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青瓷雕刻装饰艺术之技巧、构图、眼光

2022-11-20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细微处刻刀青瓷

谢 昆

浙江龙泉天润青瓷坊 浙江龙泉 323700

雕刻人以刀代笔,要能够通过一刀一划演绎笔法气韵[1],如画家绘图、大师染墨,才能给青瓷观赏者一个琳琅满目、意象万千的艺术世界。任何细小的优质雕刻,一要体现雕刻人的刀刻功力;二要让人见到其艺术素养。雕刻作品首先要求雕刻人有深厚的雕刻基本功;其次要有艺术上、文化上的素养。虽然看去简简单单,或繁繁密密,但其雕刻创作,十分考验雕刻人的综合素养,不但要有运刀雕刻的扎实功底,还要有深厚的艺术审美眼光。此外还要有能够反映良好主题的文化故事,三者必不可少。

一、雕刻的运刀技巧

1.讲究二快三慢

二快:指起步破势要快,划线拉线要流畅顺快。选好切入点后,迅速戳破皮层,把握好力度,让刀锋突破起始点,按照心中的线脉方向飞速形成动势,然后划出需要刻划的大致的轮廓。快要有度,捉刀要平稳,握力与运行方向匀速前移。这样才能让刻刀产生如行云流水的效果。

三慢:慢是指平缓慢速运刀。三慢是指转弯处要慢行刀,细处慢行刀,棱角处慢行刀。当需要精雕细刻处就要慢慢移动刀锋,用刀如笔,让刀锋细致刻划出艺术张力,让每一刀都独具韵味,挑逗观赏者的眼眸,在刻刀时就要感觉有艺术人、赏玩家在身旁,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注目刀锋的运行,有教师、有学生在身旁目不转睛地盯住刻刀的或刀刃、刀锋。细微处见精神,棱线边见神韵,所以要慢。

2.挑挖得宜

谢昆工作照

点挑浅挖要把握得当,不可用力过猛,不可过于随意。要在沉稳掌握刻刀的基础上,有技巧、有讲究地操作,便于人们从一细点处见梅花,一小星上见艺术。精巧微小,虚实相生,在以小见大,尽显浪漫之奇美,让人流连忘返。

3.刻术精微

所谓一刻千金,方寸乾坤,是指雕刻刀一点一划值千金,一方一寸的细微处也能够见到宇宙乾坤的大千世界的艺术胜景。好的艺术都是从细微处见乾坤,在微细处亮韵味,刻划精微,许多好作品虽不够细小,但其装饰却极为精巧,画意神妙异常。例如明代微雕艺人王叔远的《东坡泛舟赤壁》,作者利用果核的形状将其雕刻成船,船头三人,人人独具特色,个个栩栩如生,神情、动作、气态无不细致入微而又精美绝伦。一件小小的作品竟兼具艺术美、构思美、真实情景美,体现了以刀为笔的刻术精微之妙。

青瓷雕刻装饰是在泥坯或素烧坯上雕刻,其雕刻有较大的难度。艺术体现于细处,而细微处每一刀下去都不容更改,对雕刻技艺及其刀工要求相当的高。否则稍有不慎,整件作品的效果都会大受影响,甚至直接被毁。所以聪明的雕刻师总是平时多练雕刻功夫,坚持不让自己手生。正式雕刻前,先进行精心设计、构思,然后在雕刻时尽量做到下手注意稳、准、狠,尽量让刀痕细腻,形象生动。

二、青瓷艺术雕刻的构图思路

青瓷艺术雕刻有最鲜明的艺术特质和精神内核,需要技艺,需要文化,需要懂得审美,还要有一定构思方法。青瓷艺术雕刻装饰要注意三方面的因素:

1.要以意契合。在青瓷雕刻装饰中,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逸情雅趣,要强调符合平和、古朴、纯净、雅美的传统青瓷形象。在一些雕刻主题上要突出关于奋斗、快乐、马到成功、牛气冲天、一帆风顺等内容,形态上可以选用动物的虎、豹、鱼、马、牛、帆船之类的形象,让青瓷装饰更有民俗意义。

2.要让人一叶知秋。中国传统艺术,其基本精神就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让人一叶知秋,一粒沙里看世界,一瓣花里看人生。中国画不注重从固定的角度刻画空间的透视性,青瓷雕刻也要用心灵的眼睛来观照世间万象,建立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空间。也只有这样的青瓷雕刻艺术创作才能体现青瓷雕刻艺术的空间张力。

