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历史学《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2022-11-2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史料英文

刘 鹏 娇

(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一、引言

《专业英语》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将学生的语言技能与史学素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英文史料分析、文献检索能力,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受个人立场、文化偏见、知识局限等因素影响,部分英文史料存在记述不实、有失公允、以偏概全等缺陷。这极易导致学生误读、误用、滥用英文原始文献,甚至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中迷失方向。目前学界相关探讨性文章集中于双语教学[1]、文本分析[2]两个方面,很少论及课程思政改革。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撰文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总书记教育论述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将利用课程思政的契机探索《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科学地客观地甄别解读英文史料,提升思维辩证能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

二、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专业英语》课程需要引导学生从世界性的、全面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紧跟学术前沿,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不同意识形态、迥异价值观念、异域文化信息的大量输入,部分扭曲的、片面的、虚假的信息将冲击学生的思想观念。因此,将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英文史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课程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依据《专业英语》的课程特点,从实践角度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辩证解读英文史料,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度探析史料来源、可靠性及其内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是从神灵意志、卓越人物思想或隐秘理性等精神因素出发解释说明历史进程,而是以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来科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当今信息化时代,英文史料浩如烟海,鱼龙混杂。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协助学生追溯史料的源头,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目的、态度、情感等,客观看待史料价值。例如讲述拜占庭著名历史学家普罗柯比的《战争史》,该著作对于探究近乎湮没无闻的拜占庭时代的欧洲地中海世界和西亚的民族风土具有重要价值,但亦谄媚讴歌查士丁尼一世和大将贝利撒留的丰功伟绩,刻意渲染人民革命运动的粗野愚昧。教师应指出,拜占庭帝国兴起之初,即确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知识分子大多成为御用文人,受宠于宫廷的普罗柯比也努力论证皇帝专制的合理性,其从奴隶主的道德标准出发阐述历史,媚上欺下,污蔑日耳曼人等观点无疑是错误的。结合历史背景和其他史料辩证地看待经典文献,不仅能够使学生科学地解读史料的可靠性及内涵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而且让他们认识到如今中国和平、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无比珍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辩证利用英文史料,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学生认识和研究历史指出科学道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善于总结历史中的经验教训,才能够把握当下、走向未来。辩证解读史料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的复杂性与史料的多面性,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重视英文史料中客观、可靠的有益素材,也要关注史料中扭曲的、片面的,甚至虚假的信息,反思总结时代的偏见烙印。例如讲述马丁·路德·金的最后一场演讲《我已达至峰顶》时,学生们搜集到了诸多关于美国种族关系的史料。学生A提到,19世纪兴起的科学种族主义通过检测头盖骨、智力、体质等数据将白人列为最优秀的种族,黑人则为最低等的人类。学生B表示他看到的史料显示白人奴隶主对黑奴的“父爱主义”,他们从认字、受洗、结婚等方面保障了黑奴的生活。学生C提到长诗《雇工与奴隶》,其中显示奴隶制庄园生活安逸,黑奴学到各类劳动技能,主仆关系温情脉脉。此类史料缺乏科学依据或有违社会规律,无法作为史实性史料运用,但可作为种族主义者认知的原始史料。教师应借此讲解白人至上者如何制造种族藩篱,论证奴役优于自由,与学生共同探讨奴隶主所构建的奴隶制意识形态及世界历史演进历程,辩证地利用各类英文史料。这类训练能让学生对史料保持敏锐的意识,也能为他们今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分析问题、研究历史现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旨在探索《专业英语》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期提升历史学专业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看待英文史料的能力,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及培育模式提供参考。参与本研究的学生为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的43位历史学专业本科生。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其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促进作用。具体研究问题为:历史学专业学生解读英文史料时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接受过哪些史料检索与史料解读培训?学生对于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及其可行性有哪些看法?

(三)研究活动设计

研究者按照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对43位历史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每周2学时,共一学期的培训。首先,教师用30分钟的时间,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讲解英文经典历史文献。其次,留给学生40分钟手动检索相关英文资料,展开专题性历史问题研讨,相互交流搜集到的史料,彼此交换对史料的辩证解读。最后教师用20分钟的时间结合学术前沿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进行综合性的点评,指导学生辩证运用英文史料。

(四)调查工具

研究采用的测量工具为:《专业英语》课堂考察、深度访谈、自编问卷及学生笔记。

(五)数据分析

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涉及12个问题,回收问卷43份,实验有效。

四、结果与讨论

(一)学生解读英文史料时遇到的主要问题

超过70%的学生认为英文文献中大量的专业术语和陌生单词令他们感到无比吃力。大约60%的学生表示部分英文文献内容与他们已掌握的知识结构有冲突,明显感受到史料的偏见与缺陷。另有40%的学生表示他们搜集到扭曲、片面、虚假史料信息时直接放置一边,不再使用。研究者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初步实施阶段发现,学生普遍对《专业英语》课程存在畏难情绪,倾向于直译教师给予的英文文献,对辩证解读史料的来源、可靠性、内涵以及如何使用史料等缺乏敏锐的意识。这或许与他们曾接受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关。

(二)学生接受过的史料检索与史料解读培训

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英文史料检索与史料解读专题训练。70%的学生英文史料检索的途径仅有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百度文库、道客巴巴等,其中三位学生表示向教师请教过检索史料的世界史网络资源。据调查,研究者发现历史学专业学生非常注重专业学习,但学习方式以课堂听讲为主,侧重知识要点的背诵、答题套路的模仿及教师推荐书目的阅读,自己动手检索文献、辩证解读运用史料的训练不多。

