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劈山上的“火炬”
——桂林轮胎厂和“火炬”轮胎的故事

2022-11-21综合整理本刊主笔国晔

国企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漓江火炬桂林

综合整理/本刊主笔 国晔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试制成功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巨型轮胎、中国第一家在加拿大集资发行股票……

历史车轮滚滚,桂林轮胎厂和“火炬”轮胎印迹深深。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桂林被划为“小三线”地区。国家在桂林布局机器厂、乳胶厂、制药厂、电容电器厂和一批科研院所。桂林轮胎厂和“火炬”轮胎的故事由此开启。

漓江边上,隐隐绰绰有人影

故事,要从1965 年开始说起。

那一年8 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布局,桂林轮胎厂选定铜鼓山为厂址开建。几经周折,桂林轮胎厂于1966 年决定搬迁到距市区12 公里的雷劈山下。这里三面环山,荒无人烟,野草丛生,特别是还有一个可容纳2500 人的山洞,若有意外情况发生,工人和机械可以迅速藏于洞中,正是备战的理想之地。

当年9 月,雷劈山下一声响,沸腾了桂林轮胎厂建设工地。200 多名拓荒者吃住一起,并肩作战,放炮开山、平整地基、修路架桥、打井取水、铺设水管、砌砖建房……热火朝天的工地,一天一个样。

1967 年冬天,拓荒者们迎来了一场“设备过河”的硬仗。

当时,作为漓江上唯一通道的解放桥正在维修,临时搭建的浮桥根本承受不住重达10 多吨的设备运输。怎么办?桂林轮胎厂全体激烈讨论,展开了头脑风暴。最终,大家决定利用漓江冬季枯水期水少的自然条件,用“车拉人推”的办法,拉渡设备过江。

冬季的漓江,一时间,车声隆隆,人影绰绰。车在岸上拉,大家在寒冷的江水里拧成一股绳,竭尽全力推动设备一点一点地从漓江的西岸向东岸挪动。就这样,十多吨的设备硬是靠着“人力”,上了岸、进了厂。“设备过河”也成了当年漓江上的一段佳话。

经过近3 年的艰苦奋斗,1969 年初,桂林轮胎厂建成了炼压、成型、硫化、内胎、机修、动力等6 个车间,生产厂房达2.06 万平方米,同时还完成了8900 平方米的生活设施建设。

投产在即,上级部门从黑龙江华林橡胶厂、南宁化工厂等单位调来了一大批技术管理骨干和在上海技术培训的转业退伍军人。技术人才的支持,让桂林轮胎厂具备了试制生产轮胎的基础条件。

给产品商标命名也是费了好大劲儿。从征集到筛选,保留了“山水”“象鼻山”“花桥”“雷劈山”“火炬”等五个备选名字。经过商标设计小组日夜反复推敲,最终认为“火炬”比较切合实际且具有革命意义。

自此,桂林轮胎厂“火炬”牌轮胎开始启程。

追赶超越,巨胎不再“卡脖子”

1969 年4 月,经过连续不断地技术攻关,桂林轮胎厂试制成功了广西第一条7.50-20 斜交载重轮胎。1970年,桂林轮胎厂正式投产,并于当年提前65 天超额完成了9.2 万套轮胎、总产值2100 万元的生产任务。

1975 年,国家再投资827 万元,在桂林轮胎厂扩建了年产10 万套大型农用轮胎的生产线。至此,桂林轮胎厂形成了年产30 万套轮胎生产能力,成为全国重点轮胎生产企业之一。

20 世纪80 年代,随着我国露天煤矿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载重154吨自卸车的需求开始增加,与之相配套的巨型轮胎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

这种巨型轮胎层级力高、负荷量大,研制技术复杂。当时,只有美国、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生产。我国每进口一条这种轮胎都要花费1.2万美元,全年仅这一项支出就要1000多万美元。

