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2022-11-21徐水群

闽江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攻坚精神

徐水群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讲话时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铸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1]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战胜利之后,全党全国正在系统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着手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目前,学术界比较关注脱贫攻坚方略等内容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例如,程肇基[2],方菲,张恩健[3],倪良新,欧树同[4],贾则琴[5]等对精准扶贫进行了研究,但关于脱贫攻坚精神如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比较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高校应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把脱贫攻坚精神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如何发挥脱贫攻坚精神的育人功能,从价值、理论、实践三个维度进行探析。

一、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6]“铸魂育人是一项融思想性、教育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找准切入点,选准契合点。”[7]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之际,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精神的宣传教育,不但有利于全党总结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而且有利于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纵深衔接,进而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精神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秉承务实理念:树立“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之情怀

脱贫攻坚精神是党在长期的脱贫实践中形成的伟大智慧,更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党、全国、全世界做出的巨大理论贡献和谱写的辉煌实践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无疑,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是新阶段党史国史学习的重要教材,为推进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可以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秉承务实理念,进而集聚前行的动力,增进为党为国的情怀,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旨趣。对广大大学生而言,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为契机,融会脱贫攻坚精神的学习宣传,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精准”思维,形成正确的党史观、实践观,在认真总结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和时代启迪中创新“真抓实干”的智慧,汲取科学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实践的力量。显然,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担当精神,既有利于震撼大学生的心灵,又有利于升华大学生的情怀,从而在立德、立志、立行等方面行合趋同,激励广大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尤其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增强能干、实干、巧干、敢干、苦干的本领。

(二)聚力砥砺前行:锤炼“以国为荣、为民解难”之品德

中国共产党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砥砺前行的绚丽诗篇,其中蕴含着为国为民的品德以及奋进、创新的精神动力。学习脱贫攻坚精神能够促使大学生在未来的砥砺前行中蓄积力量,锤炼出“国之所需、民之所愿、乃我之志”的品德。这种力量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根植于对党的方针路线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一直将脱贫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美好家园,建设了富强的国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的最恢宏篇章。这些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光荣传统的“定盘星”,更受益于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指南针”。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旋律,每代人有每代人的鸿鹄志。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以成长于伟大的时代而自豪,以生活在安定富强的国度而荣耀,以能为勤劳的人民解疑释难而骄傲。大学生通过对脱贫攻坚精神的学习,能够正确解读中国共产党在人类脱贫史上谱写壮丽诗篇的成功密码,从而以更加饱满的激情,以更加完美的品德,扬起前行的航帆,积极投身于“后脱贫时代”的各项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三)激昂前行斗志:担负“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之情怀

脱贫攻坚精神在党的精神谱系中占据重要篇章,它形成于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是党带领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不竭动力,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中仍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讲好新时代脱贫攻坚故事尤为必要。脱贫攻坚精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中国扶贫事业的胜利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1]。通过梳理党成立以来反贫困史的发展脉络,尤其是深刻领会脱贫攻坚精神,既能促使广大大学生明晰新时代脱贫攻坚事业的来之不易,又能引导大学生高度认同党的“理论探索史”“不懈奋斗史”“初心使命史”“自身建设史”和“政治锻造史”的“五史”[8],从而使大学生在向往美好未来中激昂斗志,自觉履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诺言。

二、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维度

脱贫攻坚精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材和宝贵的课程资源,蕴含着巨大的育人功能。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脱贫攻坚精神,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国情,从思想深处认同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的“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殷切期望。

(一)在目标上:脱贫攻坚精神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契合性

脱贫攻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准施策、运筹决胜的战略定力,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始至终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集全党之力、全民之智,最终保障了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超凡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当然,在扶贫第一线,我们仍然能看到许多在校大学生的身影。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学生认真感悟党扶贫的初心,脱贫攻坚精神的精髓,从而高度认可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执政使命,增强新时代新担当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教育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9]立德树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其肩负着培养党和国家可靠接班人的重担。为此,高校应及时准确地将党和国家的重要理论成果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不仅是高校履行自身使命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障社会主义制度永葆青春活力的应有之意。毛泽东同志强调:“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10]全面总结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之际,让大学生从宏观上理解脱贫攻坚精神蕴含的育人价值,使大学生在心灵上受到浸润,在精神上获得飞跃,促使大学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好贯彻好,激发广大大学生将自己的青春注入社会主义事业中,将自己的志向与党和人民的需要统一起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因此,从宏观而言,脱贫攻坚精神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契合性,一并指向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两者的结合,将有利于厚植大学生爱党爱民的情怀,增长大学生为党和人民立德立志的才干。