3.要尽量考虑吸引人的视觉眼眸。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事物的印象有80%来自非语言因素,即感官。所以雕刻人要将青瓷的造型、通感、色彩、质感、整体的情韵融合为一体,形成更有具象、更为生动的场景。要善于运用雕刻建立感官符号连接,形成骨牌效应。利用人的“通感”,强调不同感觉之间的联想与互通,尽量用某种感官符号的表现去加强人的视觉体验和联想,从而唤起人的视觉和其他感官体验的交融转换,激发出更多情感层面的反馈。

要让人看到杯就想起茶(视觉),想起茶室,甚至让人感觉到鼻子能嗅到茶的香味(嗅觉),唇能感觉到茶的温度(触觉),能够辨别茶的味道(味觉),让人感觉仿佛听到茶室的音乐,让人一看见茶杯就有一种能够让自己沉浸在茶室客厅里的感觉。如果青瓷的雕刻能够做到这一步,也就成功了。

三、雕刻人的艺术眼光

有人说雕刻人的眼光很毒,是指其眼光老辣,一眼就能看出好坏高下。哪一处正刀犹豫迟疑;哪一处单刀直入不够凶猛;勾勒过于随意;运刀过于笨拙等等,眼光老辣的雕刻人一眼就能够说出个八九不离十。哪里是执刀不正造成的;哪里是单刀侧入,刻刀走了偏锋;哪里运刀要用劲,哪里要耐心细致;哪里要借助力度、行线刻划要顺手顺势等,这些是雕刻技术上的眼光。单独有这一眼光只能在自家门口混饭吃。

第二种眼光是要知道利用哪些艺术元素能够挑逗吸引观赏顾客的眼眸,要让雕刻刀如毛笔,稍稍一动就能够掀起观赏者的心灵微澜。例如要运刀样式多变,要让落刀变换多端等,何处浅划细刻就可以将刀法用出神韵,哪里是重在流畅,哪里要工于精微,哪里要拿出点实操难度技巧等等,应能够将刀法、刀技、刀趣、刀风等融会贯通,融合一体。这第二种依然是刀术上的艺术元素。

《“知行合一”刻花罐》谢昆

《“知行合一”刻花罐》谢昆

第三种眼光是要知道哪些文化元素可以抓住顾客的心。

怎样让青瓷装饰古朴时尚、温馨雅致;应以哪些设计灵感来创造出源于独特的中华文化;能够形成自我风格的纹样,或浮雕、或阴刻、或镂空等,以特殊美学形式雕刻出青瓷上特有的审美空间,并形成独特的文化记忆符号;提炼出怎样的文化艺术元素符号为青瓷装饰打开引人入胜的空间,以故事化的载体形式,展现青瓷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无缝融合。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

青瓷雕刻人要在细微处融入文化艺术魅力,要创作富有文化思想底蕴的艺术元素,要让青瓷作品表达深沉的文化内涵,让人越看越爱看,越看越有味道。这要把青瓷艺术和生活、和文化融合于一体,要结合作品的造型进行整体构思,让浓郁的生活情趣和自己内心丰富的美感享受与青瓷造型、青瓷雕刻装饰融为一体,表达一个完美的主题或抒发一种高洁的思想感情,表现一种雅致的艺术感受,让青瓷作品的观赏者能从中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令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

青瓷雕刻装饰以瓷为纸,以刀代笔。有境界者自成高格。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贵在灵动有意趣,有境界。刀笔传神,重在传达出一种境界、一种诗味、一种淡淡的意绪。青瓷雕刻人要有真才实学,要有执刀功力,要有刀刻技艺,还要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构图能力。雕刻人挥刀如笔,雕刻、划画都要体现艺术构思和艺术想象,要创造出精美高妙的青瓷雕刻艺术作品,需要提高技法,还要提升文化素养和艺术构图能力。青瓷雕刻作品的成败和文化品位的高低与作品思想内涵有关,也与作品带给人的心灵升华有关。

猜你喜欢

细微处刻刀青瓷
夺得千峰翠色来——王玮的青瓷艺术
转一转,日期早知道
试论青瓷艺术创作
龙泉青瓷
趣图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趣图
胡同里的传奇
于细微处雕琢人生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