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022-11-21张文考山东菏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张文考 山东菏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1 前言
通过对比大体积混凝土与一般混凝土可以发现,前者有着厚实的结构,水泥体积较大,会产生一定水化热,因而施工过程十分复杂,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降低温度变化所引发的裂缝,以免施工进度与质量受到影响。如何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当前建筑行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2 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2.1 结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积大、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用量大等特点,这直接关系着整体施工效果。结合施工缝来检测施工质量,为后续浇筑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在房屋建筑工程养护阶段,需要在混凝土施工后采取恰当的养护措施,若环境温度持续在30℃左右,极易增加缝隙产生概率,在混凝土凝固后产生的反应也有所不同。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较大,无法完全释放水化热,这是导致混凝土缝隙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以防范裂缝问题出现。
2.2 基本内容
纵观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是影响建筑物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为确保工程质量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控制,要明确施工技术要点,掌握施工内容并加以规范管理,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奠定施工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把握施工需求,科学配置混凝土,保证浇筑施工的规范性,以免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在施工初期,应当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充足,质量与性能必须要符合工程施工标准。为保证顺利施工,需要就混凝土开展具体分析,提出浇筑申请。专业人员应研究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落实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后加以严格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项目实际优化配置混凝土比例,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强度符合工程标准,合理控制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热反应。大体积混凝土实际浇筑环节,要采用恰当的浇筑方式,规范运输混凝土,之后通过保温法和保湿法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防范干缩裂缝的出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复杂,应用系统较大,对于施工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因而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2.3 施工过程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复杂度高,施工质量控制的落实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把握工程项目实际,通过动态化方式管理施工过程。在明确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依照规范程序开展整体施工建设,防范施工不规范所引发的质量问题。为促进施工顺利实施,要从整体上了解工程项目,分析施工过程,把握工程项目施工的发展情况,此外,还要具体分析施工基本条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材料获取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信息分析可以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自然环境与力学指标,以便开展深入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推进,应当详细分析施工过程,把握温度变化,以房屋建筑力学结构为参考,科学制定施工管理措施,以便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进而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开始前要监测混凝土温度,获得相关数据,以便调整混凝土配合,确保施工质量管控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项目结构温度、应力变化等,缩小温度差异,从而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防范缝隙出现。
2.4 应用优势
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灵活度较高,实用性较强,因而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复杂度比较高,很多不可控因素若管理不到位,极易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影响,为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现如今各地区城市建设空间十分有限,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纷纷涌现,对于施工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随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保证材料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施工作业的精细化程度,促进施工技术指标的顺利高效完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目标也得以顺利实现。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难点
3.1 施工耗材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一般工程施工有着显著差异,更具特殊性和复杂性,施工期间对于混凝土使用需求量较大,为保证工程效益,要做好预算工作。一旦施工之前预算工作落实不到位,极易影响材料供应的充足性,混凝土搅拌与运输阶段若预算合理性不足,也会对后续施工进度与质量造成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土方用量较大,为避免施工中断而导致裂缝出现,要考虑土方供应的及时性。
3.2 预应力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内部预应力相对稳定,但实际施工中所承受来自外部的预应力存在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施工难度,若管理与控制不到位,可能会造成重点偏移,影响施工质量与效果,进而对整个结构受力产生强烈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稳定性难于控制,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在预应力控制方面加大管理力度。
3.3 施工参数设定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考虑到参数设定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大体积混凝土无论是在体积、厚度还是在尺寸方面都不同于常规的混凝土,这需要合理控制施工尺寸,确保其处于标准范围内。若施工过程中参数设定不合理,仅仅是依赖于已有经验或以往习惯进行施工,无法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实际需求,导致出现偏差,对工程整体受力产生强烈影响。
3.4 施工期间温度控制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来说,温度控制占据着核心和关键地位,原材料搅拌属于施工中的基础性环节,会产生一定化学反应,加速混凝土升温,一旦温度超出临界值,极易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甚至给房屋建筑工程埋下质量隐患。随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持续上升,膨胀问题随之出现,导致内部预应力发生变化,并且呈现出不规则性,加剧内部拉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随之出现。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温度会逐步降低,在温度冷却期间要合理控制温度,防范收缩性裂缝出现而给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4 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4.1 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控制技术