为了不再被巨型轮胎“卡脖子”,桂林轮胎厂率先请战,于1985 年向广西自治区科委等有关部门申请研发巨型轮胎。

1987 年,国务院重工办、化工部等作出答复,将桂林轮胎厂列为巨型轮胎科技攻关的工厂之一。

没有厂房就建,没有设备就买,桂林轮胎厂立即投入到巨型轮胎的研制生产中。然而,想要引进技术并没那么容易,国外企业竟然开出了600万美元的天价。

工厂立即成立“巨胎攻关小组”,组织技术骨干赴美考察,学习巨胎生产的先进技术。同时,工厂还先后聘请了9 名外国专家指导技术人员,成功解决了各项生产技术难题。

1987 年5 月,桂林轮胎厂从美国引进了巨胎成型机、巨胎帘布贴合机和电脑控制胎面缠绕机等主要生产设备,用了不足9 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设备的安装调试,生产线正式建成。

1988 年3 月,桂林轮胎厂试制“火炬”牌36.00-51-58PR 无内胎巨型工程机械轮胎成功。轮胎外径3.2米,重量2.8 吨,在当时是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巨胎。同年5 月,首批14 条“火炬”巨胎运抵辽宁本钢南芬露天铁矿进行实际装车里程实验。在十分苛刻的实验条件下,轮胎的平均行驶里程仍达到14603 公里,单胎最高里程达35571公里。

“火炬”巨胎的成功,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巨胎的历史,解决了巨型轮胎“卡脖子”问题。1988 年至1998 年,桂林轮胎厂累计生产巨胎485 条,实现工业产值3064.7 万元。

1991 年,巨胎研制又被列入“八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计划。桂林轮胎厂进一步优化提升巨胎各项技术指标,顺利超过“八五”攻关目标,更超过了国际同类产品。

沉寂10 年,“火炬”熊熊又点燃

“你比我好,我要比你还好!”在桂林轮胎厂老员工的记忆里,那时的工友们个个能吃苦,人人都奋进。厂里师父带徒弟,徒弟出师又带新徒弟,正是这样一代传一代,让桂林轮胎厂“火炬”巨胎转得更快、跑得更远。

到1993 年,桂林轮胎厂年生产总值达5.15 亿元,实现利税8064.4 万元。而那年,在桂林利税大户中,排第二名的企业利税是3412 万元,不及轮胎厂的一半。也是那一年,桂林轮胎厂进入了全国500 强企业的行列。

“那时,桂林任何地方都可以停电,但我们厂绝对不能停电。因为轮胎厂哪怕停一个小时电,都是这个城市的损失”,曾在厂变电所上班的老员工回忆起当年的生产场景不无感慨地说,自己当时守护的可是整个桂林1/5 的工业产值。

20 世纪90 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跨国融资与投资日趋活跃。1993年11 月,由桂林轮胎厂、乳胶厂、橡胶制品厂、橡胶厂、橡胶实业总公司等5 家企业组成的桂林南方橡胶(集团)公司,拿出轮胎厂部分资产与香港盛毅置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合资企业并在加拿大“借壳上市”,成功发行股票1550 万股,集资总额达9500 万加元。这次境外上市,不仅让当地许多华侨激动万分,更是使得国人志气大长。

然而,到了90 年代末期,和许多国营大厂一样,桂林轮胎厂进入“至暗时刻”。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里,经历了并入集团、中外合资、企业改制后的桂林轮胎厂,逐渐淹没在了改革大潮中。

漓江上,人影绰绰,人们在寒冷的江水里拧成一股绳,硬是把一台巨型设备从西岸沿着河床拉 过 东 岸。‘设备过河’的场面十分壮观,成就了漓江上的一段佳话。

2006 年1 月20 日,经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与桂林市政府批准,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正式重组成立。这家企业以桂林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桂林橡胶机械厂为代表,逐步收购了桂林轮胎厂、桂林乳胶厂、桂林橡胶制品厂。2009 年,原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

经过重新整合,沉寂近10 年的“火炬”,再次被唤醒,重新燃起斗志。目前,“火炬”轮胎日产能达4000 条,具备150 万条的年生产能力,计划还将通过投入资金增加设备,扩大生产规模。

桂林轮胎厂兴衰故事的背后,是一代人无法磨灭的奋斗记忆,是永远洋溢在只属于那时桂林人心头的骄傲勋章。历经沧桑,“火炬”精神闯过重重难关,始终不灭,镌刻在时代丰碑之上。

猜你喜欢

漓江火炬桂林
接过火炬高举起
桂林行
漓江情画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乐!乘动车,看桂林
还我们美丽的漓江
漓江夕色
火炬照亮关爱路
我与《火炬》20年
《火炬》照我绘“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