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兵法》汉简本与传世本词语差异辨析(一)

2022-11-21王方庆

孙子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善者汉简孙武

王方庆

《孙子兵法》汉简本与传世本相比,在词语上有很多不同。经校对整理,有通假字100 余个,词语差异180 余处。其中,多数对理解兵法内容没有大影响,主要是语气、指代、连接等词语;也有一些是语言文字演变,有的则是语义延伸。但是,有一些差异对内容理解带来了很大影响,个别者一字之差甚至直接导致语义相左。据统计,差异较大的词语大约有30 余处。总的看来,影响较大的差异之处,绝大部分以汉简本义长。汉简本《孙子兵法》是目前可见最早的版本,与其他传世本所以出现差异,应是传承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增益或更改。

限于篇幅,以下将《计篇》《形篇》主要差异处进行简要辨析。为直观显示其差异,原文将汉简本列前,传世本之增益或更改则附后,并以括号标注。

一、《计篇》语句差异辨析

1.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此处传世本比汉简本多“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粗看一下,好像是没有什么问题,但细究起来实有不妥当的地方。原因在于,二者对“利而诱之”“怒而挠之”的理解存在差异。

通常,将“利而诱之”解读为“敌若贪利,就用小利来引诱其上当”,而将“怒而挠之”解读为“敌将易怒,则故意扰乱他,使其失去方寸”。这样的理解,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说不通的地方,二是与前后内容不够兼容,三是似乎从战争整体考虑问题不够。

关于“利而诱之”,如果对手很强大,躲还来不及,谁还傻乎乎地去引诱他?这种理解与“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是不兼容的,但理解为“如果态势对我方有利,就引诱对手来与我作战”,就没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会与后续内容冲突。

关于“怒而挠之”,除以上理解外,还有另外一种理解:如果敌方阵形整齐、士气高涨,那就想办法屈挠他们,使之变得疲弱。其中的“怒”,不是我们常指的愤怒,而是处于一种士气高涨的状态。这种方法,与我军在游击战争期间面对强敌时“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做法类似。

总体来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是前文“因利而制权”的完整方法体系:与敌对峙,如果态势于我有利,就引诱他来战;如果不引诱他主动出战,他守我攻,要费更大力气;如果对手处于混乱状态,抓住时机战而胜之;如果对手实力强劲,就要时时防备;如果对手过于强大,就要想办法避免对抗;如果对手士气高涨,那就要避其锐气,想法屈挠削弱对手,“待其衰懈”再战。要而言之,“怒而挠之”与《军争篇》的“治气”“治心”“治力”“治变”以及《九地篇》中的“夺其所爱”“践墨随敌”思想是一致的。这样,就比理解为对手好利、对手易怒等更加符合原意,是一种整体的认知,才符合《孙子兵法》军队统帅的思维层级。另外,“利而诱之”包含“卑而骄之”的方法在内,“怒而挠之”包含“佚而劳之”的意思。至于“亲而离之”,从敌军外部施加影响相对困难,不易实施,且更多的是政治层面而非军事层面的手段。

综合来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与前面五句话不在同一个意义层级,有画蛇添足之嫌,同时也容易误导读者,使读者产生理解偏差。这个问题的存在,应该是后世传承者战役战术思想对孙武战略思想的掺入而造成的。

2.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

传世本为“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汉简本为“多算胜少算,而况无算乎”。这个差别也容易引起认识偏差。

传世本对本段有一个解读,意为:战前周密筹划胜利条件的多少,对取胜影响甚大。这样,就把“庙算”的“算”和得算的“算”意义混淆了。《计篇》本身重在解决如何在战前预判胜负的问题,所谓“得算”是指“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七个方面的优势问题。也就是说,胜利条件多少,是预测胜负的基本依据。具体来说,通过胜利条件对比,凡胜算多对胜算少的就能够胜利,凡没有胜算的则不可能取胜。用这个方法,就可以在战前预判胜负。未战状态下是无法对比双方筹划是否周密的,所以增加这层意思后,会影响通过得算多少来预判胜负的核心意义,甚至掩盖得算多少对知胜负的决定性作用。这样来看,“多算胜少算”比“多算胜,少算不胜”表述更加准确。所以,本句汉简本义长。

