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测量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思路

2022-11-22李建光烟台市地理信息中心

门窗 2022年5期
关键词:精准度测量精准

李建光 烟台市地理信息中心

1 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工程测量必不可少,通过工程测量能够全面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在工程测量过程中,一般都是选择多人合作的方式,建筑单位非常重视工程测量工作,在规范测绘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使工程测量数据更精确,缩减与实际之间的误差。工程项目不同,开展测量工作的方式也不同,必须以实际情况为主,选择合理的测绘技术。

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工程设计日趋复杂,如何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满足建设单位需求,是建筑工程中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而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准度,对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物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应严格控制工程测量精准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为高质量完成建筑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包含设计、勘测、管理、施工等方面,这些建筑环节都涉及工程测量,都是在工程测量的基础上展开的工程建设工作。一旦工程测量不准确,就会影响后续的工作环节,这对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极其不利。同时,工程建设、施工都以施工图纸为参考依据,施工图纸的设计建立在精确测量基础上,如果工程测量的数据不准确,就会产生设计失误,严重时会影响施工方案的设计。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准性,为高质量地完成工程建设提供有利条件[1]。

2 测绘的要点及过程

2.1 高程测量建筑工程

在测量的过程中,高程测量是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测量中,仪器必须满足工程建筑的使用要求。应用数字水准仪高效地完成对建筑工程的测量,数字水准仪由多个部分组合而成,有较多的功能,可以进行图像化处理、测量数据储存。和其他类型的水准仪相比,数字水准仪的特点在于对数据的处理,工作效率比较高。数字水准仪也可以作为普通水准器使用,能够储存分析数据,实现自动化,获取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才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2]。

2.2 角度测量

在确定建筑工程的高度后,角度测量,在高程、水平位置关系中有着一定的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开展角度测量,需要特别注意辅助手段,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数据和角度十分重要,二者之间有较大的关系,必须提高对角度测量的重视程度。

目前,在角度测量中,对准确性的要求比较高,使用电子经纬仪,能够高效地收集各项数据,获取的数据会更加精确,结合辅助储存设备,对数据进行储存,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发挥电子经纬仪的最大作用,方便后续的数据核对工作。与传统工作方式相比,电子经纬仪在提高工作准确性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但电子经纬仪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相关问题,便出现了全站仪,其由电子经纬仪、测距设备组合而成,能够满足各种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经纬仪的使用率在下降,全站仪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能够满足各项测量需求。

2.3 距离测量

在距离测量时,测定不同点之间的长度距离,光电测距仪应用范围广,其穿透效果好,能获取精准的数据信息。面对大型建筑工程与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利用电磁波能够更好地实现测距的目的,电磁波测距仪主要是通过电磁波输出、收回,记录测距数据。

2.4 绘图技术

地形图在实际绘制过程中,能够直接使用数据信息,集中处理,完成测绘任务。在测绘过程中,利用数字化仪器实现仪器与智能化设备连接,起到收集数据的作用,并进行自动处理。与传统绘图相比,整个绘图过程非常快,主要体现在信息搜集等方面。全站仪有着较多的功能,测图精度比较高,GPS 技术应用最多,能够接收参考站的数据,直接储存GPS 发出的观测数据并实时处理[3]。

3 工程测量中面临的测量问题

3.1 工程测量设备问题

工程测量是借助于工程设备进行的测量,所以,工程设备是否良好、是否符合测量要求,对测量精准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具体的测量中,测量人员不仅要保证仪器的质量,而且要检查仪器是否归零,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以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准性。但具体的工程测量往往并不注重工程测量设备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注重测量仪器的质量。尤其是在工程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建设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采用不达标、不符合要求的工程设备进行建筑测量,所以出现了测量不准确的现象。

(2)工程测量设备需要日常保养和维护,也需要定期检查、更新,以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但在日常工作中,没有相应的工程设备仪器存放、更换标准,一些单位虽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由于缺乏监管,制度流于形式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仪器存放问题。

(3)工程测量设备不健全。建筑工程测量内容较多,需要多种测量设备才能满足工程测量需求。但由于成本因素的限制,测量设备种类较少,因此在具体的测量中,测量人员只能选择现有的设备进行测量,而这也严重影响了测量的精准度[4]。

3.2 工程测量技术问题

工程测量并不是简单的数据测量,也不是盲目、无目的的测量,而是需要专业人员在工程计算、规划之后进行的测量。然而具体的工程测量往往脱离了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脱离了建筑要求,只是为了测量而测量。所以,即使测量数据非常标准,也很难实现测量的应用价值。

另外,仅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却不开展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对比,加之工程建设程度日趋复杂,使得工程测量技术范围不断收窄,形成的测量数据很难满足建筑工程的建设需求。

3.3 人为问题

工程测量工作日益复杂,加之工程测量方法也日益多样化,如何进行工程测量,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工程测量具有不确定性,得到的结果也各有不同。测量人员一旦对工程认知不清晰,就很容易在具体的工作中造成测量误差。

此外,工程测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任务,涉及多项内容,每一项测量内容之间都有衔接性,如果在前面的测量任务中无法做到精准、统一,之后的测量数据就无法保证精准性。

另外,一些测量人员不注意整理、收集数据资料,不注重数据分析,这种情况也会产生数据测量误差。从测量程序来看,工程建设需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后才能进行工程测量施工,但审核过程时间长,以致缩短了测量时间。而工程测量任务往往较重,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测量任务[5]。

