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寄生虫病的治疗与防治
2022-11-22黄欢
黄欢
(山东省平度市农业农村局 266300)
在生猪养殖中,寄生虫病是一种较为多见、常发的传染性疾病。感染猪的寄生虫种类较多,感染率高且可以引起生猪生产力下降,当生猪感染后缺少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不易及时引起发现与重视,在生产养殖中重复感染的现象也严重,有些寄生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不光对猪造成危害,对人体健康也可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公共卫生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加强猪场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摸清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发病规律、传播途径等对猪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1 寄生虫病的危害
寄生虫以猪体内的组织、体液或肠胃内容物为食,必然会引起猪只营养不良、渐进性消瘦、贫血等症状;某些寄生虫在猪体表寄生或体内移行时会机械性损伤皮肤及各类组织器官,引起出血、炎症等症状发生,寄生虫代谢产物及分泌的毒素也会引起猪只全身反应,还可给其他病原菌微生物的入侵创造条件,甚至还会引起寄生虫发生变态反应。
2 猪常见寄生虫病的概述
2.1 猪囊尾蚴虫病
本病由链状带绦虫的中绦期虫体寄生于猪的肌肉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还可寄生于人的心脏、脑等器官,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
2.1.1 生活史
猪囊尾蚴外观呈椭圆形囊泡状,囊内充满液体,囊壁是一层薄膜。猪囊尾蚴主要寄生于猪体内的咬肌、舌肌及劲、肩等部位的横纹肌与心肌内。猪囊尾蚴的成虫只寄生于人的小肠内,其孕节会随着人的粪便排出外界,污染地面或饲料。虫卵或孕节被猪吞食后进入消化道内经消化液的作用使卵囊破裂,六钩蚴逸出并借助小钩作用钻入肠黏膜的血管或淋巴管内,随血流带到猪体的各组织中。
2.1.2 流行病学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猪带绦虫的患者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其每天向外界排出的孕节和虫卵可持续数年,生猪长期处于传染源的威胁中。
2.1.3 临床症状
患病猪临床可呈现营养不良、渐进性消瘦、贫血水肿、衰竭等症状。病猪胸廓深,前肢僵硬,发音嘶哑并伴有呼吸困难症状。当囊尾蚴大量寄生于猪脑时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紊乱,特别是触摸鼻部有痛感,患病猪视觉扰乱并伴发有急性脑炎,病情严重的猪会突然死亡。
2.1.4 治疗
对该病的治疗可选用吡喹酮、阿苯达唑进行给药,治疗效果良好。
2.2 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是由蛔科的猪蛔虫寄生于猪肠道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在各类型猪场感染十分普遍,对仔猪危害严重,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1]。
2.2.1 生活史
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中,是一种大型线虫虫体较直,尾端稍顿。与其他寄生虫不同,猪蛔虫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参与即可完成寄生生活史。带虫猪的粪便排至外界,虫卵随粪便到外界环境中,粪便中的卵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虫卵,当其被猪吞食后经消化道在小肠内孵化。被孵化后的大多数幼虫可钻入肠壁并陆续进入血管,随血液通过门静脉到肝脏。
2.2.2 流行病学
猪蛔虫病流行甚广,仔猪蛔虫尤为多见。蛔虫的生活史较为简单,产卵数量多,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因此,猪蛔虫病往往呈一般流行性和地方流行性。在生产养殖中,凡是有患蛔虫病的猪舍、运动场等片区会有大量虫卵汇集,构成猪蛔虫病流行和传播的疫源地。该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主要是因为猪采食被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遭受侵害,此外,由于母猪乳房容易沾染虫卵,也可致使仔猪在吸奶时受到感染。
2.2.3 临床症状
仔猪在早期感染时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继而出现营养不良,体形消瘦,可视结膜发白,被毛粗乱等症状;仔猪生长发育受阻,上膘率降低。感染严重时病猪呼吸困难,发声沉重、咳嗽,并有呕吐、流涎和拉稀等症状;若发现和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肠道阻塞,出现疝痛,肠破裂而死亡等表现。
2.2.4 治疗
在兽医临床上可选用左旋咪唑、阿苯达唑或伊维菌素等药物进行驱虫。
2.3 猪姜片吸虫
本病是由片形科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猪的十二指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
2.3.1 生活史
姜片吸虫虫体大而肥厚,体表被有小棘,易脱落。虫卵随终末宿主排粪至体外,在水中遇扁卷螺后在其体内发育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后遇到水生植物后经适宜条件发育为囊蚴。囊蚴对外界环境条件抵抗力较强,猪吞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而遭受感染,囊蚴在猪十二指肠内发育为幼虫[2]。
2.3.2 流行病学
本病呈地方流行,患病猪为主要传染源,往往因猪吞食有尾蚴感染的水生植物或饮水而入侵体内开始侵害机体。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秋夏季较为多发,对幼龄仔猪危害较为严重。
2.3.3 临床症状
患病猪表现为贫血、结膜苍白,皮肤水肿,尤其以眼睑和腹部较为明显。病猪体型渐进性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痛、皮毛干燥。
2.3.4 治疗
治疗本病可选用敌百虫、硫氯酚、吡喹酮等药物。
3 猪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做好圈舍内外环境管理
圈舍内外环境直接影响寄生虫的滋生与感染。环境卫生差、阴暗潮湿、饲养密度过于拥挤的圈舍很容易发生寄生虫病。合理把控圈舍内的通风、光照、温湿度等条件,猪粪要及时清理,对于病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还要注意圈舍内鸟、鼠的防治[3]。
3.2 定期检查猪寄生虫病
技术人员或兽医人员要定期对养殖场内猪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摸底,了解猪寄生虫感染的流行特点,找出感染猪的优势虫种,摸清感染的季节动态,选择针对性较强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用药时要注意用药剂量和给药方法,要轮换使用药物,避免虫体产生耐药性[4]。
3.3 加强猪饲料营养搭配
根据生理阶段饲喂猪群,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酶制剂、酸制剂、中草药制剂等,以改善猪肠道菌群,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与传播[5]。
4 结语
猪寄生虫病是生猪养殖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平时要做好圈舍环境把控,定期消毒,定期对猪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做好调查,加强饲养管理,从根源上减少该病的发生,促进养猪业的良性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