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育人背景下公安情报类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为例
2022-11-21杨竞
杨 竞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公安情报类课程在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主要包括公安情报工作和侦查情报学。公安情报工作是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所有公安专业的必修课程,侦查情报学是刑事侦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公安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公安情报类课程是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不断落实、深化,情报工作的新特点、新形势也使公安情报类的学科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
随着新时代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产生了丰富的公用教育资源,这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认知的机会。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教育资源的流动,使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社会信息化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方法和习惯,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上来说过于单一,在信息化大数据的环境,传统的公安情报类课程如何适应目前的形势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1]。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困境
情报类课程围绕着情报现象和情报对策,分析情报的本质和规律,主要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应用情报的能力,进一步为公安工作提供情报服务,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现阶段公安院校虽普遍开设了这两门课程,但在课程教学方面单一、课程体系不健全,面临各种困境,严重制约了公安情报类学的发展,更无法满足信息化背景下实践部门对公安情报人才的需求。
(一)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传统公安情报类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滞后,跟不上公安实践的发展。传统的公安情报类课程教材、理论体系等是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研究积累起来的,它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传统的公安情报类课程多重于传统的情报基本流程、人力情报等知识构成上,最新的情报技术、情报理念介绍不多,甚至有些教材中都未涉及,这与当前的信息化大爆炸、大数据环境下的公安情报实践工作脱节。当前背景下,倒逼着公安工作、公安情报工作不断变革。
(二)实训条件严重缺乏
据笔者调查,有些公安院校的情报类课程的实训是由教师自己设计类似数据库、信息系统、案件、数据,然后再由学生完成情报公安系统的录入和数据的分析应用。这种实训教学问题很多,教师编写数据量有限,数据量有些达不到实训的要求,有些在逻辑性上存在缺陷,可能造成实训失败。有些公安院校将内网系统上的数据更换系统后进行清洗,清洗后,由于不能兼容,导致实训失败。有些公安院校,由于实训条件软件的缺乏,情报类课程的实训教学一直处于“0”课时状态。此种状态下的实训环境很难培养适应实战一线的情报分析人员。
(三)实训教师亟待培养
公安情报类课程属于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于任课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实践经验要求较高。教师不仅需要精通公安类课程内容,也要具备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等专业的知识,同时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可以说,一个情报学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体系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据了解,很多公安院校的情报类专业教师,大都是高校毕业后走上讲台,知识都是来源于课堂,不仅实践经验缺乏,而且知识构成也很单一。尽管教师都会在一定年限内在实践部门进行业务学习,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实践工作的周期较短[2]。
(四)课程思政联系不紧密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能生硬地搬到情报课堂上来,不能将课程思政化,也不能将思政概念专业课程化。在情报课程课堂教学中不成体系的思政教育,引入的概念与本课程内容生硬脱节,不仅提升不了学生意识,而且可能与专业课程格格不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的局限性
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仅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职业品质和综合素养。传统的考核方式采取一考定终身,笔试方式较多,考试类型主要集中在概念、基本原理等纯理论、识记内容。这种传统的考核体系并不能完全检测出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综合能力、职业素养的情况。
二、合理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传统情报类课程教学与公安实践脱节,在当前信息爆炸的环境下,对公安情报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公安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将前沿的理论研究带入课堂,应不断地去探索与实践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构建实训教学体系。
(一)教学内容的改变
1.情报教学内容的增加。当前信息化急速发展,社会已经迈入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已成为情报工作的重要资源。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如:传统公安情报课程中讲授“知识、信息、情报三者的关系”,现改为“数据、知识、信息、情报”四者的关系;如:教学内容增加了开源情报的内容并加以案例分析进行实训练习;如:语言情报,如何在沟通交流中获取情报,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分析解读情报。同时也将前沿的一些理论研究带入课堂,如智慧警务、反恐情报等内容。
情报思维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涉及,但是实践工作中情报思维非常重要,作为情报教师不能局限于大纲的界限,而应真正认识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培养公安人才的目的是实战化应用人才。情报思维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分类等方法,而这些方法的培养不仅仅能够使用在情报分析中,也可以受益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
