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2022-11-22黄碧鹏李玉强

云南农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芒市桑园蚕桑

黄碧鹏,李玉强

(1.芒市江东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芒市 678400;2.芒市茶叶技术推广站,云南 芒市 678400)

截至2021年底,芒市江东乡蚕桑产业发展已有10个年头,但因多年来产业种植规划不够合理,多种产业争地矛盾突出,劳动力比较缺乏,生产管理不规范,科技水平较低等原因,严重阻碍了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江东乡具备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只要进行科学谋划,样板示范带动,多种模式创新发展,规范管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及农户间通力配合、相互支持,定能推动江东乡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江东乡位于芒市西北部,全乡属深切割中山区,东与龙陵县龙山镇相邻,南与梁河县勐养镇相连,西北面与五岔路乡和轩岗乡接壤,全乡最高点位于仙仁洞村打靛河背后主峰,海拔2 303 m,最低点位于李子坪村坝连河口,海拔826 m,全乡地区性立体气候比较明显,温差8 ℃左右。全乡辖区总面积为220.8 km2,辖6个村委会35个自然村70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白族、德昂族、彝族、阿昌族等。截至目前,全乡常住3 545户12 394人,耕地面积4 667.6 hm2(水田2 617.13 hm2、旱地2 050.47 hm2),有园地1 397.8 hm2,有林地7 236.33 hm2。森林里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菲氏叶猴和灰猴,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国际濒危动物麂子。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土、赤红壤土、黄壤土3种。农业产业主要有水稻、甘蔗、玉米、茶叶、蚕桑、烤烟、中药材等。

一、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东乡的蚕桑产业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截至2021年底,有可养蚕桑园面积49 hm2,养蚕农户117户,养蚕大棚100个,全年共养蚕12批次,637张,每张蚕产量46 kg,产值1 936元,实现总产值123.32万元,较去年相比产值和产量均有所提高。蚕桑作为江东乡“两棵树、一片叶”(桑树、核桃树、茶叶)的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加快发展蚕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已经成为江东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主要举措。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发展历史遗留问题

江东乡于2010年引进蚕桑产业,初期由于没有规模化的谋划、专业的技术指导培训及企业来带动产业发展,大多数农户主要是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植桑树,在自家的院子里建设简易的蚕房进行养殖,且多数家庭将蚕桑产业作为副业发展,没有全身心的投入生产,导致其产业结构呈“散、弱、小”的状态。2013—2016年江东乡与一家企业合作,但是合作后期,由于该企业对农户的技术指导不及时、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蚕桑产业发展不太理想,经济效益成效不凸显,严重挫伤了桑农种桑养蚕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大量桑园被挖毁。直到2017年,政府引进了专业的蚕桑企业,并投资300万元,建设了小蚕共育基地,江东乡蚕桑产业才得以持续有序的稳定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植养殖区域条件较差,产业争地矛盾突出。目前,江东乡蚕桑种植养殖区域相对合理,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种植养殖区域多为坡度较大、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一方面这些区域仅能满足种植桑园及蚕房建设的基本要求,标准较低,且劳动力成本增加,很难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江东乡适宜发展各类农林产业,尤以甘蔗、烤烟及茶叶等大规模发展,多种产业之间有交叉种植区域,产业之间相互影响,争地矛盾突出。

2.技术服务专业化水平低,企业带动力不够强。由于地理条件及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江东乡桑区道路、灌溉及电力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桑园管理及蚕茧生产技术等专业化水平较低。江东乡蚕桑产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发展,企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发展方案促进该产业优化升级,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没有发挥到位,科技创新、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功能未能充分体现,不同程度影响蚕桑产业的发展。

3.劳动力缺乏。江东乡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多以劳务输出为主,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导致本乡劳动力较为缺乏。再加上自2016年以来,江东乡开始大力实施异地搬迁项目,常住人口大幅度减少,由于迁入地生活区与自家承包地距离较远,劳动力成本相对增加,多数土地被闲置,导致桑园面积减少,也很难开发新的种植养殖区。

三、促进蚕桑产业发展措施

(一)科学规划,促进蚕桑产业稳定发展

蚕桑产业种植区域应严格按照“严控零星分散、适度规模连片、壮大整村整乡推进”的原则,认真分析产业发展特点,结合本区域的自然条件及劳动力条件,及时合理调整规划,合理利用产业政策、科学谋划产业结构,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企业应在政府的指导和政策支持下,按照“谁扶持、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发展目标,实施标准化种植管理和规范化经营,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示范样板,提升产业科技水平

一是在适宜蚕桑产业发展的区域,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条件好的地块,选择最适宜的桑苗品种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桑园,示范桑园建设面积不低于1.33 hm2。二是建设示范蚕房,示范蚕房面积应配套桑园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 m2,且应具备石棉瓦或铁皮房屋面、空心砖墙体、有对流窗和吊顶。三是培养本地企业技术员或养蚕大户为示范户,可有效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形成一套成熟的、专业的一体化示范样板。通过广泛建立示范样板,以示范桑园、示范户为抓手,精准管理、精细养殖、提高效益,达到示范引领作用,提高科技化水平,助力蚕桑产业发展。

(三)探索多种模式,推动产业规模发展

结合江东乡实际,一是积极引导部分农户合理流转土地,把弃管弃养的土地、桑园合理规划起来,充分发挥其效益。对于撂荒的土地,认真研究谋划,在适宜的地块积极发展蚕桑产业。二是鼓励农户开展桑园间作套种,养殖畜禽等多样化生产模式,实现多种经营和循环利用,多种途径提高桑园产值与蚕农收入。三是依托各级蚕桑技术服务机构,建立健全蚕桑病虫害防控体系,为蚕桑生产安全和稳步发展提供保障,以提高桑园管理水平和养蚕技术为重点,提高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充分调动群众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实现蚕桑产业适度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四)深化合作,全面推动蚕桑产业发展

一是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业主体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抓好桑园种植管理、蚕房建设和养蚕技术指导工作。二是政府各级各部门要形成合力,认真研究制定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相关方案,争取一定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三是企业主体要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固、规范完善的扶持、服务、收购合作机制。四是农户要增强自身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积极参与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种桑养蚕的专业化水平。五是因地制宜,推行“公司+农户”“公司+蚕农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农民乐意接受的产业化模式,推动政、企、农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芒市桑园蚕桑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七里坝桑园
蚕桑小镇规划设计作品
对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的探讨
家乡的桑园
简析新时期机械化蚕桑养殖技术的应用
桑赤锈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