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养牛与牛病防治》教学改革初探

2022-11-22潘艳陈集成黄稳妃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病防治养牛饲料

潘艳 陈集成 黄稳妃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530007)

国务院在2019 年2 月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即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解决职业教育中“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尤为重要[1]。高职《养牛与牛病防治》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如何养好牛的重要必修课,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的背景下做出的课程教学改革,以提升教学效果,助力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

1 《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设置现状

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该校《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共分10 章,内容包括牛的品种与改良、牛的繁殖、牛的饲料与营养需要、奶牛的饲养管理、肉牛的饲养管理、牛场建设与环境控制、牛场经营与管理、牛常见普通病的防治、牛常见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防制等。实训内容包括牛的体尺测量与年龄鉴定、高产奶牛的外貌选择、牛的发情鉴定与输精、牛的妊娠诊断与接产、牛的日粮配合与评价、挤奶技术、犊牛早期断奶方案的制定、奶牛的护蹄与修蹄、肉牛膘情评定、肉牛的屠宰测定及屠体分割、奶牛场的规划与牛舍建筑设计、牛场生产计划的制定、牛场防疫制度和防疫计划的编制、布鲁氏菌病的检疫、牛结核病的检疫、牛全身性寄生虫检疫技术、牛酮病的检验、酒精阳性乳的检验、隐性乳房炎的检验技术等。

2 《养牛与牛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内容老化,与产业需求切合率低

教材内容“大而全、小而广”,但与南方牛产业技术严重脱节。广西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育种进展缓慢,良种牛源供应不足。全区牛良种化得到提升,但优良种源供应不足,系统性育种工作薄弱,缺乏自主培育的主推品种;肉牛养殖品种繁杂,基础母牛存栏数量少,繁育后代不能满足肉牛产业发展的需求。(2)科学养殖技术落实不到位。根据南方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广西主推“微生物+”牛现代生态养殖技术,解决环保和动物福利问题实现自然环境与产业发展和谐,但实际应用未全面普及,关键技术落实不到位,缺少科学管理体系,效益产出率低。(3)低水分优质饲料供应不足。牛青贮饲料基本普及,主要以新鲜的象草、玉米秆、甘蔗尾叶等单一青贮为主,水分高、干物质少、营养差,饲料转化率低。低水分优质饲料和全混合颗粒饲料供应不足,没有全面推广应用。(4)疫病防控的主体责任意识薄弱。“北繁南育”仍将长期存在,输入型疫病发生风险高,不重视安全引种和疫苗接种,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爆发重大疫情的风险。(5)产业链未健全,一二三产业融合环节薄弱。牛主要以养殖育肥销售活牛为主,牛深加工产品少,没有形成知名品牌,产业模式单一,“养殖、屠宰加工、餐饮、休闲”三产融合仍然不够紧密,产业经济效益低[2]。教材内容没有涉及以上技术需求,与产业发展脱节。

2.2 学生参与度低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作业独立完成度比较差,考试也比较吃力,这种情况在进行实训时更为明显,这一群体的学生更倾向于观察别人动手实践,自己不太主动进行实验操作。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希望能增加实训或企业实践内容,希望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符合。但学生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少,没有到养殖场锻炼的机会,与生产脱节,对整个养殖环节缺乏认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3 教学方式单一

《养牛与牛病防治》教学模式还是通过教师的讲演和阅读来传播以课本为主的固化知识,在面对当下只有2~3 年的知识更新周期显然已跟不上新知识、新技术的冲击,传统的学习变得越来越低效。我们的教育必须帮助学生不只是记忆现有的知识,而是学会高效学习,要养成批判性思考的习惯,能进行理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做出有价值的决策,这样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工作与社会环境。

3 《养牛与牛病防治》教学改革初探

3.1 编写新版《养牛与牛病防治》

根据广西牛产业发展需求,组织行业专家和高校教师重新编写《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内容包括牛良种化技术、牛现代繁殖新技术、现代生态养殖技术、秸秆生物饲料技术、牛主要疫病防治技术、牛主要普通病防治技术、产品深加工等。实训内容包括牛的发情鉴定与输精、牛的屠宰测定及酮体分割、布鲁氏菌病的检疫、牛结核病的检疫、牛寄生虫病检查法、酒精阳性乳的检验、隐形乳房炎的检测、瘤胃切开术等。

3.2 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虽然校企合作不断在开展,学生毕业前也有去企业实践的任务安排,但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安排去生猪企业学习锻炼,基本上没有去牛羊企业的机会。可以考虑增加去牛羊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另外,可以在具体授课形式上进一步与企业沟通与交流。以“生物饲料发酵技术”为例,如果企业在进行生物饲料发酵贮存时,允许部分优秀的学生参与整个环节,那么学生会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借助这部分优秀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改革教学方式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教学改革试验,使课堂教学达到教、学、做一体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开放平台,采取网络公开课、慕课、微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或Inverted Classroom)等符合新时期新生代高职学生学习模式的教学形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消化课堂教学内容,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还应设计比课程内容更宽泛的知识覆盖面,不仅涵盖原网络课程和学科网站的内容,还包含国外专业网站镜像、尝试制作部分流媒体课件、一些学生讨论的录像等,增加作业练习、自测试题、学生读书报告PPT、实验课指导演示、实习资源指导等,构建与学生的网络互动界面。这种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符合现代教育认知规律,形成立体化、多层次、多视角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体系,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受时空限制,还能利用自组题自测系统、练习题和思考题进行反复复习,显著提高学习效果。使教学内容由封闭、僵化变得开放、生动且更具现实包容性与新颖性[3]。

猜你喜欢

病防治养牛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粤海饲料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怀揣百万转行养牛的能人
对牛口蹄疫病防治的探讨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