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忠诚者对诗词立场的坚守与敬畏
——以雍明远《今朝心悦独吹茄》为例

2022-11-22张德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古体诗绵阳诗人

张德明,吕 睿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绵阳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文学之乡。这里产生了“诗仙”李白、“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等,也留下过“诗圣”杜甫的传世名作,以现当代文学“蜀中五老”之一的沙汀为代表,更是产生了一大批的作家和诗人。新时期以来,绵阳的文学创作实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有目共睹的。极其有趣的是,绵阳的文学影响与绵阳的经济影响惊人的一致。在讨论绵阳文学的平均成绩时,诗歌,自然是排在其中的极其重要的话题。绵阳的诗、词写作(包括县、市、区)在整个绵阳当代文学份额中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从国家级会员的人数、作品的数量、作品与其他文体写作的全国影响等几个重要指标来考察,这样的描述一点也不夸张,绵阳曾数次吸引了全国诗歌界的目光,而这种影响是历史性的。进入21世纪以来,绵阳的诗、词创作人才辈出,整体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态势。特别在古体诗词写作方面更是异军突起,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写作队伍,产生了一些风格突出、功底扎实、勤奋敏锐、思想深刻的优秀诗人。雍明远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

雍明远当过兵,做过公务员,办过实业,现为绵阳市诗词楹联协会主席、四川省楹联协会副会长、科技城在线站长、总编。或许是这些身份的需要以及对中国古体诗词写作的热爱与自觉,雍明远把自己文学创作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古体诗词上,十数年如一日,成就卓越,令人肃然。古体诗词是中国文学最古老且独具魅力的部分之一,弘扬传统文学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传承,要在传承中创新,赋予诗词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以新的情感、新的体验、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发现;要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让诗词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焕发出崭新的魅力。对此,雍明远具有十分清晰的认知。他知道当年先锋文学对大众文学转型的一个不期然的结果就是在无意中改变了大众的文学视野。一旦先锋文学的锋芒在热闹之后无奈消褪,有些早已因熟视无睹被漠然置之但更具有传统意味的东西势必会无可替代地重新出现在读者的日常视域中。这是雍明远得意并值得称道的文学眼界。这种眼界是需要经验积淀和智慧历练的。所以,我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雍明远的古体诗词写作时,就会自然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和叛逆创新的独有情致。

从新时期之初至20世纪末的一段时间里,当代古体诗词创作在众多优秀诗人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培育下曾经凝聚起了一代人美妙的阅读记忆,那种审美的喜悦是跨时代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体诗词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诗人和值得关注的文体现象,但不可否认,商业规则在改变社会生活秩序的同时,也改变着惊慌失措、随波逐流的人们的价值判断,当下的诗词现场无可争议地存在着一种暧昧隔膜、似是而非、混乱复杂甚至自欺欺人的状态。就古体诗词而论,在回眸和响应传统方面有很多写作的确做得挺好,但在关注现实、反映时代内在气质上它们丢失了本有的信心和自觉,在对未来的展望方面却又显得迫在眉睫。文学需要古体诗词能够友好、亲热地写出现实生活中的无限可能性和恰如其分的庄严感。“诗歌是认识世界和表达情感的一种独特的方式。诗歌是诗人在他的文辞里表现出来的历史意识和民族意识。时代出诗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会产生出许多以诗歌形式表现自己民族意识的歌者。”[1]雍明远的文学方向和创作努力正好暗合了时代的文学需要,适逢其时,当然这也是因为他机缘的选择和坚持。

当下的中国诗歌写作迫切需要一种精神价值的持续提升,在商业化、世俗化的现实语境中,有的诗人已不再是日常生活的代言人,他们痴迷于情意绵绵的非对抗性表达,沉醉于高档会所与度假村之间,倾情享受着物质时代形成的各种利好。很多诗歌要么呈莫测高深之态,显示一副与历史对话的虚假深邃,要么欲语还休,故示微茫,以泄心中翩翩矫情。但其实,他们都挣脱不了故弄玄虚之嫌。雍明远的古体诗词写作概无惊人之举,本份扎实,摒弃虚夸的高远,却在无意中实现了一种超越,这也正是他古体诗词自成一家的魅力所在。

