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来凤县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创新发展工作调查情况报告
2022-11-21田福来
文/田福来
(作者单位:湖北省漫水乡综合文化中心)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因凤凰飞临的传说而得名,清乾隆元年(1736 年)“改土归流”建县,总人口33.44 万,国土面积1342 平方公里,下辖8 个乡镇和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84 个村,12 个社区。来凤县是全国第一个土家族自治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原生态摆手舞之乡。
自2016 年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来凤县倾力打造以摆手舞、南剧为代表的“一县一品”,全面拓展以张富清先进事迹“一馆三点”为中心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公共文化供给能力,为来凤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工作开展情况
狠抓阵地建设,着力夯实示范区创新发展基础。来凤县坚持以高标准、高规格推进公共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形成了“四馆三场两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文体广场、剧场、国有院团排练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县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建筑面积4500 平方米,馆内设置服务大厅、电子阅览室、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室、音像视听室、报告大厅、网络中心室等18 个服务部(室),目前有纸质藏书17.8 万册、电子书12 万册。县文化馆建筑面积4537 平方米,馆内设排练厅、文艺活动室、多功能厅、书画室、非遗展示厅等,达到国家中型文化馆建设标准。县博物馆建筑面积3326 平方米,全馆展厅分序厅、民族历史溯源、土司制度遗存、民族民俗风情、民族文化遗产、张富清先进事迹主题展六大部分。博物馆现有国家一级文物2 件,二级文物1 件,三级文物33 件,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剧场建筑面积9938平方米,内设旋转舞台,有座位1400 个。新体育馆建筑面积1.2 万平方米,篮球馆安装座位2931 个,可容纳3000 人。全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恩施州八运会、来凤县第二届摆手节开幕式以及中央民族歌舞团公演均在此举行。县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设置率达100%,乡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站)建成率达100%,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全县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实行全年免费开放。
狠抓文体活动,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坚持“活动搞起来、资源活起来、服务优起来”,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聚焦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最近五年,来凤县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进景区”等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各类培训活动1200 多场。
狠抓非遗传承,着力推动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来凤县是土家第一县,全县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 个、省级非遗项目12 个、州级非遗项目35 个、县级非遗项目100 个。
狠抓文物保护利用,着力传承发展来凤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来凤县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 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6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 处,有国家级传统村落16 处。
一是积极争取政策,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重点对仙佛寺、舍米糊、牛王庙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通过实施牛王庙修缮、张家印子屋日常保护、黄柏院落戏楼修缮、摆手堂日常保护修缮等工程,积极争取让舍米湖村、龙潭坪村、黄柏院落、徐家寨等被纳入省级传统文化保护村落名录,让龙潭坪村、舍米湖村成为特色文化村落。
二是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2020 年,根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遴选推荐的通知》要求,来凤县将张家印子屋、覃世寿夫妻及妾墓群、犀牛潭农民协会旧址和红军刘团长墓等四处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对象。目前,张家印子屋、覃世寿夫妻及妾墓群、犀牛潭农民协会旧址已被公布为第八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狠抓数字化建设,着力推动文化服务更加普及普惠。充分利用数字化传播快、受众多、影响大的特点,不断推进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2020 年县民族博物馆投入18.5 万元,实施数字化服务工程,建立了网上数字化博物馆展示平台。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张富清先进事迹宣传、县民族博物馆展厅介绍、精品文物展示17 期,在县民族博物馆网站发布工作动态5 期。截至目前,张富清先进事迹展馆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 个参观团队共10 万人次。张富清先进事迹展馆已被纳入文旅部“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之一。
狠抓队伍建设,着力解决文化事业“后继有人”问题。来凤县高度重视文化队伍建设工作,多措并举不断壮大发展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县委编委2020 年第四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要负责文化、旅游、体育的综合服务工作,职责明确,定位清晰。截至目前,来凤县文旅系统有各类工作人员196 人。全县共有文艺队伍225 支,平均每个村(社区)1.1 支队伍;非遗传承人181 名,23 名文化志愿者。
特色亮点
