。

五、综合与提升:播音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随着新旧媒体的不断融合,新闻广播电视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时代浪潮中,对新闻类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新闻类广播电视主持人综合提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是专业能力发展与提升。基于融媒体新闻的结构特征和传播方式的新变化,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语言呈现层面的稿件阅读能力,还应该综合提升新闻素材收集整理、新闻文本编辑写作、播音主持有声处置、录制音视频及利用新媒体平台展开宣传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播音主持人要善于抓住各种机会提升自己的综合新闻素养和能力,以适应融媒体更高的、更综合性的现实要求。同时,新闻播音主持人不再是单向的信息输出方,而是应该加强与听众和观众的多维联系,打通信息沟通的渠道和桥梁,及时听取受众反馈,了解观众真实想法,并及时复盘,根据观众意见,结合自身特性和基础不断形塑个人主持风格,通过提升观众对自身的关注度来提升节目的受关注度。

二是思想内涵夯实与强化。在这个信息鱼龙混杂的时代,播音主持人更应该注重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通过文化素养提升和思想内涵夯实提升个人的鲜明属性,注重个人品牌塑造,增强节目的文化涵养。在增强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同时,应变能力也会随之提升,以便及时处理节目中以及与观众的互动中出现的新状况和新问题。同时,播音主持人要注重政治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培养自身责任意识,在节目中要用语严谨审慎,坚持用正确的、客观的、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影响大众、引领大众,坚决避免错误的、偏激的、狭隘的舆论导向,积极推进正能量的传播和弘扬,在节目中捍卫风清气正的思想阵地。

三是新兴手段配合与使用。融媒体时代的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发展势头迅猛,人机交互、人机合作等新兴手段和模式是未来发展趋势。因此,播音主持人要及时提高对新技术、新手段和新理念的适应能力和运用水平,既能够在人机合作中发挥“能量叠加”的优势,同时也要注意“人”的功能的发挥,这是双向并进的发展过程,不能偏安一隅,也不能舍本逐末,在“人”的情感、智慧和心灵维度中,加入“机器”的科技感和智能感,实现效果叠加而非相斥,以此来综合提升节目的质量和水准。

猜你喜欢

空间用户语言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信用卡资深用户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QQ空间那点事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