(三)学生对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及其可行性的看法

受试学生对于此次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探索期待很高,近98%的学生乐意参与此次教学实验,表示从英文经典历史文献入手,能更好地理解讲授内容,客观看待西方学术权威,消解畏难情绪;与传统的被动的解释生词、翻译文章相比,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的辩证看待史料能够使学生发散思维、深入理解历史问题,学会科学理性地解读运用史料,把握住了史料的思想性,能够清晰明了地考察历史问题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自主动手检索史料,提升了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为今后的学习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受试学生对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给予了积极肯定的评价,表示此次教学模式探索令其在分析解读英文史料时做到胸中有丘壑,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对历史规律的认识,辩证客观地评价是非曲直,不再轻易受史料中扭曲的、片面的、虚假的信息迷惑。此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主要以辩证解读史料和辩证运用史料两部分组成,本研究以此为分类深度访谈了数位学生,各选取一例代表性个案,探究学生对此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可行性的看法。

1.辩证解读史料个案分析

L同学是来自都市家庭的阳光男孩,自小酷爱阅读,崇拜18世纪启蒙思想家、大学者伏尔泰。L同学初中时便接触到伏尔泰的著作,对其《风俗论》十分推崇,认为它打破了以基督教为中心的一元论历史观,以“东方-西方”二元并置的模式理性地论述了东西方文明历程。研究者在与他深度交流后发现,L同学喜爱历史,知识面宽,但阅读时追求数量而非质量,倾向于大致浏览,深信伏尔泰等权威学者的观点。此外,L同学计划攻读研究生,立志从事史学研究工作,故而很看重此次课程思政中对学生辩证看待英文史料的训练,希望借此提升自身史学素养,为将来的专业学习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学为指导,组织学生们学习伏尔泰的《风俗论》,鼓励学生大胆、踊跃提出问题,敢于在考证史实的基础上指出问题,不以“权威”为权威,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辩证批判精神。首先,教师协助学生追溯史料的源头。L同学了解到伏尔泰处于18世纪启蒙运动的盛期,他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生为思想和言论自由而战。两番入狱,几度放逐,不改初衷,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教师提到伏尔泰是坚定的启蒙主义者,但他生活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时代,《风俗论》亦带有殖民主义色彩,免不了有文化偏见。书中说道:“我们西方民族显示出了远胜于东方民族的智慧和勇气。……东方民族完全不需要我们,我们却需要他们。”这段话显现了伏尔泰秉持着西方立场,西方应得到东方的资源、市场等,而东方却没有侵入西方的理由。其次,伏尔泰治史严谨,但有些史料记述不实,以偏概全。教师在带领学生详细阅读文本时发现,《风俗论》关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记载存在问题。书中写道:“从麦哲伦海峡到加拿大的哈德孙湾……没有随季节变化迁徙的民族,因为此地缺乏驼兽。”[4]L同学仔细阅读了相关著述,其中深入北美生活的法国探险家萨缪尔·尚普兰曾描述魁北克的印第安人:“这些印第安人……捕获完鳗鱼安顿好一切后,他们将离开这里去狩猎海狸,直到来年初再返回。”[5]L同学意识到伏尔泰的观点记述不实,美洲的印第安人并非因没有驼兽固居一地,至少部分印第安人会随季节迁徙。教师表示在浩瀚的英文史料中,此类记述不实的现象绝非特例,L同学表示以后将唯物辩证地看待伏尔泰等权威学者的著作,不迷信权威,明晰史料的来源和内容,仔细甄别考辩权威观点,提升思辨能力。

2.辩证运用史料个案分析

J同学是来自小城镇的踏实女孩,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关注女性教育史。中学时她看过国外贫困女性失学的视频,令她十分震惊。研究者发现J同学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将性别差异观念、质疑女性智力及能力的史料直接弃之不用。对此,J同学表示性别差异观念缺乏科学依据且有违常理,不能作为史实性史料使用。

研究者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收集女性教育偏见相关的英文史料,辩证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反思总结时代对女性的偏见。在教师的指导下,J同学重点梳理了美国早期女性教育面临的问题。首先,J同学重新找回了性别差异观念相关的史料,如信奉性别差异的人宣称两性存在心智差异,《马萨诸塞杂志》的一篇文章宣称:“妇女的心智由更拙劣、更脆弱的物质构成。”[6]甚至女性作家汉娜·摩尔也认可男性心智更具有科研能力[7]。其次,J同学检索了固守性别偏见、唱衰女性教育的史料,如美国早期流行着这样的观点:“上学会让女孩变得自负骄傲,使她们不再乐意劳作。”[8]女性的位置应在家中,“政治、哲学、数学……将抑制你活泼的天性,毁灭你的悠闲和温柔。”[9]最后,J同学结合此前收集的女性要求教育平等的抗争行动,完成了《美国建国初期关于女性教育的偏见及抗争》一文。该文章先论述了性别差异、教育偏见等对美国早期女性教育的阻碍,后阐述了女性为获得平等教育做出的不懈努力,结构合理,内容详实,被一致评选为学期优秀论文。J同学反思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让她辩证地看待不同类型的英文史料,科学理性地看待历史问题,也激发她发散思维、辩证批判,领略到专业历史研究的乐趣,更使她深切感受到当今中国平等、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她要做到学好专业英语,做好中国青年。

五、结语

研究结果显示,《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有益于培养学生辩证看待英文史料,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研究产生如下启示。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有机融合了专业知识与价值理念。片面虚假、鱼龙混杂的信息极易使学生迷茫困惑,此类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课程思政改革既要融入课堂专业课教学,也要引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第二,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史学素养均得到提升。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敢于质疑的意识,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学生在史学素养与思想价值领域的双重提升,为国家培养有能力、负责任、重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史料英文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史料二则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