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北国医学院中医教育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
2022-11-21薛钜夫傅延龄孙晓光
薛钜夫 傅延龄, 宋 佳 孙晓光※
(1.北京杏林金方国医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13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
华北国医学院是中华民国时期北平地区的一所中医院校,它创立于最需要发展中医药教育的时期。1929年,余云岫提出废止中医案后,中医界人士极为愤慨,以多种不同形式表达愤慨与抗议。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振兴中医药必须兴办中医药教育。孔伯华、萧龙友、施今墨等名医开办了中华民国时期第一个中医高等学校——北平国医学院,给中医药办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施今墨先生清楚地认识到,要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和发展中医,必须开办学校,培养人才,统一中医学术。为了培养中西医兼通人才,实现自己独创的教育主张,由他亲任院长的华北国医学院于1931年开办。华北国医学院办学的主要特色是提倡中西医汇通,重视医德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西医课程比例是7∶3;教学宗旨是“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医,培养中医人才,绝不拘泥成法。惟一宗旨要阐明先哲精言,借助现代科学方法,加以佐证,使其易于传承,为人类造福”。该学院聘请了北平知名的中西、西医专家任教,后期还有北平国医学院、华北国医学院毕业生任教。1944以后,北平国医学院被迫停办,华北国医学院成了北平地区惟一的中医高等学府。1950年2月,华北国医学院被卫生部接管,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充实了北平的医疗队伍,许多毕业生成为当时及建国后中医药教育、医疗、研究机构的骨干,学院从成功创建到教学转型,延续达18年之久,是中华民国时期北平开办时间最长的中医院校。
1 华北国医学院中医教育经验总结
1.1 衷中参西 倡中西医学相结合 随着西医学的传入,“中体西用”的思想向各个领域渗透,中医界很多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中医教育的方向在于中西汇通,施今墨先生便是其中一位。施今墨先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学术无国界而各有擅长,吾人研究学术,应将畛域之见除去。无论中医西医,其理论正确,治疗有效者,皆信任之;反之,摒弃不可用也”。当时学院另一位名医杨叔澄先生也表示,对于西医“不可存门户之心,或有轻视之念,当于课业之暇,讲明而应用之,以补中医所未备,盖医学志在救国民之疾苦,不当故步自封,以自限其进展也”。教学内容上,施今墨主张以中医课为主,西医课为辅。通过对照,探求真理。为达到这一目的,他求贤若渴,四处探访,寻找理论功力扎实、临床诊疗技术精良、德高望重、志同道合的人来学院任教。由于施今墨先生的至诚,当时的名中医周介人、朱壶山、杨叔澄、赵炳南、袁鹤侪、方伯屏、瞿文楼、赵锡武等人,西医专家如姜泗长、魏建宏等人,都曾在华北国医学院任教。当时学院所聘请的西医教师多是具有较高水平,且热心于中医教育者,如讲授传染病的陈公素先生、讲授生理解剖的韩宏厚、讲授诊断学的安伯论、讲授内科学的李仲美、讲授妇产科的王如皋、讲授耳鼻喉科的张瑞琪、讲授法医学的施如伯、讲授救护学的徐政等,多为北大医学院的讲师。当时的很多毕业生们,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之后都认为“在以中医为主的教学中,讲些西医知识,非但不会影响中医的特色,反而对于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1.2 知行合一 倡理论实践相结合 华北国医学院作为近代中医院校教育的先驱,融合了传统的师承教育,重视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校要求学生边上课边实习,在学院的大门外即设有门诊部,供教学实习使用。据一些老校友们回忆,施今墨先生不但自己开设个人诊所,还经常到学院门诊带领学生们进行教学实习。他在门诊时不但详细向学生们讲解病情、辨证要点和用药特点,在门诊结束之后,还将学生们召集起来,对重点病例进行系统讲解,不但如此,还要求学生们每天晚间把白天看过的病例进行记录、分析,积累成册[1]。当时学院聘请的教师在教学上都比较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学生们也普遍反映学习收获较大,如祝谌予先生曾回忆说:“先师施今墨精于辨证,善于用药,尝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必须明辨证候,详慎组方,灵活用药。不知医理,即难辨证;辨证不明,无从立法;遂致堆砌药味,杂乱无章”[2]。当时学院的很多毕业生,大多成为当今的名医、名家,或为医、教、研的带头人,从此可以看出施今墨先生重视理论联系实践这一教育思想的长期辐射效应。
此外,华北国医学院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办学理念还体现在重视教材编写方面,在当时缺乏中医药院校教育经验的情况下,教材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基本,在缺乏统一中医教材的情况下,学院的教师们认真编写各科所需要的教材,这些教材不但对中医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尤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据1961年《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的近代中医教材讲义172种,其中华北国医学院教师编撰的有12本之多,如朱壶山教授于1936年编写的《内经讲义》、杨叔澄教授于1936年编写的《金匮折衷》、施光致教授1936年编写的《儿科概论》、左季云教授1934年编写的《病理学》等都是在今天看来仍堪称经典的教材。这些教师不但亲自编写教材,更在教学和临床一线工作,能及时将自己的临床心得融入教学中,可谓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当时学院的教材在编写格式和内容上,根据临床经验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尝试,都是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这一教学理论的体现。
1.3 以德育人 重医德医术相结合 中医教育自古以来重视医德教育,华北国医学院的办学宗旨中更是以医德教育为重。施今墨先生在第二届毕业纪念刊上登载的“医戒十二条”即可窥见一斑,在这12条戒文中,明确告戒医德的有5条,医德与医术并戒者4条,单独医术告诫者3条。这充分体现了医者要以人道为怀,视名利为粪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一心为解除患者痛苦为本务;树立笃实诚挚、技艺求精的进取精神,敬爱同道披肝沥胆的胸怀,利济病人视若亲朋的情感。施今墨先生不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对贫寒患者少收或免收诊费、药费,践行了仁医仁术这一信念,成为后学楷模。学院所聘任的教师均是言行一致、德艺双馨的优秀人士。如受施今墨之请前来执教的前清御医袁鹤侪教授一生清贫简朴,历尽坎坷,时局变迁,几经波折,虽受到了种种磨难,但他并未因此而意志消沉,反增献身医学的斗志。他深感贫寒人家的疾苦,求医之难,学医问世之后,他从不骄矜,终始粗茶淡饭,对患者一视同仁,以济世活人为宗旨,对贫苦患者或送之以诊,或资之以药,有的还资助吃住路费。对于“废止中医案”一事,他十分愤慨,毅然联名请愿,振臂高呼,与反动势力抗争。抗日战争期间,他隐居寓所,不愿为日寇诊病,而几经当局刁难,每当无米就炊之时,他即静坐吟诵古人的诗词歌赋,用于振奋精神,抒发爱国情怀[3]。
2 华北国医学院中医教育经验的现实意义