2.新型犯罪和侦查现状的内容的增加。当前信息化社会下新的犯罪手段和技能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接触性犯罪转化为非接触性犯罪,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最为突出。针对目前严峻的犯罪态势,通过侦查情报学课程加入新型犯罪的常见类型、侦查现状、相关技术以及侦查途径,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更好地了解并适应实践工作。因此,这需要在讲授过程中为学生补充新型犯罪的相关内容。如在讲授高危人群分析中,为学生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点地区,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
1.建立情报第二课堂,受益匪浅。情报第二课堂是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情报学知识面宽广,单单依靠教师36课时的讲授很难穷其所有。海量的网络资源,能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互联网,包括校园网等学习平台都可以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情报第二课堂与兄弟院校和实战部门的交流融合,教师带领学生利用钉钉平台参加全国警校情报联盟举办的各种知识讲座,涉及的内容广泛,紧贴实战,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情报第二课堂的建立,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时刻处于学习过程之中。
2.引入兼职实战教官,无缝对接。公安情报类课程属于实践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但是犯罪手段、类型在不断的变化,公安机关采取的方法、对策也在不断进步,仅仅依靠代课教师精讲,是跟不上新时代公安工作的脚步的。公安情报类课程团队需要引入实战教官,这也是“双师教学”模式的体现。实战教官对每一个知识模块在实战中存在的问题都有自己切身的体会,实战教官掌握着宝贵的案例资源和实战经验,这也正是代课教师所缺少的,因此实战教官进课堂,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例如:实战教官无法长期来校授课,教师可以邀请教官来校以讲座的形式,挑选几个实训项目,达到贯穿整个实训环节的目的[3]。
3.优化思政教学设计,丰富素材。情报类课程作为公安专业的必选课程,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其知识体系上比较注重公安情报工作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及安全管理等理论教学,其中蕴含了忠诚精神、职业操守、保密意识、责任担当、理想情怀等“思政元素”,经过教学团队的深度挖掘和提炼,形成了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资料库,主要包括:(1)我国公安情报工作的发展历程: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时期等情报工作演变的相关文字和音视频资料;(2)我国老一辈情报人员的光荣事迹:收集整理了周恩来、龙潭三杰等老一辈为情报奉献一生的光辉事迹;(3)保障情报信息系统安全的措施;(4)公安情报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公安情报人员的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敏感意识,保密意识,开发意识。(5)公安情报政策法规的了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情报法》、国家安全观的时代特征。
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通过润物无声的形式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凝练萃取课程的政治内核。根据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可以采取独立讲授和融会贯通两种教学方式开展,一般情况下以融会贯通教学为主。现代大学生都是“00后”的新时代年轻人,他们思维活跃、知识丰富、自我意识强、个性独立,课程思政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思政教学板块,利用公众号的推送介绍面对新冠疫情,中国的全民抗疫行动。抗击新冠疫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一次大检验。在课程设计时可以适时选取抗疫典型融入本课程,展现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并说透背后的道理,用真理的力量、事实的力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最关键时刻,中国政府和人民所作出的回答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居家隔离,上下齐心,克难奋进,彰显团结合作的政治优势和逐梦而行的时代精神,使学生进一步思考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和价值选择;通过课间播放“公安抗击疫情一线、护航十四运”等视频短片,启发同学们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立志报效祖国;在优慕课讨论区设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等思政讨论题,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目标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4]。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结合实战化应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改革考核方式。以往的课程结构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训课为辅。在讲授与实训的课时量分配是,26学时讲授,10学时的实训,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又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将所学运用到情报分析中。具体流程如下:第一可以将课堂讨论、口头汇报作为考核基础知识体系的一种方式;第二通过布置实训作业完成情报各流程的训练任务。我们对学生成绩采取三段考核模式,主要划分为平时成绩、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成绩,平时课堂的表现,学习训练的态度,尊重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按照一定比例纳入其成绩评定中。过程考核,课程进行阶段,情报教师根据本课程的重点,要求学生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对情报的各个流程进行训练、上交训练报告,有些项目需做PPT并汇报[5]。
三、努力探索实训教学模式
