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信息化课堂的策略探究

2022-11-21张梅芳

名师在线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信息化信息技术

文/张梅芳

引 言

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发广泛,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语文学科而言,构建信息化语文课堂成为教师的重要目标和职责。为了丰富信息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成果,教师要针对课堂构建的策略进行具体研究,要有缜密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这样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做好基础知识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完善教学方式。

一、构建小学语文信息化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推动翻转课堂模式的形成

在时代的发展变革下,构建翻转课堂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形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构建信息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达到翻转课堂目标的有效途径[1]。由于小学生普遍对信息技术存在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赋予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改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刻板印象,这样学生会更愿意跟随教师一起学习。

(二)有利于培养全能型的语文人才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再只看重学生的成绩。教师要从应试教育的理念中走出来,学习和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信息化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够将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思想渗透给学生,在提高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情感价值观念。高效的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有益于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全能型人才。这不仅能够为学生的未来提供保障,还能够为社会输送人才,是教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学习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就实际来看,很多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比较弱。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依赖于教师讲解和指导的情况。部分学生不具备相应的自主思考意识、自主探索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各种现代技术、设备,教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往往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究空间,同时还会利用各种教学软件、设备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自主思考、探究、想象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二、构建小学语文信息化高效课堂的难点

(一)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资源的广泛运用能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便捷性,在很多方面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但是有些难点问题也一直存在[2]。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教师对网络资源应用的尺度不能很准确地把控。教师如果过于依赖网络资源,不仅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还会让学生失去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学生会习惯性地根据网络资源的内容去观察和阐述,对信息的整合能力有所缺失,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教师不仅无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还可能将一些优秀的教学方式遗忘。

(二)缺乏一定的感染力

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有时会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进度而采取统一化的标准进行教学,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3]。具体来说,教师选择的教学素材不具备针对性和感染力,既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融入自己的教学经验,无法发挥信息技术应有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构建小学语文信息化高效课堂。

(三)难以掌握科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度

小学语文信息化高校课堂的构建需要依赖对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其具有学生喜爱的视听功能,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和优势,部分教师在适应信息技术教学后,往往会出现依赖、过度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教师若将信息技术作为唯一的教学手段,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构建小学语文信息化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因材施教,完善信息化课堂的导入环节

对学生来说,课堂导入环节对其是否有吸引力十分关键。课堂导入基本能够决定整堂课的教学氛围。教师的教学导入环节如果能够保证质量,那么这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就能得到较好的保障。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信息化高效课堂的导入环节一定要时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要出发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导入方式,在导入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识字是非常关键且基础的教学内容,以往的识字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基于此,教师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增加识字的趣味性,改变死记硬背的识字模式。首先,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思维具体化,将汉字用信息化手段制作成图示,再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来,让学生观察图示配合记忆,从而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教师可以采取看图猜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环节活跃课堂氛围。例如,针对“山”“数”这些简单的文字,教师可以将其甲骨文的书写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看图猜字。这种汉字一般都有一定的规律,形和音之间有较强的联系。这不仅能增强导入环节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汉字的结构特征,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优化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语文学科中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具备自主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4]。众所周知,网络上的信息和资源种类繁多,类型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适合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慎重筛选,不断优化,将收集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再将其上传到线上平台,如班级学习群、信息共享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实现资源的共享。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自主完成。

例如,在“写信”这一习作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提前收集和整理好一些资料,包括书信的格式、注意事项、优秀范文等,将其整理成微课视频的形式上传到线上平台,并要求学生以“写给我最爱的人”为主题尝试书写一封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总结方法,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和价值。

(三)创设情境,增加课堂教学感染力

为了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教师必须明确信息化手段的内涵和特征,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强化课堂教学氛围的感染力,让信息化手段发挥应有的价值,真正做到贯彻落实。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感受,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以《观潮》这篇课文为例,这是一篇描写钱塘江壮丽景色的文章。虽然文中很多优美的段落和语句将其描写得惟妙惟肖,但是由于学生的共情能力较差,很难真正置身于课文情境中,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很难产生实质性的效果。为了增强课文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的视频、图片等的播放功能,为学生呈现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给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有关钱塘江涨潮前、中、后期的视频、图片、纪录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观察、体会。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观看这些教学资源时感受和总结钱塘江涨潮前、中、后期的景色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阅历,借助信息技术有效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将电子版教学内容和资源上传到班级网站,方便所有学生学习和使用。教师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整合,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信息化课堂提供保障。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教师在教授完课上的内容之后,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外国名著,作为课外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学习和阅读,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同一类型的文本进行阅读,体会其中的情感内涵和寓意。此外,教师还可以基于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同一题材、同一作者、同一背景的优质好文、精品读物,让学生基于课堂教学内容,就其他读物进行延展思考、拓展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阅读习惯等都可以得到培养。网络上有很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绘本读物。与纯文字读物相比,绘本读物更加生动有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软件和社交平台为学生推荐各种绘本读物,让学生在精妙绝伦的绘本故事中思考、想象、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趣味活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价值,让其为课堂教学服务。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各种趣味活动。趣味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进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课堂趣味活动,可以使课堂趣味活动更加丰富、灵活、有趣、多彩。

例如,在《小英雄雨来》这一课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身上机智、勇敢、爱国的可贵品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情境表演、角色朗读等课堂趣味活动。在学生情境表演、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与《小英雄雨来》课文中相似的情境。基于音乐、图片、视频的支持,教师可以让学生置身故事背景中。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基于对课文内容、情感、思想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情境表演、角色朗读,并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信息化课堂,教师一定要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打破教学“舒适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科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信息化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中小学装备管理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