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孟海书学思想对高校书法专业教学的启示

2022-11-21刘振范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技艺书法传统

刘振范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一、高校书法教育发展现状

书法是传统“六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基础,从“字如其人”中能看到古人对书法技艺的重视。书法教育古来有之,而且在硬笔书法之前,练习书法一直是儿童开蒙的基础要素。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电脑、互联网等高科技事物出现后,传统书法教育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中小学校仅以“兴趣培养”为目标开设一些书法兴趣小组,尤其是信息设备的应用让不少人出现了“失写症”,书法也被划入“小众教育”的范畴。

进入新时期以来,传统文化逐渐升温,不少高校相继开设了书法专业,尤其是艺术类和师范类学校,书法专业都是重点专业[1]。在高校书法教育中,不但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书法技艺水平,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做到“文法并重”,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书法艺术素养。教学实践证明,书法专业教学中融入沙孟海先生的书学思想,对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手段的创新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沙孟海书学思想对高校书法专业教学的启示

沙孟海书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其对高校书法专业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抓小篆和重正楷

沙孟海先生对书法专业教学中的“字内功夫”格外看重,他曾多次强调高校书法专业教学要从小篆学习入手,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书法的运笔特点,认识字体结构,这样才能打好基础,强化学生对“字体”和“笔意”的认识,从而达到强基固本的目的。在小篆奠基的同时,沙孟海先生同样重视学生的正楷练习,他主张从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书法作品中选择经典进行正楷练习,并将其作为“日常功课”勤加训练[2]。通过练习正楷能够让学生了解楷书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巧,认识到书法所蕴含的艺术美感。学生通过楷书能够找到提升书法技艺的突破口,由此拓展到多种字体的练习。

(二)注重临摹古帖

临摹古帖是在向传统学习,这对书法专业教学来说尤其重要。沙孟海先生大力主张“取法古人书迹”,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在高校书法专业教学中,也要注重临摹“习古”,从临摹开始带领学生走近书法艺术的殿堂。通过对古帖的观察、分析、模仿,一点点去揣摩其中的笔法特点,理解提按之力,实现笔锋转折,处理好藏露关系,学习运用顺逆笔法等。

教师要丰富临摹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尝试,这样才能达到书法能力提升的目的。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专业创作,临摹都是书者一生的功课,即使是书法大家也从未放弃对古帖的临摹。所以在高校书法专业教学中,要切实贯彻沙孟海先生的“临古思想”,鼓励学生勤学苦练,在自我学习与反复锤炼中不断进步。

(三)博采众长,精益求精

沙孟海先生博学多识,向不同时代的书法家学习,深入研究不同字体的风格特点,并将其中的精华融汇于自己的书法创作中,虽是博采众长,但是始终以颜体风格为主,这也是他“修百家而精一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在高校书法专业教学中,也要有“博采众长,精益求精”的理念[3],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诸多书法名家的特色、技法、艺术底蕴等,但是更要扎牢一家,以此作为深入探究、研习的对象,这样才能让书法专业教学目标清晰、风格鲜明,学生也会在拓展书法视野的同时始终有正确的练习方向。广泛的学习、借鉴能够让学生视野开阔,专精于一、精耕细作才是书法专业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协调好“博”与“精”之间的关系,才能让学生避免书法学习博而不精、最终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的问题。

(四)在融会贯通中另辟蹊径

沙孟海先生虽然倡导“集古字”,鼓励学生在书法练习中博取众长,但是更强调书者要有自己的风格,这种专属自己的风格就是“创新”。教师在书法专业教学中既要要求自己摒弃功利心,不能急于求成,又要时时提醒学生沉下心来做学问,不要过早追求个人风格,更不能陷入程式化的技艺模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见识、多积累、多融汇,将碎片化的知识融合成完整的、成体系的知识网络,这样才能在融会贯通中另辟蹊径,找到创新与创作的捷径。

(五)夯实书法专业教学中的文化根基

沙孟海先生认为,书法不是一门单纯的技艺,它融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修习书法就是做学问,对一般人来说,“学好一种碑帖”也算修习有成,但是对专业书家,则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和站位,除了练习书法技艺外,还要涉猎哲学、文学、历史、金石、考古、传记等知识内容,在广博的艺术土壤中扎根,让书法技艺不断迈向新高度[4]。

(六)处理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沙孟海先生多次强调,在书法练习中一定要打好“传统根基”,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让书法教育获得源头活水。沙孟海先生注重传统,但这并不代表他排斥创新,相反沙孟海先生多次支持书法教育的创新探索,做到习古而不泥古。只有创新才能“活学”,才能让书法教育充满活力。关于协调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沙孟海先生提出了以下方法:一是协调好传统和创新的“度”;二是认清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七)转益多师与穷源竟流

沙孟海先生在《我的学书经历和体会》一文中提到“转益多师”和“穷源竟流”的学习方式。“转益多师”是指不囿于一家,而是向更多古今中外的先贤和名家法帖求教,多方面吸收营养丰富自己。“穷源竟流”指兼学有关的碑帖与墨迹。沙孟海先生做学问往往刨根究底,在许多问题上都不满足于对表面现象的阐述和对一般特点的说明,而是要探求出这些现象、特点的渊源流变和来龙去脉[5]。

(八)书法学科建设要系统科学发展

沙孟海先生曾在《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集》导言中提出,自1963年在浙江美术学院创设书法篆刻专业,书法篆刻艺术登堂入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书法理论及学科建设中要逐渐系统化、精细化、完善化,在高校书法专业教学中要突出学科建设特色,赋予其“科学性质”,沙孟海先生的这一观点具有很高的前瞻性,为高校书法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书法研究方面,沙孟海先生始终坚持严谨、开放、兼收并蓄的态度,倡导深刻钻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书法专业教学必须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样才能获得更广泛、更深入的发展空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形成高校书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三、结 语

沙孟海先生作为“艺教双修”的书坛泰斗,其教育思想对高校书法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沙孟海先生所倡导的“学术滋养艺术”的理念已经被贯彻于教学实践中,并建立起系统的书法教育体系。沙孟海先生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在借鉴其书法风格、学习其创作技艺的同时,更要在教育思想方面深入钻研,这也为高校书法专业探索性和创新型教学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技艺书法传统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书法
书法欣赏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书法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书法欣赏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