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病防控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2022-11-20文图中国医药导报主笔潘锋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主笔 潘锋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和有关地方,多年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监测体系,扎实开展地方病防控,我国地方病防控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病防控工作进展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表示,将继续切实做好地方病的“防”“控”“治”工作,为推进实现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到2030 年,地方病不再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问题”这一规划目标而不懈努力。
地方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熊煌首先介绍说,受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曾是受地方病危害较重的国家,大骨节病、克山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曾经严重困扰、威胁我国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地方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批示精神,全面实施地方病防治攻坚行动,不断完善防控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一是防控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国家先后出台了 “十二五”“十三五” 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2018—2020 年国家10 部门联合实施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将地方病防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卫生健康、发展改革、财政、水利、民委、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联防联控、综合施策,合力推动食盐加碘、防病改水、低氟砖茶、改炉改灶等防治干预措施,改善了病区人居环境,控制消除了地方病风险。
熊煌回答媒体提问
二是实现了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截至2021 年底,全国2 799 个碘缺乏病县、379 个大骨节病病区县、330 个克山病病区县、171 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12 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县、122 个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县或高砷区县均达到控制或消除标准,达标率均为百分之百。
三是地方病监测体系不断健全。每年以村为单位开展大骨节病、饮水型氟砷中毒、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水源性高碘监测,以乡为单位开展克山病监测,以县为单位开展碘缺乏病和饮茶型氟中毒监测,全国重点地方病监测实现全覆盖。
四是防病扶贫与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完成。将贫困地方病患者纳入低保、评残等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手术治疗补贴、药物治疗免费政策,现症地方病患者全部建档立卡和应治尽治,病区家庭摆脱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态。在国家级贫困县中,全部地方病病区县均达到控制消除标准,达标率为百分之百。
五是防治能力和科技防病水平不断提升。各级财政加大对国家级专业机构、重点地区和基层防治机构的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强化科研攻关,在大骨节病治疗药物筛选、水氟水碘等先进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提升了各类地方病实验室检测和医疗检诊能力,多途径解决了基层防治力量不足问题。
六是形成了地方病防治的“中国经验”。我国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分省推进、综合施策、目标管理的地方病防治工作策略,形成了有效的防控工作机制和完善的标准体系,创造了发展中国家有效控制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奇迹,为全球治理地方病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熊煌同时指出,我国地方病防控工作仍面临风险和挑战。地方病作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一旦防治措施减弱或者撤除疾病将再次卷土重来,所以必须长期巩固,维持防治措施,才能真正发挥防病的作用。目前,我国在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饮水性氟中毒、饮茶型地氟病等地方病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方面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持续加大防治措施落实。一要完善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成果。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要求,健全完善地方病防控长效机制,加强各级防治机构能力建设,不断完善防治体系,合理布局国家和区域地方病防治中心,加强全国地方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做好技术储备,持续巩固防治效果。