2.1 临床是中医教育的生命线 中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经验性,可靠的临床疗效是中医历数千年而不衰的根本。华北国医学院在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际,率先探索中医现代学院教育之路,致力于培养临床功底深厚的临床医师,传承中医学术,造福社会与百姓。当时聘请的教师也都是一批有真才实学、临床功底深厚、热心中医教育事业的人才,在当时缺乏统一教材的情况下,很多教师们亲自编写教材,理论联系实际,去粗取精。由于这些教师们均来自临床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编写教材时往往能把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写进去,在授课时也能得心应手,实用性很强。当时华北国医学院还对学生开设医案学课程,对历代名医医案进行分析,为学生向临床实践过渡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除此以外,前文已述,华北国医学院在学院大门外即设有门诊部,供教学实习使用,施今墨先生不但自己开设个人诊所,还到学院门诊带领学生们教学实习,实习之余还要选取重点病例进行集中讲解,并让学生做好记录,积累成册,这些都为学生未来的临床实践打下了重要基础。
纵观当前中医教育,很多讲授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师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临床功底,因此在授课时往往力不从心,对条文方证的解释也只能照本宣科,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学生们更是感觉理论与临床严重脱节,完全不知如何应用相应的中医理论解决临床问题。尽管全国的中医药高校一再扩招,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临床中具有良好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优秀中医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为此,各大中医院校在教学模式上做了很多探索,比如借鉴师承教育的跟师模式,让学生早跟师早临床;在教学模式上,也引入多种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中医思维,但目前来看收效甚微。因此,提高教师的临床基本功,重视教材的编写及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尽早见习与实习,并针对临床病案有针对性地分析与讲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日积月累必有所获,这正是华北国医学院重视临床教学对于当今中医教育的启示。
2.2 重视以德育人 以德化人 医者,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德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古往今来的历代名医,都是将医德放在首位,没有济世利民之心,难有起死回生之术。华北国医学院之所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才,与其重视德育是分不开的,当时学院制定的“医戒十二条”即是明证。该十二条以救人为本务,告诫学生应当千方百计解除患者之疾苦,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对于医术精益求精,对于同道诚挚敬重,临证诊病要精详,疑难杂症要会商。这些教育理念对中医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深远的影响[4]。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慢性非感染类疾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显著增高,而现代医学模式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对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当前“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大环境下,医学教育是重要基础,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各种不同思想的交汇碰撞,在“金钱至上”物质观的冲击下,部分医生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医疗领域医德医风的建设。此外,现代医学模式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对人的心理和社会的要素给予了高度关注,强调人的整体统一性,包含着医生对患者的尊重、理解与共情,因此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时必须重视德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华北国医学院开办期间正值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由于施今墨先生重视医德教育,学院的很多教授为中医的生存与发展奔走呼喊,不竭余力,很多学生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都体现了十二条戒文中倡导的以人道为怀,笃实诚挚、精益求精、敬爱同道、披肝沥胆、利济病人、视若亲朋的情感。这种以德育人的教育策略,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2.3 2个结合 继承与创新 理论与实践 华北国医学院最重要的教学经验就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学院在办学方针上遵循古训而不拘泥,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医学,在教学内容上,按照中医的学术体系主讲中医药知识,但也不盲目排斥西医学基本知识,强调西医可以“补中医之未备”,并集中了当时的名医耆宿以及具有革新思想的中医教育家,团结中西医专家精诚笃志兴医办学,开创了以中医为主,中西兼授、融会贯通的中医高等学校。因此,华北国医学院的教学中对中西医基础课都十分重视,强调只有“树其根基”才能学好临床课,在授课安排上,部分中医基础课与临床课交叉进行,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还必须要参加临证学习,正是由于重视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普遍反映学习中收获较大。前文所述的学院重视编写教材、重视学生临床见习,都是将理论结合实践的理念内化于实际教学过程中。
当前中医药教育,一直致力于将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这关乎新时代中医教育的成败,而我们面临着继承不足、创新不力、理论不扎实、实践不充分的现状,这些都极大地阻碍着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华北国医学院在一无校舍、二无教材、三无资金、四无政府支持的条件下,靠一群中医从业者对中医事业的执着追求而创办起来,他们满腔热血,自筹资金,自编教材,自找校舍,自任教师。学院从成功创建到教学转型,延续十几年之久,保持和发扬了中医教育的特色,造就了一大批高级中医人才,为中医高等教育开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为之后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办学经验及教育经验[3]。今天的我们需要在前人经验与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中医经典理论的教学,不断吸收现代医学的成果,加强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起理论连接实践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