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建设探源*
2022-11-21李晶
李 晶
(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6)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建设的光荣革命传统和鲜明红色基因。追忆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孕育了红色基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7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的高等教育建设事业,主要是为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服务,在中国共产党的文教政策领导下,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且积累了不少经验。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高等教育,其文化内涵深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从纵向来看,它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横向来看,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所取得的教育成果总体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思想的价值内涵。党在这一时期创办的高等学校注重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证青年学生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崇高理想,赓续红色基因,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方向,努力建立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党领导的高等学校从创建之初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高等学校在开展高等教育、培养革命政治干部的同时,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革命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高等学校是为了适应革命需要,总体上显示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型高等学校的特点。例如,为适应根据地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根据革命发展的形势,中央苏区时期创办了工农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等几所规模较大的高级干部学校。在陕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搞好根据地的建设和培养大批干部,相继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延安大学。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革命和解放区建设的需要,除加紧原有高等学校建设外,又新设立了一批大学,例如,以培养军事、政治干部为主的东北军政大学,以改造知识分子思想为主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等学校。这些学校通过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们初步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我们党还接管了各大城市原有的高等学校,并对新接管的学校采取维持现状、逐步改造的政策,保证其与解放区的政治经济建设相适应。
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高等学校是根据革命形势发展需要创办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高等学校,为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国民党政府领导的高等学校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高等学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培养的干部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新型高等学校十分重视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特别强调加强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例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就十分重视政治教育,根据每学期学院的特点以及革命形势发展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除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外,还开设了《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等政治理论课程。再例如中共中央党校,其前身是中央苏区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党的政治、军事、文化干部。中共中央党校的学员更是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理论和重要文件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以提高自身的整体理论水平。中共中央党校开设的“主要的公共课有:苏维埃运动史、中共党史、职工运动史、少共史、军事、地理常识、西方革命史。”[2]此外,新型高等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能力。1948年,由华北联大和北方大学合并而成的华北大学,专门设立了政治训练班,它的任务就是“给入学的知识青年以马列主义及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知识,初步奠定革命的人生观,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及政策,体会革命者应有的工作作风”。[3]政治训练班学习的年限较为灵活,根据实际需要从几个月到两年不等。新型高等学校教育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教育理论的优势,重视教育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非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这种优良的作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学校中得以贯彻。解放区创办的高等学校就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调在教学全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开辟多种途径来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例如,聘请在实际部门工作的同志担任教员,注重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将边区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经验补充到教学内容中,进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深化学生对理论的学习。此外,实际操作的技术课目也以满足边区建设为基础,使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中国共产党还十分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强调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对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倾向,在高等学校中培养优良的学风和作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党始终以先进的理论、崇高的理想信念来培养学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实现的。例如新中国建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后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等时期。它“是党中央直接关怀下创办起来的无产阶级的教育阵地”,[4]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的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在党的领导下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与现实表明,革命根据地高等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学风,在新中国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高等学校的自身特色。
二、形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良学风
新旧教育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是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国民政府统治下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资产阶级的学术作风使得学生常常眼高手低,脱离群众。在革命根据地,经济工作和教育工作是两个重要工作内容。离开经济工作谈教育或者学习是不切实际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为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服务。毛泽东同志指出:“教育(或学习)是不能孤立地去进行的,……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工作。”[5]他特别强调,教育事业要注重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但又要考虑到各个学校的不同性质,不因生产劳动耽误学习。为推动革命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革命根据地的高等教育不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文化教育,还注重生产劳动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重要理论,也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强调青年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与工农相结合的重要性,注重发展工农教育。在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认识到开展革命斗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军队的文化教育,同时也认识到学习书本知识虽然很有必要,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通过实践来增进学生的认知,在教育中引导学生把理论运用到革命生活实际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相继创办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苏维埃大学等高等学校。这些高等学校都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优良学风。创立于戎马倥偬年代的苏维埃大学就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也将“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作为办学准则,指导学生开展生产实践活动。