二要聚焦防治重点,推进措施的落实。针对少数饮水氟超标地区改水尚未完全落实的状况,以及部分地区合格碘盐覆盖率偏低、低氟砖茶推广难度较大等问题,要进一步强化地方主体责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专门措施推进落实,有效打通防治地方病的“最后一公里”。
三要加强监测预警,科学精准防治。持续做好地方病病情监测,掌握病情动态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不断提高监测灵敏度,确保监测不留死角,形成精细化管理、精准化防治的工作局面。
四要加大科普宣教,增强防病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引导病区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扩大疾病防治的健康效益。
熊煌表示,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地方病防治工作批示精神,发挥地方主体作用,整合各种资源,落实综合干预措施,持续监测评估防控效果,切实做好地方病的“防”“控”“治”工作,为推进实现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到2030 年,地方病不再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问题”这一规划目标而不懈努力。
我国地方病分布广、种类多
孙殿军回答媒体提问
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殿军说,人们通常容易把“消除”与“消灭”这两个定义搞混淆。从流行病学来说,“消除”与“消灭”的定义是不同的。消除是指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或者有效的防治策略,把一个疾病控制或者降低到事先规定的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达到这个水平后此类疾病就不会成为这个地区或者这个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也不会构成对人群总体健康的威胁。消灭是明确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后,通过采取有效策略和措施把疾病彻底根除,把产生这个疾病的所有致病因子完全控制住,彻底从环境中去除,使这种疾病以后不会再发生。对传染病来说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指全世界这个疾病永远不会再发生。目前已经被消灭的疾病只有天花一种。
孙殿军说,我国地方病发病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受威胁人口多。我们国家地方病主要分为四大类,一类是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包括大家熟悉的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第二类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像鼠疫、布鲁菌病、血吸虫病等。第三类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如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大量饮高氟砖茶,造成饮砖茶型氟中毒,还有在我们国家西南部长江流域存在着由于“敞灶烧煤”,煤里面氟含量高,造成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等。第四类是主要发生在我国一类地方病,但目前病因还不是很清楚,只有一些病因假说,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前三类地方病主要与环境有关,环境中存在致病因子,如果采取防治措施,这些地方病的发病就会降低,就能控制,但如果防治措施放松了,疾病发病就会反弹。对于病因不明的一类地方病,有可能在今后的局部地区出现新发的可能。针对地方病国家制定了控制标准和消除标准,控制标准的疾病主要有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等,消除标准的疾病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砷中毒,这些标准的制定主要是根据疾病控制和采取措施的程度,同时我国还制定了相应的病区控制和消除的办法,以便于指导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
孙殿军介绍说,我国地方病的病区分布有明确的地域性。从地方病概念来看,地方病发生不需要从外地输入,是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而发生的疾病,因此我国地方病特别是地方病重病区都在老少边穷地区或者边远的农村地区。2016 年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贫困县往往都是地方病病情较重的县,全国有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831 个是碘缺乏病病区县,262 个是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176 个县有饮茶型氟中毒,92 个县有燃煤污染型氟中毒、27 个县有地方性砷中毒,179 个县有大骨节病,103 个县有克山病。因此国家在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中,将控制和消除地方病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计划紧密结合在一起,保证地方病消除与控制的目标与脱贫目标的同步实现。目前全国国家级贫困县已实现了消除和控制的目标,达到了百分之百。全国各地方病病区县党委和政府的做法是把地方病防治措施的落实与农村振兴计划各类项目结合,优先把这些农村计划的各类项目向地方病病区倾斜。
