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浅谈紫砂《瑞鹤合鸣》的造型美感和文化意境

2022-11-20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紫砂意境创作

陈 婷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其中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融合多种艺术形式,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紫砂泥绘就是用紫砂泥调制成泥浆,在壶身的表面进行创作,形式丰富多样,颜色也可以千变万化,丰富了紫砂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展现出紫砂作品的包容性,现就以这件《瑞鹤合鸣》(见图1)为例,展开对其造型特征和文化意境的详细论述。

图1

一、紫砂《瑞鹤合鸣》的造型特征

紫砂泥绘起源于明朝后期,盛于清朝,发展到民国却逐渐消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泥绘艺术至今又逐渐兴盛起来了,它既丰富了紫砂的表现形式,又提高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一件优秀的紫砂作品除了有突出的造型特征之外,还要蕴含深厚的文化意境,紫砂收藏者在品鉴之余还能品味文化的意境,激发人们对文化的爱好,这才是紫砂艺术的价值所在。紫砂艺术自诞生起就和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紫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相交融,作为实用器具的紫砂,实用价值是排在首位的,因此作品的造型特征就显得格外重要。

《瑞鹤合鸣》是一件以紫砂为主题、泥绘为主要装饰手法的作品,作品长13.5cm、高19.5cm,形状类似于古鼎,创作灵感来源于商朝的青铜器——四方鼎,底部设计四脚作为整体的支撑,能够突出作品的整体美感和比例。作品《瑞鹤合鸣》整体造型稳重平实,整体的比例结构严谨、典雅大方,线条清晰流畅,给人一种古朴雅致之美。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作品正面的《瑞鹤合鸣图》,韵味十足,绘画的两只仙鹤栩栩如生,其中一只傲立于山石之上迎风啼叫,另一只仙鹤则随着清风腾空而起自由自在。这幅画的意境耐人寻味,作品侧面是陶刻诗句“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作品集绘画、书法、篆刻于一体,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都在作品中得以展示,也是从侧面突出人们对安详、宁静生活的向往,因此《瑞鹤合鸣》从紫砂审美角度出发,作品表现得十分精彩,使作品的意蕴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二、紫砂《瑞鹤合鸣》的文化意境

紫砂陶艺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历史上所有的紫砂艺人将众多文化思想都融入到紫砂的创作中,就是希望通过艺术的语言和表达带给人们心灵的一种领悟,这是紫砂壶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紫砂作品才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紫砂的创作是一项考验艺术功底和文化素养的工艺,它不但要求创作者具有一定的书法、绘画功底,还要求作者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最为关键的就是在进行创作时能够将二者结合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紫砂作品获得越来越多的青睐,正因为如此,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紫砂艺人更要做到继承传承、不忘创新,肩负继承传统的重任,努力加强对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和创作基本功,努力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自紫砂壶诞生之日起,紫砂文化与传统文化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其中离不开文人墨客的参与,尤其是明朝中后期,文人志士对明朝朝政的不满,郁郁不得志却不能够表达出来,终于在紫砂文化中找到能够托物言志的渠道,这就产生了许多描写山水和景色的陶刻紫砂作品,文人希望通过描写这些景色来突出自己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只想寄情于山水的闲情雅致。文人与紫砂艺人的合作大大提高了紫砂的品味和文学价值,紫砂也因此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紫砂花盆事业更是突飞猛进,得到了大力发展,在众多紫砂形式的作品中,紫砂花盆也是较为突出的一个品种,做工精湛、用料讲究、实用美观等特点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紫砂作品的文化意境便是最大的特点,这是其他工艺品不具备的特点,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紫砂艺术更是注重文化元素,注重创新力,创作者应该以开阔的视角去追求作品的风格特点,使作品与新时代文化接轨,这件《瑞鹤合鸣》蕴含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对人生百态的感悟,这就是紫砂作品的文化意境。

三、总结

《瑞鹤合鸣》是通过造型和装饰的表现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凸显出紫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紫砂陶是中国工艺品门类中特殊的一种,在传统中生生不息、不断创新,紫砂艺人利用文化的精髓培育着优秀紫砂作品的诞生,使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传递出紫砂文化中蕴含的真正价值。

猜你喜欢

紫砂意境创作
无相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一墙之隔》创作谈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创作随笔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