(二)在内容上:脱贫攻坚精神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耦合性

脱贫攻坚精神彰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中国大地贫困问题的精准把脉、精准开药、精准治愈的伟大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是深化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知识源泉,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理论性高度耦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重要平台,其教育内容以课程名称得以展现。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阐述了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其内容主要包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人生观、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等。因此,其教学内容包含了大学生如何秉承脱贫攻坚精神的精髓,在“后脱贫时代”积极作为;“形势与政策”课以国内外最新时事为内容,将党的最新理论和成果融入大学生实践中,接好人生第一棒。脱贫攻坚精神也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普遍性和特殊性思维看待世界、向往未来。显然,脱贫攻坚精神是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中国实际问题进行伟大实践而产生的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述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党探索救国理论、引导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完成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是历史发展必然等内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从党的理论发展脉络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当然,脱贫攻坚精神是新时期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上事实表明,脱贫攻坚精神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两者在内容上有同样的基因,内含相同的密码,所以两者内容相通,具有耦合性。

(三)在要求上:脱贫攻坚精神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贯通性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不是机械地向大学生讲授扶贫知识,而是借助脱贫攻坚引发的丰富、生动、感人的素材让大学生产生心灵冲击、思想认同,从而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政课堂主渠道。倘若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仅仅灌输脱贫攻坚概念,那就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甚至违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达不到感化教育的效果。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中必须将脱贫攻坚精神与学习“四史”贯通起来,将知史爱民、学史信史转化为实际行动,铭记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扬起前行的动力,学好为民为国的本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灌输知行合一的理念,增强大学生务实的情怀,扎实的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深信党的最新理论,将脱贫攻坚精神贯穿于党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由此可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必须与党的方针路线同在,必须知信行贯通,教育广大大学生只有在党的方针路线指引下,大学生才能成就出彩的人生,并系统了解党的百年脱贫历程的艰辛和不易,领悟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的高贵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1]中国共产党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是一部以理论创新谋求人民幸福的探索史,党在百年历程中对脱贫进行了诸多探索,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华大地的特殊性相结合,寻找到“精准扶贫”等理念,最终实现了中华大地完全脱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阵地,也是实现以史明智、铸魂育人的重要法宝。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传承优良传统和时代使命相结合。百年脱贫历史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无数道坎,实现了经济社会的伟大飞跃,迎来了辉煌的复兴道路。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深刻理解脱贫攻坚精神,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投身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事业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由此可见,从教学的要求而言,脱贫攻坚精神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与学习“四史”有机贯通,必须与知信行有机贯通,从而使脱贫攻坚精神的鲜活素材发挥教育引导功能,助力“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

三、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维度

以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的铸魂育人工程,并不是蜻蜓点水,也不能轻松见效,而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现脱贫攻坚精神入脑入心,走进大学生的灵魂深处。

(一)脱贫攻坚精神的权威性阐述与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相融合

第一,高校思政教师要重视对脱贫攻坚精神的权威性阐述,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我国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脱贫攻坚文献,需要高校思政教师带领大学生研读权威性强、理论性深的脱贫攻坚文献,全面细致地了解脱贫攻坚精神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从而发挥脱贫攻坚精神的育人效果。这些权威性文献主要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习近平扶贫故事》《中国扶贫开发年鉴》《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等。这些文献对于将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有机地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完善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阐述脱贫攻坚的历程、实践和成功经验,实现入心入脑的教学效果,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高校思政教师要挖掘脱贫攻坚故事,鼓励大学生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12]其一,教师挖掘脱贫攻坚故事,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准确把握故事蕴含的哲理。高校教师要在理论研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充分感人肺腑、触及灵魂、极富育人价值的脱贫攻坚故事,尤其是将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故事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讲好脱贫攻坚是百年大党对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的卓越贡献,脱贫攻坚故事是当代中国奏响的魅力乐章。其二,做好教学设计,鼓励大学生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规划教学时数,引导大学生阅读权威文献、走访先进脱贫攻坚人物,形成丰富的脱贫攻坚故事的文稿或视频资料,以切身感受和真实情感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上好人生难忘的脱贫攻坚思政课,坚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的理想信念。