孙殿军举例介绍说,在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防治措施落实过程中,国家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地方病病区改水工程结合起来,在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期间各地新建改水工程达到16 231 处,巩固提升改水工程达到51 725 处,全国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率达到98.3%,较2012 年提升了15.3个百分点。饮水型砷中毒病区村的改水率实现全覆盖,达到百分之百,较2012 年提升了14.3 个百分点。在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病区,在健康教育基础上通过人居环境治理,落实改炉改灶、使用清洁能源等防治措施,基本实现了病区防治措施全覆盖的目标。例如贵州省在燃煤型氟、砷中毒病区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受益家庭达到445 万户。2012 年以来,全国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村病区户合格改良炉灶率大幅提升,由原来的73.2%增至2021 年的99.6%,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村病区户合格改良炉灶率由2012 年的78.8%增至2021年100.0%,达到基本控制和消除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危害的目标。
熊煌介绍,监测预警是做好地方病防控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从2004 年开始,国家通过中央转移支付项目支持建立了地方病监测网络,每年动态监测防治措施落实、病情状况、患者救治等情况;建立了地方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并纳入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实现了地方病监测信息化管理,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覆盖全国所有病区县的地方病监测网络。全国2 562 个县级实验室能够开展尿碘检测,1 523 个县具有甲状腺B超检诊能力,694 个县具备氟骨症检诊能力,130 个县具备砷中毒检诊能力,289 个县具备克山病检诊能力,290 个县具备大骨节病检诊能力,能力的提升为及时掌握病情动态变化、措施落实进度、防治措施效果和调整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保障。依托全国碘缺乏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的网络,我们每年组织开展了全国碘缺乏病和水源性高碘危害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了人群的碘营养水平、儿童甲状腺肿大、生活饮用水水碘等情况,为制定和调整地方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消除寄生虫病仍面临挑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说,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地方病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千村薜荔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景象仍历历在目。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已从控制血吸虫病走向消除血吸虫病的进程,到2030 年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也写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但同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也是一个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种类繁多,牛、羊、鼠等40 余种哺乳类动物都是保存宿主,造成很难控制血吸虫的传播。二是中间宿主钉螺孳生环境复杂,主要分布在植被茂盛且水位很难控制的洞庭湖、鄱阳湖及长江流域的洲滩,有的还点状分布于山沟陡坡的山区,控制难度较大。三是现有的钉螺控制、风险监测与预警等技术难以满足消除阶段需求,迫切需要更多的先进适宜技术和精准防治措施应用于血吸虫病防控工作。
周晓农介绍,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挑战我们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强化各级政府的领导和重视。继续坚持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特别是原来已经建立的春查秋会、联防联控的工作制度还要继续执行;同时,各个部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血防工作落实到位。第二,因地制宜开展精准防控。指导和推动各地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因地制宜,不断优化防控举措。严格按照《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规范》 加强农业、林草、水利、卫生等多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加强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救助,加强对家畜传染源以及野生动物的监测和防控,加强对垸内钉螺的控制,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第三,完善监测响应体系,加强消除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技术研究。监测预警工作是对一个疾病消除最后一步,因此要完善敏感有效的监测响应体系,严防疫情的反弹。在科研方面要加强对传染源的控制以及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以及开展高效低毒的灭螺药品等技术研究,推出一批适宜的能应用于现场的消除技术和相关产品。
周晓农继续介绍说,在中国有记载的人体感染的寄生虫病有200 多种,其中严重危害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有10 余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群防群控的原则,多年来持续推进重点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工作,制定了科学的防控工作方案,建立了高效敏感的监测网络,形成了健全的工作保障制度,具备了很强的专业队伍,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 年我国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截至2021 年底,全国451 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439 个、占97.34%达到传播阻断或消除标准;棘球蚴病是我国西部地区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地方病,目前棘球蚴病病例总数已降至2.67 万,比2016 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的16.6 万下降了83.87%,达到了基本控制棘球蚴病流行的目标;此外,黑热病局部暴发得到有效控制,土源性线虫病如蛔虫、钩虫、鞭虫、蛲虫,以及食源性寄生虫病如肝吸虫病等均明显下降。
