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者按

2022-11-21

关键词:碳达峰能源转型

编者按: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①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 678 546 788 011 673 272&wfr=spider&for=pc。。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能源生产,以及工业、交通运输等终端用能的国民经济支柱领域,同时,实现“双碳”目标,既需要依靠技术创新,也需要政策的协同。基于此,《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策划并组织了“碳达峰碳中和”专题,邀请了长期从事碳减排研究工作的知名学者及其团队,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和政策措施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决策参考。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优化方法》《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研究》两篇文章是姊妹篇,《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优化方法》研究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设计的最优化方法,《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研究》是基于最优化方法,研究提出了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和路线图。《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优化方法》从复杂系统的视角,自主设计构建了自下而上的国家能源技术模型(C3IAM/NET),耦合“能源加工转换—运输配送—终端使用—末端回收治理”全过程、行业“原料—燃料—工艺—技术—产品/服务”全链条,实现以需定产、供需联动、技术经济协同的复杂系统建模,为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优化、时间表和路线图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研究》介绍在各行业共同合作下,以经济最优方式实现全国总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应的全国及行业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中国碳排放总体路径、行业减排责任、重点技术规划等多个层面的具体行动方案。

《碳中和目标实现下中国转型发展路径研究》在系统梳理碳达峰国家达峰期能源结构、经济特征、典型国家重点领域碳中和政策基础上,构建了中国能源经济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通过综合模拟不同类型减排政策(组合)对中国宏观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多维影响,提出碳中和目标约束下中国未来40年能源转型路径。

《传统工业园区实现“双碳”目标路径研究−以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为例》以江苏最大化工园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的碳排放量、排放强度以及排放来源,利用Tapio脱钩模型探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利用LMDI法分解园区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而建立多情景仿真模型探索园区碳减排的潜力和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

《园区级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结合代表性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项目案例,采用主客观结合的层次分析—熵权法来确定指标组合权重。通过数据归一化处理,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融合,建立模糊判断矩阵,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结合综合能源系统评价等级,给出该系统的总体表现得分。从技术效益、环境效益、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提出能源系统优化的方向和建议,为当前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营提升以及未来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帮助。

《中国火电行业燃煤烟气CO2捕集技术路径探究》围绕CO2高效低耗减排,对当前电力行业燃煤烟气碳排放趋势和主要捕集技术进行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火电行业碳捕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预估,为“双碳”背景下中国电力行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碳中和目标下气候政策研究的前沿问题》总结提炼出碳中和目标下气候政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一是权衡系统零碳转型的风险与效益,评估气候政策实施的成本、效益及其在不同时空、不同人群中的分配差异,为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提供理论依据;二是识别需求侧行为的驱动和激励机制,设计面向福祉和公平的碳中和行为干预措施与政策,为动员广泛的社会参与提供政策牵引;三是研究碳中和关键战略性技术的定位及其路线图施工图,通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技术部署攻克转型过程中系统协调发展、产业步调一致的难题,为碳中和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方案。

《面向双碳的能源产业和金融政策体系设计思考》针对能源转型过程在较长时期内面临绿色、经济、安全的多目标权衡−“不可能三角”问题,总结构建双碳转型政策的必要性和科学挑战,提出管理科学在政策体系设计中面临的三方面关键问题:(1)多政策交互的效应评估与仿真,(2)微观特征识别与表征,(3)转型风险应对的政策创新与仿真。

《“双碳”目标下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完善研究》系统梳理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演变路径,详细明确可再生能源政策对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影响机制;分析比较中国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对碳减排的影响,厘清“双碳”目标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的政策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政策完善建议,为“双碳”目标下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对外直接投资与工业绿色转型−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基于2004—2019年的省际数据,尝试构建工业绿色转型指标体系,以宏观货币供给波动和省际近代开埠历史为基础设计工具变量,并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模型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

《政府补贴、碳减排目标约束与工业企业低碳策略选择》以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省为例,构建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山东省高耗能上市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山东省上市工业企业数据,对微观企业层面的低碳策略选择、政府低碳补贴的中介效应及碳减排目标约束的调节效应做了探索性研究。

《全国碳市场扩容策略的经济和排放影响研究》从建设全国碳市场以实现减排目标,应用CEEPACEPA模型评估了全国碳市场不同扩容策略的影响。中国碳市场在2022年即纳入其他七个碳密集部门的减排成本和宏观经济损失最小。此时,到2030年碳价为110元/吨,较基准情景累计减排5.11%,累计GDP损失为0.18%。若全国碳市场在“十四五”规划时期内未完成扩容,将导致单位减排的GDP损失较加速扩容情景提高32.77%。从部门角度,纳入碳市场的部门中,电力部门在碳交易政策下的减排量和经济损失最大,非纳入碳市场的部门中,煤炭生产加工部门的经济损失最大。

《社会经济转型新模式对中国CO2排放影响》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探究2017—2020年社会经济转型对中国CO2排放变化的影响,结合修订后的统计数据量化分析2010—2017年CO2排放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并将各影响因素对CO2排放变化的贡献分解到行业层面。揭示了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新模式对CO2排放变化的影响。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否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的考察》基于2005—2020年中国绿色发明专利授权数据构建了专利引证网络,以城市专利引证和被引证数量分别表征城市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溢出水平,并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溢出的影响,进而识别了城市绿色技术进步的来源、靶向目标和参与主体。为建设低碳城市以及促进城市绿色技术进步和技术溢出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全球能源系统转型趋势与低碳转型路径−来自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证据》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三工作组(WGIII)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综述了全球能源转型的特征与趋势,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猜你喜欢

碳达峰能源转型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蒋伟群:侨界“碳达峰、碳中和”追梦人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三峡集团计划2040年实现碳中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究
浅谈“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发展与公平问题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四优四化”,河南农业转型进行时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