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打造绿色科创新模式赋能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2022-11-21夏盛民

今日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产业链协同体系

本期嘉宾

夏盛民

中共开化县委书记

开化地处浙西四省边界,是钱塘江的发源地、国家级生态县、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国家公园试点县。近年来,开化县以“两个先行”为引领,扛起创新制胜新使命,不断推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健全具有生态优良地区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打造“四省边际(国家公园)绿色科创岛”,以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山区共同富裕新路径。

优化环境布局提升创新生态集聚力

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引进创新“外脑”,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构建现代创新生态产业体系。

全力整合创新资源“连珠合璧”。一是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加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治理服务体系、区域协作体系和“两山”转化体系。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投入增幅77.7%,居全市第一;助力华康股份成功获批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实现两大主导产业均有“坐镇”的创新部署,全市唯一。二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立足有机硅、糖醇两大主导产业,加速动能转换,打出工业发展“1+7+3”专项组合拳。大力实施“雄鹰行动”“雏鹰行动”,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形成以数字经济、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为主的“3+1”主导产业体系,聚力补链强链固链,优化提升存量,做大做强增量。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4%,增幅居全市第一。三是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有机硅、糖醇两大主导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能级创新平台作用,加快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进一体化、协同化、差异化发展,形成区块功能协同、产业互补联动的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新格局。2021年,获得省“领雁”项目支持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全面引入创新外脑“扭转乾坤”。一是建立县领导联系机制。建立每名县领导联系一家省内高校、一家省属国企的“1+1+1”常态化机制,明确32名县领导联系33个高校,目前已与浙大衢州两院、浙江农林大学、衢州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一批高校院所深入洽谈合作。二是深化“人才+项目”协同引才。举办首届“钱江源英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2021年“揭榜挂帅”项目发布会,累计征集到参赛项目93个,5个获奖项目成功签约;第二届“钱江源英才”创新创业大赛正在开展。三是着力发展“飞地”体系。着力推进绍兴滨海新区“产业飞地”、杭州上城区“科创飞地”建设,鼓励并支持华康股份等创新型企业在人才富集城市建立“飞地型”研发机构,完善与产业精准匹配的高端人才引育体系。

全速打通成果转化“任督二脉”。一是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推动政府、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充分链接技术供给、渠道打通、企业承接、金融支持等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多渠道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多种方式推进产学研合作、专业人才培养。二是构建成果转化平台。与浙大衢州两院、电科大(衢州)长三角研究院、哈工大等共建公共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围绕下游高端产品应用、中上游产品绿色集约生产两大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三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性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我县出台“含金量”最高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奖励激励办法》,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突出“按劳分配”,调动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构建科技特派员全方位、全产业链服务的新格局。

擦亮绿色本底提升生态价值转化力

结合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各项任务落实,加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营造绿色创新文化氛围,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赋能生态建设。一手抓生态监测。深入践行“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建设钱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加快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全覆盖和生态保护的“全链管理”,采用模型预测国家公园内动物适宜栖息地的空间分布。一手抓生态供给。开展国家公园钱塘江源头流域生态系统性保护修复工作,做好重要水源地、源头保护区的水土流失预防工作和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技术体系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快流域环境监测与灾害预警预报技术,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安全预警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围绕产业链发展低碳绿色技术。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低碳循环技术等为发展重点,构建低碳绿色技术应用示范中心、打造低碳绿色解决方案线上服务平台,提高绿色有机硅产业集群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打造以功能性糖醇为核心支撑的糖醇产业链。立足生态优势构建低碳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充分发挥“院士之家”等高能级平台作用,培育引进一批低碳技术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打造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良好创新生态。

培育绿色创新文化,厚植生态理念。机制保障上,探索构建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全面推行GEP核算和结果运用,积极参与碳汇市场交易,加快完善碳标签、碳足迹等制度,推广碳积分、碳能量等创新性碳汇产业;持续探索碳中和账户建设,利用森林、湿地、土壤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理念塑造上,将绿色创新理念纳入教育体系和干部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引领公众参与创新、共享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聚焦百姓衣食住行,深入开展节能减排降碳全民行动,在重点领域开展“零碳”试点建设,让绿色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加快平台建设提升生态工业竞争力

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平台能级提升工程,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协同创新能力突出、更具竞争优势的生态工业平台。

强化平台能级提升。以高新区创建为牵引,围绕“1+2+3+N”科创平台体系,稳步推进平台建设,即打造“1个高新区”+“2大产业载体”(智慧健康与两新产业)+“3类科创平台”(校地合作、产业孵化、公共服务)+“若干企业自主创新载体”。积极探索“科创飞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三基三链”等模式,加快吸引相关科技成果在开化产业化落地。围绕“三大科创高地”打造四省边际(国家公园)绿色科创岛,为开化县融入市级“四省边际科创走廊”提供平台支撑。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技术和人才等途径,探索由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的开化模式。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落实工业倍增计划、开展精准招商行动、搭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配套协作和协同创新水平,形成区域经济和创新发展新优势。

构建全域协作体系。以“创新强县”为抓手,强化政策、资金、技术等全要素供给,获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考评第一档及150亩土地指标奖励。强化人才首位战略,完善柔性人才引进政策,深入实施“钱江源英才计划”,精准绘制“人才图谱”,推动产才供需精准匹配,实现高层次人才项目与本土资本、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从技术需求到协同攻关、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

猜你喜欢

产业链协同体系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不忘初心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