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及问题的对策分析

2022-11-22沈晓阳邵晞房健顾颖魏学敏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连云港市种养粪污

沈晓阳 邵晞 房健 顾颖 魏学敏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办公室 222001)

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连云港市作为畜牧大市,在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同时,持续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从大型规模场到规模养殖场,再到非规模养殖场,有序有效推动养殖污染治理,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1 连云港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

1.1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围绕生态绿色发展新理念,大力推广生态种养模式,力推养殖粪污源头全量化收集、中间无害化处理、末端循环化利用,力促就近就地适量还田消纳。大力实施“猪-沼-茶(果、菜)”等生态循环模式,助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着力打造种养循环绿色农业发展新格局,构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示范。赣榆区形成了“1+12+N”畜禽粪污收集处理消纳三位一体的新模式,赣榆区已收集处理农业废弃物近11 万t,生产畜禽粪便商品有机肥4.3 万t。有机肥及沼肥已推广应用20万亩农田耕地和6 万亩林果茶基地。东海县充分发挥51000m2的异位发酵床收处设施、52731m3田间调节池和5649m 管网等治污设施,推进粪便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灌南县建设大型沼气工程3 处,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就近就地消纳养殖粪污,建成田间调节池共计10558m3,建成沼液还田管网24000 多亩,提高农田消纳粪污能力,打通粪污循环利用“最后一公里”。灌云县培育29 个畜禽粪便收集运输服务队,将堆积发酵的畜禽粪便运输到蔬菜大棚、种粮大户等场地,畜禽规模养殖场户与种植直接对接12.8 万亩基本农田;灌云县创建了多家农牧循环美丽牧场,加快种养无缝对接,打造种养结合蔬菜林果示范基地,典型示范带动正全面铺开。

1.2 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思路及成效

按照种养匹配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养殖场配套粪污消纳用地,重点推动生猪和奶牛粪污全量就近就地低成本还田利用,打造一批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田间地头配套建设调节池和输送管网等基础设施,推广应用“户用蓄粪池+田头调节池+大田利用”粪污集中收集分散处理利用模式;鼓励第三方企业建设集中收集处理中心,培育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建立受益者付费的粪污资源化利用运行机制。自2018 年以来,连云港市共配套建设蓄粪池64.92万m3,堆粪场14.74 万m2,异位发酵床1.4 万m3,购置吸粪专用车107 辆。打造农牧循环示范基地42 处,深入实施粪肥还田循环利用。2021 年1678 家规模畜禽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7.02%。

1.3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开展情况

1.3.1 出台市级实施意见

通过多方调研,结合连云港市地理环境现状,2018 年10月15 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连云港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意见》,成立连云港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同时与各县区签订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明确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专题推进会和现场会,主要领导多次赴县区调研指导,现场排忧解困,靠前指挥推进。

1.3.2 出台扶持政策

市政府印发《连云港市市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财政政策相关指标考核及统筹资金收取返还奖励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市级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财政政策相关指标考核及统筹资金收取返还奖励,推进污染物减量排放,积极实施统筹资金奖励。2018 年10 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连云港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意见》,明确以绿色生产为导向,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市县级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资金,综合采取财政补贴、财政贴息、信贷担保等方式,加大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支持力度。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能源化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沼气发电和生物天然气并网试点工作,推进规模养殖场大型沼气生产能力建设,沼气能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对设施农用地范围与规模,设施农用地监管,设施农用地执法及建立设施农用地信息季度报备制度4 方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着力支撑畜禽养殖健康有序发展。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地以县区为单位,落实生猪养殖用地,对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提出明确要求,推动畜禽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

1.3.3 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

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和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联合印发《连云港市畜禽养殖区域布局调整优化和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按照“种养结合、畜地平衡”的原则,统筹考虑生产现状、环境承载能力、消费需求、农民增收和污染治理要求,宜养则养,宜减则减,宜养的决不污染环境,污染的坚决予以关停,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

1.3.4 摸清治理底数,力促源头控污

紧盯年度目标任务,以全覆盖为目标,全面摸清畜禽规模养殖场底数,汇总列出非禁养区畜禽规模场清单,实施分类管理。以“四项制度”为抓手,强力推进关闭搬迁和粪污治理工作,及时实施治理调度。全覆盖规划建设养殖粪污堆场、污水暂贮池等配套设施,打造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内循环,实现源头减量控污。

1.3.5 构建服务体系,力促散户收集

畜禽小散养殖场户是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中的最大难点,连云港市小散养殖场户基数大、分布广,污染防控压力大。针对小散养殖场户诸多特点,积极探索建立养殖废弃物收集处理社会化服务体系,指导各县区建设区域性养殖粪污收集处理中心,乡镇收集处理分中心,全覆盖收集处理小散养殖场户的养殖粪污,实现全量收集处理。依托中央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资金,重点规划建设区域性养殖粪污收集处理中心,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全力推进粪污收集处理中心建设,实现有收集、有转运、有加工处理。赣榆区打造推行“1+12+N”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模式,培育社会化收集处理服务体系,助推全区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发展。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全市推广赣榆“1+12+N”模式,并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东海县、灌南县已完成县级粪污收集处理中心建设,并投产运营,灌云县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已建设完成。

