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老年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
2022-11-21张萍香
张萍香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财金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1年5月,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达到18.7%,其中65周岁以上的老人人数达到19063万人,占比13.5%。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终身学习制度体系,加强终身学习法律法规建设”,对于老龄化社会,我们应该大力推进老年教育,满足老年人教育需求,促进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调整心态,拥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1]。社区是老年人平时生活的地方,在社区开展老年教育,具有天然的“近水楼台”的优势,并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因此我们应提升社区在老年教育中的作用,打造智慧社区,通过智慧社区灵活开展老年教育,实现老年人的终身教育,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促进老年人与社会深度融合。
1 智慧社区老年教育理论概述
智慧社区是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引入社区,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提升社区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社会进步[2]。智慧社区包括智慧物业管理、电子商务服务、智慧养老服务和智慧家居等。
老年教育可依托智慧社区中的智慧养老服务,将智慧社区与其结合,充分利用智慧社区的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社区里的老年人开展老年教育,通过制作小程序、发布课程表、引进培训教师、丰富自主学习资源等各种渠道,从老年人的兴趣出发,有规划地引导老年人参加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 福建省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现状
福建省开展老年教育在全国走在前列,1985年成立福建老年大学,通过老年大学开展老年教育。目前,福建省已形成老年大学教育、城乡社区老年教育、远程老年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3]。以福州市为例,截至2020年5月,全市建成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2351所,学员数达31.5万人次,全市老年人老年教育参与率27.3%;乡镇(街道)老年学校173所,建校率100%,村居(社区)老年学校2231所,建校率83.1%;开设远程教育收视点1636个,注册学员数达10.8万人。数据说明,福建省越来越重视老年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比较多是在老年学校开展老年教育,受众较少,老年人参与率低于50%。
但是,目前社区老年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老年教育存在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兼职人员占比高,女性参与者多于男性参与者。在教育形式上,主要通过居委会的老年教育机构参加,在教育内容上,以文化艺术类、休闲保健类和技能类课程为主。总体而言,福建省社区老年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社区老年教育在组织上和运行上尚存在一些问题。
3 福建省发展智慧社区老年教育面临的问题
3.1 老年人自主参加社区老年教育的意识不强
一些老年人终身学习意识淡薄,认为自己退休了已经不能为社会发挥余热,继续学习并不重要,于是就回归家庭、照顾儿孙,除非有空的时候才参加社区老年教育,参加继续教育不在自己主动规划学习的范畴之内。殊不知,如果自己不加强学习,与儿孙沟通过程代沟严重,认知水平严重滞后,容易与社会脱节[4]。还有一些老人认为,迟暮之年只需要身心健康就好,学习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不愿意出门参加活动,且对社区老年教育认知错误,以为社区老年教育就是组织老年人打麻将或者下棋等,认为是休闲娱乐,参加与否都无关紧要。老年人是社区老年教育的主体,他们主观意识的淡薄严重影响了社区老年教育的开展。
3.2 社区老年教育组织欠缺,缺少立法保障
福建省在2005年颁布实施《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以立法的形式强化终身教育,但是关于在社区开展老年教育并没有在细则中体现,社区老年教育缺乏立法保障。当前的老年教育较多在老年大学开展,而参加老年大学的老年人多是有一定文化和学历基础的,即老年大学的门槛过高,在老年大学参加教育的受众较小,无法在所有老年人当中推广[5]。由于缺乏立法保障,大多数的社区老年教育处于无人组织或者自发组织的状态,无人管理或者管理松散,有的社区甚至没有老年教育场地,无法开展。
3.3 社区老年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对老年人吸引力不高
当前,多数社区开展老年教育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请老年人在社区过场、拍照、撰写简讯,这容易使老年人对社区老年教育产生误解。当前在社区老年教育实践中,社区老年教育内容多为书法绘画、养生保健、医疗护理等传统内容,每次组织的活动雷同性较高,内容单薄,吸引力不够。同时,社区老年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无法保证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从而影响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
3.4 经费不足,社区老年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
目前,社区老年教育没有专项基金,政府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经费来源没有做规定,经费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开展。很多社区老年教育缺乏场地,教学设备落后,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一些偏远社区或者农村社区,没有条件进行社区老年教育,体系建设还有待加强[6]。
4 发展智慧社区老年教育的创新策略与建议
4.1 制定社区老年教育专项法律,使老年教育有法可依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研究制定社区老年教育专项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社区老年教育的管理主体、实施形式、经费来源,从而充分保障老年人的学习权力,使得老年教育有法可依。与国外相比,20世纪末,国外相继制定了《终身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保障终身教育,国外立法时间早,老年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福建省应该加快推进社区老年教育立法,以法律的形式详细规定社区教育老年的管理体制、经费投入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等方面,对社区老年教育开展规范化建设。
4.2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社区老年教育
社区老年教育相对来说是个新概念,老年人是实施社区老年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有利于社区老年教育的顺利开展。社区应该制定老年教育宣传方案,通过广播、电视和社区公告栏,将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植入人心。不断强化老年人接受终身教育的意识,使老年人自觉参与到社区终身教育,并发动周边的老年朋友一起参与,只有老年自觉主动地参与社区教育,才能使社区老年教育参与队伍不断扩大。
4.3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社区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
当前,社区老年教育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机制较为混乱,导致社区老年教育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因此应该完善管理体制,促进社区老年教育的管理规范化、体系化。建议在社区居委会成立一个社区老年教育管理部门,设置工作站,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定期组织老年教育,形成全方位、多样化、多层次社区老年教育运作体系和服务体系。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社区老年教育健康发展
老年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育方法与普通教育相比,差异性较大,因此需要组建社区老年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议利用社区老年教育专项经费,向当地的开放大学聘请具有老年教育经验的教师,结合热衷于老年教育的志愿者,成立社区老年教育讲师团开展社区老年教育,同时社区应对讲师团定期进行培训。对于教学成果明显、老年学习者反馈好的教师颁发给予表彰与奖励。
4.5 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充分利用智慧平台开展老年教育
智慧社区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充分抓住国家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的重大机遇,积极打造智慧社区,利用移动互联网设备,将老年教育纳入智慧社区建设,建立老年人的线上学习平台。充分利用智慧平台对老年教育进行宣传,丰富老年教育内容,重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并将线下课堂搬到线上课堂。通过微信公众号向老年人推送课程,激发其参与的兴趣,实现在家也可以接受教育。通过调研征求老年人的爱好,因材施教,每个社区利用社区内具有鲜明特色的资源,挖掘出本社区的老年教育特色,并与周围社区分享,实现共享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