因此,要将脱贫攻坚精神的权威性阐述与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相融合,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使脱贫攻坚精神深入大学生的心灵,触及大学生的灵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党中央、国务院指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13]在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也要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统一,推动大学生课堂教育主渠道和社会实践主阵地的同向同行,达到强强联合、互融共通的效果。

第一,在思政小课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认同脱贫攻坚精神。要从脱贫攻坚的杰出人物和经典故事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组建教师团队,把脱贫攻坚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将脱贫攻坚精神讲明、讲活、讲透;同时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推送反映脱贫攻坚精神的慕课、微课、金课等,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领会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与实质,推动脱贫攻坚精神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大学生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自信。

第二,在社会大课堂教育中,及时加强脱贫攻坚精神的实践教育。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充分运用脱贫攻坚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将脱贫攻坚精神多角度、全方位融入实践教育中,实现资源互通,内容互补,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聆听脱贫攻坚精神的讲座和经典故事,参与脱贫攻坚精神的演讲、义务宣讲,参观脱贫攻坚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参与乡村振兴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付诸行动。

(三)不同历史时期的脱贫攻坚资源相贯通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掌握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专业特点、理解程度等,而且要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以及大学生的发展规律。脱贫攻坚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一种精神,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符合大学生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脱贫工作,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留下了各种脱贫攻坚资源。我国在伟大的脱贫攻坚过程中形成了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呈现出鲜明的地方风格和时代特色。当前,应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独具地方特点和时代韵味的脱贫攻坚资源,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取得良好的育人实效。这些脱贫攻坚资源的相互融通,不仅使大学生能深刻理解脱贫攻坚精神,还能使其坚信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从而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脱贫攻坚资源,梳理这些时代特色的脱贫攻坚资源可使思政课更加丰富多彩,彰显脱贫攻坚的育人特色。其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这一时期土地斗争成为反贫困的时代特色。1928年12月,毛泽东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明确规定了分配土地的数量标准和区域标准等具体政策,第一次以法律的方式维护了农民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珍贵文献,能让大学生从革命战争年代中体会党心系人民、舍身为民的脱贫情怀。其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这一时期农村赤脚医生、农村合作医疗、人民公社化等成为时代特色。1965年,毛泽东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的“六二六”指示,拉开了解决中国农民看病问题的序幕。20世纪60年代,湖北恩施长阳县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社,成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源地,至今,该县依然是了解党重视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医疗权益的重要实践阵地。这段历史是促使大学生坚定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奋斗的重要时代资源。其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这一时期以改革开放为时代主旋律。家喻户晓的“小岗村”故事依然是党带领人民依靠自己双手过上幸福生活的不竭动力,至今仍启迪大学生为改革开放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的重要教育资源。其四,决战脱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2012—2021年)。这一时期“精准扶贫”“扶贫”“扶志”“扶智”等是时代特色,涌现了许多脱贫攻坚的成功案例,如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通过政府、村民的共同奋斗,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小康之路。目前,年均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近2 000万元。又如湖南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的探索地、实践地,该村利用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进行精准规划、精准布局,形成了乡村游、山泉水、水果栽种等产业体系,全村人均收入近2万元,村财政年收入近200万元。让大学生走进赤溪村、十八洞村等新时代的小康村,切实体会精准扶贫给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深刻领会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四、结语

脱贫攻坚精神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通过脱贫攻坚精神的权威性阐述与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相融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统一,不同历史时期的脱贫攻坚资源相贯通,对帮助和引导学生领悟其蕴含的上下同心的团结伟力、精准务实的科学态度、攻坚克难的坚韧气质等脱贫攻坚精神,激励青年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同自身发展相结合,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思政攻坚精神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思政课“需求侧”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