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成本和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2022-11-22陈庆龙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基建科
陈庆龙 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基建科
1 前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程度不断加深,建筑工程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不断上升。为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对工程造价实行高效的控制和管理。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提出了施工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相关的策略。然而,在面临实际的施工问题时,往往针对性不足,以致实施效果不佳。同时,也缺乏可操作且能够灵活适应不同情况的原则。因此,只有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全面分析,指出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原则和策略,才能最大化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收益。
1.1 工程造价概述
工程造价涵盖建筑工程全过程涉及的成本,施工成本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程造价计算是一个动态持续的活动,造价计算的重点对象是工程的设计成本和投资费用。
工程造价的主要目的包括:借助造价估算评估工程的投资情况,对工程的成本进行动态跟踪;掌握工程的整体进度,以便随时跟进;为后续工程的推进提供借鉴,也可为今后投资和设计的决策提供参考价值,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提升工程效率。
1.2 实行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很长,涉及的材料、设备、人力等数量庞大,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造价与成本,很容易造成巨大的浪费,甚至带来建设风险。在项目正式建设前,实行成本控制,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有助于形成可控预期,优化资金和资源的配置结构,利于后续工作的推进。
在施工期间实行造价控制管理,有助于实时跟进成本的投入情况,及时调整方案,节约建设成本;同时可以为整个工序提供管理保障,缓解施工的管理压力和资金压力,促进施工有序开展。
总体而言,实行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企业把控工程的整体情况,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经营收益。同时,还能促进建筑业朝着科学化、可持续化管理的方向不断发展。
2 控制施工成本和造价的原则
2.1 成本最低原则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施工成本和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遵循成本最低是企业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则。
如果成本过高,就意味着企业的投资结构不合理或成本管理较为低效。实际上,在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涉及资金投入的环节多且杂,如果不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进行控制,就容易导致成本过大,甚至引发资金风险。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中,需要始终遵循成本最低原则。
2.2 目标管理原则
企业的愿景和目标是企业制定经营策略的指南针,也影响着企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对于建设相关企业来说,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来制定,而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计划,又要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来制定。这样,才能为整个工程管理的过程提供有效的动力,并且使成本管理为整个项目的整体效益而服务。
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目标包括社会效益、企业效益、经济效益等,需对各项目标进行综合考量,据此制定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策略。
2.3 权责匹配原则
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中,涉及的单位包括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等,具体参与施工过程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采购人员、设计人员等。企业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需要明确不同人员的权利和责任,清晰地界定不同人员在施工成本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使权利和责任相互匹配。只有明确权责,使权责有效匹配,才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不同利益方、不同岗位的优势,使成本管理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做到有条不紊,有据可依。
3 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
3.1 造价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大多数企业在造价管理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工程项目建设上,缺乏全过程系统化的管理制度。比如,将管理重心过多地放在前期的成本控制,从而忽视了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或者过于关注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但是缺乏前期的宏观分析和投资策划,造成资源的浪费。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大多数建筑工程企业仍未建立起造价管理的良性制度。比如,与造价管理控制相关的各个部门缺乏协调机制,相关制度规章没有得到有效的总结和梳理,使得面对具体的成本控制问题,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在制度上和管理上建立起有效保障。
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各岗位的权责还未明晰,相应的激励制度和监督制度也仍未完善,使得造价管理全过程效率较低,并且容易出现理不清责任、分不清权利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成本。
3.2 不恰当的市场竞争
在当前的市场中,有不少企业会采用不恰当的竞争方式,从而导致自己的成本管理失控。比如,为了提高自己的中标率,在投标报价时将成本报价压得极低,以此获得竞争优势。但这样容易造成后续施工出现问题,或者在成本管控上产生矛盾,不仅对建筑工程项目本身有不良影响,也不利于企业的良性成长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3.3 施工管理不良
施工管理是影响造价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工种、材料、设备等,造价管理面临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数据,如果使用传统的人工处理,就会使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极大地降低。
在目前的成本管理流程中,还未引入在施工期间的科学分析,只是在施工后期进行会计记录,不仅使成本管理缺乏动态监测,而且使成本控制远远滞后于决策,容易使造价失控。因此,形成科学管理体系,采用科学方法控制造价的各个方面,是优化成本结构的必然选择。