这个问题的产生,应系传承者对战前周密筹划更加重视、对战前筹划取胜的价值扩大化而造成的。《形篇》“胜可知而不可为”就是对“庙算”胜者价值的界定。一般规律,“胜可知而不可为”,战前筹划不周密难以取胜,但筹划周密也不一定能够取胜。

二、《形篇》语句差异辨析

3.昔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这里汉简本比传世本多一个“昔”字,意思有所差别。“昔”意指过去,有这个字代表本句话的意思是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没有这个字,这句话的意思就可能是主观结论。历史经验和主观结论相比,历史经验的可信度要明显高于主观结论。而且,总结历史,对善战者的指代就更加明确,也为后续的“善之善者”留出了余地。另外,通过“昔善战者”引入,对后续内容的理解才能更加顺畅。

本句汉简本义长。传世本删除“昔”字的原因,应当是传承者在已经将《孙子兵法》看作兵法圣典的情况下,将其中的内容都看作真理,认为“昔”字可有可无,但却忽略了孙武以诸侯国君为核心读者的写作角度所致。

4.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本句汉简本是“不可胜,守;可胜,攻也”,传世本是“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二者之不同主要在一个“者”字,这个差异造成了语义变化。通过上下文理解,本句应该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进一步延伸,意指:为不可胜,采取防守的方法;待敌可胜,组织进攻就是了。联系上下文,“不可胜”特指己方,“可胜”特指敌方,与上文相统一。这样的用法在《地形篇》“可以击”指“吾卒”,“可击”指“敌”类似。传世本“不可胜者”可以理解为“为不可胜者”,也可以理解为“敌不可胜者”——理解为“敌不可胜者”,与上文不一致,不可取;理解为“为不可胜者”,就不如“不可胜”来得更加简洁、顺畅。本句传世本容易引起歧义,导致理解困难,也使其与下文连接不够顺畅。

传世本对本句的改动,原因可能是传承者对本段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有所偏差造成的,也可能是传承者把一篇本来是论述攻战决策的兵法误解为战役战术原则而造成的。

5.守则有余(不足),攻则不足(有余)

本句汉简本是“守则有余,攻则不足”,传世本是“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同样的兵力,本土防守会有余量,而越境进攻需要很多保障力量,且兵员损耗难以补充,从而致兵力不敷使用。这些应该是一种常识,而按照这种常识来解读,汉简本与相关常识相合。传世本可以有两种解读:其一,“采取防守策略就会显得不足,采取进攻策略就会显得有余”;其二,“因为兵力不足则采取防守策略,因为兵力有余则采取进攻策略”。第一种解读与常识不合,不可取。第二种解读需要看成倒装句“不足则守,有余则攻”。但是,书中其他部分并没有出现过这样别扭的倒装句,故第二种解读亦不可取。再者,联系上下文来看,本句应该是对“不可胜,守;可胜,攻也”的进一步解释。就是说,先为不可胜为什么要守?因为“守则有余,攻则不足”。这样,便引出了下一句“昔善守者”,与“昔善战者先为不可胜”相呼应,从而将“善守者”与“善战者”画上了等号,并进一步突出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原则。

综合起来看,本句汉简本义长。传承者对本句的改动,应该是因上下文改动以及理解偏差而造成的。

6.昔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本句汉简本为“昔善守者,藏九地之下,动九天之上”,传世本为“昔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其主要差异是传世本增加了“善攻者”。这个差异,明显是传承者将攻守割裂,误解了孙武强调慎战、强调先采取守势保证不可胜、强调先胜而后战的本意。孙武所推崇的“昔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既是“善守者”,更是“善攻者”,“善守”与“善攻”不可分割,“善战者”应该既“善守”也“善攻”。“善守者”,隐藏自己“于九地之下”,待机会来临,发动攻击可以像“动于九天之上”一样。这是“善战者”应有的能力。

本句仍以汉简本义长。改动这句话的传承者,对作战认识明显有所偏差。

7.见胜不过众人之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本句传世本与汉简本存在的差别是“善之善者”与“善者”的区别。综合前后内容来看,孙武并不推崇“众人之知”的“见胜”和“天下曰善”的“战胜”。孙武认为,“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的“胜易胜者”,才是“善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者,才是“善者”。“众人之知”的“见胜”者、“天下曰善”的“战胜”者,连“善者”都算不上,何来“善之善者”一说?而且,孙武在《谋攻篇》对“善之善者”有明确定义,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者,是“自保而全胜”者。