为表达的方便和叙述的单一,笔者选择雍明远的诗词集《今朝心悦独吹茄》①为例进行相对集中的阅读解析。

《今朝心悦独吹茄》共收录雍明远2017至2018两年的255首作品。本诗词集最大的特色是风格突出、题材广泛,集人生友情、亲情回眸、游历感怀、世事体悟、生存思考于一体,既是诗人人生过往与思想生活的文学记录,也是他这么些年文学涵养,尤其是古诗词创作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的一个明证。雍明远这几年连续出版了几部诗词集,这种执着是需要心力和毅力的。他目前为止所从事的职业,似乎都与古体诗词没有关系,却出人意料地在那片圣洁之地结出硕果,一本又一本的高品位之作,如此洋洋大观,收放洒脱,足见他是诗词真心人;余光中当年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雍明远虽无余氏显赫之成就,但他今天在两种角色中转换——创作与研究,庶几类似;对繁忙的雍明远而言,写诗填词,是业余中的业余,然而,他视诗词为神圣精神家园和生命意义的寄托方式,严肃而有尊严的写作,恒久的坚持和骄人的实绩,是不太多见的。从总体上来说,《今朝心悦独吹茄》里辑录的作品都是雍明远在现实中寻找的诗题,把自身感受升华为诗,表现了生命意识和语言意识的双重自觉。不管是率性游历的触景表达还是特殊时间节点的诗意咏唱;不管是对亲情的醇厚表白还是友朋间的酬唱怀古,在日常化的事件中体现了很好的艺术情致,研习传统,借鉴古典,从浩瀚博大的经典诗词艺术宝库中吸收养分,为我所用。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生于绵阳且大多数时间生活、工作皆在绵阳的雍明远尽管生活经历非常丰富,足迹遍布祖国各地,但落脚点始终在这里。一个从绵阳走出来的诗人,他对自己的故乡有无法割舍的深厚感情,他深深热爱着这一片沃土,为之感动、为之祈祷、为之颂赞、为之倾情、为之自豪。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一山一水,古代的轶事与当今的繁荣,在他眼里都那么百态千姿、个性鲜明。绵阳的大地山水既是生养雍明远的地方,是他的精神家园,也是他无以复制的写作领地,并由绵阳推及祖国的万千美景。在《今朝心悦独吹茄》里,读者也可以看到,绵阳及其周边地区犹如一眼泉水充沛的深井,给了雍明远绵延不断的创作滋润,他从中找到了古体诗词的创作喷薄口,并一发不可收,为此,他充满了无限的感激。“江河九曲过绵州/潋滟微波竞自由/街舞大妈穿北岸/卖花少女下西楼/一轮夕照盈盈水/几缕轻烟淡淡愁/漫漫红尘催鬓白/青春逝去不回头”(《冬游绵州感怀》)。诗人以深婉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令人感概万千的现代都市的真实生活侧面,历史的船头和现代的脚步巧妙穿插勾连,几个零散孤立的景致意象似乎没什么关联,雍明远慧眼独具,捕捉到了特殊的意味——一种饱经世事的个体所体察的某种不可言说的象征意味。这是一种淡淡喜悦之中夹杂的淡淡忧郁,是人生在既漫长又短暂的生命之旅中无法回避的难为状态,它倒逼着人们对生存节奏的陡然打量。雍明远没说,但读者浏览之余,自当悠然会意。