为促进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科学选取并合理搭配材料,以确保满足工程施工实际需要。在这方面,要加强原材料质量管控,选材人员应具备优良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把握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要求,依照选料标准对材料进行采购,建立标准化采购模式,向专业检测部门送检原材料,实施专项检测,确认原材料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条件与现场实际,以工程标准为参考,合理选择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保证其适用性,并优化混凝土配比设计,水泥、粗细集料、水、外加剂等都必须符合工程标准,对各种材料用量加以严格控制。原材料搅拌应均匀且充分,严格检测混凝土各项指标,施工前后应合理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加强后期养护,确保温度适宜,依照要求开展施工各环节,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性能符合工程施工要求。
4.2 温度裂缝控制技术
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应当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环节,防范水化热导致温度裂缝出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优化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控制外加剂与掺合料的使用量,确保所配置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要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在浇筑之前对模板进行浇水,令其保持湿润状态,将多余水分排干,尽可能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以便对初凝时间实施有效控制。在混凝土拆模阶段,为有效降低温差反应,需要准确测量温度,以控制施工质量。此外,全面且动态监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严格控制内外温差,一般不超出20℃,由专门人员实施埋测处理,做好温控记录,以顺利开展后续施工作业。
4.3 振捣技术
插入式振捣设备在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需要把握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合理且均匀的布置混凝土插入点,以快插慢拔的方式较为常见,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调整混凝土振捣设备状态,保证操作的规范性与便捷性,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振捣的密实性与均匀性。观察大体积混凝土振捣情况,发现混凝土表面表现为水平状态,且没有较大起伏、气泡与下沉时,可以判断大体积混凝土振捣达到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期间,需要合理控制振捣程度,不可出现过度振捣的情况。设备振捣阶段应当以设备振捣半径为参考,以其两倍作为移动间距,保证振捣的合理性。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作业需要逐层进行,待浇筑完成且尚未初凝之前实施二次振捣,以设定标高线为依据,二次压平混凝土材料,以防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整平阶段,可通过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表面实施养护,减少不必要的水分流失,降低混凝土干裂问题的发生风险。
4.4 泵送技术
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混凝土配置阶段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合理控制外加剂与掺合料使用情况,以便科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防范外加剂或掺合料添加过多而引发危害。泵送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需要,应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合理控制泵送剂的添加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泵车调试过程中要保证其稳定性与可靠性,否则会对材料供应持续性造成影响。泵车的运行必须要由专门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泵车作业的规范化与安全性,结合施工实际需求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泵送。
施工过程中要把握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排除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各级配电箱及相关设备应开展科学合理的漏电保护设计,并完善相应配置,对于施工作业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完善硬件设备配备,劳动保护装备也必须完善,比如绝缘手套、防尘面具等,为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4.5 后浇带施工技术
就早期裂缝来看,在混凝土入仓后的前3 天,混凝土温度比较高,水化热作用下温度高于入模温度,大约30 天温度可降低至周围指标,期间可能存在混凝土收缩,大约在15%~25%,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就中期裂缝来看,30天到三四个月期间,混凝土收缩超出60%,加大裂缝风险。就后期裂缝来看,待混凝土浇筑1 年后,会产生95%以上的混凝土收缩,进而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纵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受到收缩、降温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都可能会出现裂缝,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防范此类裂缝的出现。为防范裂缝出现,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弥补,降低渗漏风险。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施工缝协调应用,确保混凝土收缩应力得以降低。后浇带施工阶段需要合理控制间距,选择恰当的形式,掌握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以合理推进整个工程项目施工,促进施工技术基础质量水平的显著提升。
4.6 养护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做好养护工作,优化大体积混凝土使用性能,从而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与效率。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状况,科学制定养护方案,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把握温度变化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降低温度裂缝的出现,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采取养护措施,一般在相应时间内有专门管理人员负责养护工作。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为避免由于温度过高或过低而造成流水问题,应采取有效的遮盖措施,避免受到阳光直射等,合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湿度,确保内外温差得以有效降低。
为确保房屋建筑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应把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际情况,从浇筑初期和浇筑后期入手落实养护工作,施工单位应在这方面加以高度重视,严格依照工程规范及要求实施各项操作,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管理的全面化和有效性,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降低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风险。
5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专业性,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了有力支持。结合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明确工程建设规范与要求,科学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科学选择材料,优化设计配合比,规范开展振捣、泵送与养护等工作,确保技术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保障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