总的来看,基于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各高等学校都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重视生产劳动,把劳动课程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既满足了特殊条件下生产建设自给自足的需要,又培养了人才,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在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所高等军事学校就已开始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红军大学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在教授军事理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劳动实践。红军大学鼓励学生亲自参加建筑学校校舍的劳动,参加学校军人书店、军人合作社、畜牧场、园圃等场所的劳动,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抗战时期的延安大学又继续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把劳动教育列为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学校的教育要与生产相结合,特别是要与各项实际工作相结合,这就与旧形式的大学完全区别开来。延安大学的学生通过辛勤劳动不仅使师生改变了轻视劳动的旧观念,同时“通过生产劳动,他们增强了劳动观点,促进了思想改造”,[6]也加深了学员对工农群众的深厚感情,打下了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道路的基础。之后,革命根据地的高校师生和边区人民一起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在推动根据地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克服了物资缺乏的困难,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校址在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简称“抗大”),其教育内容中除基本理论学习外,还包括生产劳动与体育活动。它特别强调教学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学生在坚持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参加开荒种地等各项生产劳动,坚决执行“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群众知识化”的方针,体现出高等教育为生产建设和革命斗争服务的目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是革命根据地宝贵的教育成果,为新中国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培育革命干部和专门人才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首要问题。在革命根据地,由于革命和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急需大批知识干部补充到各行各业,以保证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取得胜利。“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高等学校培养了几十万知识干部。他们积极投身到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事业中,有力推动了根据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例如,从1937到1939年,“陕北公学培养出来的六千多名干部,分布到全国各个战场、各条战线,在革命战争的烈火中,在群众运动激流中,锻炼成长”。[8]解放区的干部培养机构,从设立的目的或者是科目创建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为代表的机构,主要负责培养军事干部;以延安大学、鲁迅美术学院为代表的机构,以负责培养掌握各种专业知识技能的干部为己任。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干部成为党和国家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力量,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为革命胜利不懈奋斗。
打造一支业务精、本领强的精良军队是夺取和巩固革命政权的首要保证。因此,在革命根据地艰苦的战争条件下,我们党特别重视加强军队建设和培养自身干部队伍。为确保军事战争条件下的人才需求,我们党建立了一批军事院校以培养专门的军事技术人才和干部。如红军大学,红军第一、二步兵学校,红军特科学校,红军卫生学校,红军通讯学校等。其中,红军大学以培养营、团级以上的军事干部为主,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同时还设置有高级干部班,调训军以上的高级干部。为加强革命干部人才的培养,1933年3月13日,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成立,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一批领导前线和后方革命政治工作的干部人才,后于1935年11月改名为中共中央党校,并在瓦窑堡复校。中共中央党校一直发展到今天,成为专门培养党的干部的重要学校。此外,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也是代表性学校。“抗大”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作为培育革命军人的重要教育方针,[9]开设有预科(2个月)和本科(6个月)。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指导下,“抗大”培养出来的干部不仅懂得革命理论,还能运用理论解决革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1937年—1945年期间,“‘抗大’总校共办了八期,加上各分校共为国家民族培养了20多万优秀的抗日军政干部”。[10]“抗大”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彰显了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初创时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它在极其艰难的历史条件下能取得如此成绩,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革命根据地高校培养的大批政治力量,他们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严明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毕业之后投身到革命战争和各项生产建设中,带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根据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除此之外,革命根据地高校在提高当地人民文化素质、培养专门人才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延安大学,其课程设置不仅包含边区建设概论、中国革命史等公共必修课,还开设有符合边区教育的专业课程。延安大学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培养了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为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类型的高校还包括苏维埃大学、中央列宁师范学校、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鲁迅艺术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华北联合大学、军事学院等。这些学校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将红色基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和专门人才。他们保留和延续了党的红色命脉,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扎实中国大地办大学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党团干部,开展工农运动,先后创办了不少培养革命人才的高等学校,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等等。这些高等学校与国民党领导建设的高等学校有着根本不同,成为新型的高等学校。它们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方向,贯彻群众路线,努力建立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与此同时,这些高等学校非常注重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证青年学生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总体而言,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不少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动了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提出的一些教育理论和思想,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思想依据;形成的优良学风为高等教育改革塑造了良好的风气,传承了优秀的革命传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革命干部和各种专门人才,发挥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是在农村环境与战争环境中开展的,因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有一定局限性,对于革命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应当辩证看待。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学校不仅在数量、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体制也更加完善。这一时期的办学任务主要是服从于战争环境和革命形势的需要,逐步从短期培训班形式的高级干部学校发展为革命大学,最终发展成为正规的高等学校。在1949年中国绝大部分都已解放之后,建设新中国全新的高等教育制度和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以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宝贵经验为基础,发扬优秀的革命传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理论与实际联系,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进而开启了对新中国高等教育革故鼎新的建设和改革之路。历史辉映未来,今天在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新时代,回顾历史,我们深刻感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来之不易。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必须始终立足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在独特的国情基础上谋发展;必须始终传承红色基因,继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必须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党和国家培育一批又一批心怀“国之大者”,理想信念坚定的优秀人才。重温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建设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进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更多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