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土建类“绿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2-11-21杨洋黄津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安徽建筑 2022年11期
关键词:土建类绿色高职

杨洋,黄津津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绿色建筑是中国建筑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场革命,对人们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绿色建筑大会正式提出我国开始发展绿色建筑。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建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传统粗放型发展与持续高质量发展之间矛盾突出。根据近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报告,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仅占标识项目总量的6%,“图纸上的绿色建筑”现象频发。同时伴随着新冠疫情,市场占比仍旧较大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建筑生产模式亟待改变,目前急需打造一条集约型高质量绿色发展通道,以便加速融合绿色建筑理念与建筑工业化、建筑智能化。而成功打造该通道的关键载体是人才,是需要基于未来绿色建筑产业需求的高质量“绿领”专业人才。本文拟通过分析绿色建筑产业现状及绿领人才培养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土建类“绿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加以探讨。

1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自2017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颁布以来,绿色建筑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到2020年底,绿色建筑累计建成面积超过66亿平方米。绿色建筑的理念在一定范围内体现了建筑的低碳化,其中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是绿色建筑重要显性指标。“十三五”期间,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由2016年的19.99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19年的22.33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8%。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由2016年的46.9亿吨二氧化碳,上升到2019年的49.97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6%,具体数据如图1、图2所示,其中建筑全过程能耗年平均增速4.3%,碳排放量年均增速2.7%,相较于“十二五”期间对应的年均增速指标8.1%和7.0%,增速明显放慢[1-2]。但随着国家对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建筑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仍不断增加,高能耗、高排放问题日益严峻。

图1 “十三五”期间全国建筑全过程耗能总量

图2 “十三五”期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

根据建筑完成的全过程来看,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运行是耗能和碳排放的主要阶段,从《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9年的阶段数据可以看出,建筑在生产和运行阶段是消耗能源和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阶段,如表1、表2所示。为了从源头解决绿色建筑发展道路上的问题,2022年3月住建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文中明确提出了包括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推广新型绿色建筑方式等9项重点任务。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入手,开发新型绿色低碳建材、政策驱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推动建筑运行智能化,实现建筑全过程减碳[3]。

2019年全国建筑各阶段能耗分析表 表1

2019年全国建筑各阶段碳排放量分析表 表2

2 国内外“绿领”人才培养现状

1976年,“绿领”一词在美国佛蒙特法学院教授的一份有关环境研究的报告中首次提出。200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肯定了“绿领”人员的工作意义,他们的工作能对维护和恢复环境质量起到重要作用[4]。目前国外绿色建筑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一些国外学校也在各个学历阶段开设了绿色建筑专业: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绿色建筑专业,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的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加拿大亚岗昆学院的绿色建筑专业等。涉及的专业分支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以及工程和应用科学等,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凭借所掌握的绿色建筑知识和技能,从事绿色建筑咨询师、能源咨询师、工程师,进行城市生态建设规划、设计,绿色市场开发等。

我国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对“绿领”人才的培养体系也不完善。目前一些本科类院校开设了有关绿色建筑的专业,例如,山东建筑大学的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设计方向,南京工业大学的绿色建筑技术与工程方向。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完全对口的绿色建筑专业,缺少针对“绿领”人才技能培养的具体要求。只是开设了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一些课程,比如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等,增建了BIM技术实训基地。教学内容大多也只停留在传统的建筑材料、构造、施工管理等方面。直到2021年,教育部顺应市场需求在高职类教育中新增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土建施工大类中新增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专业,实现土建类与技术相结合,完成职业教育的数字化改造。同时在吸取国外合理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自身实践后,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也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能精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工学结合”模式,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典型模式:订单式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在过去40多年里,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凸显,给人类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害。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国内相关行业全面绿色转型,才能真正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能耗和碳排量占比巨大的建筑业,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已然降临,建筑行业急需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和技能的优秀人才。根据数据统计,绿色建筑技术人才需求平均每年以近30%的速度增长,目前需求量已突破数百万。作为高职土建类专业,需要顺应行业对于绿色人才的需求,加快革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输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3 高质量绿色建筑背景下高职土建类专业“绿领”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传统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主要是对接建筑施工单位、造价单位、咨询单位,从事建筑施工员、技术员、安全员、管理员、造价员等。而绿色建筑概念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材料、立项、咨询、规划、造价、设计、施工、管理、检测等多学科知识,学生毕业以后除了从事传统建筑工作,还可以涉猎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节能型材料与产品研发员、绿色建筑工程师、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测员等绿色建筑相关岗位,这些岗位要求在传统建筑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绿色技能、智能化技术又有了更近一步的要求。结合绿色建筑国家发展战略,以培养既懂传统建筑技术和管理知识,又懂绿色建筑相关政策、规范标准、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筑等高端技能型复合人才为目标,本文积极探索高职土建类专业“绿领”人才培养路径。

3.1 对接新兴建筑行业岗位需求,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入绿色

建筑行业新兴岗位的要求是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指路灯,行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以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优势,选择一批前沿的、优质的绿色建筑企业,通过调研、学习交流、合作项目等形式定期分批选派教师去这些企业了解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研发、装配式构件生产、装配式建筑工地、建筑电气化工程、绿色建筑工程师招聘等现有情况,深刻研究“绿领”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对土建类人才的知识及职业素养带来的变化,拓展相应的绿色建筑知识和能力范围。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革新修订,建立符合当下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绿领”人才培养方案[5]。

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专业课程注入绿色

高职院校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输送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高职教师既要教授理论知识又要传递专业技能,对于“绿色”专业人才的培养,师资是关键。根据教育部最新规定,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需超过50%。在绿色建筑发展背景下,假如“双师型”教师只是止步于以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去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行业步伐,不去学习前沿专业知识,作为教师本身就不满足“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更不满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关绿色建筑课程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师应加强自主学习绿色建筑理念、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新出台的绿色建筑规范标准、最新节能建筑材料性能和使用情况、绿色建筑功能、评价标准等,在专业课程像建筑构造、建筑材料、装饰装修、装配式建筑、BIM集成技术、智能建筑概论等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注入新的绿色理念,传递新的绿色技能。

对于教师的培养,学院一方面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定期、定批安排老师去优质绿色建筑企业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引入有绿色建筑背景的企事业技能人才扩充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在提升自身绿色技能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绿色建筑科学研究,为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3 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给学生实践能力注入绿色

实践是高职学生求学过程的必要一环,是融合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校内实践包括实训室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校外实践大多是顶岗实习或者学生假期自主实习。在传统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以甄选优质绿色企业类型,包括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厂、绿色建筑设计院、绿色施工项目、绿色检测单位等,和绿色建筑企业商讨深入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土建类专业为例,结合绿色建筑产业智能发展趋势,我院与本市中电二安达公司达成采用安达订单班联合培养模式,在学生大二课程结束以后,由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在企业内部统一组班授课进行实习培养。这样的培养模式能让学生提早接触新岗位,尽快适应建筑企业工作,做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4 结语

新时代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挑战,更迎来了转型的际遇。加速高质量绿色建筑发展势不可挡,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智能建造、建筑电气化工程等都是未来绿色发展的大方向。高职土建类专业应紧跟国家、行业发展步伐,对接新型岗位需求,革新“绿领”人才培养模式,为建筑行业输出合格的绿色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土建类绿色高职
绿色低碳
“新基建”背景下高职土建类专业群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
基于土建类学科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研究
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基于职业体能视角的高职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