文艺精品有影响。近年来,来凤县文艺工作者立足基层,扎根人民,创作出一部部感人肺腑的文艺作品。2017 年,以原经济开发区主任兼翔凤镇党委书记向勤仕为原型打造的大型土家南剧《初心》,充分体现了一位基层干部应有的“初心”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2021 年,来凤县南剧传习研究所重点打造的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为题材的大型主旋律南剧《本色》,纳入“永恒的旗帜”湖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优秀舞台作品展演作品,该剧于2021 年5 月28 日在来凤喳西泰剧场首演,拟在今年在梅兰芳剧院开展晋京专项演出,为党的二十大召开献礼。
红色旅游有亮点。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人想到老英雄工作、生活的地方来看一看。来凤县迅速反应,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初步建成以张富清先进事迹展馆、三胡乡狮子桥电站、大河镇独石塘村、百福司镇高洞村为主线的“一馆三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龙凤协作有特色。湖北省来凤县与湖南省龙山县是全国县城间毗邻最近的两个县,两地立足一河两岸、一桥相连、一水相依独特区位优势,持续探索跨省协作共建,全面推动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两地连续七届同时获评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来凤龙山两县按照“千年秦城、武陵佛地、酉水双城、艺术土家”品牌定位,共同完善“品牌共创、市场共建、信息互通、游客互送、利益共享”区域旅游合作交流机制,两县携手主办篮球赛、边区龙舟赛,大力实施旅游资源综合配套建设,建成4A 级景区3 个,3A 级景区6 个;着力规划“神农架-恩施-龙凤-凤凰-梵净山-桂林”纵向精品旅游线路和“张家界-龙凤-恩施-三峡”横向精品线路,大力推出张富清先进事迹展馆、茨岩塘、两县烈士陵园等边区红色景点之旅。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张富清先锋队项目。2020 年7 月,来凤县委决定成立一个以张富清精神为旗帜、将党建、文化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组织,并为这个组织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张富清先锋队。
张富清先锋队运行机制:该项目由县委全面主导,以党建、文化等基层社会治理为龙头,把党员和文化志愿者组织起来,构建起“党建+文化+志愿者服务”模式,织起了一张县、乡、村三级志愿服务网络。
张富清先锋队运行方式:用好老英雄张富清先进事迹这本“活教材”。在县城居民聚集区、窗口单位及其他重点公共场所,张富清先锋队选取县政务局、县经济开发区、农商行等13 个点,因地制宜设立志愿服务岗。构建“15 分钟服务圈”,搭建线下线上点单的桥梁,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
张富清先锋队主要特色:一是传承红色基因。来凤县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土家文化资源。作为革命老区,它不仅是恩施州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地方,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湘鄂川黔根据地的核心。张富清同志服役的359 旅前身红六军团曾在来凤长期浴血奋战,留下了五大战斗遗址和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桥名的革命胜迹接龙桥。张富清先锋队用点滴行动,谱写红色基因代代传的时代佳话。二是志愿服务惠民。来凤县已成立408 支张富清先锋队,共有志愿者32980 人,张富清先锋队已覆盖了全县196 个村(社区),服务群众4 万多人次,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24 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56 万份、与居民签订承诺书2.35 万份、走访入户2.56 万户,受益人数达6.65 万人,服务时长12 万余小时。
摆手舞推动文旅融合项目。摆手舞是土家族世代传承的精神财富,是在鄂、湘、渝、黔边区民众中有很大影响力的文化遗产。摆手舞体现出土家族人乐观、开朗、积极的人生态度,纯朴健康的民族心理,且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娱乐、教育、交际、健身等多项社会功能,具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特质。
2008 年,来凤土家摆手舞入选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来凤县采取多项措施:
来凤县出台了保护民族文化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保护来凤土家摆手舞等民族文化资源的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对来凤县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为对土家摆手舞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来凤县还在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挂牌成立了土家原生态摆手舞文化研究中心,聘请省内外专家对土家民族文化进行研究,整理汇编了《土家文化论坛论文集》。
摆手舞被确定为文化品牌以来,来凤县大力支持摆手舞“摆”出大山。来凤县成功举办了两届“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大型土家歌舞晚会成功在湖北卫视黄金时间现场直播,开幕式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其他活动也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近年来,来凤摆手舞取得了一系列荣誉:在广州举办的“中国第九届艺术节”广场舞比赛中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2018 年10月,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广场舞北京集中展演;2019年,在湘鄂渝黔边武陵山区土家族摆手舞大赛中荣获金奖;来凤摆手舞还曾赴澳大利亚参加湖北对外文化交流的演出,登上了国际舞台……
为了促进摆手舞项目持续健康发展,来凤县采取了系列措施:一是打造摆手舞发源地百福司镇。打造古镇风情,修复吊脚楼建筑群,建设民族风情走廊,修复舍米湖摆手堂,将百福司镇打造成全省旅游名镇。二是规划启动摆手舞碑廊建设。为更好地宣传推介摆手舞,来凤县在百福司镇建设了1000 块摆手舞碑廊,将有关摆手舞的著名诗文、标志性的动作刻在上面,这对挖掘、传承、弘扬来凤摆手舞具有重大作用。三是申报来凤百福司土家源项目。在百福司舍米湖村和兴安村建神州摆手舞堂体验区、楠木古群落观赏区、贡米梯田游览区、红石林观光区、梦寻大喇宫溯源区、秘境茶岔溪探密区等项目。四是推进商旅文融合发展。通过培育土家摆手舞文化品牌,致力将来凤建设成为“土家文化的集成区”,把来凤的秀美山川、民族文化推介出去,让来凤成为土家民族风情旅游胜地,进而推动土家服饰、西兰卡普、凤头姜、满妹鞋垫、杨梅酒、藤茶等文旅产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