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析
2022-11-22广西桂平市寻旺乡第一初级中学537205陈唐文
广西桂平市寻旺乡第一初级中学(537205)陈唐文
初中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的阶段,对一些新生事物比较好奇,但判断是非的能力比较有限,以致其思维、行为容易被误导。现阶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2017 年10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并将其传授给学生。现阶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但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重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效融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生活、和谐社会的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打造文明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个人志向。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不断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德育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对事情作出合理的判断,而且能够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合理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进一步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性,给学生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社会的平等和世界的美好,并形成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良好性格,进而为学生健康、顺利地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初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思想行为等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接收到的不良信息较多,那么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便很容易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如果初中学生存在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教师便需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德育工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行,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到良好正确的教育。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一)挖掘和整合教材的情况有待改善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发掘及整合,基本上都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进行讲解的。例如在讲授“发现自己”这一单元时,部分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进行讲解,即先讲解“认识自己”,再讲解“做更好的自己”,且他们引用的案例大都是教材中的案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时代联系非常紧密,由于时代的发展速度远比教材的更新速度快,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教学,使教学与时代接轨。教师还可根据时事热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深度发掘教材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使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阶段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需要确保相关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与社会发展实际密切相关。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案例滞后性较强,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实际不符。例如在教学“丰富的社会生活”时,部分教师习惯引用电影《鲁滨逊漂流记》的片段。虽然这个案例十分典型,但是与现阶段的社会联系不紧密,进而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丰富的社会生活”这节课的内容与现阶段的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现阶段社会上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例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护常态化期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三)课程内容脱离学生日常生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教学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抽象,因此,教师需要借助贴合实际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对与其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度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着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途径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是道德实践以及情感渗透。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以及优化,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对学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理念被快速普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尽可能地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教学中,建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枯燥、乏味的状况,真正实现情感渗透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应引领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转化为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使学生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一般情况下,情感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真实事迹相结合,使学生产生深刻的体会和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少年有梦”时,教师可以把真人真事引入课堂,让学生对其展开讨论。教师通过真实的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完整地表述出来。教师应在学生表达情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叙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案例,由此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与认同。
(二)遵循由浅入深原则,促进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就必须得到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
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原则,这样有利于深化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思想层次。例如在教学“遵守社会规则”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将“刘少奇进炮营”这一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先对刘少奇的做法进行讨论,然后总结刘少奇遵循了哪些社会规则,从而深入理解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促进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知识。第一,讲授教材知识。精心提炼出相关单元的重难点知识,并合理运用教学资料深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心。第二,合理设置问题。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特征和学习规律,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更加牢固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三观”奠定坚实基础。
(三)开展辩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征,为学生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通过辩论加深对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真实案例,开展辩论赛。案例:一天晚上,想实施盗窃的吴某来到张某家门外,见屋内关着灯,以为屋里没人,便爬窗进屋。吴某进屋后,被在家的张某发现,于是,两人便厮打在一起。在厮打的过程中,张某将吴某砍成重伤。根据该案例,教师提出辩题“张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并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对此辩题进行辩论。正方:张某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反方:张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通过辩论,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相关的法律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四)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若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便能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示出来,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促使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以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品”“学”兼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当下的热点话题展示出来,并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以使学生认识到时代发展的趋势,并自觉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例如在教学“走进法治天地”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法律有关的视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督促学生向着合格公民的方向不断前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然后认真地研读和剖析相关教材内容,让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案例,最大限度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总之,要想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就要精准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点及难点,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具体的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真正认识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