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与优化策略

2022-11-22山西晋城宏圣万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门窗 2022年5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建筑

高 枫 山西晋城宏圣万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1 前言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整个项目建设,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工程进度控制水平以及工程造价预算管理都会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诸多的制约因素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以及建设水平。

2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

2.1 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通过科学工程管理措施的应用,能够提升工程管理施工效率和质量,可以促进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使各部门之间可以发挥合力作用,促进工程施工各项事物的有序开展,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有效避免施工中由于交流不畅造成的返工等问题,提升施工效率。同时良好的工程施工系统的建设,有利于施工质量、进度的管理和成本控制,有效解决人力资源和施工成本。

2.2 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包括工程成本控制和施工管理工作,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降低工程的成本支出,提高工程收益。工程成本管理中需要保证各项支出都具有相应的制度依据,防止成本管理控制过于盲目,加大成本控制难度。而且良好的成本管理模式有利于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减少施工中的资源浪费,提升经济效益。

2.3 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以及成本控制的关键,而这些内容都是建筑工程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建筑工程企业需要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工程施工中各项数据和信息的精准分析,有效预防工程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保证工程的质量,提升施工安全性,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4 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对于工程企业来说,安全始终需要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以及建筑性能的关键,同时对提升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在管理体系中构建风险预测、动态监控以及智能报警的系统,加强对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管,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问题,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3.1 工程造价管理

在现代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内容也愈发复杂,以往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已无法应对项目施工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要求,因此,需要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工作。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以市场形势、工程建设条件等为基础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并结合建筑工程涉及的施工技术、内容和要求等开展管理工作,使造价管理工作能够得到高效落实。

3.2 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施工条件、要求、内容等进行管理规划,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确认施工方案中各项设计是否可行,保证施工技术、工艺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效实施。在质量管理方案的设计中,要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有效控制不同质量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并按照质量管理方案重点控制施工过程,避免留下质量隐患。

3.3 工程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周期长、投资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资金和成本支出,需要通过管理工程进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使工程在施工周期内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根据建设要求、工程量清单、施工条件等确认具体工期目标,制定施工进度管理方案,确认工程中各个项目的具体时间目标,有效管控施工过程中各个项目的进度,确保各项施工工序在预定的进度目标下顺利完成施工作业,保证施工进度控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和缩减施工工期。

3.4 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中需要遵循的基础性原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增加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科学地采用安全管控措施预防施工安全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需要明确安全管控的各项细则,管理人员要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落实安全管理流程,研究和改进以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精细化调整,使安全管理可以覆盖每个施工项目,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控工作的落实效果。

4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分析

4.1 人力因素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人力因素对工程质量控制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如果说物质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硬性因素,那么人力因素就是其中重要的软性因素。在实际中,人力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这两者作为工程建设活动的主体,其专业技术水平会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影响。在建筑工程进行建设时,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对人力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人力因素给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

4.2 物料管理不到位

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构成因素,材料采购环节与设备使用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当劣质材料与性能存在缺陷的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既会限制施工进度还会影响施工质量。但是,从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材料管理与设备管理情况来看,对于原材料的质量缺乏严格的质检机制,对于机械设备的质量、规格等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必然难以符合施工标准。另外,相关质检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在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质检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检测,这必然难以确保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

4.3 施工方法因素

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工艺选取、施工操作方法等都属于施工方法。在开展施工方法管理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安全性和工程质量两大方面内容。当前很多施工企业没有深入地分析施工方案和考察施工方案的安全性,重视更多的是施工成本,导致在正式施工阶段出现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变更等多方面问题。可见,应当在前期准备阶段就加强施工方法的合理选用,确保施工方法能够和实际情况吻合。

5 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5.1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思想已经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于行业领域发展的需求,并且会逐渐被社会淘汰,在建筑行业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估方面,还有建筑施工材料的管理以及人才的培养方面,这些方面都存在一些缺陷和弊端,如果不能及时改变创新管理思想,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思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社会发展对于建筑行业领域的具体要求。