从一定意义而言,古今中外故乡书写的传统虽然博大而深厚,然而随时都有陷入模式化、概念化、经验化泥沼的危险,且不乏先例。文学创作需要用新的经验、语言、感觉以冲破习见的模式。《今朝心悦独吹茄》之所以能够引起读者关注,笔者以为与它的陌生化处理有着重要关系。雍明远以极富变化性和跳跃性的笔调与近乎原生态的语言进行着古体诗词写作的高维度探索,他对大地、自然、人生、生命等诸多形而上的东西有着既平民化又典雅性的通透理解,既不重复自己又不重复他人。因此,在调动个体经验方面,他便有着特殊的优势,他妥帖地将这些经验运用在对自然、人情、风物和生活状态的描绘之中,使《今朝心悦独吹茄》具有一种独特的生动感、亲近感与人情味。“立岸清风忘酒茶/江堤十里浴青纱/悠闲即访三江柳/乘兴还追六岸霞/紫燕横空街絮朵/白鸥依水戏荷花/人间自有瑶池地/西蜀绵州是我家”(《醉三江——和孙兴伟〈漫游三江湿地公园〉》)。“青纱”“江柳”“烟霞”“白鸥”等等意象,华贵、高洁、素朴、灵性,视力所及乃是作品的引子,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温情款款的故土尊严与自豪。这是另一种状态的深刻。诗人着力于艺术技巧和思想深度的打造,词风纯正。今天的诗词界已经很少见到的,是雍明远与古体诗词本质相一致的日常生活与写作方式,这是让人非常认可的。“昨夜苍云漫玉宫/三江六岸雨纱朦/青山水绕莺啼绝/绿堤花开影色胧/数载青芦狂浪驻/一坡秀竹淡烟中/驱车凝韵思情墨/岭壑泗滨意难穷”(《雨照绵州》)。整首词写得情意绵绵,充满柔情,西蜀江南跃然纸上,令人浮想联翩,诗人把温暖而动容的情感传达得内敛客观却异常悠远,节制而智慧,读来令人泪眼婆娑。诗人对诗词创作和文本之外的时尚风气保持了足够的距离和警惕,更多的是参悟写词,属意于作品艺术自身品位的经营和提高。这种方式和态度也许使诗人没有即刻大红大紫的轰动性荣光,但却沉潜了一种成熟的艺术风度。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学,绵阳历史悠久,文风繁盛,其深厚的文学土壤养育了从古至今的许多文人墨客。《今朝心悦独吹茄》对故土绵阳书写的篇幅约占全书一半,前后一贯,深深印证了雍明远骨子里的“绵阳情结”。他笔下的绵阳大地,焕发出了千姿百态的色彩,也被他赋予了无穷的历史沧桑和令人激动的时代变迁,对绵阳持之以恒的关注、思考、描摹,形成了他古体诗词创作极其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学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坐标,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城市的灵魂与内涵,雍明远的诗词写作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工作。

亲情是人间最圣洁、最美好、最甜蜜、最温暖、最动人也最朴素的感情,也是人与人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没有其他任何情感可以超越这种与生俱来的、伟大平凡的柔情与牵挂。亲情没有友情的豪气干云和爱情的轰轰烈烈,但它的无华纯真,足以感化世间所有戾气与躁动。《今朝心悦独吹茄》里关于亲情的文字书写,温和谦卑,深情毕现。岁月在雍明远心底留下深深刻痕,无论时间多么凌乱持久,都注定会触发他情感的涟漪。他用这些作品书写自己伟大而平凡的母亲、父亲,把自己的血泪文字献给自己最可敬的亲人,实际也是把它们献给了天下父母。作品表现了亲人生活的自然、自在、自由、自为及无怨无艾的平和真相,写得非常感人。平实而琐碎的生活观照中,昭示着一种亲情弥漫、爱意绵绵的甜美幸福气息。真实的生活总有艰辛无奈,凡人俗世难免嘈杂坎坷,但当我们邂逅亲情的时候,心中便会燃起一团火,再繁难的日子和再纷扰的人生也都会变得可以承受,雍明远的柔肠柔心,恰似一轮和煦春光,普照众心。