公安教育的发展需要紧密贴近公安实战工作,为了实现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课程设置时就强调了实训课程的重要性。各大公安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公安情报类课程的实训模式。例如,湖南警察学院以源于实战、高于实战、贴近实战、服务实战的实训教学理念为指导,将“批判式思考”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情报学的实训课程。浙江警察学院犯罪情报工作中的核心能力为实训目标,积极协调公安内网和其他实训场地。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基于IACA情报分析实训课程的框架结构,组织了14大类58项训练科目。
(一)精选实训案例
搜集社会关注度高、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真实案例,将真实案例进行加工和处理,设计成为适合教学需要的实训项目。首先,编写案例之前应设计好教学案例是想说明哪些知识点。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特定情境,带学生逐渐进入其中,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其次,因为公安情报类课程综合性强,教师应选取信息量较大的案例,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能深刻地理解授课内容。在使用案例时,利用启发式教学,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讲授情报分析方法时,给出案例,先不急于给出标准答案,一种情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每种方案都会有自己的可行性,所以,在实战过程中,应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情报分析方法。最后教学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教师在选取教学案例时应尽可能采用实践部门总结出来的经典案例,可以让学生先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然后与实践部门的做法对比之后进行思考。在案例教学中坚持实践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为了鼓励学生主动灵活地学习,调动学生学习情报类课程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训的教学方式灵活组织实训教学。在选定实训教学项目后,教师针对不同的项目,按要完成的实训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大数据背景下情报工作的思维意识和实践技能。实训的主要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讨论法、案例法、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等。如,情报搜集这章的实训,可以先使用案例法,布置一个案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了解情报搜集的过程,利用任务驱动法,布置让学生完成在犯罪案件中网络购买犯罪工具的相关情报搜集,启发学生在开源情报中、网络世界中寻找信息、挖掘信息,实训过程中可能还会让学生自学犯罪暗语特别是毒品犯罪的黑话等相关知识,来扩大搜集渠道和搜集面。
(二)提供实用、直观的信息平台
在教学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公安情报类课程的信息化实训,给学生提供一个实用的、直观的信息平台,真实感受实践工作。根据当前公安工作现实情况,搭建功能丰富的实训系统平台,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除了系统平台的实训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其功能也是越来越强大了,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而手机中的各种功能也是我们获取信息情报的一种途径。比如说手机中的一些APP、微信小程序能够帮助情报人员在核实信息、调查取证方面获得线索,比如“企查查”、IP精准定位、金融风险查询举报中心等等。
(三)组织,展示实训成果
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分组进行实训教学,完成实训任务。教师设计好案例后,下发于每组组长,由组长安排分配每一个学生承担的具体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随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析总结。如在讲授完情报搜集方法后,教师安排学生搜集关于学校的各类情报信息,每组由组长分配任务,并抽选学生在课堂上将实训成果展示出来,同时汇报其所使用的情报方法。这个展示实训成果的舞台,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四)丰富实训项目,加强联合实训
实训课时增加的同时,实训项目也应增加。公安情报类课程以理论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实战能力为目标,教师精挑细选了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实训项目。如提高情报收集能力方面,教师设计的实训内容为,通过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公众号,来收集关于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某系近一个月的相关信息,可操作性强,学生易上手。在提高情报检索能力方面,教师安排学生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来掌握情报检索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各类情报数据库。
公安情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很多警种、很多专业需要学习并掌握的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实战能力,公安情报教师与多名相关课程教师联合教学。如联合侦查措施与策略教师,通过跟踪守候,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目标人物、可疑迹象、体貌特征、行为特点进行观察分析,搜集情报信息,并进行总结汇报。
(五)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训教学能力
教师的业务能力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警校教师普遍缺少实践经验,作为教师不仅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不定期地到业务部门调研、挂职锻炼来收集一些真实案例,紧密联系实战前沿,所以应该鼓励教师多出去走走。例如实践锻炼的周期可以相应地延长,一个月时间太短,至少半年,或者每两年实践半年,深入到一线去了解实践的情况。或者可以采取同行交流、内外网信息浏览等多种方法,收集案例,并进行提炼后用于实训教学[6]。
四、结语
情报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极大丰富和完善情报类课程体系,使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不再单纯拘泥于课本的基础知识,使课程体系更加均衡、合理、优化,为公安专业发展提供动力。作为公安院校的教师,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对警校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启迪,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情报学课程改革,努力培养现代警务需要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