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进路
2022-11-21朱晓楠
朱晓楠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创新发展,应该在基础资源、发展原则、发展思路等方面理清理路。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资源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理论基础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1]8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确立起来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中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其能更好地回应时代诉求,展望未来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很好地贯彻落实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贯穿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1]12“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3]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断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地位,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守人民立场,让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无疑应该坚守人民立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基点。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将其作为重要的理论指引。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一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得以落实。二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以发展生产为基础,以分配制度为抓手,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三是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共进的发展原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四是在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党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科学指导。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一直践行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又如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判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是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再如坚持大历史观,从新中国史、百年党史、社会主义史、中华文明史来看待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科学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实践基础
理论总是产生于实践,而实践则进一步促进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武器从来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形成的具有指导意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为实践基础,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创新发展。
社会变革的时代也是理论发展的时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时代变局将促进实践创新,从而为理论创新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在人类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回答了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强化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战略意识,在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中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文化滋养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不仅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且还应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滋养,从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风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价值观体系的重要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应有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思想政治教育烙下鲜明的民族印记,以特有的形式与内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必须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资源,这是传承性与民族性的体现,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内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凝聚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共识
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其本身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和价值体系,更是因为这种传统早已内化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这一隐性文化场域的影响。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4]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才能更好地凝聚共识,使人们更加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内涵。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则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坚持意识形态原则、问题驱动原则和开放创新原则,为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方向保证、持续动力和活力源泉。
(一)坚持意识形态原则,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意识形态原则。
从政治层面看,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越来越具有欺骗性、隐蔽性和执意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积极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趋于一致,与非社会主义思潮进行坚决斗争的任务和使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应该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为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心理结构的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对社会成员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对于这种意识形态的认可已经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此时,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要将理论讲解升华为理论引领,更好地引领人们的社会生活,不断拓展自己在新时代的发展边界。
从教育层面看,学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应该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习近平同志指出:“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5]要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塑造形成的重要时期,必须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将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灌输到青少年的头脑中。正如列宁所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6]。由此可见,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意义重大,这种重要性不仅源于意识形态具有执政党的烙印,更源于意识形态本身的真理性和价值性,能代表真善美的价值体系,能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主阵地,必须将意识形态原则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正确的方向指引。
(二)坚持问题驱动原则,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7]问题驱动我们不断进行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创新发展,也应该坚持问题驱动原则。
从理论发展的历程看,理论创新始于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就是源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不断回应社会发展各阶段的现实需要,回答和解决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在不断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苏联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党提出并解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面对之前所经历的曲折与失误,以及在前进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和困惑,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21世纪以来,党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面对国内外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新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是源于各阶段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坚持问题驱动原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实现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实问题是理论发展的助推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应该坚持问题驱动原则,不断回应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从而对现实处境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态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开创新境界。
(三)坚持开放创新原则,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活力源泉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开放创新原则,以创新发展为核心,从而确保生命力和活力。
1.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9],马克思主义一传入中国就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高度为马克思主义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贡献,使马克思主义不仅在当代中国而且在世界发展史上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原则,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不断实现创新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坚持开放创新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成员昭示着具体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人们的自觉遵循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好体现。诚然,这种具体的行为规则是社会有序化必不可少的伦理规范,有利于社会的道德建设。然而,设定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行为路径可能会使社会成员固定僵化在一定的行为模式中,缺乏创新意识,以至于社会缺少活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失去了创新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原则,使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既符合社会的价值期待,又能够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以每个人富有活力的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的活力涌现,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并不是对理论资源的机械组合,而是在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基础上,以判定历史方位、捕捉中国问题、揭示未来走向的基本思路,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实现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8]13
(一)判定历史方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应把握世界历史的现代性实质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使命,必须在新的境遇中准确把握自身的历史方位,积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持续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化,历史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不仅“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0]。有研究者指出,资本逻辑作为现代世界支配一切的原则和体系,实际上体现的正是现代性的本质和逻辑[11]。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历史主题,要推动我国走向强国,必须突破传统的观念和模式,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去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我们现在正处于由资本逻辑开创的现代世界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我们不仅要激活资本的文明面,使资本在社会中创造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还要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使资本逻辑服从和服务于人的发展逻辑。因为我国的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本从而有效驾驭资本的现代化模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2],既为了人民而发展,亦依靠人民而发展。回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其目标正是实现人民幸福,其过程正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并最终落实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超越西方资本逻辑的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同富裕理想、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应该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判定自己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与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历程一致。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处在资本逻辑所开创的现代世界中,也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既要解析西方文明与资本逻辑的同一性,又要遵循文明发展演化的整体性逻辑,从而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创新发展。
(二)捕捉中国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应扎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土壤
新时代需要提出新思想、聚焦新矛盾、赋予新使命。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8]13-14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弘扬与宣讲,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正是这种相互策应和相互支撑,使二者在思想引领、矛盾聚焦和时代使命上具有相融相通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过程中要能捕捉中国问题、解决现实难题、回应时代之问。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我们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的飞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不断捕捉中国现实问题,揭示中国现实处境,回应中国现实难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发展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提高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集中体现了当今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提出解决之道?对于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如何回应社会的价值期待?这些由社会主要矛盾带来的诸多难题,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解决并付诸实践的现实难题,亦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发展的现实根基。只有在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础上,积极回应这些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契合国情,使自身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3],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无疑赋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以新使命,其创新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培养能够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认同、增强自信、汇聚力量。
(三)揭示未来走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判定历史方位是前提条件,捕捉中国问题是现实根基,揭示未来走向才能达到理论自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始终坚持大历史眼光,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1.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总体性眼光培育世界历史性个人
马克思曾将人类文明分为三大社会形态,他提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4]这三大社会形态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实然性和必然性描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合理展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该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与可能。展望未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持一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图景相吻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为整个世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思想政治教育应在这一历史图景中努力找到自身定位,深入到历史的本质中培养世界历史性个人,为全世界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担负起面向生活世界的学科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展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培养军队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和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改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启了学科化建设进程,高校于1984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开始招生。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逐渐与德育相融合,关注生活世界的学术思潮逐渐涌现。进入新时代,思政课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经历了一个从强调政治工作的作用到学科化发展再到德育养成的过程。有学者指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展开的意识形态型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理论研究的方式展开的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以赋予群众实践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方式展开的面向生活型思想政治教育[15]。在资本逻辑的视域下,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这一神秘的面纱所遮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生活化的学科使命,自觉把握生活世界所处的历史方位,揭开生活世界中的神秘面纱,致力于辨别、揭露和批判各种物化意识,以介入生活世界的旨趣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理论创新能力以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6]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形态就是实现这样的联合体,马克思的这种世界历史理论和文明发展形态理论为我们观察、分析当今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我们党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思考人类未来与前途命运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创新发展,汲取这一理论成果是应然之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应该进一步深化对其科学性、价值性、系统性的建构,消除外界的偏见和误解,另一方面应该提高理论创新能力以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在坚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原则的基础上,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力量、中国的作为和中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