本句亦以汉简本义长。改动的原因,应该是传承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孙武所认为的“善者”和“善之善者”。他可能认为,“众人之知”的“见胜”者、“天下曰善”的“战胜”者,虽然算不上“善之善者”,但称为“善者”还是可以的。所以,其对“胜”的认识,与孙武相比,相差甚远。

8.(故)举秋毫不为多力

此句传世本比汉简本多了一个“故”字。加一“故”字,遂使之与前句之间疑似因果关系。联系上下文,“举秋毫不为多力,视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应该是用于引证下文“所谓善者,胜易胜者也”,与上文“见胜不过众人之知,非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者也”之间并非因果关系,也没有顺承的关系。其与上文之间,应该是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的关系。上文点出什么不是“善者”,下文回答什么是“善者”。所以,在此多出一个“故”字,非常别扭,难以理解。如果将此“故”字理解为“过去”的意思,也不合理。

综合起来看,本句汉简本义长。产生这种改动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传承者对上文“善者”与“善之善者”理解偏差所致。

9.(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此句传世本多一“兵”字。多此字,反映了传世本对这句话的理解有所差异。关于这个“法”字,历史传承中主要有两种注解:一种是从国家综合实力上来解读,认为此句反映的是国家实力及其向军事实力的转化规律,考虑的是综合实力对胜负的影响;另一种是从战役组织角度来考虑,认为此句是反映国土幅员情况对作战兵力投入以及使用方法的影响规律。从《形篇》总体内容来看,其主要是战前根据实力影响胜负的规律来决定是否发动战争的指导原则。先胜而后战,要发动战争必须有“先胜”的能力。那么,如何保证“先胜”?其中一个隐藏的必胜规律就是以绝对优势的实力取胜。因此,要做到“先胜”的一个途径,就是“修道而保法”,建设以镒称铢的绝对优势,其中包括以诸侯国君为主导的“修道”。按照军队建设规律实施的“保法”,则有两个方面:有了良政,可以保证国家团结,保证军队建设能够有效集中资源;按照度、量、数、称、胜的建军规律建设军队,才能使各个环节顺畅转化,将资源实力高效转化为军事实力。这样,因“修道而保法”之功即可形成必胜的绝对优势实力。相反,将“法”理解为一定地域情况下的战役战斗组织方法,与全篇内容相比,层次确实有点低。另外,将本处的“法”等同于《计篇》的“法”,理解为法治,也有所偏颇。

综合起来看,本句汉简本义长。传承者改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本篇主旨理解偏差造成的。其演化过程,可能是先因为没有理解其战略层面的意义,将其篇次延后;又因为其位置延后,使后续传承者理解其内容时更加偏向战役战术层面,从而将此“法”理解为战役战术组织方法,故在其前增加了“兵”字。

10.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

本句主要差异是汉简本为“称胜者”,传世本为“胜者”。综观整部兵法,孙武子对取胜至少提出了四种方法,分别是:《形篇》的“称胜”、《行军篇》的“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1〕、《实虚篇》的“敌虽众,可毋斗”〔2〕、《九地篇》的“千里杀将,此谓巧事”〔3〕。这些战胜方法根据主观优势所起作用逐步深化。“称胜者”原意是指依靠绝对优势实力取胜,无须主观特别努力;“并力料敌取人”,是在“兵非多益”状态下,主观方面只要做到料敌、勿武进即可;“敌虽众,可毋斗”的方法,是通过“形兵之极至于无形”从而使敌“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行动自由,“因形而措胜”,从而实现以寡击众;“千里杀将,此谓巧事”是针对“敌众以整将来”的最严峻态势,在通晓“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基础上“投之于险”,“先其所爱”,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然后“践墨随敌”,“千里杀将”,这需要极大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后三种方法,与《形篇》“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似有反向对应关系。“称胜”与其他三种方法相比,有明显的差别。传世本将“称”字删除,模糊了《形篇》取胜方法的特殊性,也弱化了孙武子对绝对优势实力无悬念取胜的推崇。

本句汉简本义长。传承者所以改动此处,可能是由于其对“称胜”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和准确以及其对《形篇》的总体理解偏差造成的。

猜你喜欢

善者汉简孙武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 第11章 良知未泯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三令五申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孙武宴
孙武练兵
《论语》节选
图说书法(三十四)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令五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