4 测量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思路

4.1 制订科学的测量方案

工程测量任务的实施,应首先做好现场踏勘,明确工程测量的现场情况,才能制定科学的测量策略。测量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环境,勘察施工现场环境、天气、地质环境等,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测量方案。

(2)严格审核测量仪器。很多测量仪器并不符合审核标准,甚至存在一些劣质产品,这些产品严重影响测量的精准度。因此,测量人员应严格审核测量工具,以减少测量工具带来的误差。

(3)按照施工方案测量,保证测量具有依据性。要将工程测量进行拆分、细化,尤其是对于重点测量部分,应多次测量核对,以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

(4)做好测量布点工作,测量的布点环境应稳定。比如,测量点不宜设置在地质不平稳、人员密集的地方,而应设置在安静、人员流动较小、视野开阔的地方,以此减少环境不稳定因素带来的测量误差。

(5)测量数据要具有连贯性、衔接性,测量数据之间紧密相连。测量人员做好数据分析,保证后续测量的精准性。测量人员应具有整体观念和统筹观念,以保证数据的连贯、统一以及数据的精准性、实用性。

4.2 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度测量控制

建筑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的表现之一便是测量地点的复杂性——仅仅靠人工是无法确定测量地点的。因此,测量人员需要利用GPS技术辅助建筑工程测量,以保证测量地点的精准性。

(1)GPS 技术在我国运用得相对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手机定位、汽车导航等方面。随着工程建设日益复杂,GPS导航技术也被应用在工程建筑测量定位中。日常测量受客观情况的影响因素较大,如天气、地质等,而GPS 技术不受环境影响,可以减少因环境带来的测量误差,保证测量的精准度。

(2)GPS 技术在测量中还可以根据测量要求、工程变化调整位置,使工程测量的灵活度变强,从而减少因工程变动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3)随着GPS 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除了能够精准定位外,还能建立多维度系统。当前,工程测量中已经出现了六维、四维、三维等坐标系统,这些系统的出现使得测量具有立体性、画面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准度。

(4)GPS 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除了具备测量性能外,还具备工程建设数据分析功能,能够有机地整合和分析测量数据,以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准性,从而减少人工分析数据带来的误差。

(5)在竣工验收中,地形测量需要保证精准性,测量人员可以利用GPS技术展开对地形的具体测量。当前,先进的测量方式有无人机测量方式,即运用无人机搭载GPS 技术来完成地形测量。这种测量方式能够有效保障竣工地形测量的精准度,减少地形勘测精度不达标的现象[6]。

4.3 做好施工网精度分析

建筑工程测量存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而施工阶段的测量尤为重要,是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具体的工程建筑测量中,只有做好施工网精度分析,才能保障施工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由于施工测量包含的内容较多,加之施工测量的客观条件复杂,难以估计,为了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准性,测量前应做好施工控制网络,然后根据施工测量的具体情况,划分施工控制网络及控制点,根据划分情况放样处理。控制网精准度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以减少后续测量误差。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进行了精准度计算,也明确了相应的计算数值,但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受人为因素影响(如施工技术、施工方法),而且受施工条件的限制,所以,测量数据的高精准性往往难以实现。测量人员要最大限度地控制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其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

另外,控制测量是保证工程测量精准度、工程竣工地形勘测的重要因素。由于控制测量的时间长、测量次数较多,所以测量人员要有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能够针对测量数据不断地核对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误差问题并及时更改。

4.4 做好其他相关事宜

工程建筑测量工作涉及内容较多,是一项系统、细致的工作,需要测量人员付出耐心和责任心。所以,除了要做好上述内容外,测量人员还应注意测量中的详细事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测量前认真核对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等,保证图纸的正确、无误,以减少由图纸引发的测量误差。②具有全局观念。测量工作是一个整体且系统的工作,在测量过程中,数据的精准性要建立在整个建筑工程上,因此,测量人员要注重数据的连贯性、衔接性,做好数据分析工作,以此减少由数据分析引发的测量误差。③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做好细致的工作,尤其是控制网的复测工作。测量人员需要不断地计算、核对、测量,才能确定误差,找到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将误差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所以,一名优秀的测量人员,一定是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工作人员。

4.5 做好复测,保证工程质量

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又一重要举措,便是做好测量复测工作。简单来讲,就是需要查看建筑物相应高程数据、平面位置是否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相符合。通常复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设计图纸复核。相关测量人员要做好设计图纸内尺寸的仔细复核,对总平面上建筑物的相关坐标和数据展开细致校对,同时对各段长度的总合是否为分段长度,平面图是否与基础图标高尺寸、符号、轴线位置相同展开检查。倘若为矩形建筑物,则要查看其两对边尺寸是否一致,若局部尺寸发生了改变,就会导致其他尺寸都受到影响。

第二,对建筑物定位要展开复测。测量人员要仔细复测建筑物的实际标高、交点坐标等,确保其完全和设计图纸相符合,保证建筑物方向不出错。

第三,复测建筑物水准点高程。在结束复测后,还需进行两次观测。

5 结束语

总之,实际施工测量工作中误差是难以避免的,为了最大程度保证建筑质量,需要相关人员确保误差不超出合理范围,做好误差的控制。鉴于此,在建筑建设施工前,测量人员应制订科学的测量方案,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度测量控制,并做好施工网精度分析及相关事宜,以此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准度,为高质量地完成工程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精准度测量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让党建活动更加有“味”——礼泉县增强“两新”党建精准度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精准扶贫二首
把脉培训农民需求面 提高农业培训精准度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