周晓农解释说,食源性寄生虫病一般都是生吃或者半生吃含有感染期寄生虫引起的,比如生食淡水鱼虾可能导致肝吸虫病,生吃蟹可以导致肺吸虫病,生吃福寿螺可能导致管圆线虫病,生吃猪肉可以罹患囊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一旦得病,疾病负担也是非常严重的。根据2014—2016 年全国调查,全国约有600 万肝吸虫感染者,肝吸虫病是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主要分布在华南的广东、广西和东北的黑龙江、辽宁等地,这与当地生吃淡水鱼的习惯有关,肝吸虫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胆管癌。特别要强调的是,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专家委员会强调,有明确证据指出肝吸虫病是导致胆管癌的A 类致病源,也就是感染肝吸虫如果你不及时治疗,长期刺激胆管的话就可以引起胆管癌,有研究发现,感染肝吸虫病如不治疗,导致胆管癌的概率上升14 倍。周晓农建议说,不管所在地区有什么样的饮食文化,大家都尽量不要生食鱼、蟹和肉等,都要烹饪熟了以后再吃,不能养成生食的习惯。另外,有人误认为喝酒能杀死寄生虫,但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真实情况是喝酒时的酒精浓度和作用时间根本无法杀死寄生虫,因此人们一旦发现自己感染了寄生虫,一定要及时进行驱虫治疗,以避免造成进一步危害,特别是避免胆管癌等的发生。
林剑浩回答媒体提问
周晓农表示,我国寄生虫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但寄生虫病防控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防控稍有放松就会存在快速反弹的风险。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我们将继续以监测工作为重点,指导和推动各地落实各项综合治理措施,持续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寄生虫病等的控制和消除的进程。
持续巩固消除疟疾和碘缺乏防治成果
周晓农介绍说,2021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我国消除了疟疾,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但是我们仍然存在着输入性疟疾病例引起当地流行的风险,这个风险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的输入性病例还是比较多的。如在新冠疫情以前我国每年大约有3 000 例的输入性病例,这些输入病例可能造成三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全球疟疾病例仍处于高峰时期,世界卫生组织2020 年报告显示全球有85 个疟疾流行国家,发生了2.41 亿病例,比2019 年增加了6%,而且死亡病例还有所增加,全球有62.7 万疟疾病例死亡,比上年增加了12%。二是我国与非洲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劳务输出、旅游出境等人员增多,疟疾病例输入的风险一直存在。三是我国疟疾流行区传播媒介孳生环境没有彻底改变,所以流行的条件还是存在。在这里特别是蚊子问题,作为一个物种,目前科技手段还不能达到消灭蚊子这个物种的状态,蚊子的存在特别是传播疟疾的按蚊的存在,在疟疾病例输入后会引起再传播的风险。
周晓农说,为防范疟疾输入再传播的风险,我国于2020 年底印发了《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管理办法》。一是从策略上将“线索追踪、清点拔源”调整为“及时发现,精准阻传”,用精准的措施阻断传播,从能力保持、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联防联控、工作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期国家疾控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的通知》,主要是针对非洲传播季节回来的疟疾输入病有所增加的现象,进一步加强了对疟疾等寄生虫病的预测预警,持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指导各地做好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
孙殿军说,我国是一个外环境普遍碘缺乏的国家,不仅在中国,全世界外环境都存在广泛的碘缺乏,这与地质条件形成等因素有关,我国也曾经是一个碘缺乏病十分严重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首先是从碘缺乏重病区开始落实食盐加碘防治大脖子病、克汀病。人们常说的“大脖子病”是一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器官,碘缺乏后就合成不了甲状腺激素了或者合成不足,就会刺激甲状腺增生,越来越大。碘缺乏的危害不仅仅是甲状腺的大脖子病,还有克汀病,患者表现为呆、小、聋、哑、瘫,克汀病在我国曾经达到25 万多例患者;大脖子病达到3 500 多万人,碘缺乏的最大危害是会造成患者智力的不可逆的隐匿性损伤。针对碘缺乏病,我国从1994 年开始实施全民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策略,实施这一措施之后我国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碘缺乏病病一直是达到一种持续消除的状态,同时十年来也未发现新发的克汀病患者。同时,我国也采取措施把儿童、孕妇这些特殊人群的碘营养保持在了适宜的状态。
