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州山地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1-21张仁贵

耕作与栽培 2022年1期
关键词:黔南州技术推广主体

张仁贵, 龙 风

(黔南州农业农村局, 贵州 都匀558000)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省南部,位于东经106°12′ ~108°18′,北纬25°04′~27°29′。东西相距207.9 km。南北相距269.4 km。南面的荔波县距海岸(广西防城港)390 km。是贵州省距海岸最近的地方。东面与黔东南相邻,南面、西南面和广西河池、百色地区接壤,西面与安顺、黔西南交界,北面、西北面与遵义、贵阳相连。全州总面积26 197 km2,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5%,辖2个县级市、9个县、1个自治县。州境地势北高南低,以坡地为主,平均海拔997 m,低于全省110 m。海拔800 m以下地面占耕地总面积的20.65%;800~1 000 m占23.62%;1 000~1 200 m占23.17%;1 200~1 400 m占19.05%,1 400 m以上占3.51%。全州地处东亚季风区,热量丰富,全州无霜期平均为292 d,州内大部分地区日照度在30%左右,全州年平均气温13.6~19.6 ℃,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渐递增。黔南州是贵州省多雨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多在1 200 mm以上。

黔南州属典型的山地农业特征。山多地少,地块小而分散,旱地多,水田少,地块优质率低,中下等地多;农业生产类型多而分散,生态环境、小气候复杂多样,生产水平偏低,现代化生产技术推广难度大。

根据贵州省农业区划划分,黔南州属贵州中部粮、棉、油、菜、茶、麻、猪、牛、羊等发展适宜区。水稻、玉米、马铃薯、蔬菜、茶叶、油料作物、生猪、山羊、土鸡、肉牛、中药材等多种农产品都是黔南州的主导产业,加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调整是发展山地农业的必由之路。

1 发展现状

1.1 农产品初步形成商品生产

全州农产品生产以小农户为主,经营规模小,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弱小,农产品商品生产比较落后。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是黔南州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占总农户的95%。截止2020年,全州有省级、市级和县级龙头企业8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 794个,家庭农场2 275家,专业大户578户。龙头企业的数量少,带动力不强,企业与农民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利益共享机制。2020年,全州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标志的面积为18.5万hm2,绿色食品认证29个,有机认证86个,地理标志认证16个。

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农业产业结构由猪粮统天下状况向多元结构方向发展。2020年黔南州粮食播种面积占比62.7%,蔬菜、果树、特色经作占比37.3%,粮食、果蔬、经作面积之比为62.7∶29.2∶8.1。生猪、牛羊、家禽、兔和鱼养殖增长缓慢。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16万hm2,生猪出栏163.94万头,羊出栏26.00万只,家禽出栏2 082.16万只,牛出栏20.10万头。

1.3 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

由于农业经营规模小,效益低,农村文化程度高的人员大多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产业。目前全州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从州内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8%,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0.52%。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较多。

1.4 耕地资源质量不高

黔南州耕地的现状是坡地比平地多,水田比旱地多,土地破碎,坡地、零星地、小块地占比大。耕地质量等级表现为中下等地多、上等地少,地块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优点是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1.5 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得到提升

黔南州农业生产加快了优良品种的更新,良种使用占比达99%以上,机械化率有所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提升,耕地复种指数不高。农作物绿色增产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健康养殖、山地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技术得到普遍推广使用。2020年全州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27万hm2。农药使用总量1 422.92 t,比2019年减少22.37 t,农药利用率为40%,实现农药使用增效减量。2020年全州化肥施用量为80 646.26 t(折纯),比上年减少8 643.8 t(折纯),其中:氮肥28 055.65 t(折纯),比上年减少6 729.9 t(折纯)、磷肥8 599.66 t(折纯),比上年减少3 069 t(折纯)、钾肥6 368.17 t(折纯),比上年减少592 t(折纯),复合肥37 626 t(折纯),比上年增加2 072.2 t(折纯)。有机肥施用面积19万hm2,施用量(实物量)1 733 322 t,比上年减少79 627 t。其中商品有机肥115 128 t,比上年增加47 630 t、农家肥1 618 194 t,比上年减少135 632 t。

1.6 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持续增加

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持续增加,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培育经营主体、建设品牌等,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推广适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能力提升的投入与实际需求还有差距。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

农业产业发展的模式相似度高,导致了其产品同质化程度非常高,主要表现形式为:种植与养殖方法基本相同,除了靠品牌赚钱,就只有价格比拼;其次对生产经营者的种植、养殖品种、生产布局等指导欠缺,生产的盲目性大,导致大量农产品同质化,造成产品滞销价低,产业发展达不到预期效果。

2.2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农业环境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地膜的施用对土壤的污染,并经地面径流造成水污染,甚至污染地下水和空气;其次农村小城镇建设、村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企业和生活以及畜禽养殖的污染。