另外,设计变更等因素也会影响造价的控制。由于前期审核不严格,或施工遇到临时问题等,方案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就会引起设计变更,则各项费用将增加,使得成本超出预期,这也与施工管理有很大的关系。
3.4 资源耗费过多
建筑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调用不少机械设备。资源的调配如果不合理,或者现场人员使用随意,则会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如果前期调研工作欠佳、工期变动或材料价格浮动造成造价估算误差过大,也会导致造价失控。
4 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策略
4.1 前期策略
4.1.1 加强管理意识
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体现了一个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有丰富且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目前也有不少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但是,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仍然缺乏管理意识。由于工程造价管理意识的缺乏,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方法难以全面深入地普及,从而阻碍了对施工管理水平和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求企业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意识。
4.1.2 健全管理体系
首先,要采用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作为指导,将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纳入管理体系中,建立包含施工质量、成本、时间等要素,涵盖决策、实施、结算各个环节的造价管理体系。
其次,要成立负责造价管理的独立部门,并且建立各相关部门协调、协商的平台和机制;同时要建立起监测监督机制和决策参考机制,保证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依靠数据库和资源处理平台协助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明确权责界限,及时处理成本和造价信息,实现动态化监测和管理、
4.1.3 优化决策方案
整个工程决策的开始也意味着造价管理的开始。因此,在决策阶段就要进行详细有效的分析和研究。首先,需要综合分析项目工程的各方面效益,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成本进行预判,并提出可能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基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分析,优化投资方案,保持项目成本在可控的范围内。
4.2 施工阶段策略
4.2.1 优化施工方案要重视前期的现场勘查和市场调研。通过详细勘查,提高后期施工图等资料的准确度,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明确材料价格,提升成本估算的准确度。对于具体的施工方案,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证,开展各项专题讨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减少后期设计变更的风险。对于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准备应对方案,制定较为全面的施工方案,通过前期的决策优化降低后期的成本。在施工前,对合同价款要严格进行评估和分析,减少模糊的内容,尤其对于材料、设备、人员等费用支出,要结合实际情况详细分析。
对于材料价格,要动态掌握市场情况,通过实时调研掌握价格变化规律,据此制定材料采购策略,预防造价失控。现场施工前要仔细核对工程清单,确认施工程序,确认各个环节相对应,保证各项资源按照预期进行合理调配,提高工程施工的可控度,从而降低整体成本。
4.2.2 提高人员素质
对于造价管理而言,科学高效的管理水平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因此,要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就需要优化人才队伍。管理人员需要对市场行情有敏锐的嗅觉和充分的了解,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要结合市场情况和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市场分析,据此进行合理的成本估算,寻找恰当的成本控制策略,以此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另外,造价管理人员也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高水平的造价管理体系,将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纳入造价管理的考量中,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备参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能力,需要明确自己在工程项目各个环节中的角色和作用,促进项目整体成本的降低。从公司管理的角度,需要打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增加造价管理培训次数,提升职业能力培训的水平,使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4.2.3 强化现场管理
为有效确保施工方案能够落实,减少成本超预期的状况,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如材料管理方面,要加强现场秩序管理,完善领料制度,保证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取料、用料、堆料,不随便使用材料。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要通过有效的前期策划,合理安排设备和机械的衔接和,避免出现机器长期闲置问题,降低机械和设备的成本。同时,应该建立起机械和设备的检修维护制度,定期进行检修,降低设备的折旧成本。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加强工作管理,组织统一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形成相关操作规范,督促工作人员按规定进行施工。在场地管理方面,应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统筹安排临时设施的搭建,减少不必要成本。
4.3 结算阶段策略
在阶段性结算工作中,要加强对各项费用和成本的审核,在材料费用审查上,要参照定额标准进行单价换算,对成本的投入进行量化分析,保证达成阶段性的造价控制目标。在量化分析之后,也要评估材料的消耗情况,确保不存在过度消耗的情况,确认后续材料配置有可靠的支持。
除了对直接成本进行分析控制,也不能忽视间接费用的核算。要依据管理费用的预算,界定管理费用支出人员的职责,对经办人提供的审查票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完整准确。出现成本与预算存在明显差距时,要详细确定偏差出现的具体环节和原因,据此采取有效控制。比如,若在人工费上超出预算,则可分析用工的数量、效率是否合理,结合实际的情况调整用工策略,降低用工成本。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行业处于快速发展并逐步趋稳的阶段,工程管理的需求已经得到逐步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材料、人力、设备等方方面面的统筹管控,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管理体系还未完全满足行业整体的需求。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系统的造价管理方法,针对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前期策划、施工、结算等各个阶段制定有效的策略,才能高效地降低工程整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