建筑企业在进行创新时需要注重以下方面:首先需要得到国家的支持和帮助,有国家做后盾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条件;其次,管理人员需要摒弃传统的管理观念,积极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措施的应用,进而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5.2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制度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在制度约束下能减少管理工作中的疏漏和争议,并在规章制度的规范下避免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出现职责混淆的问题,极大程度地加强了管理工作的执行效力。应针对工程涉及的各类要素合理规划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如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内容、技术、流程、材料、人员等制定制度,以国家规定标准为基础,全面细化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确保规章制度可以覆盖工程管理各个环节,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各项施工行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益。

5.3 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1)无论是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还是施工人员、设计人员,都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方法。不断强化思想教育工作,使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2)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以人才为核心,利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果。(3)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教育,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施工效率,进一步提升专业人员的施工水平。(4)聘请专家或技术管理人员对现有问题进行解答,以便提升施工人员的学习效率和企业的施工与管理效率。(5)加强人才引进,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增添活力。(6)强化员工的创新意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氛围,将创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5.4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不断完善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环节,需结合我国建筑施工法规定与技术规定来科学的实施建筑方案的有效设置,尤其是在建筑工程中核心承重结构、管道、抗震、防火等设计方面的工作应严格遵从相应设计规范来进行。结合建筑工程建设需求与具体使用情况来科学的计算荷载值;结合建筑工程使用期限,对较易形成施工质量的一些点采取重点防护。施工设计图设计完后,设计单位需做好严格复核,同时通过审图部门审核后才可以开展工程的施工操作;在施工前建设单位需安排参建过程中的各方主体参与图纸的会审,对于设施图的问题和技术难点实施优化与不断完善,此外设计单位需积极地做好设计交底工作,对于工程施工重点进行强调与阐述。

5.5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监管

建筑施工材料既是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必要基础,对施工材料的监管有利于施工正常进行。首先,需要积极落实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从建筑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开始,全面管控材料的质量,在材料的运输、保存以及进入施工现场阶段严格控制质量,进而保证所使用的材料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其次,科学地实施成本管理工作。施工材料的成本是建筑工程建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也较大,科学进行成本管理工作能够缩减开支,进而增加经济效益。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在价格相同相似的基础上比质量,在材料质量相同的基础上比价格,由此可以选择出价廉质优的材料,确保材料供货商的资质;在材料的保存方面,需要落实防护措施避免施工材料性能、质量受到影响,包括材料保存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在施工现场要合理使用各种材料,避免浪费,并且要做好剩余材料的回收工作;最后,要根据施工的具体需要设定供货计划,从而避免因为材料断货而影响施工进程,需要根据施工进程科学地安排施工材料供货。

5.6 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

现如今建筑行业已经朝着机械化施工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为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可以重点从如下三点加强设备管理。第一,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选择设备,确定所用设备数量和规格。第二,确保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且取得上岗资格证书,操作人员要精准操作设备,严格遵守设备使用说明。第三,各个部门明确自身责任,采购部门合理采购或者租赁设备,维修部门定期加强设备维修养护。

5.7 优化技术管理工作

对于工程质量的管控也需要从施工技术的管控角度出发。从建筑工程施工建造的角度分析来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是重要的元素,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所以必须做好施工技术的管控。从施工技术管控的内容来看,其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重难点施工技术、工程图纸、工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控。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具有专业施工能力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够将各项施工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其次,定期检查各项施工技术,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施工工序则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再次,在建筑工程的具体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严格遵循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最后,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还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与设备,对施工工序进行优化改进,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使建筑工程施工更符合我国的施工流程和运作,以此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控。

5.8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应用

技术应用对于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如BIM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且先进的建筑工程信息化处理技术,在熟练掌握该技术的同时,并实现信息的数据化,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当然,在运用相关技术的同时,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应将数据化的信息和问题交给专门部门,让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改正,从而高效完成工作。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背景下,对建筑行业领域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建筑行业需要注重工程的管理工作,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要明确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这就需要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养水平,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思想,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监管,以此健全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和模式,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建筑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教材《燃气工程施工》于2022年1月出版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