孙殿军说,这些成果的取得最主要实施推广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工作措施。过去我们所有省份吃碘盐只有一个浓度,现在变成三个浓度,20、25、30毫克每公斤,每个省份都按照自己当地居民的碘盐碘营养水平来选择盐碘浓度。第二,我国碘缺乏病重病区或者困难地区一直在西部,像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省份,近十年来国家投入6 000 多万元用于西部地区重点人群应急补碘。西藏和新疆分别自筹经费3 亿元和1.2 亿元用于当地老百姓补碘,或者免费提供碘盐、或者为碘盐提供价格补贴,或者给育龄期妇女提供碘油丸等。孙殿军表示,我国是外环境普遍碘缺乏的国家,从2018年的调查来看,全国以乡为单位,83.6%的乡都处于碘缺乏状态,饮用水的碘含量低于10 微克每升;沿海地区可不可以不吃碘盐呢,通过我们调查发现也必须吃碘盐。实践证明,在目前推广碘盐措施的情况下,沿海地区的儿童碘盐水平才处于适宜状态,有些省份的孕妇还不够。下一步工作,还是应该坚持普遍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策略,还是要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原则,要在科学补碘的情况下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生活外环境的碘水平以及他们的膳食情况、生活方式等,做到精准补碘,特别是要进一步缩窄碘盐浓度范围,使不同人群接受不同盐碘浓度的时候更加精准。同时,我们不但要重视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更要重视新生儿和婴幼儿哺乳妇女的碘盐水平。最后我们还要重视我们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如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群,落实差异化补碘措施。我国现在已经制定了碘缺乏和碘适宜地区的标准,也制定了碘过量地区的标准,下一步还要推动这些标准的落实,以真正做到精准补碘、科学补碘。
大骨节病与氟中毒防治惠及百万人口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林剑浩说,大骨节病在我国分布范围比较广,主要累及儿童,这些儿童早年得病,主要是影响骨关节,智力不受影响,其他脏器也不受影响,但是骨关节的损伤会造成有些孩子长不高,关节畸形,从而失去了成家立业、养育下一代的机会,大骨节病曾经是困扰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地方病问题。可喜的是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尤其是国家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巨大付出,大骨节病目前应该是已经消除了。消除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做预防工作,包括搬迁、集中办学、学校办集体食堂以及改粮、换水、搬迁等综合措施,大骨节病防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新的调查显示大骨节病在我国已经没有新发病例了,这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可喜的巨大的成绩。现在的大骨节病患者主要是过去患病的孩子长大以后出现了残疾,对这些残疾患者进行积极的救治。近年来得益于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对17 万多大骨节病现症患者建档立卡并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应治尽治、愿治尽治的前提下使他们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随着关节置换、关节矫形等新技术的成熟和进步,部分大骨节病现症患者终于迎来了摆脱身体障碍、恢复自理能力的机会。
孙殿军介绍,近十年来在大骨节病病区通过主要采取 “异地育人、移民搬迁”的措施,受益人口达到51.78 万人,移民搬迁达到12.12 万人。易地育人使得到达学龄的孩子,他们也是受大骨节病危害的最敏感人群,让他们脱离病区环境;集中办学由政府包吃、包住、包教育,让他们免受致病因子的打击,让他们不得病,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大骨节病发病快速下降。此外,通过集中办学提高了当地的教学水平,也为我们人才建设提供了基础教育保障。孙殿军说,近年来在西藏昌都我们培养了一批能够立足当地,服务于当地患者的“带不走”的专业医疗人员,同时在西藏地区设立了十多家大骨节病定点救治医院,越来越多的大骨节病现症患者得到了帮扶,基本实现了大骨节病救治工作的当地化、组织流程标准化和临床操作规范化,大骨节病患者康复工作也逐步加强,形成了贫困帮扶一体化的成熟模式。得益于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大骨节病预防和救治效果稳步提高,大骨节病的救治成本也在逐年下降,取得了非常喜人的进步。
林剑浩介绍说,氟中毒与生活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相关,氟中毒主要是通过饮水、食物,以及空气当中吸入的氟化物在身体内蓄积而导致的中毒。氟中毒的临床表现可以影响到牙齿、骨骼、肝、肾等,最严重的危害就是氟骨症,罹患氟骨症后可导致骨骼关节缺损或增生,最后出现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这类病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可以采用一些药物和非药物的方法,药物是可以是口服的或外用的,还有中西医结合,有些地区采取西医与藏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多种治疗方法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个性化。由于氟中毒病区很多是在边远地方,寓于一些特别严重的患者或者就医不方便的患者,有的地方会采取定期送药上门的便民措施。统计数据显示,氟骨症是氟中毒里最严重的表型,截至2021年底我国28 个省份有36.7 万例氟骨症患者,对这些氟骨症患者我们都建立了健康档案;2019 年到2021 年3 年共随访117 万例次,按照应治尽治、愿治尽治的原则治疗氟骨证患者39.9 万例,其中药物治疗39 万余例,手术治疗240 例。林剑浩强调,地方性氟中毒对人体骨骼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罹患氟骨症后,后续治疗会非常困难,只能对症治疗,所以预防是最重要的。现在采取的预防措施是根据氟中毒的来源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如果是饮水型的,就要对水源进行除氟的处理,比如打深井水,引流河水等,保证饮用水要除氟;还有一种类型是燃煤污染,这是由于煤含氟化物比较多,燃煤的时候会造成空气氟污染,从而引起氟中毒的风险,所以对燃煤污染型的氟中毒一方面要加强排烟,不要烟雾浓集在家里,或者改良炉灶,或者用清洁能源,把煤改成天然气等。第三类是饮砖茶氟中毒,砖茶中氟化物比较高,可以通过推广低氟砖茶降低人体氟摄入量。林剑浩强调,对于氟中毒主要采用预防性措施,希望人们在日常生活当尽量避免和减少氟中毒来源,预防氟过量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加强地方病患者治疗管理