“很多人是‘用笔写作’,而好的诗人我一直认为是‘用生命写作’的。”[2]作为一个有特殊敏感气质的诗人,雍明远擅于运用童年视角对自己父母进行概略端详,用深沉的文字唤回远去的记忆。“白鹤山边翠柳杨/魏刘河畔痛思娘/相夫劳力不言苦/教子操心未觉忙/粗布旧衣逢日着/青汤菜饭每餐尝/娘亲重疾仙游去/惹我伤悲欲断肠。”(《母亲节一忆母亲》)作品热情深刻地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无私以及生命沿袭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这既是一幅诗人生命的流程图,也是母亲人生历史的微缩,真实而客观。在作品中,“母亲”已经从一个具象成为了一种意象符号,既是对作品中“母亲”式女人的集合,也涵盖了本作品对普通人写作的爱戴、缅怀、尊重。“又思老母内心酸/艰苦持家不畏难/岭上拾薪烹饭菜/门旁引线补衣冠/风霜有迹皮肤裂/岁月留痕小脚残/日照苍山田中立/只为儿女少饥寒。”(《母亲节二忆母亲》)词作刻写母亲含辛茹苦、艰难持家的伟大无声以及顽强的生命意志和家庭意志,作品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揭示了“母亲”不仅是生命的传承主体,也是美的主体。生命意义的延续应该最受礼赞,对母亲由衷的尊敬与感恩,也表明了诗人对生命的终极崇拜和热爱。“细雨蒙蒙挡远途/青山云厚隐坟孤/梦中常乐双亲笑/醒后含悲独自呜/数载为儿心血累/八旬护子手纹粗/如今父母青山伴/思念红尘泪已枯。”(《“三八”节思母》)作者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重遗憾用饱蘸泪水的诗意描摹成独特而又公认的历史画面,其间有诗人自己的生命记忆,但更多的是诗人自己对生活历史恣意驰骋的精神力量。这种人人都经历过的旷世情感,在父母离世后不断刺激着雍明远的神经,引燃了他写作的强盛欲望,这是一种宽阔的诗意,它来自于雍明远生活中诗性的饱满和充盈,它对雍明远而言是刻骨铭心的,具有更为悠长的意味,深远复深重。

雍明远对亲情话题的书写呈现出一种可喜的古体诗词状态,那就是他对题材的有效把握,对自己熟知题材的得心应手。这正好印证了“现实是文学创作的依据,没有生活依据的文学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文学毕竟是虚构的领域,它与生活的关系也不完全是镜像关系”[3]。雍明远把那些从容来去的生生死死、生命的喜悦和哀哭,镌刻在不朽的人类记忆中。雍明远温婉地与母亲、大地、挽歌和泪水对话,形成了一种迷人的身份重塑。