1.3.6 联合开展养殖污染“百日攻坚”

市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市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主要是针对连云港市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和非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及运行攻坚,做到有设施、有运行、有记录。采取地方自查、跨域帮扶和市级评价等方式进行。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并通报,要求县区落实专人负责,及时督促整改,并跟踪处理结果,做到件件有落实。切实有序提高连云港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1.3.7 建立长效机制

开展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回头看”,深入调研畜禽粪污设施运行。成立帮扶提升工作小组,在全市随机抽查规模养殖场和小规模养殖场,对发现问题的养殖场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以点带面规范畜禽粪污设施正常运行。

1.3.8 加强技术指导培训

举办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题培训班,加强技术培训,针对畜牧生产需要强化技术服务和培训指导,按照不同畜种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的确定本地区主推模式,注重总结行之有效的典型案例,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示范带动,树立产业发展新标杆,积极营造全社会协同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氛围。

1.4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创新亮点

1.4.1 构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全市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通知》,突出明确推进全市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以畜牧大市、强市建设为目标,按照“1+N”模式,不断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末梢体系建设,打造全市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品牌。“1”为固定项目,指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注射、挂标、填写记录和废弃疫苗瓶收集处理”;“N”为选择项目,包括弃置病死畜禽收集、畜禽粪污收集和综合利用、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免疫、畜牧兽医和动物防疫其他项目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全力构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

1.4.2 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项目

全市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为主要路径,粪污就近就地还田循环消纳,同时结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项目,在全市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全市建有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19个,设计处理能力63 万t。

1.4.3 开展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远程监控试点工作

部署遴选部分重点监管的规模养殖场安装监控,对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行信息化监管,全市已安装监控规模养殖场68 个,出栏超万头的猪场和存栏超千头的奶牛场实现远程监控全覆盖。

1.4.4 开展部级畜禽粪肥还田试点工作

2020 年赣榆区入围农业农村部畜禽粪肥还田试点县,组建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全域开展畜禽粪肥还田试点。主要有畜禽粪肥前处理,稻田有机肥机械基施,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试验,土壤样品采集检测等试点内容,试点项目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2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前伸服务有难度

当前连云港市小散养殖场基数大,粪污产生量较大,社会化收处服务全面展开难度较大。资金投入较少,综合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生态环境。

2.2 设施运行有不足

少数养殖场户环保意识不强,整体投入不足,设施运行和及时消纳难以正常到位。

2.3 末端消纳有空间

养殖与种植脱节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较好优化,种养结合、及时消纳有待高质量全面推进。

3 对策分析

3.1 强化畜禽粪污多元化利用

进一步打通“畜+沼+粮/果/菜”等种养循环途径,提高粪污利用效率积极引导养殖场户利用自有田地、流转土地,或对接周边种植户建立粪肥供应关系,实现粪污就地就近消纳、生态循环利用。对于养殖密度较高的乡村,以村为单位集中治理。鼓励发展畜禽粪便、沼渣沼液收集、处理、配送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有机肥加工、沼液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2 严格监管

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日常巡查,推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畜禽养殖监管体系,落实“一对一”监管,推动畜禽养殖综合监管不留死角。对巡查发现的问题落实专人负责,及时督促整改,并跟踪处理结果,做到件件有落实。

3.3 引接扶持政策

加大涉农资金整合投入,重点倾斜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础设施改造、处理设施提档升级等,优先安排用地、用电等需求,激励引领养殖场户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推行灌云PPP 粪污集中收处运营模式,以政府推进为依托,财政兜底为支撑,全面开展小散养殖粪污集中收处。

3.4 树立示范标杆

着力调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为契机,以示范创建生态循环农业为抓手,鼓励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促进善学善为、善作善成,及时总结创新典型模式和成功案例,跟进示范推广。

3.5 厚植保障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组建技术指导、推广应用队伍,制定相应实施计划,组织实施专业培训,夯实组织技术保障。

3.6 优化推广模式

以发展新型种养结合模式为重点,以畜地平衡为基础,优化构建符合当地畜禽养殖实际的新模式,及时组织推广应用。强化技术指导,采用全进全出、发酵床等养殖工艺,按实际情况配备设施。

3.7 引导小散养殖场户转型提升

鼓励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小散养殖场户应用养殖新技术,提升装备能力,向规模化和种养结合型家庭牧场转化。帮助小散养殖场户转变发展理念,鼓励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小散养殖场户应用养殖新技术、完善生产设施,或增加土地流转,向专业化畜禽养殖和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转化。引导基础条件差、毗邻村镇居民区的小散养殖场户有序退出,支持被划入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户向养殖密度较低的非禁养区转移。

3.8 改进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工艺

推广应用新型节水饲养设备,改水冲圈为干清粪饲养工艺,完善雨污分流、干湿分离设施,实现源头减量。督促养殖户按饲养规模和清粪模式,配套建设相应容积的防雨防渗防漏的粪水存储池和干粪堆积场等必要设施,防止雨淋冲刷、直排污染。

猜你喜欢

连云港市种养粪污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莲年有鱼》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