2.3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发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种养+大户、新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企业。其中,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家庭经营,其他是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决定农业的发展能力,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小规模经营的家庭农户占总农户的95%,家庭经营仍然是黔南州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式。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强,农产品商品生产比较落后。

2.4 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到位率低

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到位率低主要是三方面的因素造成,一是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传统农业比重大,农民农技推广参与度不高。二是忽视了农民的需求,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由部、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因此,在适用技术推广过程中,对各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忽视了对农民具体需求的考虑。在工作过程中,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三是农技受训对象年龄结构老化现象严重,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根据2020年调查数据资料,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对象按年龄划分,其中30岁以下占总数的12.00%,30~39岁占20.00%,而40岁以上占比68.00%;按文化程度划分,小学占总数的52.00%,中学占40.00%,高中(中专)及以上占8.00%。

3 对策建议

3.1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农产品销售市场中,多数农户对生产经营投入较多精力,但对农产品需求预测、市场营销、销售渠道、品牌打造等缺乏关注和政府扶持,农产品生产-管理-上市-销售的全链条信息不畅,难以把握市场动向,农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发生,造成产品滞销。

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问题。合理化调整确定农产品的生产品种、规模、地域、时间等要素。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高级化调整研究较多,而合理化调整研究较少,这将影响解决农产品同质化问题的进程。因此,须将合理化调整研究纳入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问题。

推行全省农产品年度发展规划制度。在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全省的农产品种养规划制度,对全省各地农产品的经营品种、经营规模等进行统筹规划,建立由省农业部门集中指导审批,以各地市和州县为单位上报农产品生产区域、品种和规模的统一规划制度,发布种植、养殖年度生产建议书,引导农户科学合理发展种养业。

打造公共品牌。由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对农户经营的农产品面积、品种、规模等进行调查研究,挖掘本地特色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种植技术等优势,积极申报公共品牌。建立健全公共品牌培育机制,推广市场认可特色农产品。

完善农业产品销售渠道。完善农产品线上线下联合销售机制,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淘宝、天猫等开设网店等方式,由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和政府共同打通官方销售渠道,确保农产品有效销售。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对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保鲜、收储,产出多样化的农产品服务,进一步带动农产品市场附加值提升,避免单一的销售农业初级产品引起集中上市和利润降低。

寻找农产品内在差异化价值。农产品在外观、品种、风味等方面存在很大相似,要做得更好,代价太大,只能随行就市获得普通利润,而寻找农产品内在差异化价值,不是“做更好”,而是要“做不同”,从消费者出发,寻找独特卖点、创意个性名称、广告语等,促进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兴趣,从而实现消费认可。

3.2 推广农业绿色环保生产技术

提高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开展农业环境生态文明教育,指导农民发展无公害绿色产业,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植树造林提高绿化率;严禁焚烧秸秆,推进秸秆还田。

积极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应用。一是通过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农药、化肥、农膜的用量;二是通过节水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和生态养殖的技术应用减少污染;三是推广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四是通过畜禽规范化养殖和畜禽污物一体化生产模式减少养殖污染。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的推进,沼气池的综合利用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强化农村环境管理,改善人居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要严禁新建污染产业,新建产业要符合产业政策、绿色生产。要加强对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监管。

3.3 落实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及措施

没有小农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要支撑。要加强对农业新型主体的培育,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推进农民就业增收、加快乡村振兴。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宣传引导。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工作,营造发展环境,扩大整体规模,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抓好农业产业化创新发展、产业深度融合模式,并做好做法与模式的宣传引导。

落实利益机制,创新监管方式。通过完善“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经营主体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按照“发展、学习、提高、规范”的思路,引导和督促经营主体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断提高规范化、组织化运营水平。

结合项目实施。一是新型主体培育与产业扶贫项目相结合,二是新型主体培育与农村重点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相结合,三是新型主体培育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相结合。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发挥规模优势,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做强做大特色农业产业,实现绿色发展。

3.4 改进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方式

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加快土地流转和推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集约化生产程度,培育当地农业企业和其他行业企业,就地就近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利用各种平台集中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积性;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有利条件,将资源变成财富。真正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精品化、品牌化,强化园区经济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贴近需求制订推广方案。一方面小农生产模式对适用技术推广需求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农村普遍存在老龄化问题,年轻人外出务工,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工作的面向对象为中老年人,他们的文化、科学方面的知识水平较低,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制订推广内容。因此,在农业适用技术推广中,要对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予以考虑,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制订相应推广方案。

针对性的开展农技培训。人才储备决定未来发展,中国农业的未来在于农村从事农业的人才培养。农村农技人员的培养一是培训切入点提前,将培训重心从农业生产者向初中、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转移,把在校学生作为高精农业技术培训的重点,改善农村农业人才结构。二是加强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员工和种养殖专业户的培训,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三是结合各种项目的实施工作,做好常规农技推广工作,采取课堂与现场相结合、教学与农时相结合、分散教育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

猜你喜欢

黔南州技术推广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春日花田映红颜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论碳审计主体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协会交流工作
何谓“主体间性”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