《今朝心悦独吹茄》里有相当篇幅是对友朋间交往酬唱的书写。所谓美而为美,斯美矣!友情,万般的美好,总让人回忆着它的甜蜜,雍明远在写这类文字时不像有的作家那样总是将友朋之情写得像回忆录,搜肠刮肚地往彼此祖坟上刨,写出来的东西令人背寒;或者像用人考察,来往明细清楚而刻板。雍明远写朋友情、战友情总是让人想起张爱玲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八个字。雍明远理性地对友情进行合理化建构,并在建构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分寸拿捏适当的解构,他很清醒地挑明了现代商业社会背景下人情寡淡的事实,但也没有忘记不失时机地透露出冷漠社会中人心深处不曾泯灭的温情。“日月不停旋/似水华年去/战友分开相见难/各赴红尘路/数载杳无音/许是繁忙误/电讯昌明网聚时/再忆当年趣。”(《卜算子·53师炮团战友重聚》)词作把纯真的战友情写得质朴清新,不浮不躁。昔日的战友各自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生活的摔打,然而再次聚首,那些平时不能向他人袒露的情绪却十分自然地展现在最亲爱的朋友们面前,彼此尽情展示出自己最真实的样子。或许当年他们彼此都看到过对方最狼狈不堪和傻乎乎的模样,这一份秘密在这些过来人的眼里是那么的幸福和弥足珍贵。“雪域高原马革装/保家卫国守边防/那时玉面羞脂粉/今日青丝染白霜/感慨韶光东逝水/莫论成败诉衷肠/绵州相见同圆梦/共举金樽意韵长。”(《战友相聚绵阳》)当年炽热的军旅生涯,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凝结了情深义重的战友之情。年轮转换,岁月悠悠,忆往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重要的人生阶段虽然短暂,却在这群铁血男儿的人生历程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当年这群血气方刚的有志青年把最有朝气活力的青春献给了军营,部队也把人生最大的财富馈赠给了他们。读这首词,读者获得的是满满的感动和神圣。

“……缺乏一种明显的创新气象与强劲的力量感……理想主义精神的日益萎钝,导致诗人们太局限于一己之私,境界狭窄,在平淡无奇的词语堆砌中,仅仅满足于小情小调的抒发,无法深入抵达精警智慧的思想福地。”[4]一度,有的文学表达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它们有意无意地暴露着那些不平和的、有怨气的甚至带恶意的精神疾患,缺乏幽默和智慧,缺乏温度和湿度,缺乏宽容与平和,也缺乏干净、清爽的审美支撑。于是,阅读表现出了一种紧张、沉闷、阴冷、幽暗甚至嗜仇的状况,但是在雍明远的作品里却很好地呈现出一种有力的反拨,体现了他对待生活快乐和健康的态度,这是一种难得的聪明、宽厚态度,也是一种澄明的生存状态。说到底,这其实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善良。“一城灯火雨连天/似有蛙声起稻田/暮笛清音怀旧意/柔琴古韵唱新篇/绿榕妩媚行人醉/岸柳娇姿路客怜/月亮弯棚文友汇/激情一夜乐无眠。”(《昨夜朋友相聚遇雨》)作品显示了可信、可靠的正能量,给阅读本身带来的是最温柔的抚慰。我们普遍缺乏友善而健全的人生态度,到处可能都存在着生活冲突,雍明远不是不知道生活中那些瑕疵、残缺甚至畸形,他用智慧的方式化解,创造一种和谐的人生状态,这是一种别有意义的善举。

当然,《今朝心悦独吹茄》书写的内容远不止上述提到的几方面。雍明远的创作表现出了大众生态与诗人情怀的理想融合,他在作品中实现了价值观与古体诗词写作的巧妙互渗,表达准确而无可争辩。整个作品显示了语言和意境的魅力,显示了人生的感悟和对世事的咏怀。这是值得敬重的文学行为。雍明远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实践经验,他执着专一,收获颇丰,而且,旧词牌主要的种类,他也多有涉及。古体词的写作或许正好符合他谨严规正的生活习性与行事风格。他以这种不太为大众喜爱的文本形式继续着他的文字之旅,这种坚持更是值得钦佩的。当然,笔者也觉得,当雍明远的创造到达了一定高度和阶段以后,应该有更高的自我要求和标准。换句话说,以本书而言,就选辑而论,是可以挑选得更加精致些的,在字句的锤炼上也还有提升空间。古体诗词是一种古老而严苛的艺术,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雍明远会走得更远、更好。

注释:

① 雍明远.《今朝心悦独吹茄》,北方文艺出版社,2019年12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古体诗绵阳诗人
“大美罗平”全国古体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绵阳召开谢宗年新作座谈会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律诗不叫古体诗
绵阳举办中青年作家培训班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在绵阳的多种方式
新古体诗词论析
记忆深处的绵阳(绵阳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