为做好现症地方病患者确诊病例治疗和社区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地方病患者治疗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大骨节病、氟骨症和克山病患者纳入慢性病管理,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应治尽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办法》要求:一要统一管理,以省为主。患者治疗项目工作实行以省(区、市)为主的统一管理。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是辖区患者治疗项目工作第一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内治疗项目工作的组织实施。二要定点救治,分级诊疗。按照分级诊疗原则,各病区省要设立省、市、县三级患者救治协议定点医院。三要加强患者的社区管理。将大骨节病、氟骨症和克山病患者纳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四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严格执行知情同意原则。大骨节病和氟骨症主要采用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药物进行治疗。对经过筛查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开展手术治疗。克山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法,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为做好地方病患者管理,《办法》要求一要设立定点医院。各省、市、县要按照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便群众、管理规范的原则,遴选1~2 所专项救治协议定点医院。各级协议定点医院要成立大骨节病、氟骨症和克山病专项救治专家组和管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二要组织宣传动员。各病区要广泛宣传大骨节病、氟骨症和克山病专项救治救助工作的相关政策,引导群众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参与配合专项救治救助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有组织、有计划动员每一位患者到定点医院接受检查并进一步明确诊断。通过深入宣传,努力提高病区群众的知晓率。各病区要注重宣传专项治疗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要开展救治工作。各病区省份统计上报每年实际所需救治的人数。克山病统计药物治疗患者数量,大骨节病和氟骨症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分别统计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数量。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各病区省份上报治疗需求及当年的资金预算,确定年度救治患者数量并组织救治。未纳入本年度救治计划的,应当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
《办法》强调,县级协议定点医院对就诊患者作出明确诊断后,要严格执行知情同意原则,签订知情同意书,按照有关临床路径,制定诊疗方案,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施治,强化医疗质量安全,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参与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疾病防治知识培训,掌握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病情评价方法与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置原则。
对于确需转诊的患者,必须经县级专家组评估后,进行转诊,跟踪管理。转诊时应当明确书面告知上级协议定点医院该患者为大骨节病、氟骨症或克山病专项救治患者。要对出院患者细化医嘱,制订科学的跟踪治疗方案,交由患者本人和属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台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督促落实患者治疗措施。
《办法》还对治疗经费的使用、报账程序、经费管理、资料管理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要求加强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项目管理方案,省卫生健康、财政部门负责本省份患者治疗项目的组织、领导、协调、计划任务安排,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省、市、县分别成立患者治疗管理和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职责是拟订患者治疗方案细则;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和处理,对定点医院进行评估与确定;技术指导与质量控制;培训业务技术骨干等。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治疗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要求增强治疗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通力合作,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封面图为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研究员)